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名词解释1.辛酉政变:1861年,外逃的咸丰皇帝病死,慈禧妄图“垂帘听政”,但遭到顾命大臣端华等人的反对。于是,慈禧勾结咸丰的弟弟奕动政变,逮捕杀害了端华等人,顺利夺取了全次鸦片战争期间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唯洋人马首是瞻,颇受侵略者赏识,便利了帝国主义的对华侵略,清政府逐渐堕落为“洋人的朝廷”。因为1861年是旧历辛酉年,因此这场政变被称为“辛酉政变”。2.第三条道路:又叫“中间路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中间势力,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鼓吹的建国方案。即要在中国建立一个名符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但是,由于这些中间势力既没有掌握国家政权,也没有自己的军队,所以他们的主张在实际上并不具备现实的可行性。决定中国命运的,要么是中国共产党,要么是中国国民党。3.《新青年》:——新文化运动中的著名刊物。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由陈独秀创办于上海。刊物宗旨在“改造青年之思想”和“批评时政”。1916年9月改名为《新青年》,胡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都在上面发表文章,鼓吹民主,科学,批判封建文化,提倡文学革命。1920年9月由陈望接编后,增加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党的理论刊物。4.遵义会议:长征途中,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起草了遵义会议决议。会后不久,确定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分工,成立了新的三人团,负责红军军事行动。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提出的。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危急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5.一二九运动: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后,中日矛盾进一步激化,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发出了“救亡图存,全民抗战”的号召。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市民在天桥下召开市民大会,会后举行了更大规模的游行。这就是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到来。6.《论持久战》:1938年5月至6月期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演讲,总结抗战以来的经验,驳斥了“亡国论”,“速胜论”等错误观点,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毛泽东对双方战争性质等进行分析,指出敌强我弱,中国不会速胜;敌小我大,中国也不会亡国。敌退步,失道寡助,我进步,得道多助。中国的抗日必然是一场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必然属于中国。他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战胜利唯一正确道路是实行人民战争。《论持久战》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方针,对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产生了积极影响。7.五四指示:在全面内战爆发的前夕,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在此之后,通过开展清算斗争等,到1947年下半年,解放区即有2/3的地区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这为中共赢得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彻底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8.七届二全会: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村召开七届二中全会。会议规定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响应该采取的基本政策,指出了中国有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有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思想。他告诫全党,必须警惕糖衣炮弹的进攻,不要在这种攻击面前打败仗。这次会议,为即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指明了方向,大大推动了新中国的各项建设。9.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谕旨,开始变法,并在其后103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百日维新”,也称“戊戌变法”。其内容包括: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提倡向皇帝上书言事;经济方面,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军事方面,采用西法练兵;文化教育方面,创立京师大学堂等。“百日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但是改革并未触及封建制度根本,是一种十分温和不彻底的方案。遭到了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镇压,最终失败。简答题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成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答:由于中国的贫穷落后,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致使中国主权大量丧失。如:割让香港岛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外国船舰可以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中国领海主权;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约束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等。这样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成为了中国近代史开端。2.如何理解近代中华民族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答: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又紧密相连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开辟道路。所以,第一个任务是为第二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第二个任务是第一个任务的逻辑发展。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答:客观上说,是帝国主义绝不允许中国成为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他们失去中国这个剥削奴役的对象。所以他们扶植袁世凯,干涉和破坏中国革命。主观上说,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很多弱点。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4.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答:第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是辛亥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20世纪初,为对外支付巨额赔款,清政府加剧了对人民的剥削,致使民怨沸腾,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在中外反动派的严重压迫下,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遍及全国,及产阶级开始成为主要角色。第二,清末“新政”的破产是辛亥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为摆脱困境,清政府先后宣布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其根本目的在于延续反动统治,清政府不断借改革之名加强皇权,最终使统治集团内部分崩离析,激化了社会矛盾名家汇总了统治危机。第三,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并成为革命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牢笼,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奠定了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知识分子,他们接触西方政治思想,对世界大势和民族危机有更敏锐的认识。在民族危难加深的推动下开始摸索救国新道路。这些青年知识分子,成为了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5.中国的官僚资本是如何入形成的答:中国的官僚资本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中的国家垄断资本不同,他不是在工业生产发展,一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不是经过一般垄断后进入国家垄断的。他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直接利用国家政权,一方面掠夺工农劳动群众及其他小生产者,一方面压迫民族资产阶级,兼并民族资本,而直接形成为国家垄断资本的。6.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答:(1)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十月革命给中国人一个启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解放的道路。(2)十月革命给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现实的道路,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阶级到东方被压迫民族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革命阵线。从此,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7.长征精神答: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的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8.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答:第一,广大人民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第二,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广大党员的献身精神。第三,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9.在五四运动后的思想解放潮流中,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答:(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先进分子对西方文明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即从学习转向怀疑。(2)十月革命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真理。给先进分子以崭新的启发。(3)在当时各中学说的选择比较中,马克思主义显示了改造世界的强大生命力。10.简述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答:第一,建立了广泛统一的战线。第二,坚持革命武装斗争。第三,加强共产党的建设11.简要评价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答:战略防御阶段:(1)粉碎了日本的速胜计划(2)为中共起掩护作用(3)鼓舞了士气(4)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内迁争取时间(5)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唤起国际社会同情。对战场的评价,要着眼于战略而不是战役,以空间换时间。在相持阶段:(1)仍然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2)对日本侵略继续组织抵抗(3)牵制了日本在华40%左右兵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解放战场的压力(4)国民党站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一边,并以大国身份参加了一系列国际会议。后期有消极抗战,反共的一面。辨析题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文明。答:错误。对该观点要辩证地分析。资本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落后贫穷的根本原因。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只是披着“文明的外衣”,实际上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对近代中国历史发生了根本全方位的影响,造成了近代中国长期积贫积弱贫困落后的结果。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主观动机是要掠夺压迫中国,企图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完全是由他们的利益驱使,绝非给近代中国带来文明。更重要的是中国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所产生的成果和利益,绝大多数中国人民是享受不到的。但同时,我们也要承认它带来的客观效果,如瓦解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传播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并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使命。”那些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的所作所为暴露了他们野蛮贪婪的真面目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掠夺本性。历史事实和侵略者自供,有力驳斥了所谓殖民主义“为中国带来文明”的谬论。2.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三民主义。答:错。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中共一大,这次大会标志着国民党改组工作的完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国民党一大宣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并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新三民主义与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因此,包括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成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3.国民党政府是抗战正面战场的主力军,因此是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答:错。国民党政府负责正面战场的主要抗战任务,建立国民参政会,团结各党派共同抗日,为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但是,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积极反共,消极抗日,制造了一系列反共摩擦事件。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统一战线,在敌后战场坚持了对日军的游击战,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中国共产党是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4.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是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答:错。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主要是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和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集中起来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5.《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
本文标题:中国近代史纲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16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