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导学案第一单元第一节化学真奇妙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世界和实现能量相互转化的重要途径,初步形成物质变化观、微粒观等一些基本观念,提高化学变化知识的应用和分析能力。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应用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化学变化现象的方法。3.体验物质构成价值和意义。重难点:掌握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1.先通读教材第2—7页,进行知识梳理;描述化学变化的定义,知道判断一个现象是否是化学变化,认识物质构成、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3.利用15分钟高效完成。预习自学一、知识准备写出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和伴随的现象二、教材助读1.化学改变了世界:化学能实现分别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举个化学制品的例子。依靠化学,人类才能更好地解决诸如、等重大问题。2.神奇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23.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上分别用符号、和表示氢原子、氧原子和水分子。物质是由组成的,如水是由组成的。物质是由、或构成的,如:水是由构成的,铁是由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构成的。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及其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三、预习自测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A.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B.日环食、日偏食的产生C.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2.家A.食物腐败B.开水沸腾C.天然气燃烧D.菜刀生锈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A.是否需要条件B.是否有明显的现象C.是否生成新物质D.质量是否变化4.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它主要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取一块食盐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以下主要不是化学研究领域的是()A.食盐是由什么组成B.食盐的产地在哪里C.食盐有什么性质和用途D.食盐的微观结构如何5.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在化学变化中原物质变为新物质的实质是()A.只是组成发生变化B.只是结构发生变化C.组成或结构发生了变化D.状态发生变化课内探究案探究点: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当堂检测1.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条件有很大的改善。下列与化学无直接关系的是()A.人们吃上了不含农药的绿色蔬菜B.使用味精等人造调味品C.住上了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D.出行时汽车给人们带来了方便-2.农业生产中提高粮食产量的下列措施与化学无直接关系的是()A.合理使用化肥B.合理使用农药C.使用地膜覆盖技术D.适时灌溉33.下列不是直接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的是()A.用蜡烛照明B.用液化气灶做饭C.用电饭煲煲汤D.用炸药开山造路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属于化学变化的有。A、钢铁生锈B、食物腐烂C、电灯通电发光D、水加热变为水蒸气E、木材燃烧F、玻璃破碎G、咬啐食物H、消化食物I、车胎爆炸J、火药爆炸K、加热蔗糖变黑L、用铁铸成铁锅M、蜡烛燃烧N、湿衣服晾干O、用高粱酿酒P、剩饭变馊Q、工业制氧气R、实验室制氧气S、粮食酿成酒T、镁带燃烧U、汽油挥发V、冰雪熔化W、水结冰X、酒精挥发Y、牛奶变酸Z、光合作用5.下列新技术与其试图解决的问题间的连线不正确的是()A.膜法淡化海水——水资源B.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环境保护C.纳米玻璃——研制新材料D.导电塑料——开发新能源知识总结1、总结课本四个化学变化的现象。2、举例说明物质的构成。(3种)。教学反思: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能力目标: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学习重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并能够明确地表示探究后所得的结论。学习难点:对日常生活中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课堂导学】(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化学科学的每一项成果都是通过科学探究获得的,科学探究也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那么,怎样开展化学科学探究呢?(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蜡烛燃烧的探究(三)成果展示:利用多媒体展示(四)教师点拨: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通过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三个阶段有引导的观察,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2、蜡烛燃烧的探究感受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3、科学探究4(1)一般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结论与解释、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2)科学探究的方法:解题时先明确实验目的,再根据提供的信息和已有知识设计实验,通过实验、现象记录、分析总结现象,得出结论。(五)巩固提升:1.化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是()A.阅读B.调查C.实验D.计算2.小明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一瓶无色气体,木条复燃,该气体可能是:A空气B氧气C氮气D二氧化碳3.对蜡烛燃烧实验,下列属于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吹灭蜡烛,火焰上方有白烟出现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C点燃蜡烛时,石蜡先熔化后燃烧D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课堂检测】填写实验报告教学反思: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道化学实验室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实验原理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2、了解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树立实验安全意识;3、掌握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重点难点〗1、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2、练习药品的取用;3.掌握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实验室里有很多药品是易、易、有性或有性的。为了保证安全,同学们一定要听从老师指导,遵守实验室的规则,规范操作.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1.不能用,不要,不得。