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九满分:120分命题人:熊静一、积累及运用(40分)1、请根据语境及拼音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字。(4分)烦恼yōu_______愁时,不妨读读唐诗宋词。这样,春风秋雨会渐渐冷却你急zào______的情绪;小桥流水能慢慢松弛你紧张的神经。那溪头卧剥莲蓬的小儿,那见人羞sè的村姑,无不使你yí_______然自得,超然物外。2、古诗文默写。(12分)①,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②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③《岳阳楼记》中,“古仁人“能够有异于常人的超然情怀,是因为他们做到了“,。”④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想象唱出了“,”的旷达宽慰之情,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⑤从积累的诗词中写出含有“草”字的连续两句:,。⑥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⑦窈窕淑女,。(《诗经》)⑧,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⑨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3.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①中繁花似景,蜂蝶翩飞,生意盎然,与大殿上的肃穆气氛炯然相异。②我们产生一种错觉,蔚蓝的天空倒印在地上,便看成是汪洋万倾的湖面了。错别字改正4.根据你的理解,仿照加点的部分,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2分)见了大河的汹涌,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依旧遗憾;,还是遗憾。出发吧,永远出发。世上有不绝的风景,人有不老的心情。5.假如你遇到了一位正张贴非法小广告的中年女性,你打算怎样说服她放弃制造城市“牛皮癣”的行为?(2分)6.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两个语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把改正后的语句写在相应的横线处。(2分)①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我校语文组举行了以“文学与生活”为主题的文学2交流活动。本次活动内容丰富,有优秀书籍推介,有学生作品展览,有生活剧表演等等。②通过这次文学交流活动,使同学们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道理。语句①应改为:语句②应改为:7.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共4分)(1)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画图的内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谈谈你对“一本好书,一生财富”的认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题目(能概括主要内容,不超过12个字)。(2分)昨天,北京大学进行了自主招生考试。有考生告诉记者:“题目活,题型新。比如语文第一题用拼音默写宋词,挺新鲜的,从没这么考过。还有对对联,给‘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对出下联,挺有意思的。”除笔试外,考生还须参加由北大教授组成的专家组面试,在15分钟面试时间内自我陈述并抽签答问,以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为下面的的一篇小小说设计一个精彩的结尾。(2分)第十二块纱布一所大医院的手术室。一位年轻的护士第一次担任责任护士,而且做一位赫赫有名的外科专家的助手。复杂艰苦的手术从清晨进行到黄昏,眼看患者的伤口即将缝合,女护士突然严肃地盯着外科医生,她说:“大夫,我们用的十二块纱布,您只取出了十一块。”“我已经都取出来了。”专家断言道,“手术已经一整天,立刻开始缝合伤口。”“不,不行!”女护士高声抗议,“我记得清清楚楚,手术中我们用了十二块纱布。”外科专家不理睬她,命令道:“听我的,准备——缝合!”女护士毫不示弱,她几乎大声叫起来:“您是医生,您不能这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2分)粗茶淡饭()流芳百世()井然有序()指鹿为马()11、综合性学习:读下面材料,完成(1)(2)题。(共4分)材料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3材料二:2010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多一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材料三:2010年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主题:荒漠化与气候变化——一个全球性挑(1)从上面材料提供的信息中,就你关注的一个话题,结合你的见闻,写出你的感受。(2分)(2)展开联想,谈谈上面任意两个主题间有着怎样的联系。(2分)二、阅读理解。(共40分)(一)文言文阅读。(14分)12、用“╱”线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1)呼尔..而与之()(2)便要.还家()(3)所以..动心忍性()(4)困于心,衡.