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中国通史名词解释隋唐至明清
中国通史复习名词解释1.关陇集团西魏在关中建立后,宇文泰掌握大权,他接受关陇地主武功人苏绰的六条建议,进行了军事改革,创立府兵制。宇文泰仿周官六军将鲜卑军改编为6军,设柱国大将军,下分12军,设大将军,军下设24开府将军,开府下又设48仪同将军,各级将领组成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他们分别来自进入关中的鲜卑拓跋、关陇五胡、汉族地主及六镇中的武川镇军人。这些柱国大将军多为北周、隋、唐皇室祖先,长期居住关中,成为唐朝中坚。关陇胡汉地主后来成为这个集团的主要依靠力量。这个集团的兴起,意味着魏晋出现的中原士族集团的衰落。它在中国历史上左右政局长达数百年,并且成为隋唐文化的领导创建者。2.三省六部制中国隋唐时中央政治制度。开始形成于魏晋南北朝,隋正式确立三省六部体制,唐承隋制,并加以完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隋时曾改为内史省,唐复称中书省,长官为中书令。门下省,始于南梁,长官为侍中。尚书省,东汉时称尚书台,南梁时正式称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南梁时,尚书省下设六曹,隋时改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下设二十四司,分掌各项具体行政事务。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三省职责分明,分工合作,互相牵制,共同执行宰相的职责。三省六部制是相当完备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国通史复习名词解释的政治制度。中唐以后,宦官专权,三省六部形同虚设;宋代虽保留三省体制,但仅有其名,而无实任,三省六部制逐渐废除。3.府兵制西魏、北周和隋唐的军事制度。西魏建立之初,民贫兵弱,势力比不上东魏。因而,西魏政权的操纵者宇文泰实行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改革,在军事上的改革就是建立了新的军事制度府兵制。从大统八年(542)起,宇文泰仿《周礼》所说六军之制,把西魏五万鲜卑禁旅军改建为六军,由六个柱国分领,每个柱国辖两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辖两开府,共有十二个大将军、二十四个开府,由大丞相宇文泰为最高统帅,从而形成以府为基本单位的军事组织系统。宇文泰和无实权的宗室元欣也是柱国,加上具体领兵的六柱国,共有八柱国。八柱国的建制符合鲜卑族早期八部(八国)大人统兵的部落兵制,府兵主将和兵士改为鲜卑旧姓,而六柱国又符合《周礼》六军之制,可见,宇文泰建立府兵制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宇文泰这个汉化的鲜卑人需要依靠势力强大的鲜卑贵族,又要联络中华正统文明继承者的汉人士族,才能够图强求发展。府兵兵士由主将率领轮番宿卫,不当番时习武艺,他们另立户籍,免除其它赋役。大统九年(543)后,宇文泰又广募关陇汉族豪强子弟,扩充乡兵,并陆续归并到府兵中。到北周武帝时,府兵成为皇帝侍卫,隶属中央六卫,由皇帝统帅。隋朝时,军府先后改名为骠骑府、鹰扬府,府兵分属十二卫,户籍改属州县,也从事生产。唐朝时,军府先中国通史复习名词解释后称骠骑府、折冲府,府兵制转化为兵农合一、耕战结合的军事制度。唐玄宗开元年间,兵士改用招募征集。天宝以后,府兵制已名存实亡,终于被募兵制所取代。府兵制实行了三、四百年,在当时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它所创立的兵农合一、耕战结合的原则对我国军事制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4.开皇律隋初制定的刑律。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命高颎、杨素、郑译等在北魏、北齐旧律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开皇三年(583年),苏威、牛弘等又进行了修订。《开皇律》废除了酷法,只保留律令五百条。刑名分死、流、徒、杖、笞五等。死刑又分绞、斩二等;流刑分流千里、一千五百里、二千里三等;徒刑分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五等;杖刑分杖六十至一百五等;笞刑分笞十至五十五等。又订“十恶”之条,即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凡触犯者皆从严惩治,不加赦免。改定后的《开皇律》,法行宽平的原则适应了新王朝建立之初世望宽平、人心思稳的政治需要。但制定《开皇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和地主阶级的利益,所以贵族官僚在法律上享有特权,规定贵族官僚犯法,只要不涉及“十恶”,可减一等治罪或用铜赎罪。《开皇律》继承了中国封建法制的基本精神,所以也为历代封建法典所沿袭。5.