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基于学情-构建四年级观察习作专题教学模式
基于学情,构建四年级观察习作专题教学模式一、为什么要开发观察习作课程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认为:“儿童总是‘张着眼睛和耳朵’观察、学习那些有意和无意的反应。观察学习是一种普遍的有效的学习。”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一至六年级三个学段提出了习作“观察”的要求:第一学段提出“留心周围事物”,第二学段提出“观察周围世界”,第三学段提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中“观察”的要求很简略。笔者任教四年级,查阅了不同教材版本对四年级“观察”习作的教学要求:吴立岗教授在《努力构建义务教育阶段作文教学新体系》中也指出:“小学三四年级是观察活动的敏感期,应通过观察习作培养学生形成典型表象的技能,并让他们通过想象生动地表现典型表象,以发展学生观察的目的性、条理性和深刻性。”观察,是小学中段学生习作训练的重点,但是由上述资料可以看出:目前,《语文课程标准》以及绝大部分语文教材中对小学生习作中“观察”的核心知识、基本技能,大都语焉不详,止步于列出写作要素和技能目标,而学生怎样掌握观察的要素、教师如何实现教学目标,在写作教材中都没有具体的训练过程,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实施前,对课标及教材所列出的作文教学训练点进行二次开发,编写适合学情的作文教学设计。作为执教者,我们必须先弄清楚观察的定义。什么是观察?各种定义很多。《说文》曰:“观,谛视也。”观,看,察看:视觉。对事物的看法。察的意思是:仔细看,调查研究。笔者特别认可陈秉章先生在《小学作文教学艺术论》中对观察的定义:“观察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感觉、了解自然或社会的过程,是视觉、听觉、嗅觉、肤觉多种感官的综合活动,还有大脑参与思考。”留心观察是作文的根本,学会观察的“法宝”是什么呢?――五官。《辞海》中“五官”的解释,有一条为:眼耳口鼻心。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对事物观其形、辨其色、闻其声、触其体、嗅其味,才能对事物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了解。如何提高中段四年级学生的观察习作能力,经过不断地学习、研究与实践,我确立了“以思维为核心,五官共同参与的观察习作教学法”,即以思维为核心,“眼”“耳”“口”“鼻”“心”共同参与又各有侧重地分项训练中段学生的观察力。二、了解学情,确定习作教学点王荣生教授在《写作教学教什么》一书中,明确提出:“理想的写作教学必须是基于学情的。母语状态中的写作学习,学生不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是从‘少’到‘多’,由‘不尽完善’到‘相对完善’的过程。教师只需要对这些局部性的要素缺失或错误加以补充或改造,就可以较好地提升整体写作水平。”“基于学情”,笔者的理解:一是要清楚本班学生在当下年龄段的心理特征,二是要从学生日常的观察习作中探寻共同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恰好又是需要在本年段的观察习作教学中得到解决的。那学生的观察习作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四年级伊始,我在班级开展了“微习作”实践活动,用或长或短的笔触记录每天生活微体验,指导学生进行微练笔。在一天的学习生活中选取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种练笔富有个性化,学生在轻松的心理状态下观察生活,表达感悟。学生交上来的《微习本》成了我了解学情的最好依据,每天写的观察微片段,在表达中反映的问题归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能调动五官去观察,但是“看”得不够仔细;“听”了不会联想;“尝”了写不具体;有感而不发。针对学生的学情,从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亟须开设“观察”序列习作课程,提高学生观察、表达能力。观察是立体的,五种感官同时调动,眼耳口鼻心。要让学生明白观察要按顺序,要抓特点,要展开联想,要含感情。基于以上认识,我自主研发了“以思维为核心,五官共同参与的观察序列习作”课程。包括眼睛看,耳朵听,嘴巴尝,鼻子闻,心里想。这个系列的第一堂习作课的训练点就是“眼睛看”。三、以思维为核心,多感官参与的观察习作训练(一)侧重于“视觉”训练的观察习作课――《添枝加叶靓对话》这是我班一位学生的微习作:值日生张敏说:“石一非把洗黑板擦的水弄倒了!”石一非说:“不是我!”张敏说:“就是你!我亲眼看到的。”石一非说:“你看错了,真的不是我!”张敏说:“就是你,就是你!”