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狙击步枪发展简史
中国狙击步枪发展简史我军草创阶段弹药补给匮乏,因此重视“每一发子弹消灭一个敌人”,也就是强调精确射击。但早期这种精确射击更多是基于“放近了打”,而非一般意义上的狙击战术。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我军逐渐涌现的“神枪手”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国民党军队也同样重视精确射击。在抗日战争早期,国民党军队中的精锐——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曾经装备了120支德制1924式重枪管猎枪,其实这就是二战时德国大量使用的98K型狙击步枪的前身。但这些狙击步枪和狙击手在抗战早期都基本消耗殆尽,并不像之后抗日神剧中那样狙击手满天飞,八百里外打鬼子更是无从谈起。在整个抗战期间,无论是国民党方面还是八路军新四军方面的狙击步枪使用案例其实都很少。这张珍贵的图片反映的是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检查缴获日军武器时,手持一把在三八式步枪基础上加装瞄准镜的日制97式狙击步枪。在解放战争时期,双方的狙击步枪使用同样少见于经传。在抗美援朝战争的阵地战阶段,面对火力占据优势的联合国军,我军展开了大规模“冷枪冷炮”运动,虽然缺乏专业的狙击步枪,但仍然涌现出包括毙伤敌214人的张桃芳等一批战斗英雄。但战争结束之后,我军不仅仍未装备专业狙击步枪,积累的狙击和反狙击作战的经验也被淡忘。50年代后期我军换装了56式枪族,步兵班中大量装备强调精确射击的56式半自动步枪。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印军步兵班组仍然使用落后的李恩菲尔德手动步枪和布伦机枪,面对我军装备56式枪族的步兵班组在火力强度上全面居于下风,“李恩飞”较远的有效射程很难发挥出威力。1969年珍宝岛战斗时,远东苏军已经开始装备SVD狙击步枪,但由于整体战斗规模较小,在这场以反坦克作战和炮战为主的战斗中,狙击作战更是小中之小.因此虽然苏军狙击手给我军带来了一些麻烦,比如间接造成了我军排雷英雄孙征民的牺牲,但此役过后狙击步枪仍未被我军重视。因此,在规模较大的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在越南战争中千锤百炼的越军狙击手手中的SVD狙击步枪很容易就给缺乏狙击和反狙击作战经验的我军部队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伤亡。战后,我军很快就展开了对缴获的SVD的仿制,称之为79式狙击步枪,由于前线要求紧迫,该枪和SVD基本毫无区别。1981年该枪完成设计定型,投入小批试生产换装前线部队,“老山第一杀手”向小平用该枪毙伤31名敌人,另一名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神枪手”称号的郑钰在其堪称“全能战士”的战斗生涯中也使用过79式狙击步枪,这支终于解决了有无问题的我军首种国产狙击步枪深受前线部队好评。但该枪和原装SVD相比仍然存在差距——由于我军并没有开发类似7N1那样的7.62*54高精度专用狙击弹,因此79式仍然使用53式步枪弹,这导致其弹道和瞄准镜内部分划在远距离的差异较为明显。而且由于类似AK系的机匣结构不利于枪镜牢固结合,加上国内工艺问题,79狙射击时需要频繁校正。在解决了弹道和瞄准镜不匹配等问题之后,79式狙击步枪完成了生产定型,改称85式狙击步枪,曾在南疆轮战后期中使用。但使用53式步机弹的79/85式狙击步枪总体性能仍逊于SVD。另外有传言,部分侦察部队可能使用过70年代末从特殊渠道进口的SSG69型狙击步枪,但只是试装而已。南疆前线的枪声告一段落之后,我军继续使用可靠耐用的85式狙击步枪。1982年,国内对5.8mm重弹(右)作为重机枪、狙击步枪用弹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于1986年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5.8mm重弹的射击精度及侵彻力均与53式7.62mm普通弹(左)相当,可满足通用机枪和狙击步枪的要求。1988年,QBU88式5.8mm狙击步枪(简称88狙)的研制正式开始,于1996年完成生产试制任务并列装部队,我军由此装备了世界上第一款军用小口径狙击步枪(实际上更类似精确射手步枪)。虽然该枪理论上应该取代部队中的85式狙击步枪,但在部队实际使用中,两者并存的情况也不少。这是由于88狙的射击精度不算特别突出(优于95式步枪但不如M4A1步枪),多年来的实际使用经验,部队发现85狙的精度更可靠,这大概是由于5.8mm弹的重量太轻,在中距离射击上不如85狙弹道稳定。在常规部队中,88狙的装备编制与85狙一样,也是每连3支,分别配属在第1、4、7班里。此枪唯二值得称道的优点,一是长度短重量轻,适合携行以及做战术动作;二是拆卸保养方便,适合基层部队使用,除此之外可谓恶评不断,除了众所周知的精度问题之外,其瞄准镜和燕尾槽咬合不严射击时会发生位移,两脚架质量极差,导气箍容易丢失甚至可能在射击时崩飞……随着新时期我军和外军交流的增多,在国际军警狙击手大赛上,我军装备的85式和88式狙击步枪的性能在外军先进的狙击步枪面前显得非常落后,甚至出现了外军参赛队员赛后围着我军使用的85狙合影留念的场面。参赛单位不得不去采购SSG3000、雷明顿M700等国外高精度狙击步枪参赛。近期研制成功的CS/LR4狙击步枪终于结束了这一尴尬。该枪及其配套部件据称单价为26万,因而被戏称为“26式”。该枪通过一系列综合设计大大提升了进精度,并配套装备国产高精度狙击弹,但该枪采用了北约制式的7.62*51mm口径,因此目前仍然只是我军的“参赛装备”,而非正式装备。尽管如此,这支“真正的”狙击步枪仍然在试装备部队中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在多次国内特种兵比武和出国比赛中均大显身手。部队普遍认为其射击精度大大超过了85和88式,比国外高精狙稍微差一点,但也不耽误战术使用,88式狙击步枪“首发离群弹”那样的尴尬再也不会发生了。稍早一些时候,QBU10式12.7mm大口径狙击步枪/反器材步枪也装备部队。本世纪初期,国内多个厂家均有12.7mm口径反器材步枪研制方案并推出了样品,最终QBU10在经历了我军标准严苛的可靠性试验和精度射击考核后脱颖而出,成为了我军特种部队手中的“巴雷特”一级的“大炮狙”。在去年“砺刃-2013”全军特种兵竞赛中,QBU10和CS/LR4均大量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它们配套的测距仪既有原配国产货,也有进口产品;而在瞄准镜方面,有部队更是采购了施华洛世奇的名品配套。这说明我军特种部队仍在尽可能利用国外成熟的狙击步枪配件,扎实的提高战斗力。随着狙击装备的现代化,训练观念和战法的现代化也很重要。革命先辈们曾经在战场上创造过无数个狙击神话,但如果只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即使用上了性能可以与外军相媲美的装备,却仍然采用旧的训练方法,我军狙击作战的水平和近些年实战不断的外军的差距还是难以缩小。也许和装备上的差距相比,理念上的差距更需要时间和实战去弥补。
本文标题:中国狙击步枪发展简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88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