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中图版地理必修三第二章中国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地图出版社SINOMAPSPRESS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第3册北大仓北大荒人类行为研究发展发展措施存在问题布局变化生产条件温故知新感受发展学以致用课堂小结体验成功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气候土壤地形农业区位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生产技术地价可用资金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如果你准备到东北旅游,出发之前,你可以先买张地图了解东北并计划……1.带点什么(旅游用具)2.看点什么3.吃点什么4.玩点什么5.听点什么6.买点什么课前探究一、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学生活动通过课前的东北一游,请列举出对东北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1.自然资源条件2.社会经济条件东北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优势1.土地资源:2.气候条件:3.森林资源:4.草场资源和渔业资源:5.其他条件肥、阔适宜丰富兼备东北的产粮土壤:肥沃黑土东北地区耕地面积统计表项目数量(1995年)在全国及全区的地位总面积2000万公顷占全国耕地的1/5,占全区土地的16%人均面积0.17公顷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东北地区是全国宜农荒地最多的地区根据下列图表分析东北土地资源的特点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在国内市场可以找到哪些来自东北的农业产品?哪些是产量较高,深受老百姓称赞的?貂皮、人参、鹿茸、大豆、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甜菜、马铃薯、大枣、苹果、木材、柞蚕、亚麻……探究: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地区温度带≥10℃的积温作物南部暖温带3600℃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中部中温带1000~3600℃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甜菜、亚麻北部寒温带1000℃春小麦、大豆东北农业作物分布情况表全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全国最大的木材供应基地东北地区现有草原面积近3000万公顷,占全国草原面积9.3%,多为森林草甸草原,为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东北矿产丰富鞍山钢铁沈阳机械制造大连化工长春汽车工业大庆石化部门齐全体系完整工业发展雄厚的农业机械工业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0%5%10%15%20%25%30%35%40%解放前上世纪50-60年代上世纪70年代玉米产量在东北粮食中的比重变化图城市中心区副食品生产基地商品粮基地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粮食作物结构变化副食品基地涌现多探究:东北和珠江三角洲同样有着许多低洼地,你认为是否可以将珠三角的“桑基渔塘”农业生产模式在东北推广,为什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地制宜2.假如你是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规划的策划者,如何对症下药,让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请提出有效的方法。1.请写一份分析报告具体分析东北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活动领域类型问题环境市场林地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要求开垦沼泽地,破坏湿地环境二、东北农业开发中的问题案例分析耕地林地草地沼泽地分析总结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领域类型问题对策环境耕地林地草地沼泽地黑土市场林地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开垦沼泽地,破坏湿地环境调整改善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要求三、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大规模开发,水土流失严重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美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在美国,可持续农业已由理论概念探讨转入技术实践,专门的研究机构在全美国组织开展了如作物轮作、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土保持耕作等一系列技术推广试验研究,可持续农作制度已成为一种趋势。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思路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作为一个新鲜话题被专家们提上议程。近几年出现了国内旅游热,城市居民开始走出城市,回归大自然,这是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好时机。旅游与农业相结合这种新兴产业无疑将成为我国东北农业发展的新方向。结合南北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参照下图请分析各自生态农业模式的特点,并结合你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描绘一幅自己设计的生态农业模式图。北方的“四位一体”模式南方的“猪沼果”模式描绘理想1.东北地区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原因于()A.宜农荒地多B.耕地面积广大,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C.水热条件优越D.人均耕地全国最高且土壤肥沃2.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围垦三江平原,你认为主要原因是()A.我国粮食存储量已经相对过剩B.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C.三江平原土壤贫瘠D.沼泽太多,不利于开发DB3.当前东北地区的森林积蓄量和木材质量大幅度下降、环境日益恶化的主要原因在于:()A.森林资源的退化B.过量砍伐和森林火灾C.过多人员的旅游活动D.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4.下列在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属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为()A.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加大开发投资力度B.依靠科学技术,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C.加强耕地的建设和保护D.健全和完善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BD2.改善农业生态环境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1.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5.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案例一黑土感叹请同学们形成专家组讨论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和对策我国东北地区50年前初垦时,这里的黑土层一般都有60至80厘米厚,最深的地方可达1米,然而仅仅半个世纪,这里的黑土层几乎薄了一半,一些地方只剩下薄薄的一层,颜色也慢慢由黑变黄。现在黑龙江省黑土区案例二土地增值让农民“越轨”松花江流域沼泽湿地资源十分丰富,但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目前,由于土地增值,随着人类的连年开垦,越轨开发,本区湿地已经减少70%左右,湿地仅存约0.65万平方公里恶化了珍稀鸟类的栖息条件,直接威胁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点击放大我们该如何保护“北大荒”森林再遭劫难案例三敢问路在何方据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从1977-1981年第2次清查到1984-1988年第3次清查之间,东北林区成材林年均过度采伐1亿立方米。而1989-1993年第4次清查与第3次清查相比,在清查间隔期内,东北林区成材林年均减少1.1亿立方米。曾经辉煌的东北农业时过境迁,经济效益提升艰难,玉米、水稻、大豆、小麦等原来畅销全国并有大量出口的主要农产品,都遭遇到了难卖的尴尬。东北三省出现的这种农产品大量积压、农民增收缓慢、农业经济效益下滑等现象被称为“新东北现象”。案例四发展条件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存在问题环境问题严重产品不适应市场要求解决措施调整改善加快推进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课堂小结
本文标题:中图版地理必修三第二章中国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27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