从这则微习作中不难看出,学生在描写人物对话时,缺乏对人物表情、动作的观察,在他所写的提示语中,用的是“生气”“气愤”之类模糊不清的词语表达,这些现象反映出学生欠缺观察对话中人物表情的能力。为此,我设计了《添枝加叶靓对话》,一是通过聚焦五官揣测内心的方式学习细致观察;二是学习抓住最有特点的表情,准确生动地表达。课堂上我按照三大板块五个环节进行教学。第一个板块是观察激趣,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观察人物表情要看些什么。第二个板块是情境表达,也是这堂课的核心板块,有三个教学环节,首先是创设情境,接着是表演表达,最后是个性表达。其中,表演表达是重中之重,通过小组讨论、同桌表演、全班观察三步,让学生感悟观察表情的方法:那就是抓住人物最有特点的表情进行细致观察。第三个板块是尝试练笔。这一版块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我选取了三段学生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想象表现人物最有特点的表情,尝试用笔准确生动地记录。前两个板块是在学语文,后一个板块是在用语文。有孩子在给提示语添加表情时把人物脸上所有的表情都描述出来,于是我提出问题:在给提示语添加表情时我们是不是要把所有的表情都写出来呢?不是的,我们要抓住人物最有特点的表情,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再次强调了抓有特点的表情进行观察。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表演表达,采用同桌表演、全班观察等形式,让每个学生直接参与,会带给他们真切、深刻的感受。我在指导学生细致观察人物表情时,抓住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等具体的呈现,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话语,大胆地展示自己特有的内心感受。在充分的观察和表达的基础上,让学生知晓抓住人物富有个性的表情,进行准确生动的描述,实现了我的教学目标。【课堂实录片段】师:下面,让我们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想象人物的表情。呈现课件:李老师问:“王小乔,你为啥将一盆水泼到胡海头上?”王小乔回答:“他衣服没拧干,把水滴在我的头上了。”李老师问:“这值得你如此报复他吗?”王小乔争辩道:“我爸爸说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学生一边看一边笑)师:这聪明调皮的王小乔把大家都逗乐了。在和一个聪明调皮的学生对话时,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心理活动,不同的心理活动会呈现不同的表情。男老师和女老师的表情不一样,严厉急躁的老师和循循善诱的老师表情也不同。咱们现在以同桌为单位,一个孩子扮演王小乔,一个孩子扮演李老师,为这段对话变出精彩的表情。(两个学生表演,其他学生观察。)师:谁来给我们表演魔术,变出你心中的李老师和王小乔?掌声有请魔术师上场。小观众们注意观察脸上的表情哦。(板书:看表情)各位观众,嘘,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生表演)师:哇,太会变魔术了!小观众们,谁能说说魔术师变出了怎样的表情?呈现课件:李老师():“王小乔,你为啥将一盆水泼到胡海头上?”王小乔():“他衣服没拧干,把水滴在我的头上了。”李老师():“这值得你如此报复他吗?”王小乔():“我爸爸说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生汇报看到的表情,但说得不完整。)师:咱们请这两位魔术师再演一次。演一句就停下,请下面的小观众说出观察到的表情。(生汇报看到的表情)(板书: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师:小魔术师们演得真好!小观众们也很会观察,抓住人物的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的变化,表现人物内心活动。师:刚才小魔术师表演的是一位怎样的李老师?(严厉)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老师。请欣赏文字魔术之严厉急躁版李老师。呈现课件:李老师紧皱着眉头,瞪大眼睛,厉声问:“王小乔,你为啥将一盆水泼到胡海头上?”王小乔的两行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大颗大颗从脸上落下来,他鼓着腮帮,气呼呼地回答:“他衣服没拧干,把水滴在我的头上了。”李老师气得满脸通红,鼻子重重地哼了一声,拉开嗓门斥责:“这值得你如此报复他吗?”王小乔抽抽鼻子,撇撇嘴,抹了一把眼泪,抬起眼皮,争辩道:“我爸爸说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师:我请一位男同学读提示语,请其他同学读对话内容。