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中国茶文化-用茶的源流
第一章茶文化基础知识•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唐·陆羽《茶经》•公元758年左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学专著《茶经》在中国诞生。它对后世茶业生产以及茶文化发展起到了极其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一节中国用茶的源流•茶在中国的应用过程,若用人的“生命历程”作比喻的话,就可以分为三个相承启的阶段:药用、食用、饮用。•药用为其开始之门,食用次之,饮用则为最后发展阶段。但茶文化却是因其而发扬光大。•(注意是“发扬光大”,所以中国茶文化的源头应从药用开始。)•在我国茶用早期,药用和食用难于进行明确划分,古人有“药食同源”之说,可见,茶的药用和食用阶段是交织在一起的一、药用•在我国,饮茶之始,是“食饮同宗”。我们祖先仅把茶叶当作药物,他们从野生大茶树上砍下枝条,采集嫩梢,先是生嚼,后是加水煮成羹汤,供人饮用。•传说早在四五千年前的神农时代,就有“得荼而解毒”之说。“荼”,又称“苦荼”,为“茶”字的古字。•至公元7世纪即中唐时期,才以“茶”字代替“荼”字。•因而最早记载饮茶的既不是“诸子之言”,也不是史书,而是本草一类的“药书”,例如《神农本草》《食论》《本草拾遗》《本草纲目》等书中均有关于“茶”之条目。神农氏•神农氏是中国上古时代一位被神化了的人物形象,与伏羲、燧人氏并称为三皇。传说他不仅是中国农业、医药和其他许多事物的发明者,也是中国茶叶利用的创始人。神农氏不仅教老百姓农业知识,还教会老百姓识别可食用的植物和药物。神农氏采摘草木的果实,尝其汁液,中毒70多次,都是用“荼”解的毒。可以说,是神农氏最早认识了茶,并以茶为药,发现了茶的药用功能。•有关神农氏,《庄子》一书中有“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干干,民知其母,不知其父”的记载;一些史书中也有神农氏即炎帝的说法。神农说•可见,神农以茶解毒的传说应发生在夏商之前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转变时期,距今有5000来年的历史。因此,如果以神农氏为中国使用茶叶的鼻祖,那么中国人使用茶叶的历史已经有5000多年了。古代专业人士对茶的药用功能的阐述•《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神农食经》(秦汉时人托名神农所作)说:“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神农本草经》记载有“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东汉神医华佗在《食论》中也说茶味道较苦,但经常服食的话则有利于头脑清醒、思维敏捷。•明代顾元庆在《茶谱》中写道:“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痤、少睡、利尿、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更是把茶的药用功能说得异常清楚。•世界最早的茶叶专著——陆羽的《茶经》,更全面论述了茶的功效:“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名医李时珍则从医药专家角度将茶的品性、药用价值一一道来:茶味较苦,品性趋寒,因而最宜于用来降火,如果喝温茶那心中火气就会被茶汤减去,如果喝热茶那火气就会随着茶汤而挥发。并且茶汤还有解酒的功能,能使人神清气爽不再贪睡。•清代黄宫绣在《本草求真》中:……但热服则宜,冷服聚痰,多服少睡,久服瘦人;空心饮茶能入肾消火,复于脾胃生寒,万不宜服。”从利与害两个方面阐述了茶的作用。好茶的文人对茶的功用见解•李白就有“破睡见茶功”的诗句,赞赏茶叶提神醒脑的功效。•唐代刘贞亮概括饮茶好处为“十德”,即: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闻龙《茶笺》说:用浓茶漱口可去烦腻、健胃,又可坚齿。•宋代吴淑在《茶赋》中说:“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芪之利,其功若神。效在不眠,功存悦志,惟芳茗之为用,益饮食之所资。”•对于我国边疆少数民族而言,茶的药用功能更为突出,在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着“宁可三日不吃粮,不可一日不喝茶”的谚语。这是因为,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因为都是居住在高寒地区,日常主食都是牛羊等肉类食品,腥膻不易消化,而茶恰好有除腥腻促消化的功效。二、食用•食用食用茶叶,就是把茶作为食物充饥,或是做菜吃。•《晏子春秋》中记载:“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灸三弋、五卵、茗菜而已。”•东周的春秋时期,晏子就是将茶作为下饭的菜食用。擂茶•有一些原始形态的茶食仍为现代人所享用。例如:至今仍流传在湖南、江西、福建、广东、浙江、江苏一带的吃擂茶的习惯。•擂茶,古时候人们称为“三生汤”。它是一种用生米、生姜、生叶(新鲜茶叶)三种原料为主制成的一种饮品。姜盐豆子茶•还有一种简单化的“姜盐豆子茶”:就是取适量的茶叶和炒香的黄豆、芝麻、姜、盐放入茶碗中,直接用开水沏泡即成。它简单方便,颇适合现代人的胃口。三、饮用•中国的饮茶,在秦统一巴蜀之前,就已经在巴蜀兴起了。巴蜀常被称作为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西周说•西周时期:《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所进贡的茶叶是“园有芳蒻香茗”,说明已经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秦汉说•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中有“脍鱼炰鳖,烹荼尽具”、反映了成都一带,在西汉时不但饮茶已成风尚,而且在地主富豪家里,还出现了专门的饮茶器具。•武阳买荼,杨氏担荷则反映成都附近,由于茶的消费和贸易需要,茶叶已经商品化,还出现了一定的茶叶市场。•西汉时,茶是作为四川的特产通过进贡的渠道才传到了当时的京城长安。在当时,只是供上层社会享用的珍稀品。我们常说和“茶”相关的话?•茶好客常来。•来客无烟茶,算个啥人家!•人走茶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好茶敬上宾,次茶等常客。
本文标题:中国茶文化-用茶的源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11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