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九下语文文言文试题整理
1一、(一)万钟则不…………………….此之谓失其本心。(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注:①廪丘:地名。②养:供养之地。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④丘:孔子,名丘。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1)是亦不可以已乎?(2)此之谓失其本心。18.文段(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19.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一)中的语句回答。(2分)二、鱼,我所欲也;。。。。。。。。。。此之谓失其本心。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6分)(1)鱼,我所欲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成语就源自自文第一段,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2分)7、简要概括作者在第二段中阐述的观点(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鱼,我所欲也,。。。。。。。。。。。。此之谓失其本心。(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苟得:________________)②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患:______________)(辟:______________)③乡.为身死而不受。(乡:________________)④是亦不可以已.乎?(已:________________)⑤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___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答题(5分)①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______________论证和______________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3分)②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2分)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完成9~13题。(13分)29.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C.此之谓/失其本心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10.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同舍生.皆被绮绣C.是亦不可以已乎然胡不已乎D.万钟于我何加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乡.为身死而不受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3分)答: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7、对下面文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3分)A、委而去之.(到……地方去)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背叛)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器)D、以.天下之所顺(用、靠)8、文中画线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论证的观点是:。文中最能表达“人和”意思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9、翻译下面句子。(3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六、阅读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9~13题。(13分)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①委.而去.之(委:)(去:)②亲戚畔.之(畔:)10.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B.以.天下之所顺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D.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11.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2分)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2.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译文:②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译文:13.“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2分)答:含义:。(1分)。3事例:。(1分)。七、舜发于畎亩之中,。。。。。。。。。。。。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必先苦其心志(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舜发于畎亩之中(的)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到)C.行拂乱其所为(他的)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因而)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曾益其所不能。(2)人恒过然后能改。19.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2分)八、舜发于畎亩之中,。。。。。。。。。。而死于安乐也。15、学习文言文要随时注意积累。请写出例句中加点字的词义,将下面的积累卡片补充完整。(3分)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编号:111词词义例句入①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草色入.帘青《陋室铭》③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7、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3分)一、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善哉。吾请无攻宋矣。”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①子墨子之守圉.有余②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19.下面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C.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D.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虽.杀臣,不能绝也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21.子墨子在与楚王的最后交锋中,为什么要提及“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的情况?(2分)二、疑人窃履(8分)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4如初。”【注释】①踵:到,走到。②缪:“谬”,错误,荒谬。2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主要义项,为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①友人来过.()A.走过,经过B.胜过,超越C.错误,过失D.访,探望②逾年而事暴..()A.暴露,显露B.凶恶残酷的C.突然D.欺凌,损害23.下面句子中与”遂与之绝”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A.甚意,汝之不惠B.乃入见C.微斯人,吾谁与归?D.行者休于树2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25.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2分)三、【甲】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吾请无攻宋矣。”7.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故称布衣。B.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九:九种(攻城的方法)。C.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D.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寇:入侵。8.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挺剑而起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B.虽杀臣,不能绝也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子墨子九距之D.仓鹰击于殿上子墨之闻,起于鲁9.下列各项是对两则文言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乙】两文表现的都是面对强敌,要避免战争除了理直气壮、义正辞严、不畏强暴外,更重要的是艰苦的实践精神,只有把道义与实力结合,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B.【甲】文“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根本原因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C.【乙】文楚王“吾请无攻宋矣”是因为“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D.【甲】【乙】两文从写作方法看都用了对比手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读后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5四、(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节选自《论语十则》)(乙)子墨子起,。。。。。。。不可谓知类。”7.《论语》虽是语录体,但每则都有一个中心,各句联系紧密。请把甲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意思连贯的一段话,注意其中前两句与第三句之间的内在联系。(3分)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忠“与“信”是老师谆谆教诲、反复传授的修身之道,我是不是经常对照它来做呢?8.甲文体现了儒家重视“修身”,乙文反映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请你先简要解释“兼爱”或“非攻”的意思,然后简答:重视“修身”和主张“兼爱”“非攻”对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1)(2)五、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公输盘服。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①公输盘不说:②请说之:③知而不争:④不可谓知类:8.用“/”线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1分)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9.翻译下面句子。(2分)夫子何命焉为?10.(1)第一段交代子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3分)(2)公输盘就是鲁班,子墨子就是墨子。分别写出一个与这两位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2分)①与鲁班有关的成语:②与墨子有关的成语:11.墨子劝服公输盘的语言颇具特点,从论辩技巧上看,你认为成功的关键在哪里?(2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6(1)夫环而攻之环:(2)兵革非不坚利也兵:(3)委而去之
本文标题:九下语文文言文试题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91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