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中国人民解放军18个集团军详解
中国人民解放军18个集团军详解一、第16集团军,隶属于沈阳军区,军部驻地位于吉林省长春市。被誉为“长白猛虎”。1、夺取大反攻中的第一个胜利16集团军的前身,是陆军第16军,最早是在南昌起义、平江起义、湘南暴动及闽西暴动等革命武装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在抗日战争中发展成为冀鲁豫军区部队。解放战争爆发后,1945年10月,冀鲁豫军区部队重组为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因为司令员为杨得志,政委是苏振华,人们习惯上称这支部队为“杨苏纵队”。日后成为16军首任军长的尹先炳,则是当时1纵下辖的第2旅旅长。尹先炳出生于1915年,湖北汉川县人,1930年参加红军,4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尹先炳先后任红2军团排长、连长、营长等职,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和红4方面军长征。1937年12月13日,冀西游击总队组建,归八路军第129师建制,尹先炳也由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团长调任冀西游击总队副司令员。1940年初,冀西游击总队奉命北上元氏,寻机歼击日军,粉碎日军将华北变成其“兵站基地”的阴谋,保卫抗日根据地。此役,尹先炳指挥部队在黑水河歼灭日军士官训练队,开始崭露头角。1942年12月,活动在湖西地区(今鲁豫皖苏4省交界处)的教导第4旅和湖西军分区拨归冀鲁豫军区建制,尹先炳调任湖西军分区司令员。此后,尹先炳在湖西地区率领部队对日军坚持反“扫荡”斗争,直至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抗战胜利两个月后,他被任命为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2旅旅长。1纵成立后不久,有一天,时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到2旅看望部队。在听完尹先炳关于部队现状及作战情况的汇报后,刘伯承问:“你说一个班能不能同敌人的一个军打?”见尹先炳一时答不上来,他笑了笑,坚定地说:“能!问题是要看这个班长有没有斗志。我的这一个班,不是去打敌军前锋,更不是去打敌军的本队,但是可以专打掉队落伍的三三两两的零星敌人,也可以利用打敌人的尾部和辎重,打了就走,不去硬拼。这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一席话,让尹先炳心悦诚服。此后,他始终牢记“有了斗志才有战术”的信条。1945年10月,1纵从冀鲁豫北上参加邯郸战役(又称平汉战役),改归冀热辽军区指挥,转战热河地区。1946年12月,1纵南下,回归冀鲁豫军区建制,并于1947年3月与晋冀鲁豫军区第7纵队合编,组成新的1纵,杨勇任司令员,苏振华任政委,尹先炳仍任2旅旅长。1947年6月底,1纵参加了鲁西南战役。渡过黄河后,将士们日夜兼程赶赴郓城,3天后完成对郓城的合围。经过两天战斗,1纵全歼守敌第55师师部及其所属第29旅、74旅共1.3万余人,记大功一次。刘伯承、邓小平在嘉奖令中指出:“收复郓城,创造了一个纵队单独攻坚和歼敌两个旅的先例,夺取了大反攻中第一个光荣的胜利。”1947年8月,1纵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参加了确山、豫东、郑州等战役。次年冬,1纵在淮海战役中全歼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黄维兵团第18军,歼敌1.6万余人。1949年2月,1纵及豫皖苏军区部队一部合编组成16军,隶属第2野战军第5兵团。尹先炳成为16军首任军长,军政委由王辉球担任。2、解放战争中歼敌20余万成为16军军长后,尹先炳的第一个任务是组织指挥部队横渡长江。经过精心准备,4月21日下午,首批渡江突击队仅用30分钟便占领了滩头阵地。尹先炳有个习惯:研究第二天的行军里程时,总是用拇指和食指在军用地图上一拃,就基本确定下来了。这一拃,至少百余里,有时会达到180里。1949年8月,16军作为第5兵团的先头部队进军大西南,从江西玉山县开始,西“拃”到萍乡,参加完围歼白崇禧集团的衡宝战役后,转“拃”到湖南宝庆,又“拃”到贵州,而后打贵阳,继续西进毕节入川。到11月1日,16军与兄弟部队一起,完成了“对西南诸敌采取大包围、大迂回动作”的任务,切断了国民党军南窜外逃的退路。将士们在尹先炳的指挥下,以破竹之势解放了20余座县城、重镇。据记载,在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过程中,16军共歼国民党军1.7万余人。