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九年级物理复习考点训练9
3eud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3eud教育网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春天:春江水暖鸭先知B.夏天:满架蔷薇一院香C.秋天:数树深红出浅黄D.冬天:纷纷暮雪下辕门解析:春江水暖鸭先知是由于水温升高,鸭子在水中由热传递先感觉到;满架蔷薇一院香是蔷薇花的香气由于分子的运动而弥散在整个院落中;树叶变黄是树叶的细胞变色造成的,并不是由于分子的运动;纷纷暮雪下辕门是雪片下落,这是物体的运动而不是分子的运动。所以答案应选择B。答案:B。点评:分子运动是微观运动,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所以,区分有些现象是不是分子运动,只要看运动的是不是物体就可以解决问题。例如雪花的飘落、风沙满天、溅起灰尘等都是物体颗粒的运动,虽然它们的个头很小,但也不是分子的运动。2008年成都8.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排斥力C.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解析:物体热胀冷缩是由于物体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不是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破镜难圆是由于镜子破裂地方的玻璃分子之间的距离太大,它们之间的力太小或几乎不存在了,所以不能重圆;花香四溢就是由于分子的运动而形成的;水往低处流是宏观的现象,不能用微观的分子运动来解释。答案:C。点评:要明确认识分子的运动是微观现象,物体的运动是宏观现象。2008年达州市12、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解析:分子之间即存在着引力,同时又存在着斥力,只是不同状况下,有时引力起主导作用,有时是斥力起主导作用。铁棍很难被拉伸,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说明分子间有引力存在;水很难被压缩,是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答案:引力、斥力。点评: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r,引力=斥力。②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2008年达州市19、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筒里放一个浸透乙醚的棉花团,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从这个现象说明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3eud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3eud教育网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解析: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压缩厚壁筒里的空气,对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乙醚的着火点(乙醚的着火点很低)时,棉花团就燃烧起来。此实验说明了利用做功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答案:棉花团起火燃烧、做功。2008年恩施州23.液体表面部分分子挣脱其它分子的束缚,逃逸到空气中,这是蒸发的微观本质;同样,固体表面分子也可以逃逸到空气中,这是升华的微观本质;把糖块放进水中,糖分子会跑到水分子的间隙中去,这是溶解的微观本质。由此看来,上述三种现象有着相同的微观本质,因此可以用一个更具概括性的名词来表示这一类现象,即三者同属现象。通过上述三种....人眼可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出微观世界的分子的运动状态是。(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此横线上)A.静止的B.运动的C.作加速运动D.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的运动解析: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题目中所叙述的现象都属于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所以应同属于扩散现象。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的运动着,但本题中所要提问的是分子的运动状态,应在静止和运动之间选择,答案:扩散、B。2008年河北省10.用分子的知识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做饭时炊烟袅袅,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B.一块金属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没有空隙C.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D.房间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解析:做饭时的袅袅炊烟是烟尘颗粒的运动,而不是分子的运动;一块金属很难被压缩,不是由于分子间没有空隙,而是由于金属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起到了主要作用;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由于球内气体分子受热运动剧烈,使球内的气体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而鼓起来的;房间放一箱苹果是由于分子的运动而使满屋飘香的。答案:D。2008年浙江省嘉兴市卷12.当水的温度从25˚C上升到35˚C时,水分子A.运动加快B.相互间的距离减小C.分解成氧气和氢气D.相互反应产生新物质解析: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当水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水分子的运动加快。答案:A。江西省2008年7、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为防止传染病的发生,防疫人员将消毒液喷洒在可能发生疫情的地方,过一会儿,没有喷洒药水的地方也能闻到药味。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3eud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3eud教育网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说明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____________。2008年南通市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弹簧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2008年临沂市7.如图所示,把一个底端密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上,管里放一些酒精,管口用塞子塞紧,用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地来回拉动,一会看到塞子被弹起。(1)拉动绳子克服摩擦做功,是将机械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能。(2)请说出该实验中的某一现象并简述其原因。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实验中,拉动绳子克服摩擦做功,摩擦生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筒壁发热,能量又传递给酒精,酒精受热蒸发,使密闭的薄壁金属管内气压不断增大,最终强大的气压对塞子做功,将塞子弹起;由于酒精蒸气对塞子做功,自身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液滴,形成白雾。答案:①:塞子被弹起;原因:筒内气体膨胀对活塞做功。现象②:筒口出现白雾;原因:气体膨胀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液滴。现象③:筒壁发热;原因: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评分:现象合理即可得分,原因须与现象对应,不对应者,原因部分不得分。)南京市2008年2.小星在学习“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雪花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宇宙的中心C.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D.电子的尺度比原子的尺度大2008年泰州市30.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学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知识为依据,通过推理而提出来的。(1)用放大镜观察素描炭笔的笔迹,观察到微小的颗粒;麦粒碾成面粉,面粉揉成面团……大量类似事实,为我们想象物质的结构模型提供了依据,终于认识到: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向冷、热不同的清水中各滴一滴墨水.观察到墨水扩散的快慢不一样……大量类似现象使我们推想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_______有关(2)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3eud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3eud教育网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示例:①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推理性结论;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②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______________有关.推理性结论:_______推理依据:_______(3)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在图19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的水量相同.根据问题(2)中所得的推理性结论,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①______________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_______解析:(1)炭笔的笔迹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麦粒碾成面粉,面粉揉成面团等,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大的物体由小颗粒的构成,引发我们猜想物质的结构模型是宏观物体是由微观颗粒构成,从而认识到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由“向冷、热不同的清水中各滴一滴墨水,观察到墨水扩散的快慢不一样”推断分子的运动可能与温度有关;(2)根据示例的思维方法,因为“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所以我们可以猜想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分子的多少或物体体积的大小有关等。(3)根据物体内能的定义以及a、b、c、d四个图片的内容,a、c并加以对比,可以得出两者温度相同,但c的质量大,所以c的内能多,b、c与d对比,两者的质量相同,但d的温度最高,所以d的内能最大。其中,a与b是无法比较的,因为两者的质量和温度都不同,无法科学的进行比较。答案:(1)物质(物体)、温度;质量(分子的多少);(2)质量越大(分子越多),物体的内能越大;物体质量越大,分子数目越多,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就越大。[说明:若(2)的第一空答案为“体积”,推论性结论填“体积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或“体积越小,物体的内能越小”均可;推理依据,答到物体内能与“分子间作用力”或“分子间距离”或“分子势能”有关均可]点评:本题是一道大型的科学推理与物理研究方法应用的题目,题目中涉及推理和猜想的科学性和研究问题过程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尤其是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在整个物理学研究过程中应用非常广泛。山东省2008年3eud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3eud教育网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5.在图1的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钻木取火B.双手摩擦生热C.锯木头时锯子发热D.烧水时水温升高解析:钻木取火、摩擦生热和锯木头锯条发热都是利用做功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烧水时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水的内能的。答案:D。山东省2008年14.2008年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应以创建“无烟奥运”为契机,努力创造无烟环境,保护公众健康。只要有人在人群密集处尤其是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合吸烟,周围的人就能闻到烟味,遭受毒害。这是由于分子的缘故。2008年无锡市11.如图所示,先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然后迅速压下活塞,筒内棉花燃烧起来。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的空气,对筒内空气做了,使空气的增加,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着火点。2008年无锡市13.小明为了研究液体的扩散现象,先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再在水下面注入硫酸
本文标题:九年级物理复习考点训练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24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