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九年级物理压强和浮力单元测试卷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考查内容:第十四章第五、六节,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________,浮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2.一个重6N的实心物体,用手拿着使它刚好浸没在水中,此时物体排开的水重是10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N。图14-133.如图14-13所示,在水桶中装满水,用手把空的饮料罐缓慢地按入水中,在饮料罐浸没之前,越往下按感觉浮力越________。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________有关。4.要使一块质量为20g的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此橡皮泥漂浮时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N。(g取10N/kg)5.园园煮汤圆时发现,生汤圆放入锅内,由于浮力(选填“大于”或“小于”)其所受重力而下沉;煮熟的汤圆因其内部受热膨胀,所受浮力(选填“增大”或“减小”)而上浮。6.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可以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漂浮的西瓜受到的浮力李子受到的浮力________,西瓜的密度李子的密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8.新鲜的鸡蛋放在水中会下沉。如果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鸡蛋会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液体密度越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小强买了一个玩具气球,体积为0.001m3,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空气对该气球的浮力为________N。(g取10N/kg)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关于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A.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本身的重力大小有关B.浮力的大小和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C.浮力的大小和物体的密度大小有关D.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图14-142.同一个物体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不同密度的液体中,物体在甲杯处于悬浮状态,如图14-14甲;物体在乙杯处于漂浮状态,如图14-14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杯液体密度比乙杯液体密度小B.甲杯液体密度比乙杯液体密度大C.甲图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比乙图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小D.甲图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比乙图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3.在浅海中潜入海底观光是人们旅游休闲的方式之一。人从水下2m继续下潜的过程中他受到海水的浮力和压强变化的情况是()A.浮力逐渐变小B.浮力逐渐变大C.压强逐渐变小D.压强逐渐变大图14-154.小红同学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静止时的情形如图14-1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无法比较铅笔在哪个杯中受到的浮力大C.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大D.无法比较哪杯液体的密度大5.在下列几种情形中,物体所受浮力增大的是()A.从海水中走向沙滩的游泳者B.从长江入海口驶向大海的轮船C.从沙滩走向海水中的游泳者D.从大海驶向长江入海口的轮船6.下列有关压强和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B.无论是在郑州还是在西藏,做托里拆利实验的结果是一样的C.盐水产生的浮力一定比水大D.只有液体才能产生浮力图14-167.物理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14-16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图示的悬浮状态时,若从A管吸气,烧瓶将会()A.上浮,它受到的浮力增大B.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减小C.下沉,它受到的浮力不变D.上浮,它受到的浮力不变8.如图14-17所示,一木块下面用细线系一铝块,把它放入水中某处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往杯中缓慢注入一些水,则木块及铝块()图14-17A.向上运动B.仍然静止C.向下运动D.向上运动、静止、向下运动都有可能9.把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铝球浸没于某种液体中,放手后,木球悬浮而铝球下沉,静止后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A.F木=F铝B.F木<F铝C.F木>F铝D.无法确定10.一只密封的箱子体积是5×10-3m3,质量是4kg,放入水中,木箱在水中将()A.上浮B.下沉C.悬浮D.无法判断三、作图题(3分)“远征号”潜水艇在东海执行完任务后返回到长江某基地,请在图14-18中画出潜水艇加速上浮过程中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图14-18四、综合探究题(第1题6分,第2题8分,共14分)1.