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中考历史复习要点近代化探索
中考历史复习要点:近代化探索一、近代化含义所谓近代化也叫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它包括经济、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其中,它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同时还包括思想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等。本专题主要内容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二、知识提纲三、主干知识梳理(一)近代化的起步(开始)-----洋务运动【《中国历史第三册》51~53页】1.洋务运动背景、目的、发动者、代表人物、时间、口号、任务、内容、性质、评价(1)背景: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②清朝内外交困(内指太平天国运动,外指列强侵略)。(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镇压人民,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3)发动者: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4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5)时间: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结束于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6)口号(思想主张)和任务:前期:“自强”主要任务是发展军事工业;后期:“求富”主要任务是发展民用工业。(7)内容:①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创办)洋务派开办的第一个兵工厂;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创办)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创办)设备最齐全的一个船舶制造厂②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创办)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工业。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张之洞创办)③筹建海军:19世纪70~80年代中期,筹建南海、北洋、福建三支水师;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④兴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原因: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1861年总理衙门建立)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作用: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1862年洋务派创办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如留学回国的严复、詹天佑等,在以后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8)评价:①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②局限性: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③积极性: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也起到一些抵制作用。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看,洋务派不改变封建制度,不可能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从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内容上看,洋务派学习西方仅限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单纯的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二、维新变法运动【《中国历史第三册》66~74页】1、说出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领导阶级、经过、失败标志和原因和经验教训。答:(1)背景:甲午战争以后,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2)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3)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4)目的:救亡图存;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5)经过:①序幕(开始):公车上书(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由于顽固派阻挠,没有成功,但影响很大,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中国历史第三册》68页】②发展:在全国各地创办宣传维新思想的报刊、学会和学堂: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成立强学会,形成维新派政治团体;③高潮:戊戌变法(又叫百日维新)A、起因:德国强占胶州湾,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光绪帝不甘做亡国之君。B、时间:1898年6月到9月。C、开始标志: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D、主要内容:【《中国历史第三册》71页】a政治: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订律例,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b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c思想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京师设立大学堂(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高等学府);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d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E、失败标志:戊戌政变时间:1898年9月。发动者: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经过:光绪帝被囚禁;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和康广仁)被杀害。F、失败的原因:维新派没有实力,没有依靠和充分的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所依靠的是一个手无实权光绪帝;袁世凯的出卖;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G、经验教训: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资产阶级想通过变法,使国家富强,这条道路是走不通的。H、历史意义: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三、辛亥革命【《中国历史第三册》71~95页16、18课】1、背景:经过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矛盾,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2、领导人:孙中山3、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4、革命前的准备活动:(1)组织上:①成立兴中会: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②成立中国同盟会:1905年、日本东京、孙中山为总理、《民报》为机关报;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后孙中山将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意义: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2)思想上: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5、经过:(1)时间、地点: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2)主力:倾向革命的新军。(3)经过:在武汉三镇首先取得胜利——全国十几个省独立——成立中华民国。(4)武昌起义的结果:建立了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南京,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最终结果: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②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③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④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权力。7、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8、辛亥革命失败原因: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9、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成功: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③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临时宪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④中华民国成立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因而辛亥革命成功了。失败:①辛亥革命的胜利革命果实被大地主买办阶级代表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是失败了。启迪:说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四、新文化运动背景、兴起标志、代表人物、口号或“旗帜”、阵地、内容、历史意义。【《中国历史第三册》24课122~125页】(1)背景:A、中华民国成立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西方民主思想、科学文化传入中国;B、袁世凯为实现独裁,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C、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主张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2)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4)口号或是高举的旗帜:“民主”和“科学”。(5)主要阵地:《新青年》(6)内容:前期:提倡民主,反对独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的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1918年底,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将革命推到一个新的时期。(7)历史意义: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五、综合问答1、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1)相同点①历史背景:都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清政府极端腐败,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②目的:救亡图存;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③领导阶级及其特点: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都既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又有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软弱妥协。④最终结果及其原因: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根本原因都在于资产阶级本身的局限性和脱离广大人民群众。(2)不同点①政治主张: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保留皇帝。革命派主张推翻帝制,实行民主共和。②手段及性质:戊戌变法依靠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辛亥革命采取自下而上的武装斗争,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③结果也有不同的一面:戊戌变法半途夭折,完全失败,变法法令被废除。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取得了很大成功。2、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比较(1)相同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其中洋务派与维新派都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学堂,派人出国留学,维护清朝皇帝的皇位。(2)不同点:①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编练海军等。②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他们多次上书请求变法,并在光绪帝支持下发动了戊戌变法。③革命派主张实行“三民主义”,以革命暴力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他们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3、近代化过程中的三次思想解放思潮是什么?各有何作用?答:(1)戊戌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2)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各的观念深入人心;(3)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4、发生于19世纪中后期的日本明治维新与发生于19世纪末的中国戊戌变法,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试从时代背景、领导者、改革的参加者、改革内容几方面进行比较。明治维新戊戌变法时代背景国内列强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幕府陷于极端孤立地位。清政府对内依靠汉族官僚地主,对外妥协退让,共同绞杀人民革命,守旧势力很强大国际世界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并开始瓜分中国领导者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有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士大夫参加者反幕府的强藩、广大农民和市民、商人和手工业者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联合少数官僚改革措施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方面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设立中小学堂、京师在大学堂;准许设报馆;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军队精练陆军,扩建海军5、近代前期(1840-1919),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对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和思想各有什么影响?经济上,民族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冲击和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政治上,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发展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条件。思想上,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
本文标题:中考历史复习要点近代化探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02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