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风后患者恢复治疗手册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中风后遗症英文名称:sequelaofapoplexy定义:中风后遗存的以半身不遂,麻木不仁,口舌歪斜,言语不利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所属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内科疾病(二级学科);脑系疾病(三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前言中风是以突然昏倒、意识不清、口渴、言蹇、偏瘫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它包括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短暂脑缺血发作等病,是一咱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对于中风后遗症,治疗必须抓紧时间积极治疗。中风之后,脏腑虚损,功能失调,病邪稽留日久,正气定必耗损,临床上本虚标实。当然以本虚症较明显,其中尤其以气虚、肝肾阴虚、心脾阳虚突出。因此,在临床上治疗这类疾病,都以采用滋阴健脾、活血化瘀之法。方用“复原丸”和“解凝活脑丹”。目录简介临床分型症状治疗护理预防饮食简介临床分型症状治疗护理预防饮食展开1.简介中风是以突然昏倒、意识不清、口渴、言蹇、偏瘫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它包括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短暂脑缺血发作等病,是一咱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中风后遗症对于中风后遗症,治疗必须抓紧时间积极治疗。中风之后,脏腑虚损,功能失调,病邪稽留日久,正气定必耗损,临床上本虚标实。当然以本虚症较明显,其中尤其以气虚、肝肾阴虚、心脾阳虚突出。因此,在临床上治疗这类疾病,都以采用滋阴健脾、活血化瘀之法。方用“复原丸”和“解凝活脑丹”。复原丸:黄芪30g太子参18g全当归12g白术18g茯苓18g熟地18g黄精18g山萸肉15g川芎12g仙灵脾15g解凝活脑丹:水蛭10g丹参18g川足2条g川芎12g田七末1.5g复原丸滋补肝肾,益气养血。方中熟地、黄精、山萸肉、仙灵脾滋补肝肾;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川芎、全当归益气活血,使气血周流旺盛,有助于通络活血化瘀之力。解凝活脑丹功能为宣通脑络,化瘀解凝。本丹以水蛭为主药。水蛭是吸血动物,性迟缓善入;迟缓则生血不伤,善入则坚积易破。其味咸、苦,咸能入血走血,苦泄结,咸苦并行,治疗血瘀有良效。本病多为脑实质内形成血块,水蛭使脑络能通,血凝能解,说明水蛭有促进血肿吸收和恢复神经功能的作用。2.临床分型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即脑血管意外)经治疗后遗留下来的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状的总称。常因本体先虚,阴阳失却平衡,气血逆乱,痰瘀阻滞,肢体失养所致。痰瘀为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痰瘀阻滞脉络而致肢体不能随意运动,久则患肢枯瘦,麻木不仁。中风后遗症属中医偏瘫、偏枯、偏废等病证范畴。根据其临床表现常可分为气虚血瘀、肝肾亏虚、脾虚痰湿等证型。中风的简单辨识:S:(smile)要求患者笑一下;T:(talk)要求患者说一句简单的句子,要有条理,有连贯性。例如:今天天气晴朗。R:(raise)要求患者举起双手。另外一项中风症兆是:要求患者伸出舌头,如果舌头弯曲或偏向一边,那也是中风的征兆。3.症状1、肩手综合症:其发生率在20%左右,最早在发病后3天,迟至6个月后发生。74.1%在病后3个月内发生,一旦发生肩手综合症,应及时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目的是减轻浮肿及疼痛。2、肩关节半脱位:其发生率在60-70%多数在病后3周内。特别在上肢松弛状态下发生。因为稳定肩关节的周围肌肉,如岗上肌,岗下肌,三角肌,胸大肌,胸小肌的松弛,使固定肩关节的稳定机构强度降低,加上患侧上肢的重力牵引使其向下移位,使肩关节脱离正常位置所致。3、足下垂内翻:在中风后身体有一个自然恢复的过程,出现肌肉紧张,会逐步出现足下垂内翻,影响今后脚掌着地步行功能,所以同样需要早期康复纠正逐步出现的肌张力升高,若单靠运动纠正不行,则需佩带足托,减少痉挛,改善步行功能。4、误用所致痉挛:如上述中风后,身体有一个自然恢复的过程,出现肌肉紧张,轻微活动,患者因此会欣喜若狂,反复多次自行训练。