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精品课程旅游经济学1
“旅游管理专业”专业剖析报告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系主讲人:刘荣二○○七年六月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旅游管理专业是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系所属的一个专业,自2001年9月开始首次招生。毕业人数达210余人,现有在校学生三个年级522人。•本专业以其广泛的市场需求、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过硬的办学质量赢得了企业、学生和家长的认可,近几年考生报名踊跃。为了更好地总结办学经验,找差距,定目标以及加强专业建设,现从以下方面对本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状况进行专业剖析。旅游管理专业简介•1、明确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的指导思想•2、产学研合作教育•3、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4、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5、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6、课程建设与改革•7、职业能力、技能训练•8、职业关键能力与素质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剖析目录•9、师资队伍建设•10、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11、课程与教材建设•12、管理队伍与制度•13、教学管理与质量控制•14、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效果•15、本专业近三年新生情况•16、专业特色旅游管理专业剖析目录1、明确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的指导思想1﹒1更新高职高专教育理念,重视教育思想改革1﹒2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思想观念,推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实践。1﹒3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观和教学观的学习研讨1﹒4在探索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始终坚持四项原则支持材料11.1更新高职高专教育理念,重视教育思想改革1)转变教育观念、突出体现“能力培养”的思想;2)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手快”、安心在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服务和管理人才的目标定位观念,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积极推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确立全面提升人才的职业综合素质教育教学观。•1.2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思想观念,推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实践。•1.3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观和教学观的学习研讨•1.4在探索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始终坚持四项原则第一是教学质量第一原则。第二是培养核心能力原则。第三是内外相结合的质量评价原则第四是就业宗旨的原则。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九个方面:①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定位于“高技能专门人才”;②在教育主体上,从以教师为主转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体的发展;③在授课目的上,从教师为学生应试而教,转向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而教;④从教学形式上从只注重课堂教学,忽视实践教学,转向以理论教学为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的思想;⑤在教学侧重点上,从只注重共性教学,转向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⑥在教育内容上,从单纯的传授专门知识转向以开发学生智能为主的素质教育;⑦在教学方法上,从灌输式转向了讨论式、启发式、参与式。⑧在学科与课程观念上,从强调学科系统性、完整性转向以能力为主线构建新的课程体系;⑨在教育质量评价上,从过多地注重教育内部的比较转向注重满足社会用人要求,以社会用人评价来衡量教育质量。这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本专业一系列教育与教学改革的先导。2、产学研合作教育2.1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2.2产学合作教育试点改革目标的定位2.3企业发挥了主导作用。2.4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模式2.5企业兼职教师在理论和实践教学方面的合作。支持材料2:2.1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2.2产学合作教育试点改革目标的定位•1)深入进行社会和行业调查研究•2)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3)建设具有鲜明特色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4)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良好的产学合作教育运行机制•5)强调产学合作的办学途径•6)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教科研能力,使合作企业从中受益。•7)建设高素质、双师型的专业教师队伍。•8)建立适应高职教育特点的育人环境和素质培养体系。•2.3在本专业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体系中企业介入专业改革,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方案设计等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支持材料:•建设指导委员会名单•专业培养方案修改的说明•产学合作教育工作记录(建设中)2.4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模式1)“订单式”培养模式2)“2+1”式模式。3)“学工交替”模式•支持材料:•专业产学合作教育协议书•专业实习基地列表与实习协议书2.5企业兼职教师在理论和实践教学方面的合作。•支持材料:专业教师为企业服务一览表3、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3.1专业设置与调整依据3.2专业设置的思路和原则3.3专业人才培养目标3.4毕业生质量标准3.1专业设置与调整依据旅游管理专业的设置与调整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依据。1)毕业生岗位群:2)毕业生应达到的专业能力:1)专业设置的思路大专业、宽口径、多方向。2)专业设置的原则(1)以“重技能、懂管理、宽知识、能创业”为专业设置的原则(2)构建“文厚、技湛、商慧”型人才培养新模式。3.2专业设置的思路和原则•3.3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职业素质和人文素养良好,专业技术和技能较强,市场意识和创业精神较为突出,在旅游相关企业如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等第一线从事接待、导游、旅游服务与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专门人才。3.4毕业生质量标准•1)人才规格•2)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3)毕业生具备的综合素质(1)旅游管理专业综合素质教育(2)职业素质教育(3)职业素质教育的改革措施和执行(4)毕业生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5)毕业生适应的工作岗位(详见3.1专业设置与调整依据)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4.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4.1课程体系结构设计思想•4.2理论教学体系•4.3实践教学体系•4.4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4.1课程体系结构设计思想•1)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目标定位为•“职业综合能力”•2)在课程设置上,突出以“应用”为主旨的原则。•3)课程实施理念的更新。•4)重视课程价值的合理完全体现•5)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能教育的结合。