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中考语文测试题一、默写(15分)(1)山朗润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2),,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3),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6)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7)千古兴亡多少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8)角声满天秋色里,。(李贺《雁门太守行》)(9)可怜身上衣正单,。(白居易《卖炭翁》)(10)请从下面两首古诗中任选一首,完整默写。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杜牧《赤壁》2.下列拟写的对联不符合对偶的是()(2分)A.知中外事通古今情B.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C.吟哦出新意坦率见真情D.闻鸡晨练笔挑灯读书迟3.下列归类有误的一项是()(2分)A.名词:民族精神年年岁岁B.形容词:勇敢伟大富丽堂皇C.偏正短语:分外美丽学习努力高傲地飞翔D.补充短语:热闹极了进展迅速休息一会儿4.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春》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代表作,我们还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囚绿记》。B.孔子是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C.《飞鸟集》是印度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的代表作。D.《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热衷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5.仿照下面的画线句,补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4分)“中国梦”催生“山西梦”,激发“我的梦”。梦想给与拥有者强大的力量,中华民族会因为梦想而在世界之林中跃马扬鞭,日新月异;山西会因为梦想,我会因为梦想。二、阅读(45分)[古诗文](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题。(4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6.“日月”四句诗是全诗的高潮,请你从表现手法以及表达情感两个方面进行赏析。(4分)赏析:(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第7—10题。(11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乙]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huì洗脸)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2-(袁宏道《满井游记》)7.根据要求注拼音或写汉字,并解释其意思。(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xī月()(2)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8.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良.多趣味良好B.哀转久绝.消失C.于.时冰皮始解在D.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表转折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山峦为晴雪所洗。10.【甲】【乙】两文都是著名的写景散文。【甲】文通过对三峡的描写,表现了三峡的壮丽风光;【乙】文主要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写的之景,表达了作者的情感。(3分)【现代文】(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17分)走在乡间的小路上①大山里的羊肠小道,宛如大地的经脉。我从会走路开始,一直用双脚测量路的高度、路的长短,童年时,上学、砍柴、割草、种玉米、拣菌子,都是孤独地,或有伙伴顶风冒雪,赤脚淋雨,艰难地、沉重地负重行走在山间凹凸不平的乡间小路上,虽有痛苦、寂寞、惆怅,但总是欢乐歌声相伴,度过快乐的童年。②几十年后的如今,我又常常在犀牛山的林间小道悠闲地散步、听鸟鸣,欣赏林中翡翠小花,吞的是新鲜空气,喝的是崖隙泉水,看的是蓝天和白云自由奔跑飞翔。③有时我会绕山后,带上书、背上水果、茶杯,登高望远,安步当车,一路轻快地爬上垭口,时而顺着山脊,像骑着巨大的绿色骏马奔驰在大地之上、蓝天之下,心潮澎湃,心情异常愉悦。时而沿着半山腰的蜿蜒绿草和树叶高低两层蓬密的羊肠小道,望着绿枝和绿叶,听着枝头的鸟儿呜叫,常有“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天然美丽画面。看这两边一年四季的季节花,美艳纯净,蜜蜂嗡嗡和百鸟互相鸣唱打破山的宁静。偶尔在树林中、田野上传来牛羊鸡狗此起彼伏叫唤的声音。还有山间儿童砍柴割草的身影,既亲切又兴奋。淳朴的村民互相和平热情地在田间地头、松林中交换着、买卖着白菜、红苕、土豆、新鲜水果,其乐融融享受宁静和幸福。④我一直对犀牛山情有独钟,山间林中纵横阡陌小道,是我或快走,或慢行,或寻找绿色的快乐的小道。⑤走在犀牛山间的小路上,虽没有暮归的老牛和夕阳做伴,却有美丽多彩多姿的鲜花和绿色的空气、新鲜的蔬菜养口。眼前确实常常是“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路旁的花儿正在开,树上果儿等人摘”。“丰润的谷穗迎风摆,期待人们割下来”。《在希望的田野上》《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这些歌词仿佛就是根据这些真情实景复制克隆、无缝对接,这些美景从歌声里蹦出来唱到了现实生活中。确实生活如歌、生活如画。⑥春天的樱桃开出第一朵迫不及待的美丽鲜艳的花,夏天各种果树上挂满温馨诱人的果实,秋天连片满田金灿灿的稻谷,冬天的暖阳照在我们刚刚经过寒风凛冽的脸上。这一年四季美景不断变化,美果随时更新,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满心荡漾清新愉悦,轻松自然。⑦走在乡间小路上,没有灰尘、没有噪音,有新鲜的空气和宁静、有低碳环保,口中哼着“我爱田野,烟雨村庄,我爱大地之上万物的生长,硕果青黄,笑语欢唱,我爱家家户户谷满粮仓……”这首《美丽中国》,想走就走,想坐就坐,想停就停,无拘无束,自由愉快地生活,真正有无穷的乐趣和充满永恒的吸引力。(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11.结合全文,你认为乡间小路给“我”带来无穷快乐的原因有哪些?(3分)12.文章主要描写的是如今的我走在乡间小路上的惬意,为什么在第一段要先回顾自己童年的乡间生活经历?(2分)13.这篇散文文辞生动优美,请你任选角度,品品文中的画线句,说说它的表达效果。(6分)①这些歌词仿佛就是根据这些真情实景复制克隆、无缝对接,这些美景从歌声里蹦出来唱到了现实生活中。