上肢的屈伸及手的抓握就不知这是误用、误练,易造成肌肉痉挛,由于反复痉挛,可能使肢体功能停留在此阶段,无法继续恢复,所以一定要在治疗师指导下循序渐进。4.治疗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风后遗症(1)、心肾阳虚型表现意识朦胧或痴呆,健忘,舌强语謇,肢体不遂,畏寒肢冷,心悸气短,眩晕耳鸣,血压偏低,舌红干或胖嫩,苔白,脉沉细。治宜滋阴补阳,熄风开窍。方选地黄饮子加减:生地、黄芪各30克,山萸肉、巴戟天、肉苁蓉、石斛各12克,远志、菖蒲、麦冬、牛膝各10克,五味子、制附子、全蝎各6克。偏肾阴虚,骨蒸劳热者加桑枝、鳖甲、地骨皮;偏肾阳虚者加淫羊藿、仙茅;气虚甚者加党参或人参。(2)、肝阳上亢型表现有高血压病史,常头痛,眩晕,心烦易怒,咽干口苦,失眠多梦,中风偏瘫后血压持续升高,上述症状不减,且口眼歪斜,言语謇涩,脉弦滑或弦数,苔薄黄或黄腻。治宜育阴潜阳,平肝熄风。方选镇肝熄风汤加减:生赭石、生白芍、生龙骨、生牡蛎、丹参各30克;玄参、生地、夏枯草、生麦芽各15克,黄芩、栀子、川芎各10克,生甘草6克。热象明显者加龙胆草、生石膏;头痛眩晕者加钩藤、菊花、白蒺藜;言语謇涩加菖蒲、郁金、天竺黄;肢体麻木,伸屈不利或震颤者加蜈蚣、全蝎、白花蛇;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3)、气虚血瘀型表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謇涩,神疲乏力,面白少华,头晕心悸,血压偏高或不高,舌质淡或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或弦细。治宜益气活血,祛瘀通络,方选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丹参、鸡血藤各30克,当归、赤芍、桃仁各10克,川芎、桂枝、红花各12克,地龙、牛膝各15克,甘草3克。偏于气虚,重用黄芪或太子参;血瘀偏重加三棱、莪术、水蛭、三七;口眼歪斜加牵正散;肢体麻木,伸屈不利者加桑枝、蜈蚣;言语不利者加远志、菖蒲、郁金;素体阳虚,手足不温者加附子、肉桂;脾胃虚弱,大便溏薄者加党参、白术、茯苓;大便秘结者加酒大黄或番泻叶;小便失禁者加熟地、山茱萸、益智仁、桑螵蛸。5.护理概述一、严格控制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年龄越小,控制越严,最好每天监测血压变化,至少每周测一次血压。二、若正在服用降压药物,不可随意停药,应按医嘱增减降压药物。三、24小时稳定控制血压,使血压波动较小,不可将血压降得过低。四、有效控制血糖、血脂、血粘度。五、减轻体重,达到正常标准。六、戒烟酒,要低盐低脂饮食。七、坚持有氧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骑车、练太极拳等。中风后遗症功能恢复护理1、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应积极指导和辅助其进行功能锻炼,从简单的屈伸开始,要求活动充分,合理适度,避免损伤肌肉和关节,每天2~4次,每次5~30min。并配合药物治疗,按摩患侧肢体,配合针灸理疗,促进患肢血液循环,以利功能恢复。2、语言不利:语言障碍的病人情绪多焦虑,护理中要多接触病人,尽早诱导和鼓励患者说话,耐心纠正发音,由简到繁,坚持不懈。3、口角歪斜:临床上常见患侧眼睑闭合不全,口角下垂、流涎,不能鼓腮、皱额、闭眼。病人常常产生消极情绪,失去治疗信心,护士应同情、关心病人,给予精神鼓励,舒其情志,鼓励其多做眼、嘴、面部运动,并经常按摩患处。中风后遗症的辩证护理①中风急性期过后,常有偏瘫、偏盲、语言蹇涩、二便失禁等后遗症状,经适当治疗,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一般病后三个月内恢复较快,如超过六个月则较难恢复。②患者病后多虚,极易复罹外感,对风邪尤为敏感,所以在生活中要特别注意保暖,在护理操作中尽量减少掀动衣被和裸露肢的时间,并随天气变化为患者增减衣被和调节室内温度。③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应按时进行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保持病床单位的整洁,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擦浴更衣、清理粪便、整理床铺等、预防发生褥疮。④患者若口解流涎严重或有咳呛时,应调节适当的卧位,如半卧位,平卧时将头侧向一边,防止发生窒息。定时为患者轻拍背部,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⑤注意保持患侧的功能位置,防止患侧肢体受压、畸形、垂足等情况发生。对已偏废的上肢应用三角巾吊起,防止脱臼。⑥若患者上下眼睑闭合不全,应注意保护眼结膜,定时用氯霉素眼药水滴眼。若张口呼吸时,可用生理盐水浸湿沙布,覆盖口上,避免咽喉干燥和异物刺激。⑦饮食应以滋补主为,酌情给予半流食或稀、软食品,并应少食多餐,进食不宜过快,禁忌甜腻、辛辣刺激等助火生痰之品。