科举制度中国通史复习名词解释隋朝建立而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因分科取士而得名。隋文帝废除被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587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唐代复设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武则天亲行殿试,增武举。由皇帝特诏举行者称制科。诸科之中,唯进士科为常设,最为重要。宋以后均用儒家经义取士。明清两朝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规定文章的格式为八股文,解释须以朱熹《四书集注》等书为依据。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遂被废除。6.大运河隋炀帝时为了加强南北的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于大业元年(605年)下令开凿的一条贯通南北的运河。这条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全长四千多里,以洛阳为中心,东北达涿郡(今北京),东南通余杭(今杭州)。它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经过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和浙江的广大地区,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南北经济的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7.均田制北魏初到唐中叶对农民计口、对官吏按级分配土地的制度。北魏初,华北、中原一带因长期战乱,土地荒芜,民多荫附,甚至有的一宗就近万家,严重影响政府赋役征收。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北魏政府颁布均田令,规定农民按人数、官吏按等级分配无主荒中国通史复习名词解释地,包括:十五岁以上男子给露田(荒地)四十亩,女二十亩,奴婢同样受田。耕牛每头三十亩,只限四头。授田一般加倍,轮作土地加两倍,此田不许买卖,老病及身死缴还。初受田男子,另给桑田二十亩,多于或少于二十亩者方许卖和买。在缴麻布为调的地方,则另给麻田十亩,女五亩,奴婢同。身死须还。新居宅户三口可分一亩宅地,奴婢略少,桑田和宅田皆属世业,永不须归还。现有桑田已超过按口应得亩数,无受无还,不足则受。地少人多之处可向地多人少处移民受田,百姓户绝或犯罪流徒的,土地收回。均田制仅分配无主荒地,未触动地主原有土地,且地主有奴有牛,还可以多得土地。就是租税,农民一夫一妇纳租粟二石,调帛一匹,而地主有奴八人或牛二十头,才纳同额租调。此后,北齐、周、隋、唐皆沿此制,长达三百余年,不过具体办法在各代略有不同。北齐到隋,男子十八始受田,男八十亩,女四十亩;隋唐又按官爵授给勋贵官员以永业田。唐代授田名目、数量均有不同,女子、奴婢、耕牛一般不授田,到唐中叶,因丁口增长,豪强兼并,闲田日少,均田制就维持不下去而崩溃了。8.大索貌阅隋朝搜罗逃避赋役户口的措施。为加强对人民的搜刮,严防脱漏户口和隐瞒年龄,逃避赋役,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政府命令州县官吏检查隐漏户口,称大索貌阅。按照户籍簿上的年龄和本人的体貌核对,“以验老小之实”。查出户口不实,保长、里正、党正都要流配远方。鼓励百姓互相检举,堂兄弟以下,一律分居,中国通史复习名词解释各自立户,以防隐匿。这次检括,计搜得一百六十四万余人新编入户籍。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再度貌阅,又搜得人口六十四万余。两次貌阅,都为国家增加了大量税收。9.输籍法隋朝制定的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开皇五年(585年),隋文帝根据宰相高颎的建议,由中央规定划分户等的标准,叫做“输籍定样”,颁布各州县,每年一月五日,由县令派人到乡村去,以三百家到五百家组为一团,依定样确定户等,重新规定应纳税额,写成定簿。利用这种方法使大量隐漏、逃亡的农民成为国家编户,保证了政府的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10.隋末农民战争七世纪初推翻隋朝统治的农民大起义。隋炀帝时,广大农民遭受地主阶级和隋朝政府的严重压榨,再加上大规模的征发徭役和兵役,造成田地荒芜,天下贫苦农民被逼迫得走投无路,于是相继起义。大业七年(611年),在长白山首先爆发了王薄起义,同时孙安祖等人也在山东一些地方分别起义。九年(613年),农民起义军不断增多。在山东、河北、河南、陕西、甘肃、江淮等地到处燃起了反隋烈火,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农民战争。十二年(公元616年)以后,形成三支强大的起义队伍: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和江淮的杜伏威。