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简答题(20’)一.西汉东汉一、汉初王国问题二、从无为到全盛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四、王莽改制五、东汉政治西汉一.1.西汉社会的特征▲“汉承秦制”,秦代的制度在相当程度上在汉代得到了实施;▲文景之治——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大治时期;▲汉武帝统治时期国势强盛,出现了鼎盛局面;▲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并与外国开展了经济文化联系;▲汉中后期,社会矛盾尖锐。王莽代汉未能缓和矛盾,终于爆发赤眉、绿林起义。二.1.采用无为而治原因1、社会经济凋敝2、吸取秦速亡之教训3、布衣将相之局4、东西异制,从俗而治2.文景之治顺民之情与之休息躬修节俭轻徭薄赋轻刑慎罚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王莽改制西汉末年社会危机阶级矛盾尖锐化,社会危机加深。从汉元帝(前48—前33)以后西汉进入后期,社会危机日益加剧。主要表现是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大地主形成;农民依附化加深,奴婢大量出现。兼并农民土地的有三种势力:1、官僚贵族地主。2、各地豪强地主。汉成帝时,大臣陈汤上书,“关东富人亦众,多轨良田役使贫民。”3、商人的势力王莽改制内容1、定三统、五德系统2、封古帝王之后3、定郊祀、庙祀之制4、建明堂、辟雍,扩建太学5、改州郡名、地名6、改官名爵制7、改易币制8、恢复井田制9、实行五均、赊贷和六筦制度。10、改外族称号东汉东汉社会的特征●刘秀时,针对西汉末年皇权旁落,社会危机严重,采取多种制度和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史称“光武中兴”。●大地主的势力有了进一步发展,他们不仅在政治上经济上占据优势,庄园经济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在文化上也形成了“家学”——士族初步形成。东汉统治状况政治上,加强君主专制●“退功臣,进文吏”●设立尚书台,抑制三公●合并县,削减官吏和军队●继续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加强监察制度经济上,释放奴婢和“度田”东汉建立,社会安定下来,豪强士族(世族)的势力固定下来,势力进一步发展。与西汉豪族相比,东汉豪强士族的身分性渐渐成长,他们累世居官而有文化,宗族关系也更为密切。累世经学与累世公卿,便造成士族传袭的势力,加之察举中权门请托和故旧报恩的结合,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了社会中的门第。二.魏晋南北朝一、门阀政治与门阀制度二、五胡乱华与汉化胡化三、玄学与魏晋风度一.特点1:门品决定官品特点2:户籍上的士庶界限,一般说不再是以九品官品之有无,而是由血缘关系区别的门阀高低来划分。特点3:社会风气上,士庶界限森严。二.五胡乱华▲北方各族的内迁东汉以来,分布在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已陆续向内地迁徙。魏晋时,西、北各少数族人民向内地迁徙的活动,更加频繁,而且种族很多,主要有匈奴、羯、氐、羌以及鲜卑五族,史称为“五胡”。少数民族的起义各族内迁以后,与汉人杂处,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魏晋统治者强迫各族人民纳租调,服力役,“服事供职,同于编户”。西晋占田制明确规定了他们的租调负担。汉族的官僚、地主多以少数民族人为奴婢、佃客。残酷的民族压迫,使各少数民族的反抗不断地发生。“胡汉杂糅”,就是胡制和汉制交织。“胡汉分治”,就是对胡人和汉人的采用不同行政编制。在十六国和北魏前期特点明显。三.魏晋玄学发展的四个阶段:①正始(魏齐王年号)时期,代表人物何晏、王弼,理论重《周易》、《老子》。②元康(晋武帝年号)时期,以魏末嵇康、阮籍为先导,较激进,反名教,思想多受《庄子》影响。③永嘉(晋怀帝年号)时期,以向秀、郭象为先导,虽仍重《庄子》,而思想重归温和,形成“新庄学”。④东晋时期,与佛学渐趋合流论述题(20’)1.春秋战国时期一、经济:井田→小农二、政治和军事:争霸→兼并三、政治制度:宗法分封→专制官僚四、学术:贵族→民间五、社会:世袭→流动一.西周经济状况西周井田制下,井田中有公田、私田之分。小块私田由每户农民耕种,收获归己,公田则由大家通力合作,收成归国家或贵族。战国时代,各国都已经有重要的冶铁手工业地点。到战国中期,北起辽宁、南到广东、东自山东、西到四川陕西,都已广泛使用铁器,铁农具占据主导地位。长江下游地区仍以青铜农具为多。《吕氏春秋》中《上农》、《任地》、《辨土》、《审时》四篇,是战国末年农学的代表著作。齐国“相地而衰征”(BC685)、晋国“作爰田”(BC645)、鲁宣公十五年(BC594)“初税亩”、楚国“书土田”(BC548)、秦国“初租禾”(BC408)。废除公田、私田之分,向一切田亩征收实物税。田亩的租税成为君主政权的主要财源。