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谈谈中国文化价值体系建设的看法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聚焦中国文化价值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构建中国文化价值观的任务刻不容缓。构建中国文化价值观,必须发掘和提炼中华文化价值观,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价值观,继承和融合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形成体系,凝聚共识,变为大多数中国人信奉和践行的文化圭臬。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发展的主要难题看,中国文化成为国际国内各个矛盾的焦点,对于中华文化价值观的特点、优势和劣势,应当客观理性地去认识,我们来讨论中国文化价值与中国社会进步的关系。现在我谈谈我个人对中国文化体系价值的感想,当然这只是属于片面的思想。事实上,我国在经济强大的背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不足,已经成为束缚中国发展的重要障碍。党的十八大对于文化繁荣和发展、建设文化强国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充分体现了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国文化影响了古代中国也影响着现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中,更为明确指出了文化的重要性:“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所以无论从国际环境还是从国内环境来看,中国都需要一场持久的文化建设之路,需要走一条文化强国之路。国内对于“主流文化”的研究也更多从国家政治角度上观察,没有从文化本身的特质入手进行探讨。虽然广大学者对于文化多样性和主流文化建设的关注与研究都胜于从前,但是既有研究缺少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很多学者仅从社会学或者哲学的视角进行关注研究,而且往往研究成果多限制在学术界,没有影响到社会的实际进步与发展。正是因为既有研究的研究视角仍不够开阔,研究的深度、广度还很不够,缺少目标价值分析和路径实现的探寻,使得社会进步中的文化困境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明的输入,中国社会各阶层思维认知与价值观念趋于转变更迭,从思想观念到生活方式不断受到外来思潮的影响和发生变化,文化开始呈现多元化的样态和表征。但学者们对于如何保护文化多样性,是以西方文化为尊在被动接受中趋同,还是以我为主在相互交融中保持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仍然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因为当人们学习西方文化时,不可能离开本土文化的筛选过滤。学习西方文化并非简单模仿移植,它必然是与本土文化结合融汇的过程,也是本土文化提升发扬的机会。即使中国的现代化基本完成,也仍然应当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外来文化包括西方文化。当我们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价值观时,同时也经过本国国情的需求而对它加以取舍改造,经过中华文化价值观对它进行了过滤和折射,使得西方文化价值观在中国大地嫁接成功,表现出与它在西方各国不同的形态。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吸收与发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对西方价值文化的借鉴与超越。基于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解析了文化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表明发展之最高目标和最终结果是实现文化的繁荣。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能够把个人凝聚成为社会群体或者共同体,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而且这种文化具有遗传性。理论上普遍认为,建设一个强大的现代化国家,夯实先进的、强有力的文化力量切合现实所需,关乎未来所系。姚亭华认为,“发展文化是以发展为价值观,被社会主体所认同和践行的一切能够适应、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传播载体和制度体系的文化集合”。文化为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文化为社会进步所提供的智力支持包括思想基础、力量源泉、目标定位以及创新思维等等。文化不仅对社会进步产生重大,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而且社会进步的实践过程也需要文化发挥其应该具有的功能与作用。尤其是当社会进步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遭遇困境时,对文化的需求则更加凸显。在当今生社会,在主流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建立和巩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权威,并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贯彻其观点、立场、方法,更好地实现建立新社会、新文化的目标。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革命和改革,并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构建当代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必须发掘重审五千年中华文化价值观,吸收借鉴西方文化价值观,尤其继承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年代和新中国历程中所倡导的价值观,将其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中国文化体系。
本文标题:中国文化体系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74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