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中国传统文化复习知识点(选修课)
第1页共18页中国传统文化复习知识点(需要自己提前查资料,周五考两题相关知识,论述)1.文化的定义、构成、内容2.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3.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4.儒家、道家思想创始人及其主要内容5.佛教教义?佛教中国化的传播过程6.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轨迹及规律7.中国传统伦理规范及其传统伦理道德的社会价值8.书法、文学、绘画艺术(应该是这些了!!!!)一、文化的定义、构成、内容1.什么是“文化”?1)广义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来说,包含了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四层次。2)狭义狭义的文化通常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狭义的文化排第2页共18页除了人类社会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而专注于人类的精神创造及其成果,具体对象为哲学,史学,文学,艺术,宗教信仰,道德观念,教育,社会制度等等,狭义文化在逻辑上从属于广义文化。2.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民族(包括汉族和国内的其他各少数民族)为创造主体,于清晚期之前(1840年)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代文化体系。3.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的含义和主体内容?1)文化精神的含义所谓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2)主题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极其丰富多彩,其文化基本精神表现为包含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其主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a.天人合一中西文化之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同,西方文化强调人要靠征服自然来赢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天人合一”,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通的,是可以达到统一的。1.人是自然的一部分2.人的精神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统一3.人类行为应当与自然协调b.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从殷商的“神本”到周的“人本”)(儒家的“敬鬼神,奉人事”)c.儒道互补总体上,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主题框架,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两家为主干,并形成互补之势。从儒道两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来看,大体上说,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国民精神等方面的影响至为深远。d.以和为贵中国文化重和谐统一,与西方文化重分别对抗形成强烈反差。“贵和尚中”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观念,而且也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群体心态,在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都有明显的体现。(君子和而不同)贵和的思想,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也是双重的。4.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功能和作用?如何继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任何事情都具有二重性,中国传统文化既有民主性精华,也有封建性糟粕。应当以现代化为参照系,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赋予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以现代内涵,注入新的时代精神,使之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宏观的看,我们应该继承与弘扬的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民族凝聚力和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传统,中华文化的天下大一统观念,成为民族文化的深层的社会心理结构,这种爱国主义情愫深深积淀在中华民族文化心里结构之中,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时代精神的最强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第3页共18页(二)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孔孟阐扬的“圣人”和“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以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境界,在铸造中华民族精神方面有着极为重大,深远的影响,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立的人格尊严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三)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精神的高度概括。(四)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易经》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反映了中华民族那种无比宽阔的襟怀。(《论语》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第一节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1、疆域与政区稳定的中原,变动的边疆。中央和地方:三级——二级2、民族和人口多民族:龙图腾民族融合人口多,分布不均、迁移频繁。相传龙的形体“九像九不像”,宋代罗愿《尔雅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牛,角似鹿,眼似虾,耳似象,项似蛇,腹似蛇,鳞似鱼,爪似凤,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闻一多《伏羲考》。龙即大蛇,蛇即小龙。闻一多认为,蛇氏族兼并别的氏族以后,“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氏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lie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而成为后来的龙。3、地形地貌多山,地形复杂。4、气候北温带——文明带第二节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1、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受制生产力水平,越是早期对人类影响越大。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适于农业——农业文化有利于文化延续:防止被外来文化打断。3、地理环境对我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多样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人们不同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4、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开放封闭的相对性。第4页共18页不同时期地理障碍影响力不同。自然地理并不是决定开放的唯一条件(海洋、陆地都可以开放)。1、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第一节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三、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经济成分。四、内敛型的海洋贸易。