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 乡镇职业助理医师试题解析
1162.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是因为缺乏A.叶酸和铁B.叶酸和维生素B12C.维生素D和维生素B12D.叶酸和维生素CE.维生素A和维生素C答案:B解析: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或(和)叶酸缺乏所引起的大细胞性贫血,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铁缺乏主要引起缺铁性贫血。而维生素A缺乏主要引起夜盲症。维生素C缺乏主要引起坏血病。1163.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应用铁剂治疗的时间是A.Hb达正常水平后即可B.网织红细胞计数达高峰即可C.Hb达正常水平后1~2个月D.网织红细胞和Hb均达正常水平E.总疗程4周答案:C解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一般服用铁剂至血红蛋白达正常水平后2个月左右停药,以补足铁的贮存量,应同时口服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本题选C。1164.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伴有神经系统症状时,首选维生素B12的治疗方案是A.每天100μg肌内注射,至少2周B.每次500μg肌内注射,每周2~3次C.每天500μg肌内注射,至少2周D.每次1000μg肌内注射,每周2~3次E.每天1000μg肌内注射,至少2周答案:E解析:维生素B12缺乏的补充可以采用肌内注射维生素B12法,每次1000μg,每周2~3次,连续数周,直至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象恢复正常为止。当有神经系统症状时,应按每天1000μg(lmg)连续肌注至少2周。所以本题选E。1165.不属于红细胞生成不足性贫血的是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B.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E.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答案:D解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属于红细胞外在因素(体内存在破坏红细胞的抗体)导致的溶血性贫血,而非红细胞生成不足,故选D。提示:小儿贫血病因分类: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生成不足、溶血性、失血性。1166.生理性贫血最明显的时间为生后A.1个月以后B.2~3个月C.4~5个月D.6个月E.7~9个月答案:B解析:新生儿由于缺氧刺激EPO产生,骨髓造血旺盛,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较高;出生后2~3个月后由于自主呼吸建立不再缺氧,EPO减少,加之生长发育迅速,血循环量迅速增加等导致RBC合成相对不足,出现生理性贫血,故本题选B。1167.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正确预防措施是A.提倡鲜牛奶喂养B.提倡母乳喂养C.多补充维生素B12D.早产儿需早补锌E.婴儿奶粉应强化钙剂答案:B解析:因母乳中铁吸收利用率高,故提倡母乳喂养,同时亦要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的吸收率高的辅食,故选B,排除A。C、D、E对缺血性贫血无预防作用,故排除。提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预防措施:提倡母乳;牛奶喂养者需加热以预防过敏;及时添加辅食;食品添加铁剂强化;早产儿早补铁(2个月即补)。1168.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治疗措施是A.叶酸加维生素B12B.硫酸亚铁加维生素CC.反复多次输血D.服枸橼酸铁胺E.肌注右旋糖酐铁答案:B解析: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特效药,若无特殊原因,由于二价铁容易吸收,故临床均选用二价铁盐(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口服法,同时给予口服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所以选B。A用于治疗巨幼细胞贫血,故排除。C一般用于重症病例,故排除。D属于三价铁,故排除。E一般用于不能口服者,故排除。1171.6月女婴,因贫血住院,实验室检查血清叶酸3ug/L,诊断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给予叶酸治疗,为了提高疗效,应同时服用A.维生素B2B.