②春天的樱桃开出第一朵迫不及待的美丽鲜艳的花,夏天各种果树上挂满温馨诱人的果实,秋天连片满田金灿灿的稻谷,冬天的暖阳照在我们刚刚经过寒风凛冽的脸上。14.结合本文内容,并阅读以下三则材料,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感悟或思考。(不少-3-于80字)(6分)材料一: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为了快的虚名,人们几乎耗尽了地球46亿年储藏的宝贵资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于是人类开始反思快节奏的生活运动,掀起了席卷全球的慢社会运动,请慢下来关注环境和传统吧。否则当有一天地球再也承载不了这种快,阿凡达的场景在现实中上演,人们生命岌岌可危,何以再谈生活。材料二:自然好比是一方古琴,那么心灵就是一位弹琴大师。当自然与心灵这二者融入一种和谐氛围中时,灵动的音符就会在指尖跳动,奏出人世间最美妙的乐章。正是因为有了自然与心灵的完美结合,才有了先哲圣人的超凡脱俗和与众不同,也才使他们的美名传诵千古,受世人景仰。材料三:西方是快节奏的代表。如今,西方开始学习东方世界的茶道、太极、瑜珈等,学习东方文化里才有的哲学。慢节奏的概念从西方开始蔓延,这是历史的回归和生命的归宿。(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9题。(13分)中国人应该怎样读书林振字①去过俄罗斯的人都会注意到,无论是在候机大厅、车站、码头,还是在公园、地铁,处处可以看到手捧书读的俄罗斯人,成为这个民族独特的一道风景。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一个饥汉扑在面包上。”或许在俄罗斯人看来,书籍和面包同等重要,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一部分。②反观中国人读书,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功利心太重,他们总是抱着实用主义的观点来看问题。就好比你写诗、写文章,有人会问你,这有什么用?你若告诉他,只是喜欢而已,没有什么用。那人听了就会摇头,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你,或许还会说,有闲时间干啥不好。如果你和他说,写东西能赚稿费,还能出名呢!那人就会对你另眼相看,赞许地说,有头脑啊,这年头琢磨挣点儿钱才是正事儿。读书的情形亦是如此。③就说古人吧,“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之所以这么执著地读书,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考取功名。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只是为了当官、做“人上人”才经年累月埋头苦读。一次考不中就考二次、三次……有的人甚至考白了头,直到考不动了,才很不甘心地放弃。《聊斋志异》作者、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一生热衷于科举,他19岁成为秀才,以后的几十年里都在考试,却名落孙山,直到72岁才成为贡生。④今天的中国人,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家长和老师都会向他们灌输这样一种思想:“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考上大学,找份挣钱多的好工作。”中国人读书似乎就是为了一纸“文凭”,找份好工作。因此,中国人读书大多是一种被动的行为。⑤而以色列人却不是这样。他们犹太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知识和智慧,爱好读书是这个民族的优良传统。据说他们至今还保留着一个风俗,刚开始教孩子读书时会在旁边放一罐蜂蜜,让孩子边看书边舔食。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头脑中有一种“书是甜蜜的”意识,自觉地爱上书籍,并在阅读的快乐中成长。⑥那么,中国人应该怎样读书呢?就心态和动机而言,中国人应该走出读书的误区,培养一种平和、超脱的气度,少一些急功近利,将读书视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成为一种习惯。⑦一个人,不仅要有物质生活,还要有精神生活。当他的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物质需求满足以后,他就会追求一种精神上的需求。而读书则是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同时又满足了我们的这个需求,让我们的精神生活丰盈起来。⑧其实,纯粹的读书无关名利,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它就像精神的面包,为我们生命所需。吃饭可以强健我们的身体,读书则可以强大我们的精神。一个人,即便骨骼健全,倘若精神上有缺陷,也很难说他是一个健康的人。一个民族亦是如此,而读书能够弥补其不足。很难想象,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如何拥有智慧、文明和伟大?⑨所以,中国人应该把读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其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中国人热爱读书,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15.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6.文章第②段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7.文章第③段举蒲松龄的事例来证明中国古人拼命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取功名,你能否再举一个类似的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要求:出自初中语文课本)(2分)18.除了文章中所引用的道理论据,你能否再写出一条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2分)19.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作为一名中国人的你将会在未来的生活中如何看待读书这件事呢?请用生动的语言写下你此刻的感受。(4分)三、写作(50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蒙田说:“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4-请以“,让我乐在其中”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③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卷面工整;⑤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40行。
本文标题:中考语文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38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