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结构和效率目标
1目录1、论题-------------------------------------------------------------------------22、内容摘要-------------------------------------------------------------------23、引言-------------------------------------------------------------------------34、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平与结构-------------------------------------35、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和结构----------------------------------------46、社会保障体系的结构与效率的关系----------------------------------57、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问题-------------------------------------78、基于效率目标的中国政府社保支出结构的调整-------------------89、参考文献--------------------------------------------112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结构和效率目标——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保体系的思考内容摘要:一国社保体系的确立旨在克服市场经济在公平分配上的失灵,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然而,上个世纪福利国家危机表明,不坚持效率原则的社保制度必将陷入危机之中。社保体系的效率与其结构密切相关,现行中国社保体系既有公平方面的问题没有解决,效率方面的设计也不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与现行社保体系的结构不无关系。因此,应从结构调整入手,完善我国的社保体系,实现其公平与效率的目标。关键词:社会保障公平效率3引言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基本内涵是当劳动者因年老、患病、工伤、生育等原因永久地或暂时地、完全地或部分地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因失业而丧失工作机会、失去收入来源时,由国家和社会通过法律强制对其提供经济上的援助或补偿。同时还包括处于特殊困难和赤贫状态的所有社会成员提供社会帮助和物质救济的各种福利制度。通常把社会保障界定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以及社会互助、个人储畜积累保障甚至包括住房保障等子系统。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平与结构1、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及其演变过程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于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首次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除失业保险外,包括养老、工伤、疾病、生育、遗属等的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已初步建立。该法规适用于国营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与此同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制度也以颁布单行法规的形式逐步建立起来。此后的近三十年,国家也颁布了许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起了适用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保障制度。自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开始了社会保障制度的重构。这一过程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基本是同步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部分城市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试点改革,继而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经过三十年来的努力,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了适用市场经济秩序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二、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和结构面临福利国家的危机,西方各国社保制度改革的取向大多是市场化,即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效率,使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有利于整体社会效率的提升。内容包括:变政府单一福利为混合福利保障。在政府公共福利之外,雇主和雇员对社会保障承担责任和义务,鼓励非政府组织、自愿者组织和私营部门参与福利服务的供给和资源配置。减轻企业与个人税负,激励生产和投资,提高退休年龄,减少包括失业救济金在内的消极支付,增加教育、职业培训等积极支付,也就是说调整了政府社保支出结构,缩减了补偿性保证支出,扩大了发展性保障支出。按照功能来划分,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划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属于补偿性社会保障。主要是为保障社会弱势人群摆脱物质困境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包括一系列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抚恤等内容,主要功能是通过税收和价格手段,采富济贫,对于达不到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4与补偿,以保证社会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达到公平分配,另一部分属于发展性社会保障,是国家为了社会贫困群体摆脱精神困境,提升参与社会发展的机会和能力,以便缩小或者消除与其他社会成员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差距和对立,促进社会和谐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一般包括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开放性扶持、增加失业者就业机会的职业技能培训,对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扶助等内容,其功能则是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发展创造机会的公平。发展性社保体系与补偿性社保体系是并列的,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社会保障制度演变的历程中,社会保障的最初的含义是“救贫”和“防贫”,即保证所有社会成员都能享有最低的生活水平,因此,补偿性社会保障是最早也是最基本的形式但是由于这种支付形式的特点是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公民并不会因此脱贫致富。从这个意义来说,是一种消极的防御性支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保障的内容在不断扩充。现代社会保障不仅承担着“救贫”和“防贫”的责任,而且还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更广阔的福利,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从而使人们尽可能充分地享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增进国民福利。