随后,16军又进军四川,参加成都战役,1950年1月回师贵州,执行剿匪任务,至次年1月歼匪10余万人。解放战争中,16军及其前身部队共歼敌21.2万余人。3、换装走上抗美援朝的战场1950年3月,尹先炳始任贵州省军区副司令员,兼任16军军长。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次年2月,按照西南军区和第5兵团的上报方案,16军留下两个团驻守铜仁、毕节,再从第17军调两个团补入,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6军。这支部队是当时全军唯一一支合成军,军部也是按照毛泽东的指示,以“陆海空联合指挥所”的编成来建设的,部队的两个主力师更是各增配了一个炮兵团和一个坦克自行火炮团,称得上有着全军的最好装备。很快,16军从贵州北上河北整训,换上全部的苏式装备,为入朝作战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临战训练。12月,16军开始入朝轮战,担负反敌空降和抗登陆的作战任务。1953年6月,16军奉命赶到朝鲜西海岸接手第一线防务。按照当时的战术安排,尹先炳不时派出小分队偷袭敌军,偶尔也玩点冷枪冷炮,最厉害时也不过是开出几辆坦克偷袭敌军的炮场、车场和坦克场,并未完全展现自己的实力。可即便如此,美军还是吓得够呛,赶紧对驻军进行了调整。据记载,朝鲜战争后期有两年时间,敌我双方都处在一边谈判,一边在战场上对抗的状态下。16军的强大,让不了解内情的美方大为不满,称中朝方将一个装备好、训练有素的老牌劲旅调至分界线中段,是对谈判没有诚意、想打大仗的表现。7月17日,尹先炳指挥部队以八二迫击炮以上的83门火炮对敌进行了长达5分钟的火力突袭,将527.7高地、488.8高地、西方山、斗流峰等敌方表面阵地上的明火力点悉数摧毁。之后,又如猛虎般冲锋向前,将美方守军歼灭。在前线连连得手后,尹先炳本来还想组织一次步、炮、坦克协同的大动作,将战线再向前推进20公里,直捣敌军设在铁原机场的前沿指挥所,却在此时听到停战的消息。尹先炳大战一场的“美梦”落空,只好奉命驻守在三八线的阵地上。1954年3月,尹先炳离开朝鲜回国。次年,在全军的首次授衔仪式上,尹先炳因为个人问题,只被授予大校军衔。他也因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有职衔历史中,唯一一位没有将军军衔的军长。1958年5月,尹先炳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院务部副部长。1983年2月,他因病在北京逝世。朝鲜停战后,16军于1958年4月最后一批回国,隶属于沈阳军区。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16军所属部队参加了唐山抗震救灾。1985年,16军改编为16集团军。2003年,第23集团军撤销后,其保留部队及第69师转隶16集团军。前任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前副总参谋长隗福临及现任军委副主席范长龙,都曾在该军任职。二、第39集团军,隶属于沈阳军区,军部驻地位于辽宁省辽阳市。是唯一建制保持完整的红军军。1、涌现许多烈士和英雄集体39集团军的前身是红15军团,包括红25军和红26军。红25军组建于1931年10月,属4方面军建制。长征期间与红28军合编为红25军,徐海东任军长。部队抵达陕北苏区后,与刘志丹、高岗领导的红26军会合,于1935年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委。1937年8月,红15军团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344旅,共5000余人,1939年9月扩编为八路军第2纵队。1940年6月开赴苏北,与新四军第6支队等合并,先后改称八路军第4、第5纵队,“皖南事变”后5纵又被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1945年11月,第3师开赴东北,9月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司令员刘震,政委吴法宪。1948年11月,2纵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军长刘震,政委吴法宪。从1935年9月成立红15军团直到1948年11月成立39军,这支部队的机关建制从未编散,始终为整建制改编,是解放军中唯一保留下来的“红军军”。解放战争期间,39军从东北松花江一直打到广西镇南关,表现十分出色。在辽沈战役锦州总攻中,39军迅速突破城垣,战士梁士英舍身炸碉堡,为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战后,锦州人民将梁士英牺牲的街道改名为“士英街”。在天津战役中,39军部队率先攻破坚固的城防进入市区。解放战争中,39军共歼敌19.6万余人。