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第五章民俗旅游资源田野调查
第五章民俗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一、田野调查的理论与方法二、调查的内容和重点一、民俗旅游资源田野调查的理论与方法1.民俗旅游资源田野调查的概念p117田野调查是指民俗研究者在拟将开发的旅游目的地针对潜在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市场所进行的资料搜集、整理、分析、理解和评价的过程。·实地调查与研究·调查对象——潜在的民俗旅游资源·调查目的——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2.民俗旅游资源田野调查方法⑴主位与客位观察法主位观察——站在被调查对象的角度,用他们自身的观点去解释他们的文化。这种观察法可以克服“族际差异”带来的障碍,但不能把握民俗文化的本质,往往只流于表面。客位观察——站在局外人立场,用调查者所持的观点去解释所看到的文化。这种观察法可深入分析表象后面的深层结构,能总结出事物规律,显得更为理性。一般来说,主位与客位观察法的运用,常常先深入民众生活,亲身参与,进行主位观察;然后,再从局外人的角度来思考,审视其文化现象。例子:一个民族的服饰,是他们生活常态下的表象。人们常年穿着这样的服饰,并没有感受到其中的文化。而外来的调查人员,从局外人的角度来思考,往往能够挖掘其中的文化特色。⑵宏观与微观调查法宏观调查——针对比较大区域进行的调查,从宏观的角度来了解一种民俗文化的本质。如西南地区民俗文化调查、崇左市民俗文化调查等。微观调查——对比较小区域进行的调查,如调查一个村寨、一个社区。区域大小调查人员调查内容调查方式宏观调查大多宏观、普遍客位观察走马观花微观调查小少具体、特殊主位观察深入生活⑶社区与个案研究法社区的三要素:人群、共同居住的区域、共同的生活方式或传统文化。社区调查——从整体上对整个社区的民俗文化进行调查。个案研究——以社区中的某一具体的个体为调查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个家庭或一种生活方式等。个案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个体的属性来思考整个社区民俗文化。⑷定性与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思考“有什么”,目的是确定调查对象所具有的文化及其性质。定量分析——思考“有多少”,目的是确定调查对象所的数量及其组合。定性分析要求搜集尽可能完整的资料。一般来说,调查民俗文化,我们先进行定性分析,弄清所调查民俗文化的性质;然后再通过定量分析进一步了解这些民俗文化的数量与组合方式。⑸专题与综合调查法专题调查——就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进行的调查研究。要求调查者深入实地,获取第一手资料,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进行新的思考。综合调查——为了解决某一专题,综合调查与之相关的生活事相,并综合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等理论进行研究。3.民俗旅游资源田野调查技术⑴观察与参与观察观察,也称现场观察。指考察者对考察对象进行有目的地考察与了解。既了解静态的自然环境、服饰、饮食、建筑等,也要考察动态的生活方式、生活礼仪、行为制度、节庆活动等。参与观察——深入民众生活,同吃同住,既是观察者,也是生活体验者。在参与观察的时候,要注意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和时空距离,这样才能深入了解其文化事相。非参与观察——观察者不参与被观察者的生活,而是以局外者的身份观察了解其文化事相。⑵知情人个别访谈即带着一定的问题直接拜访知情人,通过交谈的方式来了解情况,搜集第一手资料。·访谈人员的选定——典型性、代表性·访谈方式的选定结构性访谈——先期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包括访谈提纲、问题等。目的较为明确,效果更好。非结构性访谈——没有实现设定的提纲、问题等,以一种拉家常的方式进行漫谈。·忠实的记录原始记录访谈对象的原话,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篡改。同时,注意记录的方式,不要给访谈对象带来不安。(笔录、录音、当面记录、过后追忆)⑶小型调查座谈会——集体访谈形式·人数的确定——四五人为宜·人员的选定——代表性、融洽性·做好先期准备工作(目的、主题、顺序等)·避免打断别人的谈话⑷抽样问卷调查·问卷的设计要求:主题明确,结构合理,便于答题,长短合理,便于统计。·和访谈结合运用在填写完问卷之后,调查者往往还要进行短时的访谈。·讲究礼貌⑸知情人自传调查选定有代表性的人,全面调查和记录其生平经历,写出纪传式的调查报告。·人员的选定——典型性、代表性·取得被调查者的信任·调查方式——直接谈话、侧面调查⑹连续性跟踪调查对某一社区或某种民俗文化进行间隔性的长期持续不断的调查,以研究其发展变化的规律,⑺文物文献搜集根据一定目的,搜集民间具有历史价值、文化底蕴的文物、文献,包括手抄本、印本、记事簿、礼仪簿、碑刻等相关文字资料,也包括服饰、器用、家具、雕像等实物。