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庄子·养生主》一、庄子简介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学派”。生活贫苦,学识渊博,善于辩论。其著作《庄子》现存33篇,多寓言,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生平思想著作风格庄子的生平庄子(约前369——前286)和孟子同时而稍后,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他生活贫困,做过漆园吏,但学识渊博。他对当时统治者攻城占地的做法深恶痛绝,对儒家积极参与政事给予了尖锐的批评,主张“出世”。宋王偃昏庸残暴以致亡国的现实对庄子的思想影响很大,所以他不再出仕(做官)与统治者合作。他性情旷达,追求绝对的自足自得的主观精神境界。庄子的思想一、批判现实社会。他对现实有深入的观察,所以批判起来一针见血,常给予无情的揭露和尖锐的嘲讽,极端蔑视礼法权贵。批判儒家、墨家参与政治,对其“仁义”也加以嘲讽。二、向往自由。他不满现实,但又无力改变,非常苦闷,以至消极厌世。为摆脱烦恼,他一方面主张顺应自然,另一方面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幻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与现实发生冲突和矛盾,忘掉现实世界,甚至忘掉自己的存在,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三、提出辨证法——相对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化的,甚至认为是非也是相对的,于是由辩证法陷入了相对主义。庄子的著作《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因庄子曾隐居南华山,所以,又称《南华经》,是著名的经典著作。原有52篇,现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内篇共7篇,是庄子本人所作,是全书的精华部分,全面阐述了庄子的宇宙观、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论和政治论;外篇15篇,是内篇的补充和发挥,观点阐述的更为明确和具体,对丑恶现实的愤慨表现的更为强烈;杂篇共11篇,是庄子后学对庄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挥。《养生主》选自内篇,是庄子宣扬其养生之道的文章,其中引入了《庖丁解牛》的寓言加以论证:人处世间,只有像庖丁那样,顺应自然,避开一切矛盾,“以无厚入有间”才能“保身”“全生”。这种思想无疑是消极的。庄子散文的风格浪漫主义是其散文的艺术特色,这与先秦各家不同,而独与屈原的楚辞近似,诙诡怪诞,汪洋恣肆。首先,是大量使用寓言。庄子及其后学通过虚构的人物和故事讲自己的哲学观点。其次,庄子寓言想象丰富,有惊人的夸张和奇妙的构思。第三、庄子有很高的语言驾御能力,散文词汇丰富,谴词造句变化多端,描情状物多姿多彩,语言自然流畅又尖锐泼辣,用韵声调铿锵,富有诗意,对后代影响较大。总之,庄子的文章长于说理,想象丰富、妙趣横生,且哲学意味很浓,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名,时期国人,著名的思想家,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____并称为“”。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______来说明道理。庄子:《庄子》:《庄子》共33篇内篇(7)为庄周所作。外篇(15)杂篇(11)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周战国宋老子老庄寓言道二、整体感知•第一段:描写庖丁解牛的场面,突出了庖丁解牛技术的高超。•二——三段:阐述了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第四段:文惠君“得养生焉”,点出本文主题。1、齐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2、自读课文,掌握重要文言词句(8分钟)•要点:•一、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二、实词及其词类活用和句式。•三、翻译句子。•四、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应掌握的文言知识应掌握的虚词用法应掌握的词语为乎然于游刃有余目无全牛踌躇满志切中肯綮“为”字的用法和意义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为”字的用法和意义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介词:替、给)(都是动词。前一个:解;后一个:作为)(两个“为”同义,都是介词:因为)(两个“为”同义,都是介词:因为)“乎”字的用法和意义技盍至此乎?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进乎技矣依乎天理而况大軱乎“乎”字的用法和意义技盍至此乎?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进乎技矣依乎天理而况大軱乎(疑问语气词:呢)(相当于“于”,介词,可不译)(相当于“于”,介词,可不译)(疑问语气词:呢)(形容词词尾,加强语气,表示强调)“然”字的用法和意义砉然向然怵然为戒虽然,每至于族因其固然奏刀騞然“然”字的用法和意义砉然向然怵然为戒虽然,每至于族因其固然奏刀騞然(都是助词,用于象声词词尾)(助词,象声词词尾)(名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于”字的用法和意义合于《桑林》之舞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虽然,每至于族“于”字的用法和意义合于《桑林》之舞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虽然,每至于族(介词,引出对象)(介词,从)(介词,对于)(介词,引出对象)通假字:“向”:“盖”:“善”:词类活用:“