2.注意。应该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液体。固体即可。3.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也不要,更不要,要放入。4.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万—眼睛里溅进了药液(尤其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药液),要(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一、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取用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中,取用一般用(或用),块状药品可用夹取。5用过的钥匙或镊子要立刻,以备下次再用.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把块状药品放入以后,再把容器,使块状药品容器的底部,以免。2、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中。1.细口瓶的塞子为何要倒放在桌上?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3.拿细口瓶倒液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为何要朝向手心处?【提问】少量液体如何取用?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取用少量液体可用。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头在,不要,,防止。不要把滴管放在。用过的滴管要,注意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注意:用滴管向某容器滴加液体的时候,要逐滴加入,滴管要垂直悬空放在容器的上方,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部,不能接触容器的内壁。二、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①绝对禁止向。说明:因为此时“明火”的周围存在酒精和酒精蒸气。②绝对禁止用。说明:侧倾的酒精灯会溢出酒精,引起大面积的失火。③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不可。说明:用嘴吹气不仅不易吹灭,还很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起着火或爆炸。④酒精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后,应立刻用。⑤酒精灯火焰分为、、三个部分。部分的温度最高,部分的温度最低。加热时应该用部分加热。⑥酒精灯里的酒精最多不超过灯容积。说明:酒精过满容易引起酒精蒸发而在灯颈处起火。2、给物质加热4.加热试管中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或自己?为什么?5.如果试管外壁有水的话,能否不擦干直接加热?为什么?6.将液体加热到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刻用冷水冲洗?为什么?7.如何给试管中的液体进行预热?【小结】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①试管中的液体的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②试管外的要擦干。③用夹持,夹在距试管口处,手握试管夹的柄。④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要先,再对液体的中下部加热。⑤试管与桌面约成°,并用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要不时移动试管。⑥热的试管不能立刻。目标检测1.在①坩埚②烧杯③烧瓶④蒸发皿⑤量筒⑥试管⑦集气瓶等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时,不宜用作反应容器的是()A、烧杯B、烧瓶C、试管D、量筒63.下列有关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EFA.熄灭酒精灯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取用粉末状药品D.给液体物质加热4、用酒精灯给试管内溶液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是: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液体的中下部。其中与之相关的是()。A、①③⑤⑥B、②④C、②③⑥D③④⑤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水的三态变化》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2.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现象;学习重点:理解分子的特征学习难点: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学习过程:学习任务一: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运动和排列方式实验探究:设想把封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我猜想:我证明:通过观看动画以及课本上的三态图片,组内互相交流,获得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运动和排列特点:固态的水:水分子液态的水:水分子气态的水:水分子获得结论: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和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分子的。这样的变化是变化。所以针管实验中我的猜想是的。(填正确或错误)学习任务二:探究分子的运动与水的状态变化1、阅读课本中“雨后初晴的道路,”路边斑斑水渍,太阳光照下,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是因为,你能试着从微观上解释水蒸发这一现象吗?结论: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能量,运动,分子间间隔2、阅读课本中“水烧开后的锅盖,”水烧开后,解开锅盖,立即就会有许多小水滴滴下。这是因为。你能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这一过程吗?结论: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时,水分子能量,运动,分子间间隔我总结: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能量,运动,分子间的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水分子能量,运动,分子间的变小,水由气态又变回液态。学习任务三:分子的基本特征实验探究: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我观察到混合后体积(填大于、等于、小于)100ml,我认为分子间(有、没7有)间隔归纳共享:通过以上的学习,我对分子有了新的认识(即分子的特点)1、;2、;3、;合作探究:1、教室地面洒点水后为什么会感觉凉爽?2、发烧时用酒精擦身有什么作用?为什么?3、用手指蘸水在桌面上写字,你能看到字迹逐渐消失,却看不见水分子是如何跑掉的?感悟收获:请同学们从知识、实验、自己的体会等方面谈谈本节课都有哪些收获?课堂检测: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达标检测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_能量,运动速率_,分子间的间隔___水蒸气变成液态水的过程中,水分子_能量,运动速率_,分子间的间隔_2.(1)一滴水里的水分子个数由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三万年才能数完,因为(2)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人们在公园能闻到花香,说明(3)为了便于运输和使用,通常把石油气加压变成液态贮存在钢瓶中,这一事实说明3.1994年印度博帕杰毒气泄漏导致很多人中毒。它说明了()A.分子可再分
本文标题:九年级化学上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02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