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理想】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和信念,具体体现在人们对事物或人格的追求向往以及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信仰】人在没有充分理智认识足以保证某个命题为真的前提下,就对它予以接受或认同的一种心理状态。从小处讲,是一个人追求的目标,使人充满激情、意志和战斗力。从大处讲,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最能使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点的使命感。由于有了信仰保证,所以理想虽然尚未得到证实,而且有些终极理想也是在个人有限的生命中根本无法证实的,但是人们仍然对它坚信不疑地坚持。邓小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古今中外人与事对信仰坚持的实例:文天祥:“天地有正气,于人曰浩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方志敏:“敌人能砍下我们的头颅,但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李大钊、瞿秋白等革命烈士(为了事业可以牺牲一切,包括生命)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年学生存在着信仰危机:流行歌曲的关键词:“跟着感觉走”、“玩的就是心跳”、“一无所有”、“过把瘾就死”“只要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理想理想,有钱就想;前途前途,见钱便图。”思考题:正确的信念应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坚定的信念应该建立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上,建立在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作为一名积极要求入党的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也就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辨证运动规律的正确把握之上。具体来讲,就是要把自己的思想行动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联系起来。《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党章》总纲里的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实现必须具备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一、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的涵义就理论方面来讲,作为学说它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就实践方面来讲,它是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指导下的共产主义运动。就理论与实践所要达到的目标来讲,共产主义则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1.人类的最崇高理想(1)在西方:古希腊关于黄金时代的传说;原始基督教关于千年王国的信仰;柏拉图《理想国》;近代空想社会主义鼻祖托马斯·莫尔《乌托邦》。(2)在中国《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或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儒家思想的主张)。宋代农民起义:均平富、等贵贱近代太平天国: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康有为《大同书》:“无帝王,无邦国,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孙中山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的特征: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国家消亡。人类获得全面自由的发展。2.共产主义社会一定能实现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正是在这个规律的作用下,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现在,作为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已在世界一部分国家中建立和发展起来,不管在今后的历史进程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遇到什么障碍,出现什么曲折,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在全世界最终实现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终将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当今国际风云变幻中,东欧演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虽然受到暂时的挫折,但是社会主义制度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规律不会改变。必须深刻认识“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辩证关系: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现阶段是什么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曲折的认识过程。大跃进运动:高指标、瞎指挥、共产风十五年“赶英超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受到客观规律惩罚后头脑冷静下来邓小平:“搞社会主义一定要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应坚持社会主义,但要进一步建设相对于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事实上摆脱贫穷的社会主义。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的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现在我们正在这个路上走。十七大修改后的《党章》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是对我国现代化事业领导力量(核心)和依靠力量的概括,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集中概括了党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和总政策,是这条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核心内容)。(3)“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集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是我们完成现代化任务的立足之点(精神条件)。(4)“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包含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总要求,是我们的宏伟目标(奋斗目标)。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基本纲领在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十七大增加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小康概念他说:“我们的目标,第一步是到2000年建立一个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活殷实、人民安居乐业和综合国力强盛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社会发展阶段。20世纪末,我国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十六大提出大体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七大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党的十八大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水平上对我国国情作出的总体判断。我国是在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当前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仍然是我国的最大实际。要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十八届四中全会全会提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人生目的实现的动力。每个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都要对中国共产党满怀热爱,并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但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是漫长的,我们的现实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它的实现不可能一帆风顺、轻而易举,它必须经过一个长期、艰苦和曲折的奋斗过程。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就必须把远大理想同我们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有了远大的理想,才能保持永远前进的勇气和方向。邓小平指出:“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从爱国主义到共产主义是当今先进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肩负着开拓创新、继往开来的重任,面对国内改革开放和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以及世界动荡的政治局势,在时代的要求面前,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充实、提高自己,向社会现实学习,向生活实践学习,用自己的诚实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在为祖国、为共产主义的奋斗历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党的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是什么?她与其他政党有哪些区别?这是每一位要求入党的大学生首先应该弄清楚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诞生起,就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建立的完全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就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政党。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是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党的前途和命运。只有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并按工人阶级先锋队的要求建设党,党的建设才能有正确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党才能始终保持先进部队的本色。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第一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其阶级基础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第二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第三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为什么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第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第二,从我们党的宗旨来看,这同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第三,这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坚持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实现解放的首要条件。毛泽东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的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2.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确立是历史、人民的
本文标题: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34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