·课题研究的支撑材料·文物文献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正常途径获取4.民俗旅游资源田野调查的原则⑴全面系统原则·民俗文化的系统性文化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分为精神、制度和物质三个结构层次。各种民俗文化之间联系紧密,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民俗文化网络体系。·把握民俗文化的共性与差异·注意各民俗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看p123小看板⑵主体特色原则民俗旅游资源调查目的是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所以调查的时候应该确定一个主题,作为调查的核心。这也是以后旅游开发的主题。·广泛性普查——寻找最有吸引力的民俗文化·对核心民俗文化深入调查·注意核心文化与别的文化的关系⑶科学真实原则·民俗文化的真实性即如实记录并解释民俗文化。对民俗文化不能曲解、夸大或虚构,从客观实际出发,科学访谈,忠实记录。·调查方法的科学性如主题确定、选择观察对象、调查方式等。⑷旅游者中心原则民俗调查最终目的是旅游开发,所以调查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旅游者的需求,选取那些能够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愿望的民俗文化,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寻找民俗文化的差异性·挖掘民俗文化的奇异性二、民俗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和重点1.民俗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⑴民俗旅游资源储存状况即对旅游开发地的民俗文化进行总体上的调查,了解其类型、数量、品质、分布等特点,搜集相关的文字、实物、照片等资料。⑵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即调查民俗旅游资源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基础。·自然环境的影响——如区位·社会环境的影响——社区、文化背景等如天葬、一妻多夫的文化是否能够开发?·交通条件的影响·别的资源的影响——民俗文化的开发很多时候是和其他旅游资源结合进行⑶民俗旅游资源市场开发状况即对旅游开发的目标、客源和类型的调查与预测。·预测未来市场的变化·调查周边市场的影响在桂林再开发第二个乐满地?·客源市场分析——客源地、客源类型·市场规模研究例子:深圳民俗村的成功与昆明民俗文化村的失败。2.民俗旅游资源调查的重点⑴核心旅游吸引物即在众多民俗旅游资源中,根据开发目的确定一个或若干个核心的民俗文化作为调查和开发的重点。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能平均用力,要科学合理地确定中心的、重点的民俗文化。以这些核心的民俗旅游资源为依托进行旅游规划。例子:泸沽湖的走婚制度、丽江的纳西文化与东巴文化、桂林的丽江风光、大理的“风花雪月”等。1962年1月,著名作家曹靖华游过大理之后,对大理的风、花、雪、月四景感慨万千,赋留风花雪月联一对:下关风,上关花,下关风吹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⑵内外部旅游条件内部条件:旅游景区的配套设施、交通条件、各种旅游资源的协调等。外部条件: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文化背景、政策支持等。⑶重点景区景点的选择即根据调查状况确定重点开发的景区景点。同一类的民俗旅游资源也许有很多,如何寻找更具有开发价值的景区景点,是民俗旅游资源规划的重点。例子:宁明华山壁画的开发——壁画规模最大、依托凭祥边境文化、依托弄刚自然保护区、相对便利的交通条件等。⑷旅游市场情况摸底调查旅游资源的市场开发前景,主要是潜在客源的预测。一般来说,依托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依托大城市、处在交通沿线、依托旁边已开发的旅游市场等。例子:马山金伦洞的开发——武鸣的伊岭岩——桂林的七星岩美轮美奂的马山金伦洞⑸民俗旅游地承载力根据旅游地的承载能力确定开发的规模,或是否能够开发。·生态承载能力——环境的承受能力·社会承载能力——当地民众对旅游开发忍耐程度·心理期望值游客的心理期望值——最低的娱乐程度当地居民心理期望值——旅游带来回报的高低思考:旅游开发不应该漠视当地居民利益对当地居民来说,旅游业的开发给他们带来了冲击,使得生存环境恶化,生活成本提高,治安不稳定因素也同时增多……水城威尼斯举办城市葬礼引发全球关注原因: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海平面的不断上升。