他们打击官僚地主,分别歼灭了隋的主力军,使隋的统治土崩瓦解。这时刘武周、李渊等一些地主官僚也乘机割据一方。十四年(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禁军将中国通史复习名词解释领宇文化及缢死,李渊乘机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此后,李渊及其子李世民,镇压了各地农民起义军,平定了封建割据势力,于贞观二年(628年)统一了全国。11.玄武门之变唐高祖次子李世民与长子李建成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政变。武德九年六月四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先发制人,伏兵于长安宫城的玄武门发动政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击败东宫和齐王府的卫队,并杀建成、元吉诸子。不久,唐高祖被迫退位,李世民继立为帝,是为唐太宗。12.租庸调制唐初向受田课丁(人丁)征派的田租、力庸、户调等三种赋役的合称。是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的。武德二年(619年)制定,名租庸调法。武德七年(624年)又作详细规定。每丁每年向官府交纳粟二石,称作“租”;随乡土所产,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作调;服徭役二十天,不服役的每日折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作庸,也叫“输庸代役”。贵族免役。它是唐初的主要税源。后随着均田制的破坏,渐不适用。安史之乱后,被两税法取代。13.贞观之治唐太宗即位以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采纳了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的建议,吏治清明,宽简刑罚,轻徭薄赋,留心人民疾苦,注意节俭,鼓励流散农民回乡生产,使社会秩序比较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并进一步呈现繁中国通史复习名词解释荣景象,国力也随之强盛起来。因为唐太宗年号为“贞观”,历史上把这一时期比较清明的统治称为“贞观之治”。14.同中书门下三品唐朝官制。唐朝以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侍中及尚书省长官尚书令(无尚书令时为仆射)共议国政,共任宰相之职。但这些官地位崇高,不轻授人,往往以其他官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衔,即视同中书省之中书令、门下省之侍中之意,以任宰相之职,而中书令、侍中当时均为三品官,故称“三品”。后来中书令、侍中均升为二品官,遂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15.唐律唐初制定的刑律。高祖时始修,至太宗时完成,于贞观十一年(637年)颁行全国。《唐律》共五百零二条,分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等十二篇。刑名有笞刑五等,杖刑五等,徒刑五等,流刑三等,死刑二等,凡二十等。《唐律》的内容基本上沿袭于隋的《开皇律》。16.转运使官名。起于唐代,初称水陆发运使,管理洛阳、长安间的粮米运输事务。后设江淮转运使和诸道转运使,分掌东南各道的水陆转运和全国谷物财货的转输和出纳,由宰相及盐铁使等官兼领。宋初为集中财权,改置专职的都转运使、转运使,掌一路或数路财赋,有督察地方官吏的权力。其后职掌扩大,兼理边防、治安、钱粮、巡察等事务,成为府州以上的行政长官。辽、金亦于诸路中国通史复习名词解释设转运使;金代另于京城设都转运使,以掌管钱谷的征收、转运和仓库出纳。元、明、清有都转盐运使,是专管盐务的长官。17.节度使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代旧制,在重要地区设总管,后改称都督,总揽数州军事。睿宗景云中(710~711年),始有节度使之称。到玄宗天宝年初,节度使获得了专制一道的军政大权。所辖区内各州刺史均为其下属,节度使自兼所驻州刺史。安史之乱后,内地亦多设立节度使,辖境自十余州至二、三州不等。凡节度使所辖地区多兼军号。五代时各地添设的节度使更多,废置亦不常。至北宋初,皇帝收回兵权,节度使始专作将相及宗室勋戚的荣衔,并不赴任,或赴任而无实权。惟辽金仍沿唐制设此官。元废。18.开元之治唐初一百多年,在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下,经济不断发展。先天元年(712年),唐玄宗继位,任用姚崇、宋璟等为相,励精图治,社会呈现出繁荣景象。大量荒地重新开辟出来,生产有很大发展
本文标题:中国通史名词解释隋唐至明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20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