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两宋时期出现了哪些具有影响的文人画家?他们的艺术主张是什么?文人画指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创作鲜明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趣味的绘画。文人画艺术潮流兴起北宋,活跃于元明清时代,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显著地位。他们注重文学修养,强调主观意趣的表达,进一步注重笔墨书法因素及特定的艺术形成的追求。宋代的著名文人画家有李公麟、苏轼、文同、米芾、米友仁、扬补之、郑所南、赵孟坚等人,他们的创作和理论主张奠定了文人画发展的基础。4、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蘸墨法。5、中国历代国画名作中步辇图的作者是阎立本,簪花仕女图的作者是周昉,珍禽图的作者是黄荃,五马图的作者是李公麟,芙蓉锦鸡图的作者是赵佶,秋效饮马图的作者是赵孟頫。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黄公望,游春图的作者是展子虔。中国画的三大特点1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达到线墨色交相辉映;2以画开拓诗的意境,画中有诗,托物喻情;3将书、画、印三者融合一体,产生形意相生,形色相映的艺术效果。4散点透视。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蕉墨法。“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六朝三大家指的是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画史上“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分别指的是唐代画家(吴道子)和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唐代画马的名家是韩干、画牛的名家是韩滉“徐黄异体”指的是五代画家徐熙和黄筌的花鸟画风格。把写意花鸟推向新阶段的两名主要画家是陈淳、徐渭。明代后期,在肖像画的发展中,以曾鲸为代表的墨骨敷彩画法,在当时的文人中影响很大。元四家是指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五代时期人物画代表是顾闳中,他的代表作品是《韩熙载夜宴图》。海上画派的代表艺术家有四任,虚谷,吴昌硕,吴友如等。岭南画派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白描是北宋的李公麟最先发明的。南宋的梁揩在人物画方面最先采用了减笔画法。唐代人物画的代表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东汉表现说书人生活的陶俑有击鼓说唱俑,西汉大型纪念雕塑有霍去病墓石雕。北宋画家范宽的代表作品是《溪山行旅图》明代后期“松江派”的代表画家是董其昌,他提出的南北宗论北宋四家的是: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国画的基本技法是勾、皴、点、染“美术”:艺术的种类之一。“美术”在历史上是个语义多变的概念。在现代,人们更倾向于称美术为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具体包括绘画、雕塑、工艺、摄影、计算机美术、广告设计、产品设计、建筑和环境艺术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的外延和内涵还会不断发生变化。“四僧”是指八大、石涛、髡残和弘仁四个和尚。这些画家重视感受生活,观察自然和独抒性灵,不以再现前人意境情调上的成就为满足,不限于临摹,不囿于古法。个性鲜明。艺术风貌虽各不相同,但在当时都是十分大胆新颖的创造。如八大,以画寄托亡国之痛,意境苍凉凄楚,使人有“墨点无多泪点多”之感。花鸟画以拟人简约的手法,把充满孤独幽愤的感情宣泄而出,在内容与形式上臻于高度统一。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及山东潍县杨家埠。天津杨柳青年画:精工细腻,生动逼真,设色鲜艳鲜艳雅致,题词也很讲究。风格上追求绘画效果,彩色套印与彩绘结合,细腻鲜丽,人物俊秀传神。苏州桃花坞年画:严谨精致,人物多作微笑表情,着重描绘城市面貌和市民生活,注意透视和明暗,一般都有题诗。以粉红、粉绿为主,具有明丽雅致的效果。潍县杨家埠年画:造型夸张,饱满均衡而富有装饰性,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善于表现农村生活风俗及民间戏曲故事。1.中国的四大石窟使甘肃的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天水开凿的麦积山石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492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以来又发现了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昭陵唐太宗李世民墓,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陵园面积2万公顷,周长60公里,是我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陵园内城朱雀门外司马道两侧沿主轴线列置的120余件精美绝伦的大型石刻群,成为盛唐社会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5.宋朝灭亡后,宋末画家郑思肖不忘故国,擅长作“露根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林泉高致》之三远法《林泉高致》是郭煕山水画创作的一篇经验总结,是由其子郭思整理而成的。