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通“响”通假字:“向”:“盖”:“善”:词类活用:“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通“响”通“盍”通假字:“向”:“盖”:“善”:词类活用:“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通“响”通“盍”通“缮”通假字:“向”:“盖”:“善”:词类活用:“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通“响”通“盍”通“缮”“岁”“月”,名词做状语通假字:“向”:“盖”:“善”:词类活用:“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善:“善哉”“善刀而藏之”一词多义:表示同意的应答词善:“善哉”“善刀而藏之”一词多义:表示同意的应答词通“缮”,修治,擦拭善:“善哉”“善刀而藏之”一词多义:表示同意的应答词通“缮”,修治,擦拭善:“善哉”“善刀而藏之”一词多义:表示同意的应答词通“缮”,修治,擦拭善:“善哉”“善刀而藏之”一词多义:族:“族庖月更刀”“每至于族”族:“族庖月更刀”“每至于族”众,一般的族:“族庖月更刀”“每至于族”众,一般的丛聚,集结之处古今异义:天理固然古今异义:古:天然结构今:常指天然的道理天理固然古今异义:古:天然结构今:常指天然的道理“依乎天理”天理固然古今异义:古:天然结构今:常指天然的道理古:本来的样子今:a.表示承认某一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依乎天理”天理固然b.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古今异义:古:天然结构今:常指天然的道理古:本来的样子今:a.表示承认某一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天理固然b.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阅读1—2节,思考问题:1.划出文中描写解牛场面的句子?庖丁解牛给我们什么样的一种感受?视觉:动作:手触肩倚足履膝踦(舞蹈化)听觉:响声:砉、騞;——莫不中音(音乐化)2.作者为什么要强调它符合《桑林》的舞蹈,又合乎《经首》的节奏?为了突出庖丁解牛技艺的高超,看庖丁解牛是一种艺术的享受。1.庖丁解牛追求的是什么?联系第三节,思考讨论:1.庖丁解牛追求的是什么?联系第三节,思考讨论:解牛之道1.庖丁解牛追求的是什么?联系第三节,思考讨论:解牛之道(依乎天理,因其固然)1.庖丁解牛追求的是什么?联系第三节,思考讨论:解牛之道2.课文突出庖丁解牛技艺之高的目的何在?(依乎天理,因其固然)1.庖丁解牛追求的是什么?联系第三节,思考讨论:解牛之道(依乎天理,因其固然)3、课文突出庖丁解牛技艺之高的目的何在?对比突出“道”之重要2、庖丁用刀有什么变化?3.庖丁当过“族庖”“良庖”吗?他是经过哪些阶段才达到这个境界的?3.庖丁当过“族庖”“良庖”吗?他是经过哪些阶段才达到这个境界的?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也”解牛的三个阶段3.庖丁当过“族庖”“良庖”吗?他是经过哪些阶段才达到这个境界的?⑵“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也”解牛的三个阶段3.庖丁当过“族庖”“良庖”吗?他是经过哪些阶段才达到这个境界的?⑵“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⑶“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也”解牛的三个阶段“依乎天理”“因其固然”3.庖丁当过“族庖”“良庖”吗?他是经过哪些阶段才达到这个境界的?⑵“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⑶“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也”目无全牛切中肯綮游刃有余踌躇满志解牛的三个阶段“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其一,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进乎技矣”)。他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规律—作为实践的目标。其二,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其三,谨慎小心,尊重规律:“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总结:一切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理解庄子之道——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那么,如何理解庄子的养生之道?用的复杂结构来比喻,用来比喻。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要像庖丁避开肯綮一样,来避开矛盾,游刃有余地在各种矛盾的缝隙中生存,像保护刀刃一样来保护自己。牛体社会刀道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臣以神遇不以目视——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以无厚入有间——每至于族……行为迟,动刀甚微——善刀而藏之——了解规律,掌握规律抓住本质,用心处事顺其自然,不强求避开锋芒,从长计议以己之利攻彼之弊不莽撞,谨慎行事收敛锋芒,低调做人依理谨行藏锋这则故事对我们学习有什么启示?1、学习是个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的过程,反复积累就能认识和掌握学习的规律。2、面对学习中的困难,不应逃避,应勇于面对。3、我们应该把学习当作一种兴趣。4、反复就是最好的老师。多次反复就能生巧,就能举一反三。5、学习要踏实,要循序才能渐进。
本文标题:庖丁解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546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