此时,发展性社会保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基本医疗卫生、教育、劳动力培训和扶助性经济开发等项目,一方面提高贫困群体的能力,弥补去发展能力和机会的缺乏,使之跳出贫困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社会人力资本的内在价值,促进社会效率的提高,并且越来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从这个意义来说,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支出。在社保体系的设计中,补偿性与发展性支出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比例。首先必须保证必要的补偿性社保支出,以便社会保障能够真正覆盖那些无力自救的贫者、老者、病残者、失业者,为其提供起码的生活保障。如果补偿性支出过大,就会出现福利国家的种种弊端。如果过小,就会影响政府履行维系社会分配的公正和公平的职能,影响社会发展的长远效率,在此基础上,要根据国情与国力,逐步提高发展性社保支出的比重,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实现机会公平,进而达到结果公平,调动全体社会成员地积极性,间接地增进社会长期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提高社会大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增进社会发展的效率。三、社会保障体系的结构与效率的关系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曾指出,“回顾以往的发展经验,要迅速改善穷人的生活素质,并能在政治条件上保持不断提高,最有效的途径是实行从两方面减轻贫困的战略。第一方面是寻求一种能保证穷人最丰富的资产——劳动力用于生产建设的发展模式。第二方面是广泛地向穷人提供基本的社会服务,特5别是初等教育,基本卫生保健和计划生育。第一方面是提供机会,第二方面是提高穷人利用这些机会的能力。”这一历史经验表明,社保体系的结构与其运行效率密切相关。西方国家调整政府社保支出结构,缩减补偿性保证支出,扩大发展性保障支出,就是由于规避社会保障的效率危机,提高其运行效率的考虑。第一,扩大发展性社会保障的依据源于对贫困及其发生机制的研究,对于贫困,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定义,归结起来,大致有四种“贫困说”:一是“缺乏说”,关注的物质资源和精神方面的匮乏等贫困的表象。二是“能力说”。世界银行就将贫困界定为“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标准的能力”,三是“剥夺说”或“排斥说”,把贫困理解为个人、家庭和群体的物质、文化和社会资源有限,从而被排除在其所在地区的可以接受的最低生活方式之外。四是“地位说”,认为贫困是经济、政治、社会和符号的等级格局的一部分,穷人就处在这格局的底部。从上述定义中可见,贫困首先表现为一种广泛地“缺乏”,不仅是收入的地下和物质的匮乏,还包括精神的困窘、能力的低下和发展机会的丧失。而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困窘又相互助长。贫困者往往由于物质的困窘,使之无力积累物质和人力资本,从而丧失发展的机会,机会的不均等又进一步导致了结果的不均等和新的发展机会的不均等,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而无法自拔,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根本途径是对于贫困者及其子女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其参与发展的能力,增加其参与发展的机会,改善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因此,仅仅依靠对贫困者的生活补助,只能为其提供最低的生活保障,只是治标,并不能达到治本的效果。若要治本必须改变致贫的客观环境,提高贫困者的发展能力,通过扶助达到自助,真正脱贫致富。第二,扩大发展性社会保障存在的理由源于保障人的基本权利的需求和社会公平的目标。人的需求是具有多样性的,既有物质需求,又有精神需求,就有生存的需求,又有发展的需求;人的需求具有刚性,同时又会变化发展,尤其是高层次需求具有发展性特点;人的需求在内容和满足方式上还具有社会性特点。国际经验表明,人均收入达到1000—3000美元,公众对于教育培训等关于自身发展和价值实现方面的需求增长迅速。这些需求的满足程度,直接影响了一个人的生存能力,经济参与能力,收入和财富创造能力,是实现社会均等的重要工具,只有当所有社会曾元无论北京如何,都能够拥有平等的接受教育,获得健康保障的机会时,机会均等的保障机制才会发生作用。根据古典和现代的社会公正理论,公民享受教育、健康和最低生活保障的权利体现了最基本的人权,联合国《人权宣言》第22条、25条、26条对此作了明确规定。基于生产价值上的公民享受教育、健康和最低生活保障的权利,常常通过国家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从而上升为法律上的权利。考虑在现实世界中,即使在机会真正均等的条件下,社会的贫困群6体也难免处于绝对贫困之中。绝对贫困往往影响其平均受教育年限,享用健康服务的数量以及风险中获得保护的程度,从而影响其获取公平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公共干预,保护社会的贫困人口,确保一定程度上的机会公平。为此,政府须在保障公民享受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劳动力培训等发展性需求满足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第三,扩大发展性社会保障支出,有利于协调福利刚性与经济周期波动的矛盾,以及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1974—1975年发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西方经济出现负增长,社会保障水平却由于刚性作用而继续正增长,从而导致了社会保障制度危机。如联邦德国的经济增长率由1973年的4.8%突降为1974年的-0.1%,1975年的-1.3%,而同时期社会保障水平增长率却由112%上升了1.9%和3.8%,法国和英国也发生了类似情况。这说明社会保险制度会起到放大和加剧经济危机,并延长经济衰退期的作用,这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警惕的。为了协调福利刚性与经济周期波动的矛盾。欧盟国家普遍采取的对策是以增加就业为中心,强调“就业保障”,如北欧国家适当控制削减社会福利保障,提供公共就业机会,寻求将“工作”作为社会福利的替代,减少依赖社会救济的人群,也使得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更富有效率,实现社会福利需求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新均衡。在政策方面,主要致力于欧盟个成员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而劳动力市场的培训和再培训也是围绕增加就业机会,保持尽可能的社会失业率。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问题(一)当前现状1.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199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规定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1997年不得低于本人缴费工资的4%,1998年起每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按本人缴费工资11%的数额为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其余部分从企业缴费中划入。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职工养老,不得提前支取。截止到2009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3550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2647万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1567万人。2.医疗保险制度。19
本文标题: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结构和效率目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00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