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贵州理工学院《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单位: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资源勘查工程指导老师:XXX课设地点:贵州理工学院姓名:XX学号:XXXXXXXXXXX日期:贵州理工学院1#公寓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贵州理工学院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7年1月20日贵州理工学院1#公寓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报告编写:项目负责:指导老师:成绩评定:勘察单位:贵州理工学院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证书等级:甲级证书编号:B1510000005X目录(一)拟建工程概况..................................1(二)勘察依据的主要技术标准........................1(三)勘察目的及任务................................1(四)勘察等级及方法................................2(五)完成实物工作量................................3(六)勘察工作质量评述..............................3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4(一)地形地貌......................................4(二)地质构造......................................4(三)岩土构成及特征................................4(四)岩溶..........................................5(五)水文地质条件..................................5三、岩土地基参数.................................5(一)土质单元......................................5四、场地岩土工程评价.............................6(一)场地稳定性评价................................6(二)场地均匀性评价................................7(三)场地适宜性评价................................7(五)抗震条件评价..................................7(六)边坡稳定性评价................................7五、结论及建议...................................7(附图部分)序号名称1、贵州理工学院1#公寓楼钻孔布置平面图1张2、贵州理工学院1#公寓楼钻孔柱状图2张3、贵州理工学院1#公寓楼工程地质剖面图2张4、贵州理工学院1#公寓楼基岩面等高线图1张1一、工程概况(一)拟建工程概况受贵州理工学院委托,我公司承担贵州理工学院1#公寓楼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拟建的贵州理工学院1#公寓楼建筑场地位于贵州理工学院图书馆大楼前,交通方便。具体位置见图1。图1:工程区交通位置图建设用地面积398.16平方米。建筑面积3185.28㎡。拟建建筑物平面分布、尺寸详见“贵州理工学院1#公寓楼钻孔平面图”,其相应的高度、结构类型及地下室情况如下:根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提供的资料,1#公寓最高层为8层,高24m,无地下室设置。结构类型为砖混砌体结构,拟选用基础形式为桩基础。建筑物详细情况如下表1:表1建筑物工程特征建筑物名称建筑面积长、宽结构类型高度及层次基础形式基础荷载地下室±0.00标高1#公寓398.16㎡(31.6m×12.6m)砌体H=24m/6桩基础最大轴力荷载(单柱):6000kN无1057.50工程勘察单位:贵州理工学院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设计单位: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勘察依据的主要技术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4、《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7、《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8、《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9、《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10、《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11、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三)勘察目的及任务1、勘察目的针对拟建建筑物的结构特征及委托书的任务要求,通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正确反映建筑场地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为工程建筑设计、施工提供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对建筑物地基作出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并对基础类型、基础A形式、地基处理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2、勘察任务根据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本次勘察工作任务如下:1、查明建筑场地内的地层结构、均匀性,应查明软弱地层和坚硬地层的2分布,并判定下卧软弱层的形状及厚度,以及各层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评价。2、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情况,腐蚀性以及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变化幅度,对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评价;岩层的物理特性及地下水的分析情况。3、判明场地及其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判定场地的地震效应及可能存在的砂土层的地震液化效应,提供抗震设计的有关参数。4、提供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基础设计方案并选择合适的持力层,并对基础的施工提供建议。