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支扩3
1《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支气管扩张中医诊疗方案一定义支气管扩张在形态上是指支气管不可逆的扩张和管壁的增厚,用于代表由于感染、理化、免疫或遗传等原因引起终末期支气管的病理损害,包括支气管壁肌肉和弹力支撑组织的破坏。它是呼吸系统常见的化脓性炎症。多发于儿童和青年,流行性感冒、麻疹、百日咳等都能诱发支气管和肺部的感染,损害支气管壁组织,削弱它的弹性,导致支气管扩张。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支气管扩张的主要发病因素为支气管-肺组织的感染和支气管阻塞。感染引起管腔粘膜的充血、水肿,使管腔狭小,分泌物易阻塞管腔,导致引流不畅而加重感染;支气管阻塞引流不畅会诱发肺部感染。故两者互相影响,促使支气管扩张的发生和发展。本病能引起肺功能改变,使肺循环阻力增加,最后可并发肺动脉高压和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扩张属中医的“咳嗽”、“咯血”范畴。二诊断标准及依据[中医病名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1994年)咯血诊断:诊断依据①咯(咳)鲜红血,常呈泡沫状或与痰液混杂。②多数患者有反复咯(咳)血史。③胸部X线摄片,可无特异性改变。病变明显时可见蜂窝状或卷发样阴影。④必要时作支气管碘油造影或支气管镜检查,可见柱状、囊状或混合型的扩张。[西医病名诊断](参照《内科学》张卫华、龚向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6版)根据慢性咳嗽、反复咯血、大量浓痰和肺部同一部位反复感染等病史,肺部闻及固定而持久的局限性粗湿罗音,结合童年有诱发支气管扩张的呼吸道感染或全身疾病史,一般临床可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可通过支气管造影和胸部CT(尤其是HRCT)明确诊断。[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2(1)肝火犯肺:咳呛气逆,咯(咳)血鲜红,胁痛善怒,面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2)阴虚火旺:反复咯血,血色鲜红,干咳咽燥。舌红苔黄少津,脉细数。(3)痰热壅肺:咯(咳)血量多,血色鲜红或夹有黄痰,或脓痰腥臭,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4)气虚血瘀:反复咯(咳)血,血色淡红或夹紫黯血块,气短胸闷,易汗。舌淡或有紫色瘀斑,苔薄白,脉细涩。三、治疗方法[一般治疗](1)卧床休息,清淡营养饮食,停止吸烟。(2)保持大便通畅。(3)注意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支气管扩张病人痰量较多,易耗津液,故应多喝水[中医治疗](1)分证论治①痰热壅肺治法:清肺化痰代表方剂:清金化痰汤合千金苇茎汤药物组成:桑白皮15g、黄芩10g、瓜蒌15g、桔梗10g、浙贝母10g、知母10g、栀子10g、苇茎10g、甘草5g。煎服法:每日一剂,水煎煮,取药汁300毫升,分三次服用,每次100毫升。②肝火犯肺治法:清肝宁肺,化痰止血。代表方剂:旋覆代赭汤合泻白散药物组成:旋覆花15g、代赭石24g、人参10g、半夏10g、生姜12g、炙甘草10g、大枣10g、桑皮12g、地骨皮12g、天花粉10g、连翘10g、玄参12g、川连9g、灯草6g。煎服法:每日一剂,水煎煮,取药汁300毫升,分三次服用,每次100毫升。③阴虚火旺治法:滋阴清热,润肺止血。代表方剂:百合固金汤加减药物组成:生地15g、熟地15g、麦冬15g、桔梗10g、知母10g、山萸肉10g、贝3母10g、玄参10g、百合9g、甘草5g。煎服法:每日一剂,水煎煮,取药汁300毫升,分三次服用,每次100毫升。④气虚血瘀证治法:益气活血代表方剂:归脾汤加减药物组成:人参10g、黄芪24g、白术15g、甘草6g、茯苓12g、当归12g龙眼肉12g酸枣仁30g、远志9g、阿胶12g、三七粉6g、茜草30g煎服法:每日一剂,水煎煮,取药汁300毫升,阿胶烊化兑入药汁中,分三次服用,每次100毫升。(2)中成药咯血者可予云南白药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金荞麦片每次4片,每日3次;十味龙胆花颗粒:每次3g,每日3次皆用于痰热壅肺型,肝火犯肺型;生脉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用于气阴两虚;中药静脉制剂:痰热清20-30ml,每日一次,用于痰热壅肺型;生脉注射液20-40ml,每日一次。(3)其他疗法中药止血膏穴位贴敷:取双侧涌泉穴贴敷,每日治疗一次,两周为一疗程。针刺:肺俞、尺泽、阳陵泉、太冲。治法:取手太阴、足厥阴经穴为主。针泻足厥阴经穴,平补平泻手太阴经穴,不灸。穴位注射:清开灵注射液,取双侧孔最穴,进针深约1cm,回抽无血后注入药液,每穴2ml。咯血期间每天注射2次,3天为一疗程。咯血停止后,改为每天一次,巩固治疗2-3天。四疗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1994年)治愈:咯(咳)血控制,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咯(咳)血减少,症状改善。