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传统乐器中国古代乐器史可以分为四个发展时期:一、远古时期,(吹奏类乐器是最早出现的乐器,以河南舞阳骨笛最为久远。)二、先秦时期,(这段时期的乐器以击奏类为主,出土实物以曾侯乙编钟影响最大)三、秦汉隋唐时期,(弹奏类乐器得到空前的发展和繁荣,以古琴为代表)四、宋元明清时期,(以笛子为代表的吹奏类乐器)黄嘉怡06一、远古时期根据现有的出土实物,吹奏类乐器是最早出现的乐器,以河南舞阳骨笛最为久远。远古时期的乐器以狩猎和歌舞伴奏为主。骨笛二、先秦时期这是我国乐器发展史的第一个高峰,确定了乐器的分类法-“八音”。这段时期的乐器以击奏类为主,出土实物以曾侯乙编钟影响最大,音乐也是以钟鼓乐为代表。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基本构造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横梁木质,绘饰以漆,横梁两端有雕饰龙纹的青铜套。中下层横梁各有三个佩剑铜人,以头、手托顶梁架,中部还有铜柱加固。铜人着长袍,腰束带,神情肃穆,是青铜人像中难得的佳作。以之作为钟座,使编钟更显华贵编钟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引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铜钟,用小木槌敲打奏乐。李朵丽10编钟的原理介绍•汉族古乐器,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编钟的发声原理大体是,编钟的钟体小,音调就高,音量也小;钟体大,音调就低,音量也大,所以铸造时的尺寸和形状对编钟有重要的影响。•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发现我国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编钟,那时候的编钟一般是由大小3枚组合起来编钟左上角图片所示。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的编钟数目就逐渐增多了,有9枚一组的和13枚一组的。1957年,在我国河南信阳城阳城址出土的第一套编钟13枚演奏的东方红乐曲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唱响太空。1978年,湖北随州南郊擂鼓墩的一座战国时代(约公元前433年)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这套造型壮观,配备齐全,音列充实,音频准确的大型编钟,堪数我国古肛编钟之最,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之宝”、“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观”,是“精神世界的圣山”,“文明古国的象征”。编钟的材料曾侯乙编钟用料是铜、锡、铝合金,全套编钟上装饰有人、兽、龙等花纹,铸制精美,花纹细致清晰,并刻有错金铭文,用以标明各钟的发音音调,它是公元前433年的实物。可见,远在2400多年以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和铸造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它比欧洲十二平均律的键盘乐器的出现要早将近2000年。编钟的起源编钟最早出现在商代,兴起于西周,盛于春战国直至秦汉,自宋以来渐渐衰退。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打击乐器,因能奏出歌唱一样的旋律,所以被称为“歌钟”。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国就有了编钟,不过那时的编钟多为三枚一套。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每套编钟的个数也不断增加。古代的编钟多用于宫廷的演奏,在民间很少流传,每逢征战、朝见或祭祀等活动时,都要演奏编钟。编钟的象征和意义中国是钟的王国”。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钟,并有过“钟鸣鼎食”的灿烂文明。在中国古代,编钟是上层社会专用的乐器,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我国的铸钟史从原始到战国,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时期。据考,钟的前身是铃,从原始的瓷甬钟到早商的扁园形铜铃,至殷商的铙,西周中期三件一组的穆王编钟发展到八件一组,历经春秋时期的九件、十三件一组,继而发展到战国时期的大型编钟。从单音钟到按音阶编列演奏的乐钟,凝聚着古老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结晶。古琴洪幼聪05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最初为五弦,周代发展为七弦。唐朝诗人刘长卿诗句: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尚书》:“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琴、棋、书、画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古时,琴、棋、书、画并称音乐品格:清、和、淡、雅文人处世心态: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而在四者中居于首位“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陋室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一度盛兴于民间,深得人们喜爱,用以抒情咏怀。《诗经·小雅·甫田》:“琴瑟击鼓,以御祖”;《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十大古琴名曲1.高山流水唐后分为《高山》和《流水》二曲2.广陵散3.平沙落雁4.潇湘水云5.梅花三弄6.酒狂7.阳关三叠8.关山月9.胡笳十八拍10.幽兰《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1.《广陵散》是一首曲调较为激昂的古琴曲。2.它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3.反映了人民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叛逆精神和反对封建暴政的思想感情。4.据说,《广陵散》这一旷世名曲,因聂政刺韩相而缘起,因嵇康受大辟刑而绝世。•聂政刺韩相•相传魏晋时期的因为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受杀害,临刑前弹奏此曲以为寄托,作为生命的绝唱。•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广陵散高山流水琴曲视频古琴摆放古琴的摆放位置应当宽头朝右,窄头朝左,最细的线朝自己,徽位点和最粗的弦在对面。