第二节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一、殷商西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二、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三、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四、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第三节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一、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牵制与束缚。第四节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三、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第三章中国文化倚赖的社会政治结构第一节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1.宗法制度的产生。(地理环境、生活方式)2.宗法制度的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宗庙祭祀制度。)第二节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1.家天下的延续。2.封国制度不断。3.家族制度长盛不衰。4.家国同构。以德治国-把治家方法用于治国,取代以法治国(在古代,不孝是一种严重的犯罪。《孝经·五刑》中写道,“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在隋唐律中,不孝被列属“十恶”范畴。此后,宋、元、明、清各个朝代都一一沿袭。)第三节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一、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宗教——世俗权力二、中国君主专制的特点。1.武力先导,时间漫长。2.经济基础稳固。(国有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君主专制逐步极端。4.人身控制严密。(人口统计和户籍管理制度)第5页共18页三、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文化的伦理性。文化政治化,政治伦理化。1.政治专制性。文以载道.2.宗法伦理性。以德治国:管子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秩序等级观念,迷信、服从权力,强调个人修身养性缺少法治观念。三.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P34)宗法制度宗法制度,即宗族之法,是宗族内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的祖先,区分尊卑长幼,规定继承秩序,确定宗族成员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则。宗法制度系由氏族社会的父权家长制演变而来,至西周时期,宗法制度发展完善,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度、宗庙制度。1.嫡长子继承制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始行嫡长子继承制。至周时,统治阶级内部划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个等级,财产和地位,世世相传,实行世袭制。在各个等级中,继承财产和职位者,必须是嫡妻长子;如果嫡妻无子,则立庶妻中地位最尊的贵妾之子。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2.分封制度西周分封制度是由宗法制度直接衍发出来的一种巩固政权的制度,具体内容是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把同姓子弟分封到各地建立起大小不等的诸侯国,诸侯把自己的子弟分封到周围建立起诸多卿大夫之家,卿大夫再把自己的子弟分封到各地作士。西周的分封制是在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下实行的,从而形成了层层相属、代代相袭的政治结构。从君统上看,周天子是天下共主,从宗统上说,周天子是天下大宗,族权与政权互为表里,宗族与国家一体同构。3.宗庙制度上古时代,社会上最重要的有两件大事,一是奉祀祖宗,二是征伐不臣。统治阶级利用宗法制度,通过祭祖,把宗族心理升华为阶级意识,从而有效地巩固和强化了现实统治秩序。西周之际,宗庙祭祀制度也发展到了完善制度。西周以后,宗法制度始终贯彻通行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之中,家天下的观念长期存在,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忠孝一体,家国同构。专制制度专制制度出现于战国末年,完成于秦汉之际,在2000余年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总的发展趋势是日渐强化和完备,至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皇帝独裁专制制度的发展达到了极限。在皇帝独裁,君主专制的政治氛围下,所有臣民都被剥夺了自由,即使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毫无民主可言,皇帝的意志,就是法律。专制制度的另一个重要表现,便是君权高于神权,这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生活区别于西方世界的一个显著特征。(一)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结构的主要特点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完备而系统。自西周建立后,统治者在商代宗族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宗庙祭祀制度。由于小农自然经济生活方式的一直延续,宗法制度一直深深的影响着中第6页共18页华民族的生活。因而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呈现为家天下的延续、封国制度不断、家族制度长盛不衰以及家国同构等特征。二是专制主义严密。中国专制的传统历史悠久,君主专制应当说从中国踏入文明门槛的那一刻起就已形成。其特点为:一、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二、经济基础稳固。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四、对人身控制严密。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国一脉相承的专制制度和带有某种血缘温情的宗法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这种社会政治结构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包括占有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史学、文学、艺术,民风民俗,科学技术等。因此,只有首先了解中国传统的社会政治结构,我们才能更理解中国文化。(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我们都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制度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其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两个特征一方面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因为它本身具有一种稳定性,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互补促进的关系;另一方面又由于本身的不足,导致中国传统文化早熟并且早衰没有进一步发展。首先,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正价值是:①整个社会血缘亲情意识相当浓厚,使得中华民族凝聚力强劲,上至群臣,下至百姓,②能培养人们的道德觉悟,注重道德修养,各层人士都得尊祖敬宗,讲究家族团结,重人情,轻国法,重群体,轻个体,重义轻利,重道轻器,国家利益君主利益至上。③比较重视人际之间的温情,因为在严密的人身控制下,人们只能生活在一定的圈子里,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家庭关系。例如古代安土重迁风俗就是由此形成的。使中国素来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负价值:①“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和“存理灭欲”的修身养性使得人的个性解放受到极大的束缚;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
本文标题:中国传统文化复习知识点(选修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26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