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九年级思品(粤教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社会思品组九年级集体备课《思想品德》教学设计教师:第一单元认识国情了解制度第一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第一课时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并分析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2、理解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方法。二、重点与难点:1、正确认识: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三、教学流程:引课:引导学生看探究园的“国情透视”部分,并结合图片完成书上的问题。新课过程:我们已经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为什么还是发展中国家呢?(为什么我们正处于社会主初级阶段?)——学生讨论、发表看法(一)、分析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原因:(1)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时一穷二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可以联系一下中国的近代史)(2)现实原因:从经济建设起点低、基础薄弱的现状讲解。(举例说明)2、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分析社会主义:从社会性质上分析,为什么说我国已经属于社会主义?——联系“三大改造”(2)分析初级阶段:从发展程度上分析:为什么还是初级阶段,不是高级阶段呢?初级有哪些表现?(联系书本P2——P3的图片,自己寻找的图片)引出结论:①、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发展不平衡生产力水平比较高的领域:航空航天等少数高科技领域;而其余领域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②、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较发达,西部比较落后③、科技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如2007年秋才开始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④、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如市场经济体制制度等还不完善总结:我们认识国情,必须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八个字统一起来把握。这一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以后走上社会,参与国家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二)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先看三则材料:材料一:据新华网、人民网“两会”期间开辟的“我向总理提个问”专栏统计,近50万网民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排在了前三位,其次还有就业、住房、社会治安、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问题。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之后的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时说:“我最痛心的是没有很好的把群众关心的看病、上学、就业、住房等问题解决好”。材料三:家庭四大件的变化:上世纪50——70年代,“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冰箱、彩电、洗衣机、录音机”;90年代后期,“空调、电脑、手机、汽车”。师提问:你从以上三则材料中看出什么问题?由学生概括得出:(1)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尽管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我们国家现有的发展水平仍然无法满足我国人们的需求,从而形成了一对突出的矛盾,而且也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师提问:如何解决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分析:落后的社会生产————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要使这对矛盾平衡有两种方法:(1)改变落后的社会生产(2)压制人们的需求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毫无疑问,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改变落后的社会生产。因此党和国家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确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根据时间的许可适当展开,如:综合国力的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等,可以结合身边的变化来讲)3、历史教训:认识国情,明确任务,我们就要以此为依据制定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建国初期,由于对国情认识不够,我们在建设中走了很多弯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极大破坏了生产力,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十分严重的损失。改革开放后,由于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我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十一五”规划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试问: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工作不会偏离了这个中心呢?4、判断标准:(即“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五、板书设计:第一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一)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原因:2、初级阶段不发达的表现:3、正确认识: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1、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即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六、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教学目标:1、了解:制定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依据——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基本国情)。2、理解:基本路线的内容。3、掌握: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难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三、教学流程:引课:回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要求不看书回答)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向父母或爷爷奶奶了解他们在改革前后的不同生活经历,把感受最深的事记下来,为课堂教学作思想铺垫。新课过程:1、讲述父母或爷爷奶奶在十几岁时的生活经历。听后有何感想?2、探寻原因缅伟人:在学生讲述之后,老师设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并出示邓小平相关图片,问:“这位伟人是谁?你知道他的哪些相关情况?”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老师总结: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让我们走近伟人,进一步了解改革开放。3、畅所欲言话改革:A、教师介绍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村民,冒着生命危险订“契约”实行包产到户,后来改革成功并推广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改革的内容、性质及目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B、深圳的崛起图片和我国“入世”的相关情况介绍,说明对外开放也是改革,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4、众说纷纭谈路线:读书本“邓小平与基本路线图”。设问:“邓小平说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对此,应如何理解?你认为改革开放与基本路线有何关系?基本路线的内容怎样?其制定依据是什么?”(1)自主学习来解惑。让学生看书明确基本路线的四部分内容及核心内容。教师补充分析:A、结合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说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及举措(如国家五大重点工程)。B、明确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并解说它在98年抗洪救灾中的作用。老师强调四项基本原则犹如社会主义大厦的四根擎天大柱,不能动摇其中任何一项,是我们的立国之本。(2)图表归结求深化: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又有何内在联系呢?请你以不同的方式(可以是语言、文字、漫画、图表图示等形式)说明他们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师总结图示如巨轮的动力系统与导航系统等。5、时事点评悟变化:再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后的材料(见教材P8——P12),请学生当特约评论员,对时事资料进行分析和点评,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进一步说明要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6、师小结: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是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其中,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四、板书设计:(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目的——为了更好地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项任务,早日实现现代化。2、依据——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3、核心内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五、教学反思:第二课富有活力的经济制度第一课时富有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一.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理解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教学难点: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的关系三、教学流程1、观察与思考出示琳琅满目的商品图片,就我国存在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归类并说明所占的比重。2、家族大会餐以“我”的形式,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介绍各种经济成分及作用。3、图表见地位老师根据学生介绍,做好位置排列,整理知识要点,建构知识网络;特别强调国有经济的作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4、成分大搜索(1)由学生归结这些经济成分分别属于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2)再用“观察与思考”图说明它们各自的地位,强调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与作用。(3)介绍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4)明确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内容及相互关系。如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犹如中国经济发展大厦的“基石”和“窗户”。5、探究与交流引导分析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6、实践与评价结合书P18收入来源小调查,加深对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解。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五、板书设计:第二课富有活力的经济制度(一)富有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1)公有制经济及其作用1、所有制结构(2)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及其作用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六、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2、理解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的关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2、教学难点:理解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的关系三、教学流程1、复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地位、作用。2、议一议:结合书P18收入来源小调查,说说他们的收入来源属于哪一分配制度?(区别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并进一步分析分配方式与所有制经济的关系,以突破难点。)3、引导学生学习分配制度的相关内容。明确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4、引导学生看书P19阅读与感悟《分配制度的新变化,好日子的新困惑》使学生加深对我国分配制度的理解。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五、教学反思:第三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第一课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现阶段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2、作为当代中学生要了解自己国家的政治制度,懂得我国人民如何行使权力,树立起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教学难点: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三、教学流程1、考考你:每年3月份,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什么?2、实况转播:播放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召开简况并设问:“你想不想当人大代表?你还知道有关人民代表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哪些情况?”3、记者播报:根据课前调查的情况,让一学生“小记者”谈谈人大代表的产生、职责、任期等情况,说明自己对人民当家作主的理解。或结合书本图片,小组交流“图片反映了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哪些内容?并联系身边的事例,说说我国人民是如何当家作主的?”4、导学:国家就如一架机器,要使这架庞大的机器正常运转,就要对其运转的个个环节进行科学的设计和管理,你知道我国设置的哪些国家机关吗?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老师再播放全国人大召开情况,介绍全国人大职权及由此产生的其他国家机关,并画出中央国家机关简图,让学生说明各国家机关的关系。5、归结深化: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分析它们的关系,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与优点在于不仅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又能解决由人民一起直接决定国家大事所引起的困难,并着重区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6、激思解疑:用民族欢聚图,介绍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保证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又一项
本文标题:九年级思品(粤教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14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