意大利北部城市威尼斯是举世闻名水都,名列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每年迎接数以十万计游客。可是根据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其常住人口数量已经达到历史最低水平,人口不到6万人。许多威尼斯居民担心,人口如果继续衰退,到2030年威尼斯就会变成一座没有居民的“鬼城”,而城内的文化传统和手工艺也会随之消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游客倾斜,买一块镶钻手表远比买一升牛奶容易;不少外来富人买房置地只为度假看风景,一些本地居民则不得已离开老城另寻住所。威尼斯城市葬礼威尼斯风光三、民俗旅游资源田野调查的实施1.制定调查计划⑴确定课题项目·基本情况摸底·总体规划民俗旅游资源调查·详细规划民俗旅游资源调查·修补性民俗旅游资源调查一般来说,以上四个调查的内容,并不是同时进行,而是按照先后顺序的先后一一进行。⑵选择调查地点全面铺开调查——确定具体的调查地点与对象·民俗旅游资源的富存情况·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与潜力·调查条件便利与否⑶制定调查方案·确定调查方案的内容p128·拟定详细调查提纲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的“文化表格”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编纂《人类学的询问和记录》·调查中对方案的及时调整⑷组建调查队伍个体调查——团队调查·成员组成的全面性(性别、年龄、知识构成、人际交际等)·领导核心的确定2.民俗旅游资源田野调查的装备(自学)·地图·摄录设备·定位测量绘图设备·记录表格、本册和笔芯·名片、手机和身份证件·生活用品、药品和礼品3.民俗旅游资源田野调查的技巧⑴工作交往态度·专门的交际人物调查团队的成员多是学者型的,他们缺乏的恰好是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所以专门安排一个人际技能较强的人来负责协调与沟通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谦虚诚恳的态度⑵访谈询问技巧·内容、问题的准备(做到心中有数)·创造良好的交谈氛围·掌握交谈的节奏·忌打断别人谈话或连续的提问·神情集中,礼貌得体⑶调查的分工合作根据各成员的专长来科学分配调查的工作,同时也要讲究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⑷现场录像摄像·根据调查主题确定摄录的对象·摄录内容的整理和保存摄录的对象、时间、地点、人物和内容等,进行适当的编号、注释和保存。⑸现场录音记录·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及时整理成文字记录·重要录音的保存如民间歌手的表演、巫师的念咒和祷祝等。四、民俗旅游资源的评价1.民俗旅游资源评价的概念即对民俗旅游资源调查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确定其现有价值和开发潜力,为民俗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前提条件。2.民俗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⑴民俗旅游资源自身特点评价·资源特色评价是否有特色?或特色的是否明显?·价值功能评价民俗旅游功能是指民俗旅游资源可供利用与开发、能满足某种旅游的特殊作用,包括美学观赏、历史文化、科学考察、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等。对一种民俗旅游资源功能的评价不是全方位的,而是针对某一方面,为以后开发的重点与方向做准备。思考: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百色——邓小平成为领导核心以后,拍了《百色起义》,才成为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组合规模评价即民俗旅游资源的规模大小以及与别的资源的组合状况。只有与别的资源很好的组合,形成一定的旅游线路,才具有开发价值。例子1:崇左石林是否值得开发?规模小,缺乏相应的客源市场(受云南石林的影响)例子2:崇左扶绥岜盆乡的休闲旅游开发?(有一个很好的游泳池,但缺乏别的资源与之组合)⑵民俗旅游地环境容量评价即对民俗旅游资源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旅游承载能力或旅游饱和度的评价。·容人量——单位面积所能容纳的旅游者数例子:故宫、黄金周热门景点的旅游超载·容时量——游客进入景区游览所需要基本时间涉及到游程、内容、景点布局等。如景区范围广、景点多、资源内涵丰富,容时量就大,范围小、景点少且单一、资源内容简单,容时量就小。⑶开发利用综合条件评价·地理区位条件包括地理
本文标题:第五章民俗旅游资源田野调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0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