可适当选用山楂、木耳、萝卜、玉米、花生、大枣等有降脂、降压、软化血管和有补益作用的粮食蔬菜。⑧配合针刺、按摩、梅花针等疗法,协助恢复功能,常用的穴位有:天突、手三里、肩髃、肩井、肩贞、曲池、外关、合谷、劳宫、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绝骨、三阴交、内庭等。⑨失语患者应早期进行语言训练。中风后遗症的护理方法1情感护理多数患者经过一次中风后,对生命更加珍惜,情志舒畅,能主动配合治疗。但有的患者有自弃心理,尤其是遗有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者,更易产生焦虑恐惧自厌情绪,表现为暴躁易怒,悲伤啼哭或冷漠无情,甚则拒绝治疗或自杀。对这类患者的情感护理要从以下几点着手。1.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患者的知心朋友,因人制宜实施心理护理,解开患者心中的郁结。1.2适时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能够正视现实,鼓起勇气,积极进行补偿性和适应性的功能锻炼,让患者明白通过治疗和锻炼后遗症可得到治疗,身体可以逐渐康复。1.3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病人自信心。常用解释、鼓励、安慰等方法,使病人情绪乐观,同时要做好患者亲属的思想工作,让患者感受亲情的温暖。2功能锻炼对中风后遗症要抓紧时机,积极治疗,同时配合针灸、按摩理疗等综合疗方法和适当的功能锻炼。锻炼的方法有多种,若肌力尚存,能适当运动者,可散步,打太极拳、做气功等。如肢体完全瘫痪,可为患者按摩和被动运动。按摩一般由末梢向心按摩,以帮助静脉,淋巴回流。按摩时间为每个肢体5min,2次/d。被动运动是使患肢关节在辅助下活动。先做大关节,后做小关节,运动幅度由小渐大,并嘱患者用力,尽量使瘫痪的肌肉收缩,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若患者住院期间没有完全恢复肢体功能,应告知患者和家属坚持锻炼,并介绍方法和注意事项。功能锻练时要做到: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再是运动量不能过大,除使肢体劳累外,易引发再次中风或其它心脑血管疾病;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病情制定相应运动量,本着宁小勿大原则,以防意外。3饮食护理中风病因以内伤积损为主,即脏腑失调,阴阳偏胜,而饮食不节,嗜酒肥甘,饥饱失宜,易致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阻滞经络,是诱发中风的主要原因之一。饮食上以清淡、少油腻、易消化、低糖为原则,还应根据脏腑的偏胜偏衰有所补泻,如肝肾阴虚,肝阳偏旺者,宜多食黑木耳、黑芝麻等补益肝肾。属气虚血滞者宜多食薏米粥、人参、黄芪粥等健脾益气;属瘀热郁滞者要禁酒,高血压者进低盐饮食,合并肥胖者要减肥控制体重等。总之,中风后遗症经过正确护理,可使病人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减少致残率,有效地缩短康复期。6.预防预防中风后遗症的并发症因中风后瘫痪肢体的运动和感觉障碍,局部血管神经营养差,若压迫时间较长,容易发生压迫性溃疡-褥疮。故应注意变换体位,通常每2小时翻1次身,对被压红的部位轻轻按摩,也可用红花酒精按摩,以改善局部血循环。床铺要干燥平整,并保持好个人卫生,可以擦浴,但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应用热水袋或洗浴时水温要适当,防止皮肤烫伤。在翻身时应适当叩击背部,鼓励咳痰,以防坠积性肺炎。要有足够入量,尤其夏天水分要充足,选择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保证足够营养。养成排便习惯,防止大便秘结。在早饭前给1杯热饮料(根据习惯可采用热开水、茶水、牛奶或咖啡等),可促使肠蠕动增加而刺激直肠的排便反射。为了促进排便,还可按摩腹部,由右下腹向右上,转向左上腹,再转向左下腹,反复按摩5~10次,促进结肠内上端内容物往下蠕动,以助排便。遇有便秘时,可用甘油栓或中药。仍然不能排便时,应予灌肠。有尿潴留或尿失禁者,应放置导尿管,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泌尿系感染。冬瓜汤可以预防热中风据卫生部门统计,每年的6~8月份都是中风的高发期,气温越高,危险性越大,因此又称之为“热中风”。建议平时喜欢煲汤的中老年人,可以在炎热的夏季煲些解暑汤用来清热解暑:取鲜荷叶一张、冬瓜500克、食盐少许,将鲜荷叶洗净,鲜冬瓜连皮,加清水五碗煲汤,
本文标题:中风康复治疗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55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