图14-19所示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图14-19(1)由图和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2)由图和可知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浮力大小跟液体的种类有关。(3)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N。2.(1)图14-20甲中一体积为1.0×10-4m3实心物体A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8N,物体A的密度为________kg/m3(g取10N/kg)。若把物体完全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为1.8N(如图14-20乙),物体在这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图14-20(2)现有水银(ρ=13.6×103kg·m-3)、水(ρ=1.0×103kg·m-3)、酒精(ρ=0.8×103kg·m-3),把物体A(不改变形状)分别放入上述三种液体中(三种液体足够多),A会在________中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3)图丙是水、水银、酒精的质量—体积图象,其中________(选填“a”、“b”或“c”)是水银的质量—体积图线。五、综合应用题(第1题11分,第2题12分,共23分)图14-211.如图14-21所示,一个重为1.2N的西红柿漂浮在水面上(g取10N/kg)。求:(1)西红柿受到的浮力;(2)西红柿排开水的体积。2.一座冰山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V露=8×104m3,这座冰山的重量为多少?(已知ρ冰=0.9×103kg·m-3,g取10N/kg)参考答案一、1.重力竖直向上2.10【解析】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3.大体积(质量)4.捏成空心的0.2【解析】“空心法”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从而增大受到的浮力。当橡皮泥漂浮时所受浮力与重力平衡,所以浮力的大小等于重力,G=mg=0.02kg×10N/kg=0.2N。5.小于增大【解析】下沉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煮熟的汤圆因其内部受热膨胀,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也变大,因此浮力变大。6.大于小于【解析】漂浮的西瓜所受的浮力等于西瓜所受的重力,下沉的李子所受的浮力小于李子所受的重力,由于西瓜比李子重,所以西瓜所受的浮力大于李子所受的浮力;漂浮的物体,其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下沉的物体,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西瓜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李子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因此西瓜的密度小于李子的密度。7.改变自身重力8.上浮鸡蛋受到的浮力越大9.0.0129二、1.D2.A【解析】悬浮时,物体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漂浮时,物体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所以甲杯液体密度比乙杯液体密度小。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漂浮时,浮力也等于重力,物体的重力不变,所以甲图中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乙图中物体受到的浮力。3.D4.C5.C【解析】轮船不论在长江中还是在大海中,都是漂浮状态,浮力都等于船所受的重力,船的重力不变,所以浮力相等;从沙滩走向海水中的游泳者,排开海水的体积不断增大,浮力变大。6.A【解析】B项郑州和西藏的海拔高度不同,大气压不同,做托里拆利实验的结果也不同;浮力的大小除了和液体的密度有关,还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所以C项错误;气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也有浮力,所以D项也不正确。7.C【解析】当烧瓶处于悬浮状态时,若从A管吸气,水将进入烧瓶,使潜水艇模型受的重力变大,潜水艇模型将下沉。8.B9.C10.A三、四、1.(1)BC【解析】由B到C,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变大,物体所受的浮力也变大。(2)CD【解析】由C到D,液体的密度变小,物体所受的浮力也变小。(3)32.(1)2.8×1031(2)水银(3)a【解析】(1)由于题中已说出A的体积和重力,所以很容易计算出A的密度为2.8×103kg/m3,当把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因为物体受到浮力而减小,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2.8N-1.8N=1N;(2)由于水和酒精的密度都小于物体A的密度,所以A放入水和酒精中都会下沉,只有放入水银中会漂浮;(3)图中横坐标是体积,纵坐标是质量,所以在该坐标系中,图线的倾角越大,所代表的物质密度就越大,故a图线为水银的质量—体积图线。五、1.(1)∵西红柿漂浮,∴F浮=G=1.2N。(2)V排=F浮/(ρ水g)=1.2N/(1.0×103kg/m3×10N/kg)=1.2×10-4m3。2.∵G=mg,ρ=m/V,∴G=ρ冰gV。又∵F浮=ρ水gV排,V排=V-V露=V-8×104m3,∴F浮=ρ水g(V-8×104m3),由F浮=G得:ρ水g(V-8×104m3)=ρ冰gV,V=8×105m3。整个冰山重:G=ρ冰gV=0.9×103kg/m3×10N/kg×8×105m3=7.2×109N,∴这座冰山重7.2×109N。【提示】考查浮力计算以及漂浮条件,要想求出冰山的重量,根据G=mg,ρ=m/V,必须先求出整个冰山的体积。由于冰山浮在水面上,根据漂浮物体的条件F浮=G来求。
本文标题:九年级物理压强和浮力单元测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24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