全书分六节,即序言、山水训、画意、画诀、画格拾遗、画题。我们只简要阐述他对于山水画艺术的主张。他认为山水画要表现意境。所谓“意境”就是要通过真实地描写对象,体现优美的想象,而构成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艺术形象。山水画不是单纯自然现象的再现,所以他主张:学画画要四面围观,向下俯瞰;画山水要“远望以取其势,近看以取其质”。要注意山水所可能引起的想象:“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天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强调要精确的表现山水在不同地理环境、气候、时间条件下的形成的变化,例如傍晚的太阳就有一些区别,春山晚照、雨过晚照、雪残晚照、疏林晚照、平川返照、远水晚照等等,可使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意态。郭熙认为诗歌能激发画家的想象;对于山水画中的意境创造有启发作用。其子郭思曾举出一些充满视觉形象的诗,如:“天遥来雁小,江阔去帆孤。”“犬眠花影地,牛牧雨声陂。”把诗歌和绘画联系起来郭熙对北宋山水画发展具有许多独创性贡献,如明确划分出三种布境方法:高远、平远和深远,从而肯定了人们对山水视觉观察和感悟的多样性,丰富了山水画的视觉表现力;开始将山水画的视觉表现从仅仅刻划自然质地推进到表现山水在不同季节、不同时辰的变化。三远法是指: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唐代的画马名家有曹霸、韩干,画牛名家有韩洸。五代是花鸟画的成熟阶段。五代的西蜀画家黄筌、黄居寀父子的花鸟画采用勾线填色的技法,称为“勾勒法”,其画风称为“黄体”,演变为后世的工笔画。五代的江南画家以徐熙为代表,其花鸟画直接用色彩点染,不用墨笔勾勒,称为“没骨法”,其画风称为“徐体”,演变为后世的写意画。此时期的著名画家还有荆浩、关同、董源、范宽等。宋代在宫内设立了翰林图画院,以科举考试吸收画家,形成“院体画”,其特点是严密精细,注重法度,作品多供帝王观赏,题材多为山水、花鸟,代表人物有宋徽宗赵佶,其作品有《芙蓉锦鸡图》。宋代反映社会生活的风俗画中最著名的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南宋画院四大家”指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其中马远、夏珪二人创立“水墨苍劲”的画风,善于利用画面的空白,表现画外之意,世称“马一角”、“夏半边”。宋代的社会风俗画还有李唐《村医图》、李嵩《巴船下峡图》、无名氏的《耕织图》、《归牧图》等。还有擅长人物画的画家李公麟,其作品有《五马图》、《维摩居士像》、《免胄图》等。在花鸟画方面,宋代兴起了以梅兰竹菊为题材的“四君子画”。元代画家四大家指倪瓒、黄公望、王蒙、吴镇。明代中期以后画家众多。文征明、沈周、仇英、唐寅被称为“吴派四大家”,以水墨写意见长。其后董其昌创支派“华亭派”,陈继儒创支派“苏松派”。此外,还有以戴进为代表的“浙派”,以吴伟为代表的“江夏派”等。明代画家徐渭被称为“大写意”画家,放笔纵横,水墨淋漓,随意挥洒,不拘成法,甚至用泼墨勾染的技法画牡丹。明末大画家中陈洪绶(老莲)擅长人物画,形象夸张变形,高度概括,以表现人物的个性。清代绘画有两种风格,一是仿古习气,二是怪异风格。前者以“清初六家”为代表,即王时敏、王鉴、王翚(hui)、王原祁、吴历、恽格;后者以石涛、八大山人为代表。继承和后者精神的还有“扬州八怪”李[鱼单]、金农、罗聘、郑燮、闵贞、汪士慎、高翔、黄慎(或有李方膺而无闵贞),他们反对仿古的正统派,主张艺术革新,表现个性,艺术上构图简练,造型突兀,画面奇特,笔法刚健,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视为“怪”。清代末年在江浙、上海出现了许多有名的画家,如“四任”:任熊、任薰、任颐、任预和吴昌硕。四任中的任颐即任伯年,山水、花鸟、人物无一不精;吴昌硕则把书法、绘画、金石篆刻结合在一起,卓然成一大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中西绘画相互影响,中国画进入新的阶段。此时齐白石承前启后,徐悲鸿中西结合,陈衡恪、黄宾虹各有特色,影响了今天的画坛。中国的绘画理论在先秦两汉时比较简略,魏晋南北朝时形成理论,隋唐五代构成系统,宋代进一步精深,元以后是继承和发展。中国画论中的几个主要问题是:形与神的问题、诗情与画意、心师造化与迁想妙得、六法与四格、南宗与北宗。其中诗情画意是评画标准,由苏轼最先提出;心师造化与迁想妙得是创作原则和创作方法;六格是南朝绘画理论家谢赫提出来的绘画创作与批评的六条标准;四格是唐代提出来的评画标准;南宗与北宗则是在佛教南北禅宗理论影响下形成的山水画理论。最早提出形神关系的是唐代顾恺之的“传神论”,但真正将这一见解加以精深发挥的是欧阳修、沈括、苏轼等人。清代的石涛提出“不似之似”,后来齐白石提出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诗情画意是一种评画标准,是宋代的苏轼首先提出的,他评论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心师造化”是南朝陈时姚最在《续画品录》里首先提出来的,正确指出了画家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迁想妙得”是顾恺之首先提出来的。“六法”则是南朝绘画理论家谢赫提出来的绘画创作与批评的六条标准,在《古画品录》里提出的,指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四格”是唐代提出,宋代完善,指逸格、神格、妙格、能格。
本文标题:中国美术史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08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