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资料 > 英语读物 > 中国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江西诗派:南宋初,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将黄庭坚,陈道师等二十余人列为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在黄庭坚的直接影响下,他们的创作具有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点,是宋代最有影响力的诗派。2.辛派诗人:南宋时期,受辛弃疾影响而形成的一个诗词流派。其主要成员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他们继承了辛弃疾的豪放词风,想象宏大肆意,风格雄豪悲壮,意境慷慨激昂,以抗敌爱国、感抚时事为主要创作内容,使词更进一步散文化、议论化,但不如辛词蕴藉。3.南戏:也称“戏文”。宋元时流行在中国南方的戏曲艺术。因最初形成于温州,又称“温州杂剧”。萌芽于民间歌谣、小曲,曾受诸宫调和宋元杂剧等影响。北宋末、南宋初已形成,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4.三言二拍:是明代小说集。三言则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作者是明代冯梦龙。二拍则是《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作者是凌蒙初。5.桐城派:指的是清代文坛最大散文流派,因其早期的重要作家戴名世、方苞等人是清代安徽桐城人,故名。桐城派理论体系完整,创作特色鲜明,作家众多,作品丰富,播布地域广,绵延时间久,影响深远。人物1.柳永的贡献:(1)大量创制了慢词(2)丰富了词的题材内容(3)表现手法大多用白描(4)语言层次分明,语意刻露,绝少掩饰假借之处(5)使词进入市民与世俗2.苏轼从根本上改造了词的体制,提高了词的地位,开拓了词的思想内容,给词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苏轼对词的最大创造是以诗为词。其表现为:(1)内容上引入举凡怀古,悼亡,山水,田园,仕途失意,雄心报国等新内容。(2)风格上打破了以婉约为主的传统,既有婉约,又有豪放,旷达,幽美等。(3)艺术手法上变化多样,真正做到了集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于一体。(4)语言上高度诗化大量使用典故,抽象词汇,数量词等。3.李清照的易安体特征(1)情感真切动人(2)语言浅显自然,又富有韵味(3)情感表现具体而富有美感。4.辛弃疾辛弃疾是真正具有军事政治才能的文人,所以他写的诗是英雄之诗。在题材上与苏轼相比有过而无不及,真正的做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入”,尤其是他将词这种娱乐性文体与国家、个人命运紧相结合,使词变为一种抒发英雄之气的庄重体裁,这比苏轼更全面、更彻底。艺术上的成就(1)风格多样:豪放,婉约,清新,华丽,通俗等。(2)艺术境界充满流动感(3)语言上融会贯通(4)以文为词,以议论为词简答题或论述题1.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包括讲史和小说。讲史是噫浅显的文言讲述历史上的英雄将相的故事,小说是以白话讲述平凡人的故事特点是:(1)话本和戏剧相互交叉(2)讲史风行一时(3)许多作品,特别是讲史,关目曲折生动,但往往只交待故事情节的大概。文学地位:(1)它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将白话作为小说语言进行创作。(2)在人物塑造上,以平凡人物为主,不在将非凡人物作为主要塑造对象,这是中国小说进一步走向平民化的标志。(3)以“说话”为背景展开故事,这样的叙述方式成为了白话小说的经典叙述方式。2.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形成于宋末。主要代表作者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主要代表作有《窦娥冤》《西厢记》等,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其结构最显著的特点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3.关汉卿杂剧思想特点:(1)深刻揭露了社会的黑暗(2)集中反映了人民疾苦,赞美他们的美好品格(3)反映了人民收到压迫是的抗争精神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4.《牡丹亭》与《西厢记》的爱情有何不同《西厢记》先情后欲,描述的是情感的自然发展,表达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愿望。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主张以爱情反抗封建礼教。《牡丹亭》先欲后情,强调情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主张思想解放,个性张扬和追求自我。5.《聊斋志异》思想内容1.批判科举制度2.揭露社会黑暗3.表现婚姻爱情艺术成就《聊斋志异》在艺术上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所已经达到和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采用传奇的方法来志怪•情节委曲,叙次井然•描写丰美,形象生动•语言精炼,词汇丰富,句式富于变化与其他志怪小说的不同: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将《聊斋志异》的艺术手法概括为“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六朝志怪小说并不是现实的志怪故事,而是用虚幻来代替现实,表现荒诞滑稽的内容。六朝志怪小说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发明神道之不诬”,用虚幻代替现实,内容多荒诞无稽,情节简略、单调,艺术粗糙平板。而《聊斋志异》在运用志怪题材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却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超过以往的志怪与传奇,达到新高度,取得新成就。如对于地狱阴司的不同认识。6.《金瓶梅》在创作题材上,从描述英雄豪杰、神仙妖魔转向家庭生活、平凡人物。它是第一部以家庭生活和世态人情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主要通过普通人物的人生际遇来表现社会的变迁,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明确的时代性,这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艺术的渐趋成熟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重大发展,为此后的世情小说开辟了广阔的题材世界,并使之成为此后小说的主流。7.《三国演义》的主要思想倾向、原因《三国演义》的总体倾向就是尊刘贬曹。特别是在赤壁之战以后,这种尊刘贬曹的倾向得到了更加有力的体现。尊刘贬曹的倾向突出体现于那些来自民间的传说,同时也体现于那些贬曹倾向比较明显的野史中。《三国演义》对于刘备、诸葛亮一方的描写,体现了民众对仁君、仁政的向往;对于曹魏一方的描写,反映了民众对暴政、奸臣的厌恶和憎恨。8.《水浒传》前半部分结构特点、结构与内容的关系《水浒传》由相对独立完整的各个故事连接成一个整体。前段分别写几个主要人物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实为一个个英雄传记,而这些小传又都围绕起义斗争这条主线,一方面反映了梁山起义队伍的逐步发展,另一方面又如同一条链上一个个紧紧相扣的环,既使主要人物不失其完整性和连续性,又使全书有机地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9.《西游记》人物塑造最突出的特点它塑造人物以“奇”字取胜,它塑造了许多“奇人”,动植物精灵,他们都有奇特的来历和生活环境。这些形象的突出特点是:社会性、神妖性、动植物性。即人性、神性、物性的三结合。如孙悟空有着猴子的外部特征和生理特征,还有着古代英雄人物的美好品质和思想感情和社会上某些青年常有的特点。10.《琵琶记》琵琶记》的内在矛盾反映了作者世界观、人生观的内在矛盾,反映了儒家伦理的虚伪。《琵琶记》42出,结构宏伟,构思精巧。蔡伯喈和赵五娘两条线索,错综交叉,使得情节波澜起伏。京都和陈留两地生活场景不断反复强烈地进行着对比,以贫衬富,以喜衬悲,大大加强了观众对赵五娘的同情,取得了感人肺腑的艺术效果。《琵琶记》的语言特色写蔡伯喈的语言春光无限,用词华丽;写赵五娘的语言悲惨凄凉,用语本色。《琵琶记》的语言明白如话,朴素无华,与人物的身份、教养和当时的处境非常吻合。
本文标题:中国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76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