维生素DC.维生素CD.维生素AE.维生素E答案:C解析:该患儿叶酸3μg/L(正常值5~6μg/L),说明存在叶酸缺乏,因此需要补充叶酸,同时应该口服维生素C以促进叶酸利用,可以提高疗效,所以本题选C。1172.女,8个月,流涕,轻咳2天,今突起惊厥,查体:体温39℃,前囟平,心肺无异常,诊断为高热惊厥,首选的治疗A.抗生素B.苯巴比妥C.棕色合剂D.甘露醇E.板蓝根冲剂答案:B解析:高热惊厥时应首先镇静止痉,所以选用地西泮或苯巴比妥来控制惊厥,同时应该给予退热降温处理,包括服用退热药物或物理降温等,本题选B。其余选项均无抗惊厥作用,故排除。1173.女,10个月。诊断化脓性脑膜炎,抗生素治疗10天,病情好转,体温正常,近2天又出现发热、抽搐、前囟饱满、颅缝分离,应首先考虑并发A.脑水肿B.脑性低钠血症C.硬脑膜下积液D.脑室管膜炎E.脑积水答案:C解析:根据该患儿病史(化脓性脑膜炎有效治疗后)及临床表现(发热、前囟饱满、颅缝分离、抽搐),故首先应考虑可能并发了硬脑膜下积液,选C。其余选项均无病情好转后,再次出现病情反复(发热,前囟饱满等)的特征,故排除。提示:化脓性脑膜炎经有效治疗后,病情再次反复(发热,惊厥,前囟饱满等)者,首先考虑合并硬脑膜下积液。1174.6个月女婴,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经抗感染治疗后,脑脊液恢复正常,停药后2天再次发热,并出现惊厥,考虑合并硬脑膜下积液,最简便易行的检查是A.头颅B超B.头颅CTC.头颅MRID.颅骨透照试验E.硬膜下穿刺答案:D解析:对硬脑膜下积液最简便易行的检查是颅骨透照试验,故选D。必要时也可做CT扫描。但最后确诊仍然有赖于硬膜下穿刺。1175.夏季,3岁小儿突然高热,体温40℃,惊厥一次。体检:神清、面色红、咽红,心、肺、腹(-),神经系统未见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A.高热惊厥B.中毒性痢疾C.流行性脑膜炎D.结核性脑膜炎E.脑脓肿答案:A解析:本患儿无其他疾病表现,单纯高热,惊厥一次,神经系统(-),所以最可能的诊断是高热惊厥,故本题选A。其余选项一般病情较重,会出现颅内压升高,反复惊厥,神经系统(+)等症状,故排除。提示:热性惊厥:单纯因高热导致,无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症状。1154.急性肾炎病儿参加体育锻炼的标准是A.尿常规正常B.血沉正常C.血压正常D.尿阿迪计数正常E.抗O滴定度正常答案:D解析:急性肾小球肾炎为自限性疾病,无特异治疗方法。症状重者需要卧床休息1~2周,待水肿消退、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正常即可下床活动;一般病例不需要严格卧床。当尿常规好转,仅能检出少量蛋白质和红细胞时可以复学,尿常规正常3个月后可恢复体力活动,阿迪计数正常才能参加体育锻炼,故本题选D。提示:急性肾炎病儿尿常规好转复学,尿常规正常恢复体力活动,阿迪计数正常参加体育锻炼。1155.诊断肾病综合征的基本条件是A.明显水肿,大量蛋白尿B.明显水肿,高脂血症C.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D.低白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E.大量蛋白尿,氮质血症答案:D解析:肾病综合征主要临床特征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水肿。其中最基本的条件是大量蛋白尿及低蛋白血症。1156.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血生化改变意义最大的是A.抗O明显升高B.血沉升高C.血IgG升高D.血白蛋白下降E.血C3明显下降答案:E解析:急性起病,尿的改变、水肿及高血压等特点,急性期血清ASO升高,C3浓度降低,均可临床诊断急性肾炎。其中血清ASO只起着提供前驱病史的作用,而C3规律性的变化具有诊断价值。故本题选E。1157.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首选药物是A.呋塞米B.低分子右旋糖酐C.白蛋白D.肾上腺皮质激素E.细胞毒药物答案:D解析:由于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凝等作用,故为目前肾病综合征诱导缓解的首选药物。1158.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正确的饮食措施是A.限制糖摄入B.多食植物油C.多饮含钾的饮料D.少盐E.多饮矿泉水答案:D解析:急性肾小球肾炎对有水肿高血压者应限盐及水,病情缓解后才不限制,故选D,排除E;急性肾炎无限制糖的要求,故排除A;急性肾炎的病人热量不能过高,故不应多食植物油,排除B。当出现少尿、无尿或血钾升高时应限制钾的摄入,排除C。提示:急性肾炎饮食:限水钠,优质蛋白。1159.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是A.感染和电解质紊乱B.严重的循环衰竭C.高血压脑病D.肾衰竭E.心力衰竭答案:A解析: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有感染、低血容量性休克和电解质紊乱、血管栓塞、急性肾衰竭等。