未愈:咯(咳)血无变化。五难点分析治疗难点在于病人多反复发作咯血,不宜根治。西医认为“支扩”是反复感染性疾病,因此患者多有反复长期应用多种抗生素和止4血药的经历。然而非求本之治,难以根治。中医可在发作间隙继续采用综合方式治疗。中医认为是肾阴久虚,水不涵木,或木火刑金之久咳损伤肺络,致血不循经溢出脉外而成咯血,或因虚夹外感致肺失宣肃,咳嗽不止,重伤肺络致复发咯血。治疗上久病者首重气不摄血,如久病咯血量多者,必须急用补气摄血合收敛止血之药。咯血之疾,临床多见寒热夹杂,故用药必须温清并用,凉血清热,平肝清火,滋肾润肺;夹外感者,多因内虚外实,治当解表和里;情绪抑郁、性情急躁者,多因气机逆乱引起咯血,治当调气降逆;咯血止后,离经之血多成瘀血,瘀血如壅阻发热,又迫血离经,则重现出血,或变而成痨,或结为症积,日久变证百出,不可不防。诸此等等,当拟调气降逆,消瘀决壅,宁血和营,补血养血之大法。六疗效评价(1)增加中药穴位贴敷方法治疗支扩疗效确切。(2)2011新方案增补难点分析、疗效评价。(3)现有中医诊断及疗效评价指标过于简单,主观症状过多,客观指标少,实验室指征不够细化,应重新修订。5《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支气管扩张中医诊疗方案评估重庆市中医院呼吸内科6《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支气管扩张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扩急性感染重庆市中医院呼吸内科1一般资料将50例支扩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中西医组男性13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35岁,平均病程4月-21年;西医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40岁平均病程5月-25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中医辨证皆符合中医辨证痰热壅肺型。2.诊断标准参照本方案中西医诊断标准3.治疗方法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按照本方案痰热壅肺型给予中药汤剂,配合中药中药止血膏穴位贴敷双侧涌泉穴贴敷,每日治疗一次,两周为一疗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咯血停止停药后,继续观察脓痰消失时间。4.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1994年)治愈:咯(咳)血控制,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咯(咳)血减少,症状改善。未愈:咯(咳)血无变化。5.治疗结果两组主要症状比较:咯血患者平均止血时间,治疗组(9.3±2.5)天,对照组(17.4±3.1)天;脓痰消失时间,治疗组(14.2±3.5)天,对照组(28.1±2.9)天;治疗组在止血、止7咳、脓痰消失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18例治愈,6例好转,1例未愈。有效率96%。对照组15例治愈,9例好转,1例未愈,有效率96%。P0.05,无显著性差异。6.讨论支气管扩张属中医“咳嗽”、“肺痈”、“咳血”范畴。以咳嗽,反复咯脓痰,或(和)咯血为主症,每因受凉、劳累或进食辛辣症状可加重。多在童年患有麻疹、百日咳或肺炎等病史。病情反复,多缠绵难愈。现代医学以解痉、化痰、体位引流及抗感染治疗。由于病情反复,常常使用抗生素,致痰培养多铜绿假单胞菌生长,且多重耐药。治疗手段有限,有学者建议长期口服小剂量大环内酯类以改善细菌生物被膜、增强免疫功能。笔者认为,本病多为后天失养,脾胃亏虚,水湿运化失常,痰湿内蕴,阻碍肺气,郁而化热,热灼肺络,血败肉腐,酿成脓液,蕴结于肺,肺气不利,发为本病。临床症见反复咳嗽、咳黄白脓痰或黄绿脓痰、时有咳血,本方案以清热化痰,消痈排脓为基础清除支气管腔内慢性感染所造成分泌物阻塞,并协以温肺化顽痰,使化痰排脓力大大加强;同时配合中医外治法凉血泻火,引热下行,增强疗效。本观察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扩在止血、止咳、脓痰消失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本观察不足之处样本数太少,观察时间不长,应在以后的研究中增加样本量,观察时间,观察指标如急性发作次数、圣乔治生活质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24h痰量等的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优化本方案。
本文标题: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支扩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596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