国家直接控制全部人口——编户王权衰微: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春秋时代战争特点:规模小、时间短、讲究礼节、程序战国时代,政治和战争的目的从争霸转而成为兼并。军队数量扩张,军事行动范围扩大,由步骑兵的野战包围战代替了车阵作战。战争的惨烈程度大大增加。春秋时代战争“文质彬彬”的色彩荡然无存。世卿世禄制度:在周王畿和各诸侯国内,世袭的卿大夫按照声望和资历来担任官职,并享有一定的采邑收入。采邑大小主要是由爵位和职务的高低决定的。颁给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土地上的劳动者。爵位越高,官职越大,他采邑也就越大、越多。世代做同一官职、贵族身份世代保持。俸禄制度公文用玺、发兵用符、出使用节郡县制:郡县长官都由国君任免,不得世袭。郡县领域都由国君控制,不作封赏郡县组织由此逐渐成为由国家权力直接支配的国土区域,成为各国加强中央集权制的重要步骤。采用科层形式分配权力、责任和资源。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充分利用文书档案。择优录用具备专门训练者,支付俸禄,根据能力、功绩和年资升迁或罢免。战国时期的士,已与出身无关,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起于微贱,其共同的身份标志是知识、智慧和才能,士成为知识分子的代称。是当时社会上最活跃的一个阶层。战国时代,游说和从师是士进入仕途的两个主要途径。战国中期以后,各国有权势的大臣多养士为食客。百家争鸣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阴阳家、农家、纵横家、杂家、小说家。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使中国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造成百家争鸣的因素:1、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开始崛起,急于争霸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又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2、激烈的兼并战争促使文化传播的规模日益扩大,多种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3、竞相争霸的诸侯还来不及建立一统的观念形态,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使文化人有可能进行独立的精神劳动。4、随着周王朝的衰落,世代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转移到列国,推动了私人学者集团的兴起。春秋:“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战国:“士、农、工、商”四民社会贵富合一贵富分离春秋二百余年内,一方面某些贵族不但扩张壮大,终于取代国君;另一方面则有更多的贵族相继沦亡。这两种因素综合起来,终于促使封国内分属国君与不同贵族之人民的身分逐渐整齐划一。古代“齐民化”的历程也是封建制崩溃、郡县制建立的历程。中央集权制政府之基础掌握全国人力资源控制全国财税资源拥有最高法权“编户齐民”就是列入国家户籍、身份平等的人民,户籍制度是国家控制户口人丁为“编户齐民”,并据以征收赋税、征发兵役徭役的主要手段。“编户齐民”既构成了中央集权的基础,也造就了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一种社会结构。结语春秋战国之际,是“古今一大变革之会”,从此废去了以礼制为核心的贵族统治,建立了“编户齐民”体制,开始了走向秦汉以后“大一统”的历史进程。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官僚制国家的萌芽时期。2.隋朝一、重归大一统二、隋朝的制度变革三、隋朝的经济发展四、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五、隋朝的灭亡一.东汉覆亡以来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中经西晋短暂统合),至隋重归统一。隋唐上承南北朝,下启宋辽金元。无论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方面,还是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方面,都处在一个承先启后的重要时期。统一准备政治:迫使突厥称臣,解决后顾之忧策略:“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结果:开皇五年,东突厥臣服于隋。经济:“大索貌阅”和“输籍之法”“大索貌阅”主要是检查隐漏户口,检查户籍上的年龄和本人体貌是否相符,以解决诈老诈小的行为“输籍之法”主要是按照政府标准,确定每一户的户等。结果:国家能够控制的人口数量增加了,赋役的来源有了保障。