师:这段对话的哪个表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抽几个学生回答)师:准确生动的表情描写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呈现课件:李老师扬了扬眉毛,漂亮的大眼睛盯着王小乔,满是疑惑地问:“王小乔,你为啥将一盆水泼到胡海头上?”王小乔不敢抬头看李老师,嘟着嘴,眨巴着眼睛,小声地回答:“他衣服没拧干,把水滴在我的头上了。”李老师皱紧眉头,严厉的目光投向王小乔,质问:“这值得你如此报复他吗?”王小乔眼珠一转,仰头冲着李老师笑嘻嘻地争辩道:“我爸爸说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其实我们的老师并不都是严厉的,请看这一位李老师。请一位女孩子读提示语,其他的同学读对话内容。师:这是一位怎样的李老师?(温柔如风)(呈现课件:对话原文和两段不同的表情描写)师:同样的对话内容,表情一变,就会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师:同学们,要想成功地为一段对话变魔术,咱们首先得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给人物添加最能反映内心活动的表情,准确生动地表达,这样添枝加叶,对话就能靓起来。学生示例:对话一:小军挑了挑眉毛,瞪大眼睛一脸期待地问:“小明,周六上午咱们去游乐场玩吧!”小明嘟着嘴,皱着眉头,摇摇头:“我去不了。我得上语文、数学、英文补习班。”小军咬了咬嘴唇,一脸期待地看着小明:“那,周六下午去?”小明眼神黯淡,一大滴晶莹剔透的泪珠顺着脸颊滚落下来:“更去不了,下午我还要上书法班、跆拳道、钢琴课……”对话二:爸爸扬起眉毛,露出一口白牙,笑嘻嘻地问:“儿子,这两个苹果,你要吃哪个?”儿子眼珠子一转:“我两个都要吃一口。”爸爸眉头一皱,鼻子喷出怒火:“你这小子,孔融都知道让梨,你怎么能两个都吃呢?”儿子噘着嘴,眼圈红了:“我,我是想尝尝哪个甜。我把最甜的给妈妈吃,第二甜的给你吃。”(二)侧重于“听觉”训练的观察习作课――《声音的故事》这是我们班学生的一则微习作:今天热得很,我又没带水杯,放了学,我一溜烟地跑回了家,一到家就把书包“砰”地一声甩到了椅子上。我刚跑到客厅,椅子因为书包甩下来的冲击力而倒在了地上,发出“啪”的巨响,我回头一看,又继续跑,根本不管,我打开橱柜拿出杯子,“嘭”一声关上,刚要接冷水,想起妈妈说只能接开水来喝。我按下开水键,水“哗啦啦”地流到杯子中。孩子是最富有想象力的,但这则微习作反映出了孩子们在写听声音的习作中缺乏想象的描述,需要激发和引导。四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主题是“声音”,中段习作要求学生将听到的声音联想到的内容写清楚。本次习作课通过听声音,展开奇妙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表情,具体生动地表达。四年级“观察”系列习作训练,想象作文是重头戏,设计的课例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要有趣味性。研读教材、教参,中段学生的习作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要“有血有肉”,也就是说,中段学生的习作要注重细节,写得生动具体。在激发学生由听到的声音展开奇妙丰富想象的同时,教学生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形式表达想象,这是本节课的独当之任。通过听声音想画面的环节,引导学生初步由听到的声音展开简单画面的想象,而听声音编故事的环节则通过同桌互编故事、展示例文、学习例文表达方法的三步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富有童趣的活动场景中,感受到想象必须是基于听到的声音展开,想象的故事要奇妙丰富,要一波三折。表达想象画面的时候,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才能做到具体生动。学生习作的兴趣和自信是一种内驱力,不仅来源于教师的引导,还来源于习作的合作与交流中产生的成就感。本节课的训练点有二,一是想象的丰富奇妙,二是表达的具体生动。我通过开展评选“小李白”“小莫言”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欣赏互改,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再通过自评自改、取长补短、再次晋级的形式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课堂实录片段】师:在夏天,每个声音的背后藏着各种好玩的事儿,下面我们再听一组声音,这组声音背后可能发生什么事儿呢?(PPT播放打呼噜的声音)师:这是什么声音?生:打呼噜的声音。(PPT播放蚊子嗡嗡叫和打蚊子的声音)师:再听,这是
本文标题:基于学情-构建四年级观察习作专题教学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552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