古琴的琴轸,也就是宽的那头,是要悬空在摆桌子右侧外面的。张小花32古琴结构长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13个徽位,代表一年的12个月及闰月。琴面弧形代表天,琴底为平象征地,为天圆地方。整体形状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等级。后来文王囚于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合称文武七弦琴,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古琴造型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神农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琴漆有断纹,它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种断纹。文化内涵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中国笛子文化韩琦04•笛子,以一管竹子,开12个孔,就成为现代普遍流行的六孔笛。•然而在这样“简陋”不起眼的外表下,却蕴藏着惊人的艺术魅力!•数千年以来,这样一个“原始”的乐器,在民间广为传播,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展现它迷人的艺术风貌!笛类乐器,一般都为管状体,在管的圆周面上刻出吹孔和不等数量的按音孔(按音孔的开闭改变振动空气柱的长度)以及其他功能孔(膜孔、筒音孔等)。演奏时,嘴唇气口(俗称“风门”)对准吹孔边棱,两手持笛,手指控制按音孔的开合。乐器两端点的连线与人体面部平面基本平行并与头部穴位前庭到人中的连线相交呈90度或略大于90度的夹角(即称“横吹”)。中国笛——治国安邦、涤荡邪气•笛,在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中,已被古人寄予了治国安邦的神圣愿望。•《风俗通》:“笛,涤也。所以涤邪秽,纳之雅正也。长尺四寸,七孔。”•《乐书》:“笛之涤也,可以涤荡邪气出扬正声,七孔,下调,汉部用之。盖古之造笛,剪云梦之霜筠,法龙吟之异韵,所以涤荡邪气,出扬正声者也,其制可谓善矣。”•在我国西汉成帝时戴圣所辑《礼记》中的《乐记》中,均认为音乐是社会教育的工具,强调“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并竭力提倡“雅颂之声”,竭力反对“郑卫乙音”•可见笛的“涤荡邪气”或“涤邪秽”内涵,与《乐记》的思想和中国古代宫廷雅乐的功能殊途同归。因此,在中国古代,笛的存在、笛的演奏与应用,在宫廷雅乐乐种中,均有明显而突出的位置。笛子,在生活中与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性•今天我们从《梅花三弄》的琴曲弦韵中,均能体察到早年笛奏《梅花三弄》的艺术神韵。在晋代,这种神韵是靠笛来实现的。•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笛(篪),虽然我们无法再听到它的真实演奏,但它与编钟、编磬和其它百余种乐器一起出土的阵容和气势,也使我们能想象得出笛在当时的宫廷乐队家族中的地位和功能。•在唐代,唐玄宗曾在上阳宫按笛新创乐曲。次日正值正月十五,唐玄宗“潜游灯下,忽闻酒楼上有笛奏前夕新曲,大骇之,明日密遣捕捉笛者,诘验之,自云某其夕窃于天津桥玩月,闻官中度曲,遂于桥柱上插谱记之,臣即长安少年善笛者李谟也,玄宗异而遣之。”(《元氏长庆集》卷二十四)。以后李谟供奉朝廷,深受玄宗赏识。笛子: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1、在音乐艺术中:贺绿汀—《牧童短笛》•2、在诗词创作中:李白—《听胡人吹笛》:“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愁闻出塞曲,泪满逐臣缨……”•3、在中国画家们的笔下,邓椿《画继》云:“所试之题,……自第二人以下,多系空舟岸侧,或豢鹭于舷间,或栖鸦于篷背。独魁则不然,画一舟人,卧于舟尾,横一孤笛,其意以谓非无舟人,止无行人耳。且以见舟子之甚闲也。”中国笛是一支魔笛!•中国笛,如果以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标本作为源头的话,那么至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8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笛在自己的土地上发展、衍变至今天的相对完善与相对定形,其间已融人了无数人的心血和劳动。•中国笛永远是一只魔笛,它从原始时代就开始吹响,一直吹到了今天,它其中苍凉的音调,永远在促使每一个中国人客观而清醒地认识自身!南北方用笛不同•曲笛因伴奏昆曲而得名,又叫班笛、市笛或扎线(即缠丝)笛,因盛产于苏州,故又有“苏笛”之称。这种笛子多为D调或C调乃至降B调,管身粗而长,可能是大横吹的遗制。音色浑厚而柔和,清新而圆润。广泛流行在我国南方各地,最适于独奏或合奏,是江南丝竹、苏南吹打、潮州笛套锣鼓等地方音乐和昆曲等戏曲音乐中富有特色的重要乐器之一。•梆笛因伴奏梆子戏曲而得名。这种笛子通常分为:F调梆笛、G调梆笛、A调梆笛。管身较曲笛细而短,可能是小横吹的遗制。音色高亢、明亮,是吹高音用的一种笛子,主要流行在北方,多用于北方的吹歌会、评剧和梆子戏曲(秦腔、河北梆子、蒲剧等)的伴奏,也可用来独奏,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风采。笛子和萧的区别笛子和萧的区别:•首先,两者最大的区别便是,笛子是需要笛膜才可以吹奏的,而萧的结构则不需要膜,可直接吹奏。•其次,现在流行的两者也有区别,现在市面上流行的笛子多是6孔笛子,而萧则有6、7、8孔萧。•第三,两者的音质有很大区别,笛子声音清脆悦耳,萧的声音则相对来说要低沉浑厚一些。•最后,最为明显的就是,萧明显比笛子要长很多。金属乐器金,是指金属乐器,大多由铜或铜锡混合制成。在古代的金属乐器中,种类繁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钟类乐器。有的成群结队,排著座次,叫编钟,编钟敲起来声音各不相同,有高低变化。丝指的是用蚕丝制成弦,再制作成乐器。古琴在中国的乐器裏最富於代表性。它的身价颇高,象徵著君王和隐士。丝弦乐器竹类乐器笛是指竹类制成的乐器,横吹为笛,在於笛有膜,出音特别嘹亮小结柳慧珊17猜猜以下描述的乐器:•元代吴莱《寄董与几》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陇头休听月明中,妙竹嘉音际会逢。见尔樽前吹一曲,令人重忆许云封。•巍楼翘顶绿琉凉,擎柱飞檐鎏彩镶。闲座品茗聆秦曲,悠扬古韵绕雕梁。《吹笛儿》李中七绝《西安钟楼赏秦乐府编钟》中国的乐器除了主要作为演奏音乐之用外,其实还有种种其他功能。它不但是各个时期的娱乐用器和装
本文标题:中国传统乐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24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