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中国古代散文与小说研究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学号:姓名:2016年6月课程名称【编号】:中国古代散文与小说研究【1158】(横线以下为答题区)答题不需复制题目,写明题目编号,按题目顺序答题一、填空题1、《春秋》2、《史记》3、《搜神记》4、《李娃传》5、《金瓶梅》6、《三国演义》7、《平妖传》8、《大唐三藏取经诗话》9、《聊斋志异》10、《红楼梦》二、名词解释1、春秋笔法:原指《春秋》作者以一字寓褒贬,别善恶来表明思想倾向的写作方法。春秋笔法言简意赅,委婉含蓄,用词准确,表现出修辞学的发展,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后来,人们把文笔含蓄蕴藉,带有所谓微言大义并暗寓褒贬的文字,也称之为春秋笔法。2、国语:《国语》共21卷,其记事上起周穆王征犬戎(约公元前967年),下迄韩、赵、魏三家灭智伯(公元前453年),记载前后约五百多年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史事。因与《春秋》记事时间段略为相同,故又有《春秋外传》之称。3、六一风神:是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他的散文措辞平易,不用古奥的文字,用词造句精炼而有变化,条达疏畅、切近自然。自然地叙事、自然地抒怀,在看似漫不经心的行文中,使读音慢慢地从寻常的叙说中体悟出难以言传的高远境界。标志着他的散文从崇尚骨力到倾心于风神姿态,从阳刚到阴柔的转变。其本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上的外显。另外,文章结构层次上极吞吐复、参差离合之致,语言层次上平易自然,都是“六一风神”的要素。4、志怪小说: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志怪小说是受当时盛行的神仙方术之说而形成的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之下形成的。志怪小说的内容很庞杂,大致可分为三类,炫耀地理博物的琐闻如东方朔《神异经》等;记述正史以外的历史传闻故事如托名班固的《汉武故事》等;讲说鬼神怪异的迷信故事如东晋干宝《搜神记》等。志怪小说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5、唐传奇:唐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通称,因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故称。“传奇”一词肇始于元稹《莺莺传》的原始篇名,晚唐裴铏又将自己的短篇小说集命名为《传奇》,但传奇正式作为唐代小说的通名,是宋代以后的事。6、史和民间传说改编描写具有提纲性质。三、简答题1、答:首先,在句式上,散体文的基本特征是散行单句,并不特意追求排偶;虽也讲究文句的整饬,或用排偶,但仅作点缀而已。从整体上看,是以散行单句为主的。其次,在语言上,散体文并不特别讲究平仄和声律,不受韵律的约束。在散文发展的早期阶段,如先秦散文中,虽有韵律不分的现象,但随着散体文的发展成熟,韵散不再相杂。于是散文与韵文判然划境,自成一体。就语言文采而言,散体文崇尚质朴平易,所谓“况乎文章,述志为本”(《文心雕龙·情采》),所以强调“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并不着意于铺采摛文,追求“绣虎雕龙”似的华丽辞采。再次,在表现手法上,散体文以叙事说理为主,不以铺陈描绘为能事。虽也往往融史入文,以古鉴今,但其“明理引乎成辞,征义举乎人事”,旨在“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文心雕龙·事类》),并不像饾饤似的堆砌典故。这是它区别于赋体文和骈体文的显著特点。概而言之:以散行单句为主,不重排偶,不拘韵律,不雕章琢句、铺采摛文,不着意堆砌典故,可以说是散体文在体式上的主要特征。2、答:(1)叙事结构完整,注重前因后果的交代。首尾完整、结构严密、条理井然、脉络贯通,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2)善于剪裁,精于取舍,把历史事件情节化、故事化、戏剧化,增强其趣味性和可读性。(3)叙事手法丰富多彩,灵活运用了顺叙、倒叙、插叙、补叙与预叙等手法。作为编年史,《左传》的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的全过程,故以顺叙为主。但也灵活运用其它手法。如倒叙,在叙事过程中回顾事件的起因,或交代与事件有关的背景等。预叙,即预先叙述将要发生的事,或预见事件的结果。如秦晋崤之战中蹇叔在秦出师伐郑时,已预知了秦必然失败的结果。(4)叙述角度灵活多变。《左传》以第三人称作为叙事角度,作者以旁观者的立场叙述事件,发表评论,视角广阔灵活,几乎不受任何限制。个别段落中,作者也从事件中人物的角度,来叙述正在发生的事件及场景。如写鄢陵之战“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师”中阵地的情况,完全是通过楚子和伯州犁的对话展示出来的(成公十六年)。