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四年级升与毫升-集体备课
第一单元升与毫升集体备课教学要求: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实例了解容量的含义及度量单位升和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这是学生学习过长度、质量、时间及其计量单位后,认识的又一类量及其计量单位。升和毫升这两个容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广,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丰富学生对量及其计量单位的认识,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和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容量的方法,能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容量单位并进行表达和交流;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1.感受并认识容量,会比较容量的大小。2.建立1升是多少的观念。3.认识毫升,明白计量比较少的液体,用毫升作单位,知道1升=1000毫升,会进行升和毫升的单位换算。教学难点:1.体会容量单位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2.对容量的估计。教材特点及教学建议:1.以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容量的概念。容量是容器里最多能容纳多少液体的量。为了让学生在尚未学习体积之前先建立初步的容量概念,第10页例题作了很细致的安排。先出现直观情境,里面有大小不同的两个茶杯和大小不同的两个冷水壶。然后依次提出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逐步理解容量的含义。2.教学升和毫升,让学生体会它们的实际意义。教学升和毫升各编排了两道例题,都设计了从生活实际引出并体会1个单位有多少、自制简易量器和用量器测量等教学活动。3.引导学生实际应用升和毫升。实际应用学到的知识,既体现了数学有现实的应用价值,又能在应用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教材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应用升和毫升。4.实践活动寓数学内容于游戏之中。实践与综合应用《美妙的“杯琴”》里的数学内容是:怎样在几个不同的容器里倒入同样多的水,怎样在几个相同的杯子里倒入不同量的水。至于敲敲听听、比较声音和编编唱唱、敲出一首乐曲都是为了激发兴趣。教学时要突出数学内容,让学生想办法进行倒水的操作,使用自制的量器估计倒入杯子的水有多少。要防止只顾玩而忽略数学内容的现象。
本文标题:四年级升与毫升-集体备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560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