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课题,当今中国居民养老问题研究
1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课题当今中国居民养老问题分析——以天津城乡地区为例一、当前中国社会养老问题现状及分析(一)城市通过对所收集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以及我们对天津北辰区爱馨养老院的实地调查结果分析,对城市养老方式及现状作如下分析:1、家庭养老: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子女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小两口白天上班,且工作压力很大,照顾孩子无能为力,有老人在家照顾孩子的上下学和三餐饮食起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老人和子女一起生活也省去子女来回看望老人的时间,相互之间也能够帮助。老人有了子女的直接照顾会更加舒适些,当然比较自然,毕竟赡养老人是子女的义务和责任。但是在生活上的不便是很麻烦的,而不容易解决,相互之间在一起住也不免发生矛盾。有些事情政府是没办法解决的,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当然这也受到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年人的思想观念大多是比较保守封闭的,因此家庭养老也是很多家庭的首要选择。2、养老院养老:老年人在养老院里会有更加专业的照顾,避免了家庭事故的麻烦,养老院大部分都是老人,这样老人与老人之间会比较好交流,有共同语言,有益于心理的发展。养老院会给老人提供锻炼的器械,有对症的药物,有养生的秘方,每天的生活都会比较规律,这样也省去工作繁忙子女的工夫,一些正规的养老院的条件确实不错。但目前养老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它们的共性问题有几个:一是不安全,都在居民楼内,没有防火通道;二是住的差,一套出租房里挤几十张简陋的单人床;三是吃的不好,刷锅水泡馒头喂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四是卫生不合格,没有消毒柜,环境脏;再有很多子女把老人送进养老院就万事大吉了,他们可能体会不到老人的心情,他们不向往有多么富足的生活,想的就是能和子女们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就好,这样给老年人的饿心理造成极大地伤害,心情不好,烦闷孤独,同时就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出现。正规养老院确实不错,选择起来一定要慎重,一切以老人的意愿为准。3、雇佣保姆:子女雇佣保姆照顾独自居住的老人,这样对子女和老人都有一定的好处,省去子女的时间,还可以增加就业。有一个贴心的保姆,老人就会踏实2些,在自己的房子里也住得舒服些。这也免不了虐待事件的出现,相对于养老院还是会少一些,老人的心理也会开朗些,当今社会相当大一部分人会选择这种方式进行养老。保姆长期照顾老人不免会出现烦躁现象,进而厌弃老年人。(二)农村通过与城市养老现状的研究对比以及天津市中北镇附近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家庭规模缩小以及家庭功能弱化。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事实,我国家庭人数比以往有了很大程度的下降,据统计,到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为止,我国每户家庭的人数不超过4人,也就是说,很多老年人是生活在两代以内的家庭当中,比以往的三世同堂甚至是四世同堂时的家庭规模要小许多。此外,子女减少和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还使得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照料产生了许多困难。以往子女多意味着老年人有较多的支持来源,而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使得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变得异乎寻常的困难。总之,家庭的小型化和核心家庭的增多,使得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同时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也意味着健康不佳的老年人在经济供养之外还面临生活不便、照料不够、精神苦闷等问题。2,竞争压力增加、人口流动加快、代际倾斜严重。现代社会人口流动越来越快,大量农村的年轻人进城打工。迫于岗位的竞争压力,忙于工作和事业,使他们无暇顾及父母;同时,一些青年夫妇较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有限的时间、3精力和财力都向独子或独女倾斜,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这对老年父母的心理健康和实际的生活质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3,老年人平均寿命延长、患病率、伤残率上升、自理能力下降。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同时,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超过75岁之后),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有所恶化,患病率、伤残率会上升,自理能力下降,将更多地需要日常护理、生活照料和社会服务。这一切必将加大家庭的负担,也必将导致年轻人消极拒养老人情绪的增加。4,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快速发展,带动了小城镇的兴起,从而导致了大批农业劳动力转到了工业生产中来,我国农村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这种状况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更,它弱化了土地保障作用,促使了新型的社会养老方式的产生;而另一方面,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者作为养老义务承担者的角色,家庭赡养和生活照料功能随之受到削弱。5,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起步较晚,制度不完善。再加上农民素质、社会心理、传统文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农民对保险制度的信任度、等因素的影响,与城市职工养老保险相比,状况很不如意。早在今年前,中国各主要城市相继建立了城市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但对于8亿农民来说,社会化养老保险距离他们还较远。从目前农民缴费和经济承受能力的情况看,几十年后,他们平均每人每月拿到的养老保险金根本达不到保险的目的。另外,我国农村社会保险当前还存在保费设计不科学和管理不够完善等缺点。二、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对策研究(一).城市养老的对策1、继续巩固家庭养老这一基础不动摇。家庭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无论是社会制度的变迁、家庭结构的变化还是生活方式的改变都始终保持着传统式家庭关系,父母有养育子女的责任,子女有赡养父母的责任,代代相传。要继续通过宣传法律法规、倡导文明新风、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等形式,进一步确立子女的赡养责任和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基础保障。2、鼓励和支持低龄老人老有所为,走积极的养老之路,尽量减轻家庭养老的负担。