朝鲜战争爆发后,39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军长吴信泉,政委徐斌洲,于1950年10月随13兵团首批入朝参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39军歼敌4万余人。1953年5月,39军自朝鲜回国,长期驻守辽东半岛。1982年9月,39军与38军在全军首先开始进行编组合成集团军的试点。1984年,39军正式改编为陆军机械化第39集团军,并继第38集团军之后于1988年3月第二个组建陆军集团军直升机大队。2、刘震,“善战”将军作为39军第一任军长,刘震在该军军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刘震1915年出生于湖北孝感,1931年参加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1月随红25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刘震任红15军团223团政委。“西安事变”后,21岁的刘震担任15军团75师政委,成为红军中最年轻的师政委之一,其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多次受到红25军首长的表扬。抗战爆发后,刘震历任115师344旅668团政委、344旅旅长、新四军第3师10旅旅长兼淮海军区司令员。抗战胜利后,率部奔赴东北。1946年9月,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成立后,刘震任司令员。1947年春,他率领2纵参加了三下江南战役,在打吉林靠山屯及新立屯等战斗中,歼国民党军3200多人。1947年5月,刘震在指挥攻克吉林怀德、歼敌5000余人后,又在大黑林子围歼国民党第71军。那是一场痛快淋漓的歼灭战,毙敌军参谋长冯宗毅和88师师长韩增栋以下800余人,俘敌5000余人,缴获火炮60余门,装甲车12辆,就连亲自前往前线督战的71军军长陈明仁也险些被击毙。在1947年底的冬季攻势中,刘震率2纵以奔袭的方式完成了对辽宁法库县的半包围。他亲临现场勘察,看到法库周围都是山,有利地形也都被敌人占据,就向总部提出改攻彰武,调敌增援,在运动中歼敌的建议。总部同意后,在刘震统一指挥下,2纵和7纵仅5个小时即攻克彰武,全歼国民党军一个师9000余人,受到中共中央致电嘉勉。彰武攻坚战,是东北我军第一次大规模使用大口径炮,堪称攻坚战中步炮协同作战的典范。2纵改编为39军后,刘震率部参加平津战役。当时,天津前线指挥部作战会议确定,由39军和38军自西向东突破,入关后要先打塘沽,后攻天津,堵住敌人,不让它从海上逃跑。刘震发现塘沽地形开阔,水渠纵横交错,加上正值隆冬,不易攻击,攻克塘沽的战略意义不大。他及时向负责塘沽地区作战指挥的邓华司令员和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建议,不打塘沽先打天津,完全可以达到切断敌人由海上逃走的战略目的。东北野战军遂改变原定的作战计划,先攻天津。最终,39军出色完成解放天津的任务,歼敌2万余名。1949年4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兵团(辖第39军、第40军、第42军)成立,刘震任兵团副司令员兼39军军长,率部挺进中南。1949年8月1日,中央军委决定调第14兵团到北平组建空军,39军改归第13兵团建制,刘震改任第13兵团副司令员兼39军军长,相继参加了衡(阳)宝(庆)战役和广西战役。在广西战役中,刘震指挥部队歼灭白崇禧集团残部3.2万余人,并与兄弟部队协同作战,解放了广西全境。1949年12月中旬广西战役结束后,刘震感到身体不好,难以继续作战,请求离队休息,得到批准。1950年10月,刘震被任命为中南军区空军司令员,11月调任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司令员。在刘震的带领下,年轻的中国空军逐渐成长起来,具备了与美国空军抗衡的能力。鉴于他的突出贡献,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回国后,刘震历任空军副司令员兼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中央军委委员等职,并在中共十一次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92年在北京逝世。3、吴信泉,在朝鲜创下“四个第一”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带领39军的是第二任军长吴信泉。吴信泉1912年生于湖南平江,192
本文标题:中国人民解放军18个集团军详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23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