(5)《左传》还创立了一种新形式,即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以“君子曰”、“君子是以知”、“孔子曰”等来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这种形式,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立场和感情,增强了叙事的感情色彩。3、答:“气盛言宜”,涉及到作家修养和作品风格的关系。韩愈说:“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所谓“气”,指作家由于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和学识修养而形成的文章气势。只有气势充沛,才能驾驭语言。文气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来源于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指的是道德修养的境界。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典论·论文》)。韩愈继承孟子、曹丕的文气说,把文气和语言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水和浮物的关系。韩愈主张作家“立言”首先要“养气”,“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也就是加强作家思想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勤学苦练、提高艺术水平两方面。这样的“气”才能“盛”,而后“言”才能“宜”。有了这样的气,就能自由地驾驭语言表现自己的思想,而不必像骈文那样为声调的平仄和四六句式所束缚。韩愈明确指出作家思想道德和学识的好坏,一定要在文章中表现出来,强调作家必须提高道德和学识修养,文章才能气势充沛。韩文气势磅礴的特点与他实践这一主张有关。4、答: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品,是现存志人小说的最高成就。思想内容:反映了士族阶层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大多篇章是描述魏晋风度,名士风流,士族文人放荡的言行,名士奇特的举动和玄妙的清淡;反映魏晋时期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败和统治集团的残暴与荒淫。艺术风格:(1)、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善于采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而且只有短小的文字,却能将事件的中心突出,以特征性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如《俭啬》以典型事件,典型动作描绘人物的个性。《岔狷》篇描写王蓝田性急之事,以动作来刻画他的性格特征。(2)、语言精练,简约含蓄,隽永传神,既有典雅的辞句,又有生动的口语,善于将语言写得逼似人物身份。5、答:(1)从官方史学上看,“拥刘反曹”的实质是为偏安王朝争正统的封建正统观念,也就是对封建统治政权的合法性被民众承认的一种思想意识。封建正统观念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只要占领了黄河流域,就享有了统治华夏中原的权利,亦即“正统”,而另一种认为,天下是一姓的天下,从同宗同姓手里夺了权,即使不居中原也是“正统”。三国时代,刘蜀政权虽偏安西南,但却与汉帝同宗;曹魏政权虽属异姓,但却雄踞中原。究竟是该“拥刘”,还是该“拥曹”?不同时代的史学家,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和北宋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尊魏为正统,有拥曹贬刘倾向。东晋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和南宋朱熹《通鉴纲目》则尊蜀汉为正统。这与史学家所处的历史环境息息相关。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说得精辟:“陈氏生于西晋,司马氏生于北宋,苟黜曹魏之禅位,将置君父于何地?而习与朱子,则固南渡之人也,惟恐中原之争正统也。诸贤易地而皆然。”言下之意是,西晋、北宋的君主,都是以禅让为名夺得帝位的,他们当然要为情景相似的曹家这一中原统治者争正统,即要“拥曹反刘”;而东晋、南宋的政权虽然都偏安一隅,但他们都认为接续的是当初同宗同姓的中原的汉族政权,所以要为偏安的汉族统治争正统,即要“拥刘反曹”。由此可见,在史学家那里,无论是“拥曹反刘”还是“拥刘反曹”,其实质都是为了本朝争夺正统。(2)受到民间文学“拥刘反曹”倾向的影响。从唐宋到金元,民间传说、宋元话本、金元戏曲等讲唱文学,拥刘反曹的倾向非常鲜明一致,这与南北朝以来受到国家分裂和异族入侵的汉人希望天下统一、“人心思汉”的心理有关。