老年人在未老之时和进入低龄老人阶段要通过养老保险储备自筹养老金,或4通过适度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挣得一些收入充当日后的养老金,以减轻子女的赡养负担。3、加快社区养老服务建设。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政策,政府在加大推动的同时,也要加大投入的力度,一是服务机构的队伍建设;二是服务设施建设。使老年人能就近得到咨询、购物、清扫、陪伴、护理、紧急救护等各种服务,建立多动能、多层次、多项目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4、要进一步加强老年人的养老保障。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扶持力度,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让人民看到实惠、得到实惠。要改变现行的新农保全部由个人缴纳的做法,实行与城镇养老保险一样由“国家、集体、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以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实现资源共享,体现社会公平,切实解决好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二).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研究1,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要是养老保障的内容走向专业化发展道路。一般而言,农村养老可以有两个基本经济来源,一是家庭土地经营收入,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除此以外还有一些补充来源,一是在农村经济发达的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可以基于土地经营收入建立养老保障基金,用以支持个人账户储蓄和养老金支付;二是发展农村社区服务,以降低老人生活成本和提高生活质量。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无土地经营能力和无养老金积累的人提供救助。当然,在这种体系下,政府应该担负起提供资金担保、向农村土地经营者提供政策支持、向城镇个人账户参保人提供政策支持(如税收优惠)等的责任。至于专业化,就是要求在保障内容上将用于养老保障的生产项目与生活项目分开,将保险项目从福利、救济项目中分开,这样可以提高制度效率和管理水平。2,在家庭养老的传统基础上,建立相对完善的社会养老和社区养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社会养老应当是一个根本的养老保障系统,是国家、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建立而形成的养老保障体系,国家及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提供充分的政策保障。其一般包括养老金制度、老年福利制度、老年服务体系、养老保险制度以及维护老年人利益的法规等。1996年8月29日,我国颁布了第一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这对农村老年人来说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但是,由于农村老年人多数没有“单位”,国家和政府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而没有设立针对农村老5年人的养老金制度和老年福利制度,老年服务体系也没有形成,养老保险还只在小部分农村试行,由于养老保险金是由经年积累而来,现时的老年人尚不能享受。所以在农村除了占百分之几的离退休返乡居住的老年干部职工外,90%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基本处在社会经济保障体系之外。对农村老年人来说,社会养老机制几乎不存在。这实质上是一个暂时的缺陷。3,要加大对广大农村人口的宣传,是他们认识到重视养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广大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认识不够,是我国农村人口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较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各级政府应该给予重视对广大农民的宣传,鼓励他们(尤其是有条件地区的农民)加入各种对自身今后进入老年时有益的养老保险,因为农民是否充分认识和有投保积极性,是推动农村养老问题解决的重要动力,要让广大农民认识到解决自身的养老问题,不仅仅是个人的养老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他们自身的养老问题能否解决是直接关乎农村稳定大局的大事。4,对于社会保险项目,政府有关部门要完善政策,建立基金良性循环机制和监督机制,努力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化。在当前,我们用于社会保险的基金管理还不规范,一些社会保障基金的具体用途也不透明,也就是说我们在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上还存在漏洞,监督机制还很脆弱。因此,我们政府应高度重视、调整现有政策,尤其是要加大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努力使社会保障基金增殖,使农村社会养老有稳固充足的资金来源。5,在农村,我们应该积极构建针对老年人的社区服务的社会支援网络,努力使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网络化。虽然农村社区具有封闭性、地域性等不利于社区整合力发展的弱点,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一些有效途径来建构起对农村老年人有效的社会支援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我们的政府应该起根本性的“保底”作用,在政府的基础上,我们的一些民间社会福利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可以为老年人专门开展养老服务。在这种“政府+社会”的体系作用下,可以有效的弥补我们其他养老方式的不足。三、结语总之,当前我国养老仍然是以家庭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模式。在家庭为主的养老模式下,为老人们提供的供养渠道单一,供养类型不够完善;而对于社会养老,参加的老年人不多,覆盖面不广,许多措施也不完善;由于受我国当前经6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个人、家庭、社区、政府在养老问题上应该互相配合,在政府起“保底”作用、并提供完善的政策和制度保证的条件下,社会养老是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可行之路。最后,要解决我国社会养老这一难题,我们可以尝试走向我们发展经济那样的非均衡发展、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建立相对完善的社会养老和社区养老体系、积极构建针对老年人的社区服务的社会支援网络之路,同时,我们也要对养老保险加大宣传力度和对养老保险的各种内容加强管理和监督(尤其是对养老基金的管理和监督)的力度。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困扰中国的养老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妥善地解决。
本文标题: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课题,当今中国居民养老问题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16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