•能力中心学科中心活动中心问题中心个性中心•4.2理论教学体系•1)理论教学体系设计原则:•(1)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同目前的管理科学的发展相适应,并有一定的前瞻性。•(2)理论课程体系符合高职高专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3)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充分体现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课程结构设计•3)课程体系与内容的特点•(1)理论教学内容的“必需、够用”问题。•(2)吸收现当代旅游管理科学的新知识、新方法、新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大量新理论书籍、报刊和杂志,并将这些新理论和新方法即使介绍给学生。•(3)课程体系形成的理论知识内容与行业的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的一致和对接。•(4)根据学生就业、企业人才需要,进行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调整、完善和优化。•(5)按照“大专业、宽口径”的目标改革教育教学方案•4.3实践教学体系•1)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2)一看、二练、三顶岗、四实战的实践教学体系•3)实践教学占教学活动总学时的比重为40%以上。•4)实践教学体系的特点•4.4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1)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旅游企业管理和服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从事旅行社、旅游饭店景区景点等旅游行业经营管理和接待服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2)培养规格要求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图表)•3)本专业修业年限为三年•4)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图表)5、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5﹒1教学模式、课程方案改革•5﹒2科目课程改革•5﹒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5﹒4教学管理体制改革•5﹒5产学研合作改革•5.1教学模式、课程方案改革•1)公共课和基础课:核心是“两课”和计算机、英语,保障了学生的政治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2)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专业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3)限制性选修课:兼顾对未来职业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的选择。•4)任意性选修课: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未来职业发展的空间。•5.2科目课程改革•针对培养目标,在对社会人才需求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改革科目课程,取消了《西方经济学》等部分课程,整合一些课程,增加了《旅游经济学》等部分课程,提高课程设置的规范化和专业化。•5.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1)全体教师都接受过教育技术培训,能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2)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建立定期听课观摩教学制度。•3)开展考试改革研究和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4)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5.4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参加学院的教学管理体制改革。•5.5产学研合作改革•1)走出校园,和校外有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2)建立一套制度,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单位的研究课题和活动•3)健全学生社会实践制度,把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体系•4)进一步办好社工系学生“志愿者服务团”活动,专业教师要给予指导。6、教学方法手段改革•6﹒1教学方法改革•6﹒2教学手段改革•6﹒3实践教学改革•6﹒4考试模式改革•6﹒5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教育信息技术改革•6﹒6典型的多媒体课件6.1教学方法改革•1)在教学方法上,探索使用自主型学习方法。•6.2教学手段改革•多数专业课教师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广泛收集、下载网上的优秀课件中的图表、动画、录像等素材,补充进自制的课件中,合理运到课堂教学。例如是姜丽老师的《旅游资源》和杨红老师的《客源国》、杨涌老师《茶艺》等课程内容充实、课件生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6.3实践教学改革•1)课内实践突出技能训练•2)专业实训教学改革•3)岗位实训教学改革•6.4考试模式改革•在考试模式改革中,我们一直探索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的多样性考核办法,以准确考核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评价教师的工作质量。比如,《旅行社管理》将旅游线路设计成绩纳入课程总评成绩。7.职业能力、技能训练•7﹒1专业实践教学体系•7﹒2初步建立了与本专业匹配的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制度7.1专业实践教学体系•1)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详见4.3实践教学体系)•2)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落实校外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7.2初步建立了与本专业匹配的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制度•1)组织学生参加相关职业技能考核•2)调整课程体系,与职业技能考试相衔接•(1)在正常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在相关章节穿插介绍技术等级证书制的有关情况,组织学生在校期间考取有关技术等级证书。•(2)为了与旅游局和劳动局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相吻合,我们积极筹备自己组织编写教材《茶艺》及《技能实训手册》,以使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内容相吻合。8.职业关键能力与素质培养8.18.2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工作体系8.3身心素质的培养8.4(1)职业关键能力•根据职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明确了本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职业关键能力,包括:•1)具有计划编制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处理投诉能力。•2)具有决策、定价、成本控制、经济效益分析能力。•3)具有应变、处理突发事件能力。•4)具有英语交际能力。(通过实用能力测试A级)•5)具有计算机操作能力。•6)具有饭店各岗位服务操作能力。•7)具有按导游服务规程操作能力。•8)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9)具有旅游应用文写作能力。•10)自学与创新能力。•11)人际关系协调能力。•12)法律知识应用能力。•13)旅游市场营销能力。•(2)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应具有的职业素质包括:•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实干创业的精神。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2)文化素质•掌握本专业实际工作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经济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与就业岗位要求相适应的有关管理知识、服务技能和人文社科知识。具有认识新知识的自学能力。•3)专业素质•具有为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须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外
本文标题:精品课程旅游经济学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3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