于虑()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种“乐”,“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种“乐”,说说这两种“乐”有什么不同。(2分)(二)(共16分)语文是盐近来颇听到一些批评当下语文教育模式误人子弟的言论,这原本正常。但渐渐地,有人(特别是一些作家)对语文本身鄙薄不堪,甚而主张“干脆废掉语文课”,这,就不正常了。但凡作家做学生的时候,语文课的成绩大抵都很好,未名之时也往往以此为炫资,然而不知何故,一朝名扬天下后却又常常鄙薄起语文教育来,说什么当年语文课怎么扼杀他们灵性了;又说什么“断烂语法”怎么扼制他们的创造力了,更有甚者把近年来中国人文之不振也归咎于语文教育之弊。这似乎有点过分吧,而且颇有点忘恩负义的味道。语文是什么?语文永远不是文学,它只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是一门“传播语言文字内在本质和使用规律的基础学科”,如同“牙好,胃口才好”的原理一样,语文好,吸收其他知识的能力才真正的好,为什么?因为它是“母本性”的学科,人类所有的知识和想法都要通过它来表述,如同盐——《尚书》:“欲作和羹,尔为盐梅。”没有盐,人类整个烹调系统就崩溃了。作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传播的能力固然很强,但是语文课的终极关怀并不是“批量4地产生作家”,它远远不是专为一小部分作家服务的,它是通用性地为所有人服务的,低端的从断文识字开始,高端的一直到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军事家……纵令你是天才,但如果你是文盲,那你就什么也不是。是的,有的当下看上去很“伟大”的作家喜欢说,我从来不理会什么语法法则。没有语法之前,人类就不交流了?金文有什么语法?甲骨文有什么语法?唐宋八大家又有什么语法?我们现在的文章还超不过他们呢!就拿我来说,不理会语法,我的文章不是照样成了学生的范文。话,像是很雄辩的,就是有点“过河拆桥”。在弄清水分子之前,人类的确“用水”很多年了,但这一点也不能证明人类“从来不理会”水性,而把水当作油来使。事实上,如此“不理会”的宣言就像“伟大”的厨师宣称“我用酱油、用味精照样烧菜,从来不用盐”一样,酱油和味精的“髓质”还不是盐吗?你明明不自觉地在按照规则行事,怎么能睁着眼睛说“语文根本没规则”呢?怎么能说“都是语文惹的祸”呢?假如不“入泮”,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我想你这个只能在篝火旁讲述记忆文学的什么“家”恐怕连《三字经》甚或高玉宝的书也读不懂,更遑论唐诗宋词或“西方现代文论”了吧。语文是盐。在你立志成为什么“家”之前,还是要上上语文课的,因为人类所有的光荣与梦想,并不仅仅属于作家,特别是当下一些所谓的“名家”。他们都需要有语文的知识和功底。16.题目“语文是盐”,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里的“盐”,其含义是什么?(3分)修辞:____________。“盐”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第二自然段中,画线的“忘恩负义”一词,与文中的□□□□一词的意思是一致的。(2分)18,“唐宋八大家”中除了韩、柳、三苏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写出人名)(3分)19.本文写作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用类比方法说理,请你举出文中的两个例子,并说明它的作用。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例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0.你对语文是否有兴趣?为什么?说说你对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二点看法?(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10分)辨析较真(1)不知从何时起,“较真”这个词悄悄挂上了些贬义色彩。比如说谁爱“较真”、太“较真”,言下之意是此人不好相处、认死理儿,甚或还有愚钝、狭隘、遇事爱钻牛角尖、与人斤斤计较的意思。5(2)然而,并非所有的“较真”都不必要。试问,如果布鲁诺不是宁肯被烧死也要坚持“日心说”,袁隆平不是较上了杂交稻的“真”,或许科学史的许多章节都将重写。不妨再设想一下,假如“华南虎”、“毒奶粉”、“躲猫猫”等一些公共事件中缺少了媒体、政府、公众对事实真相的追问与“较真”,假如汶川桑枣中学的叶志平不是一次次“较真”去搞校舍加固和安全演练……那么若干事情的走向与结果,可能不会是现在所乐经见的。(3)可见,辨析、评价“较真”,关键不在于是否“较真”,而在于因何“较真”、为谁“较真”。在一些琐事、小节上过于“较真”,容易生疏、隔阂感情,甚至闹僵关系,影响正常工作和身心健康。这样的“较真”者,当不足取。但出于岗位职责、公民意识乃至做人的本分和良心,为追求真理和自由、推动发展和进步、维护公平和正义、弘扬“真、善、美”,为捍卫祖国声誉、人民利益和党纪国法尊严,敢于直面“险”,矢志挑战“难”,不畏叫板“恶”,这样的“较真”者和“较真”作为,值得褒扬,应予鼓呼。(4)在很多时候,“较真”不仅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更考验人们的立场和意志。在有的部门、单位,相对于“老好人”、“和事佬”,一些坚持原则、责任心强、干事认真的“较真”者,因为不好“说话”、不够“活络”、不会“通融”,反倒面临得罪人、“吃不开”甚至被“边缘化”的尴尬;还有一些人,不乏在危难、风险和压力下“较真”的勇气,但在“亲情”、“人情”、“面子”前败下阵来,“随大流”、“装糊涂”,做出一些丧失原则、有违规纪的事情,甚是可惜,须作警醒。(5)是“较真”,还是放弃,需要每个人作出正确的辨判与抉择。在一定意义上,“较真”的过程,就是激浊扬清、拨乱反正、惩
本文标题: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38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