5、检验桩底下3d或5m深度范围内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四)勘察等级及方法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3.1及条文说明,拟建物设计层数为8层,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地质环境已经受到一般破坏,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场地内存在特殊性岩土,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据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有关规定,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根据勘察委托任务、拟建物建筑特征、荷载及相关规范要求,结合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确定本次勘察工作方法为采用工程测量﹑工程地质调查、工程钻探、钻孔超声波测试及室内岩土试验等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本次勘察工作采用的具体工作方法及成果如下:1、工程地质调查调查场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概况、地层分布及特征、岩层产状、岩溶、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及当地建筑经验,并收集临近场地勘察成果,为勘察施工提供指导依据。本次地表调查工作量约1.0km2。2、钻孔定位测量本次钻孔定位测量由我公司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建筑物总平面图及钻孔平面布置图,通过建设单位现场提供的拟建物规划控制点,使用全站仪进行钻孔定位测放,依据的控制点坐标及高程分别为:GPS1号点:X=2946273.63m,Y=358459.11m,H=1256.9m;控制点GPS2号点X=2946229.74m,Y=358394.56m,H=1256.6m;控制点坐标、高程均由委托方提供。点号X(m)Y(m)建筑角点12946246.99358411.08建筑角点22946258.39358441.63以上1#公寓角点坐标均由设计方提供。控制点GPS1、GPS2具体位置见总平面图上标注。3、勘探点布置及工程钻探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及《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要求,拟建筑物钻孔根据设计方提供的钻孔位置及数量进行布置,共布置钻孔点6个。钻探深度:根据场地情况及设计提供的荷载值、拟采用基础形式,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第4.1.18条及《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第6.2.4条、表6.2.4-2规定考虑,进入中风化基岩,Ⅳ—Ⅴ级岩体,桩墩基础勘探深度为3D且不小于5m。条形基础3B且不3小于5m,加上本场地基础埋深及考虑桩基的嵌岩等因素,控制性钻孔在一般性钻孔的基础上加深3-5m,若在持力层范围内遇岩溶洞(隙)等,需增加钻孔深度,确保满足以上岩石深度。因基岩面起伏较大,需考虑各柱(桩)位之间的起伏高差,基岩埋藏浅的柱位钻孔深度要作相应的调整。4、钻孔超声波纵波速测试钻孔超声波纵波速测试:根据《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第6.2.7条规定,为划分岩质单元、确定岩体质量等级,评价岩体完整性,对该场地具有代表性的6个勘探钻孔作超声波测试。测点间距0.20m,共计测试283点,测试井段5m,现场测试和资料整理于2016年12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日结束。试验内容及数据详见附件《声波测试报告》声波数据表。5、剪切波试验土层剪切波试验:为了建筑场地土和场地类别的划分,现场对ZK1、ZK3、ZK6孔进行了测试,土层剪切波速检测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执行,依据其规定综合评价该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属软弱土-中软土。试验内容及数据详见附件《土层剪切波速度及场地类别评定报告000》6、取样与室内试验(1)土样试验:由于杂填土结构松散,未取样而是共采取6件红粘土土样进行室内常规物理力学指标试验。对试验结果计算分析,提供场地地基土层的设计参数。试验结果见附表《土工试验报告》。(2)岩样试验:根据《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6.2.9条规定,本次勘察共取采取6件岩石进行室内常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试验,并通过对试验结果计算分析,提供场地地基岩层的设计参数。试验结果见附表《岩样报告》。水样试验:本次勘察未取水样。因建筑场地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基础持力层内无地下水影响,取水实验无工程意义。(五)完成实物工作量勘察施工于2016年12月20日进场,采用1台XY-100型油压式钻机施工,共完成钻孔施工6个,钻探总进尺100.2米。完成勘探工作量见表2:表2实物工作量一览表序号项目工作内容单位工作量备注1工程地质测绘调查测绘与搜集资料km21.02定点测量勘探点测量及高程引测点/组日6/13钻探进尺米土层32.8100.2米/6个米岩层67.44室内试验岩石样件6土样件6(六)勘察工作质量评述上述各项勘察工作均严格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的有关规定执行。工程测量:测量工作以建筑单位提供的总平面图及地形图为依据,经现场校核,控制点误差均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允许的误差范围内;采用1台XY-100型油压式钻机施工,共完成钻孔施工6个。4本次测量方法正确,精度满足规范要求。工程地质测绘: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测绘范围约1.0km2,使用1:500的大比例尺。观测点的精度符合现行工程地质测绘规程、在图上不超过3mm。主要是调查场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概况、地层分布及特征、岩层产状、岩溶、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及当地建筑经验,并收集临近场地勘察成果,为勘察施工提供指导依据。钻探:采用1台XY-100型油压式钻机施工,钻进过程中严格按钻探操作规定进行,对土层、岩石强风化层及采样段严格控制回次进尺,岩土心采取率达到填土60-65%、硬塑粘土65-70%、基岩强分化层≥65%、中等风化层≥80%。取样和试验:本次勘察总计采集岩样6组,岩石试样在中等风化基岩中采集,采样过程中,对易崩解的泥质岩样及时采用封口胶封包,并装箱保存。对于贵州特殊性土-红黏土,在土层厚度三米以内的地段进行红黏土取样6组,并进行常规的土工试验。试验严格按相关规范规程操作,试验数据可靠,保证了本次勘察成果客观性及其可信性,能真实地反映本场地岩土工程特征。采样及送样满足有关规定要求。室内资料整理:报告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要求进行编写,勘察文件图件清晰,文字简明扼要。总之,各项勘察工作均满
本文标题: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582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