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九年级文化素质测试科学试题卷
1九年级学科教学质量检测科学试题卷亲爱的同学,请仔细审题,细心写答,相信你能会有出色的表现!1.试题卷共8页,全卷满分180分;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C—12H—1O—16N—14Fe—56Mg—24S—32Ca—40Cl——35.5Cu—64Ag—108Zn—65Al—2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不完全一致的是()A.碳酸钠---纯碱---Na2CO3B.氢氧化钙---石灰石---Ca(OH)2C.氧化钙---生石灰---CaOD.氢氧化钠---烧碱---Na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和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C.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3.某同学因怕上课迟到,一口气便从一楼跑到四楼,用时10秒。他上楼过程中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A.5瓦B.50瓦C.500瓦D.5000瓦4.如图所示,用一细线悬挂一根粗细均匀的轻质细麦桔杆,使其静止在水平方向上,O为麦桔杆的中点.这时有两只大肚皮的蚂蚁同时从O点分别向着麦桔杆的两端匀速爬行,在蚂蚁爬行的过程中麦桔杆在水平方向始终保持乎衡,则()A.两蚂蚁的质量一定相等B.两蚂蚁的爬行速度大小一定相等C.两蚂蚁的质量与爬行速度大小的乘积一定相等D.两蚂蚁对麦桔杆的压力一定相等5.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胎打气,气筒很快变热,这个现象说明()A.人的内能传递给打气筒B.活塞受到挤压发生形变产生内能传递给打气筒C.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气体温度升高,再传递给打气筒D.活塞与筒壁间摩擦生热,传递给空气和打气筒6.撑杆跳高运动是一项很刺激的体育项目,当我们看到跳高运动员越过近一层半楼高时,总发出赞叹声并惊讶于人类所达到的极限。小黄同学这次看到广东亚运会上的撑杆跳高运动员从高高的横杆上重重地摔到垫子上时,忽然想了解整个过程中运动员和杆子的能量变化,你认为以下看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在摔到垫子上的一瞬间具有的动能最大B.运动员在撑杆顶到地上的挡板时具有的动能最大C.撑杆的势能不断在增大,而运动员的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运动员在跃起后不断上升,是撑杆的势能转化为运动员的势能二、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7.某同学从资料上获悉,一些紫色叶或花瓣的浸出液具有类似石蕊试液的性质。如果他想知道紫色喇叭花是否具有这种性质,应把花瓣浸出液分别滴入()进行观察。A.食醋、碱性肥皂水B.食醋、酸奶C.糖水、酸奶D.食醋、食盐水8.人体口腔内唾液的PH通常约为7,在进食过程的最初10分钟,酸性逐渐增强,之后酸2性逐渐减弱,至40分钟趋入正常。与上述事实最接近的图像是()9.下列各组物质,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能否发生的是()A.石灰石与盐酸B.Ba(OH)2+H2SO4C.Fe2O3+HClD.NaOH+HCl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中,NaOH固体和NaOH溶液都应密封保存B.可用Ca(OH)2治疗胃酸过多C.NaOH做干燥剂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易潮解D.兔毛放入烧碱溶液中加热会溶解11.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较小B.NaHCO3不是纯碱C.析出固体后的溶液为NaHCO3的不饱和溶液D.NaHCO3是一种盐类物质12.下列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是()A.尿素[CO(NH2)2]B.碳铵[NH4HCO3]C.硫酸铵[(NH4)2SO4]D.硝酸铵[NH4NO3]13.下列各选项中,括号内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适量),其中错误的是()A.硫酸铜中混有NaCl(AgNO3溶液)B.铜粉中混有铁粉(盐酸)C.O2中混有CO2(NaOH溶液)D.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铁粉)14.以铜、盐酸、氢氧化钠、空气、水等物质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铜。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A.CuCuOCu(OH)2B.CuCuOCuCl2Cu(OH)2C.CuCuCl2Cu(OH)2D.CuCuOCuCl2Cu(OH)215.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6.43.24.00.5反应后质量(g)待测2.567.20.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3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16.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在不考虑绳重及过摩擦的情况下,下列做法能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A.减少重物的物重B.不改变物重而把滑轮组换成另一种绕法C.增加重物的物重D.增加提升重物的高度17.如图所示,用一根自重可以忽略不计的撬棒撬动石块,若撬棒C点受到石块的压力是1500牛,且AB=1.5米,BC=0.3米,CD=0.2米,则要撬起该石块所用的力应不小于()A.500牛B.300牛C.200牛D.150牛18.如图钩码与装水的试管在定滑轮的两边处于静止(不计摩擦、绳重和空气阻力),用手指向上轻弹一下试管底部,试管离开手指后到与定滑轮接触前,试管将()A.向上加速运动B.向上减速运动C.向上匀速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19.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忽略各种摩擦及杠杆和滑轮的重力,当提起相同重物时,最省力的是()20.用一个机械效率为70%的滑轮组,将一个重为2240牛的货物提起,所用的拉力为800牛,则滑轮组的组合至少为()A.1个定滑轮和1个动滑轮B.2个定滑轮和2个动滑轮C.1个定滑轮和2个动滑轮D.2个定滑轮和3个动滑轮21.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至平衡。在烧杯里分别注入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若向右盘烧杯投入一定质量的镁,恰好完全反应,为使天平仍保持平衡,应向左盘烧杯里投入与镁质量相同的纯净金属是A.FeB.AlC.ZnD.Ag22.右图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若液面刚好不与锌粒接触而又无酸液可加,要得到氢气可从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试剂的一组是()①食盐水②硫酸钠溶液③氯化钡溶液④碳酸钠溶液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三、基础填空题(本小题共44空,每空1分,共44分)23.