《三国演义》表现了鲜明而又强烈的汉家情结和思治之心,是一部民族心史。特别是宋元以来,饱受金人、蒙古人入侵之苦的汉人,往往把蜀汉作为“汉家”政权的象征,把曹操比作北方异族的统治,有着一种“邦命中兴汉,天心大讨曹”(陆游《得建业倅郑觉民书》)的思想,融入了一定的民族情绪。(3)与罗贯中、毛氏父子生活的时代背景相关。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元朝蒙古族对中原地区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民族矛盾尖锐,汉族饱受压迫欺凌,所以罗贯中尊崇继承汉室的刘备,是有政治用意的,即出于民族意识而否定蒙古人所建立的元朝正统地位。清初毛伦、毛宗岗父子在修订《三国演义》时又加重了这一思想倾向。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开宗明义指出:“读《三国志》者,当知有正统、闰运、僭国之别。正统者何?蜀汉是也;僭国者何?吴魏是也;闰运者何?晋是也。”依照朱熹的正闰观念,明确地把蜀国列为“正统”,把魏、吴列为“乘乱篡位或据土”的“僭国”。所以,修订后的《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正统观念更加明显。毛氏父子如此强烈的正统思想与他们修订时的时代有关。他们修订《三国演义》的时间大约是在顺治或康熙初年,又是异族入主中原。因此想借拥刘反曹的思想来表达“还我大汉”的故国之思和民族情绪。(4)从小说的主题来看,拥刘反曹的实质是拥护仁君仁政、反对暴君暴政。刘备是“宁死不为负义之事”的明君,他爱民如子,忠厚仁义,礼贤下士,君臣间如同手足的兄弟情谊,终生为复兴汉室而奋斗,所有将领皆为忠义之士,构成蜀汉集团的“仁政”。而曹操奸诈、残忍、自私、冷酷、骄横、多疑的性格,“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其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一代奸雄的形象。这就决定了曹魏集团的暴政,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次,《三国演义》还强调了“义”的道德价值,始终以“义”作为描写和衡量人物的重要标准。小说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写起,三人名为君臣,实为兄弟,颂扬刘关张的结义精神。关羽更是“义气”的化身。关羽被历代视为“重言诺、讲信义”的典范,一言九鼎的化身。他对刘备忠贞不二,知恩图报,可谓义薄云天。他“身在曹营心在汉”,不为曹操的高官厚禄所动,当打听到刘备的下落时,立刻“挂印封金”离开曹营,“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同刘备兄弟主臣相会,体现了“结义”的关系一旦形成就不可违逆的道德原则。赤壁之战中关羽奉命扼守华容道,为报昔日之恩不顾一切放走曹操,也被小说的作者称之为“义重如山”,这是“义气”的另一种表现,即受人之恩不可不报。再次,《三国演义》的悲剧精神。《三国演义》有强烈的拥刘反曹倾向,作者倾心拥戴的蜀汉一方,却是历史上最先灭亡的一方。小说以正面主人公的失败和毁灭而结束,是典型的“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悲剧,这在中国古代悲剧作品中是比较罕见的。作者的理想是仁政、明主、贤相、英才相结合的理想社会,但这个理想在强大的“天意”面前被击得粉碎,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的幻灭,道德的失落,价值的颠倒所感到的一种困惑和痛苦。诸葛亮鞠躬尽瘁,竭尽忠诚,恪尽职守辅佐刘禅,力撑危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积劳成疾,“出师未捷身先死”,成了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在诸葛亮身上,寄予了作者的理想。从这个意义说,《三国演义》也是一部悲剧。作品还有意突出了刘备集团走向失败的内因——把“义”放在首位,把政治放在第二位,刘备集团用“道德价值”去压制、克服“政治利益”,决定了蜀汉悲剧的不可避免。6、答:《水浒传》的结构主要单线发展,每组情节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环环相扣,相互关联。这种结构形式可称为珠串式线性结构,或环状链条结构,在71回中,以人为单位,集中几回写一个人或一组主要人物,然后引出一个或一组主要人物,这样环环相扣,将一个个一批批英雄人物串联起来。四、论述题1、答:《庄子》散文“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好似天马行空,不落俗套,极富烂漫色彩。首先,意出尘外的构想。在题材选择上,着意拉大与现实的距离,更多注重寓言和神话。其次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散文与小说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50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