开皇九年(589)平陈,完成统一大业二、隋朝的制度变革目的: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具体措施:地方: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中央:建立三省六部制选拔:废除九品中正制,以才授官意义:奠定了中国古代后半期官僚政治制度的基础。1、地方制度: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二级制地方机构改为州、县两级制583年,隋文帝取消郡,将以往州、郡、县三级地方机构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一些州县,裁汰一批冗官,节约政府开支,加强行政效率。隋炀帝时又改州为郡。地方制度:地方佐官中央任命隋炀帝时改州为郡,同时规定:全国各地的“大小之官,悉由吏部”任命,而且县佐须用别郡人,使地方豪强不得把持本地政务。隋朝地方官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改变了秦汉以来地方官自聘僚佐的惯例,长官、佐官一律由中央任免,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官制改革隋朝在中央机构中设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三师与三公是给予大臣的荣誉虚职。五省当中,秘书省职务较优闲,内侍省多是宦官。尚书、门下、内史三省长官职同秦汉时代的丞相。三省互相牵制,决策机关是内史省,长官是内史令;审议机关是门下省,长官是纳言;处理日常政务的机构是尚书省。尚书省置令一人、左右仆射各一人,下设吏、礼、兵、度支(后改称民部)、都官(后改称刑部)、工部六曹。废除九品中正制,确立以才授官原则创立科举制隋以前,选官用九品中正制度。但至西魏北周时期,选用官吏已不大注意门资,九品中正制度逐渐动摇。隋文帝即位后,正式废除了九品中正制,规定每州每岁贡士三人。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又下诏“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此时已初步走向“开科举士”的科举制度。隋炀帝时,创立了进士等科。这是科举制度的开始。科举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增强政治效率,对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经济:人口的激增与农业的发展隋炀帝即位后的两大工程:一、营建东都洛阳二、开凿大运河目的:更有效的对关东和江南进行管理、控制巩固统一之举措:●营建洛阳:“得土之中”,便于运送贡赋、控御全国;●开凿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向南北呈幅射状。●隋炀帝时期大运河的开凿,过度役使民力,是导致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之一;●运河的开通,同时又是唐代得以巩固大一统局面的重要前提。运河分段设计施工,一次通航成功,反映出罕见的工程技术水平,是当时世界上最为伟大的工程之一。高代价换来高效率。运河路线的选择,明显地受到政治因素的牵动与影响。大运河沟通了南北,真正把中国历史疆域最基本的两大区域密切地联系起来。运河在隋代的开通,关系到其后千余年间政治文化(巩固统一)、物质文化(物资交流)、精神文化(新文化、新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发展政治上沟通南北政治上:政治重心~经济重心经济上:南北物资交流与国家经济命脉的畅通运河将我国纬度、气候、物产大不相同的区域联系起来,成为国家的生命线。运河沿岸成长起一批经济都会。处于水运干线与江海交汇处的区域,成为中国古代经济史上最为发达的地区。▲大运河一端通过扬州、明州等港口联系海外诸国,另一端自洛阳西出,衔接着横贯亚洲大陆的“丝绸之路”。▲沟通了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连结着古代东方世界的主要交通线。隋文帝时的矛盾积累和隋炀帝的骄奢统治隋产生于上层政变,政治经济制度基本是继续前朝改革而来,原有的社会矛盾并没有得到充分调整,亦未得到统治集团足够的认识。隋文帝在建立制度,统一国家方面多有建树,也颇节俭。但他也长于敛财,经济上实行重租,政治注意力放在对付敌国和政敌上,晚年更滥用刑罚,大造宫殿,杀戮大臣。社会矛盾日益积累,尖锐。劳师远征——三征高句丽隋末大起义1、长白山首义611年(大业七年)一月,王薄领导农民在长白山(山东章丘)起义。王薄自称“知世郎”,还作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号召农民参加起义队伍。2、杨玄感起兵613年六月,上层统治集团中的杨玄感于黎阳起兵,隋朝的达官子弟纷纷参加。3、到617年前后,全国形成了三支主要起义力量:翟让、李密领导瓦岗军
本文标题:中史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16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