将一根部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可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铁锈,该反应18题图4的化学方程式为;如果稀盐酸足量将会观察到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这是由于(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4.现有5克表面部分氧化(变成MgO)的镁带,跟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0.4克,则该镁带中单质镁的质量分数为;该镁带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现有一瓶未开启的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如下方框中所示。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硫酸属于酸类物质,是因为它电离时产生的。(2)欲配制20%的稀硫酸200克,需取出该溶液毫升。26.浓H2SO4稀释时,要,并不断搅拌,若反之则会酸液飞溅,造成危险。浓硫酸可作为干燥H2或O2,是由于它有性;它还有强烈的性,可使白糖变成黑色。27.违反实验操作规程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会造成伤害事故。(1)用盐酸与石灰石制取CO2。若误用浓盐酸,则收集到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浓盐酸且有性,挥发出的气体会干扰实验进一步的进行。(2)做酸的性质实验时,常用到许多试剂,实验时滴管不能未经洗涤就交叉使用,否则会引起药物污染、失效。如在盛石蕊试液的滴瓶中插入附有盐酸的滴管,这瓶石蕊试液就会因变色而失效;又如在盛AgNO3溶液的滴瓶中插入附有盐酸的滴管,会产生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8.从H、O、C、N、Fe、N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①二个亚铁离子;②三个氢氧根离子;(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①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是;②能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③纯碱的化学式是。29.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注入2---3mlFeCl3溶液(溶液的颜色为色)和CuCl2溶液,然后分别往上述两支试管中滴入1毫升左右的NaOH溶液。可观察到盛CuCl2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盛FeCl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和。30.氢氧化钠溶液必须密封保存,这是因为。现有一瓶因露置于空气中而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若要用实验方法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可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一支试管中,滴加少量的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2)若要除去此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可按(写化学方程式)原理进行。31.某同学为了探究铁、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A处应是(选“银丝”或“铜丝”),B应是(选“CuSO4”或“AgNO3”)(2)产生的现象是;(3)通过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532.某同学家是种植蔬菜的专业户,通过科学学习,他了解到氮肥、钾肥和磷肥的作用和施用方法。因此:(1)当他看到蔬菜叶发黄而瘦弱时,应建议父母买(填字母)A.碳酸氢铵[NH4HCO3]B.硫酸钾[K2SO4]C.磷矿粉[Ca3(PO4)2](2)他告诉父母在施用碳铵时,(填“能”或“不能”)同时施用草木灰等碱性物质,这可以用下列方法证明:。33.金属的锈蚀与其在周围环境中接触的物质有关,如铁与空气中的接触容易生锈,同时金属生锈还与金属的有关。为防止铁制品生锈,可以,也可以。34.一只箱子重500牛,小明同学用100牛的水平推力,花了20秒钟时间,将箱子沿水平地面推动了5米,则推力对箱子做了的功,小明做功的功率是。35.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中点悬挂一重G=16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F=N;保持F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四、分析填空题(本大题共45分)36.(5分)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如果要还原得到6.4克铜,则理论上需要消耗克氢气,但实际消耗的氢气质量一定(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造成这一结果最主要的原因是。(2)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试管中出现的红色物质又变回黑色,其可能的原因是。若试管出现破裂现象,其可能的原因有(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正确的都要选出)A.实验开始时先给试管加热,然后通氢气;B.盛放氧化铜的试管口略向上倾斜;C.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氢气,再停止加热;D.试管外壁可能还有水;E.加热时氢气本身不纯;F.加热时,试管接触酒精灯的灯芯。37.(5分)某同学在学习酸的性质时,他用大小、外形均相同的铝片分别和H+浓度相同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他意外地发现:铝片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泡的速度明显大于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泡的速度,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反应现象的差异呢?他从微观角度分析得出,H+浓度相同的盐酸和硫酸中,只是所含不同。这位同学提出了如下的猜想:①Cl—能促进铝和酸反应,SO42—对反应无影响;②Cl—对反应无影响,SO42—能抑制铝和酸的反应;③Cl—能促进铝和酸反应,SO42—能抑制铝和酸的反应。他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实验探究,并作了如下记录:组别铝片5毫升酸添加试剂(少量)实验现象结论11克盐酸Na2SO4无明显变化和离子对反应无影响21克硫酸NaCl明显加快离子对反应有促进作用针对上述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请将表格中的空格补充完整。第35题6(2)上述猜想是成立的。38.(4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她们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置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甲同学认为“两种物
本文标题:九年级文化素质测试科学试题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22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