严重的循环衰竭及高血压脑病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综上,故本题选A。提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有感染、低血容量性休克和电解质紊乱、血管栓塞、急性肾衰竭、肾小管功能障碍。1160.小儿肾病综合征出现最早的表现是A.肉眼血尿B.水肿C.少尿D.面色苍白E.精神萎靡答案:B解析:肾病综合征最早出现症状是水肿,开始见于眼睑,以后逐渐变成全身凹陷性水肿、阴囊水肿并伴有胸水、腹水等。所以本题选B。1161.10岁女孩,无明显前驱病史,近3天来颜面水肿,伴少尿,肉眼血尿,测血压150/100mmHg,查尿常规示:蛋白质+++,红细胞100个/HP,白细胞15~20个/HP,管型5~10个/HP,血沉50mm/h,血BUN15mmol/L,血C30.1g/L,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B.急进性肾炎C.狼疮性肾炎D.肾炎性肾病E.急性肾小球肾炎伴泌尿系感染答案:E解析:患儿虽然无前驱感染病史,但以肉眼血尿起病,起病急,血清补体下降,血沉加快,血压增高,以及结合尿常规(白细胞升高等),最有可能的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伴泌尿系感染,故选E,排除A。B肾功能损害更为严重,早期即出现急性肾衰,故排除;C有狼疮病史,故排除;D应还出现低蛋白血症,肾小球性血尿(2周连续3次10个/HP)等症状,故排除。提示:急性起病,尿的改变、水肿及高血压等特点,急性期血清ASO升高,C3浓度降低,均可临床诊断急性肾炎。1150.5个月女婴,3天来咳喘伴发热来诊。查体:热病容,喘憋,烦躁不安,三凹征(+),呼吸急促64次/分,心率168次/分,两肺喘鸣音为主,少量细湿哕音,腹软,肝肋下2cm。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A.支气管肺炎B.喘息性支气管炎C.毛细支气管炎D.婴幼儿哮喘E.支原体肺炎答案:A解析:该患儿有发热、喘咳、气促、烦躁、三凹征,双肺可见湿哕音,腹软、肝肋下2cm增大,最可能的诊断为支气管肺炎,而患者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双肺的喘鸣音可能是合并了心力衰竭,本题选A。提示:支气管肺炎的诊断主要依据其临床表现,X线检查和辅助检查。1151.男,6岁。因发热、干咳6天入院,无中毒症状,体检:T39℃,双肺未闻及湿啰音。X线示大片云雾状阴影,血清冷凝素1:64。最可能的诊断是A.腺病毒肺炎B.葡萄球菌肺炎C.肺炎链球菌肺炎D.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E.肺炎支原体肺炎答案:E解析:患儿病后6天血清冷凝集素1:64,大于1:32,提示最可能存在肺炎支原体的感染,再结合临床表现T39℃,双肺未闻及湿哕音。X线示大片云雾状阴影,最可能的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所以本题选E。提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主要依据其X线表现,病原体培养,血清抗体测定,抗原检测,血象检查。1152.女,1岁,发热咳嗽3天,口周围稍紫。用鼻前庭导管吸氧,氧流量应为A.0.5~1L/minB.1.5~2L/minC.2.5-3L/minD.3.5~4L/minE.4.5~5L/min答案:A解析:患儿口周稍青紫,存在轻微缺氧,因此给予低流量吸氧,以0.5~1L/min为宜。因为氧流量过高反而会对患儿造成氧中毒损伤。如果患儿发生了呼吸衰竭,则可给予1~2L/min吸氧。故本题选A。1153.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中最常见的相关病因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β-溶血性链球菌C.肺炎支原体D.乙型肝炎病毒E.肺炎链球菌答案:B解析: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病因所诱发的。常见的有细菌,主要是β-溶血性链球菌,其他还有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乙型肝炎病毒等,E只会引起相应的肺炎,而不会导致肾炎,综上,故本题选B。1145.8个月婴儿,因腹泻脱水,测血钠135mmol/L,最适宜补充累积丢失的液体是A.0.9%氯化钠溶液B.2份生理盐水、1份1.4%碳酸氢钠C.2份生理盐水、3份5%葡萄糖、1份1.4%碳酸氢钠D.4份生理盐水、3份5%葡萄糖、2份1.4%碳酸氢钠E.1份生理盐水、4份5%葡萄糖并含10%氯化钾答案:C解析:该患儿血钠135mm/L,大于130mrn/L,属于等渗性脱水。所以最适宜补充1/2张含钠液,而只有
本文标题:乡镇职业助理医师试题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43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