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中学生物素质教育推进机制与有效途径研究
1中学生物素质教育推进机制与有效途径研究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学科间的差异明显,很多人把生物学科放在“副科”之列。认为生物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讲一些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之类的东西;学生也不过是听一听背一背。师生都没有压力和竞争力,更无需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教”和“学”。从而使生物教学与素质教育有着严重脱节的倾向。这就要求各学科教学间的大力合作,生物教学也不例外。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并通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来落实的,也就是说素质教育应渗透于课堂教学以及课堂计划的每一分钟。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它以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为目标,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精神为切入点,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其最大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如何把宏观的素质教育思想转化为微观的具体教学过程,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一改进生物教学,需要改进教学任务(一)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方法和能力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中,首先是求知的能力。因此,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经过科学的训练,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内在潜能。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整理和积累资料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综合归纳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使学生在学习中会读、会笔记、会分析、敢于发表见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良好素质的目的。(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力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是关系到活动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生物学教材内容设置形式的多样性,为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三)观察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运用的插图、挂图、模型、标本及实验都需要学生进行观察,在观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准视角,抓住实质性的东西,又要全面、细致,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认真而仔细观察,(四)实验能力的培养实验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熟悉使用的器材,理清实验步骤。要严格遵循操作程序,仔细观察和记录每一次实验现象,正确分析得出结论。2(五)培养动手能力通过观察和思考,让学生从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了解生物现象,验证书本理论,进一步激发兴趣,并学会用科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使理论和实际密切联系(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是一个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过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巧妙、新颖的提问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而兴趣的产生利于并促进思维的发展。再者,充分利用教材,鼓励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个性。(七)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随着科学与技术的高度发展,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保护环境,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在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中,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情况,把乱砍乱伐森林、滥用农药、大肆捕杀鸟类、青蛙、蛇、鹰等,造成气候变坏、水土流失、水土污染、病虫害(包括鼠害)泛滥等恶果;日常生活中各种食品包装等废弃物造成的“白色污染”,城市的空气浑浊,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大洪灾等等的成因向学生介绍。二.素质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实施策略1、采用“探本溯源”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生物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观察、分析、试验是生物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重多的知识都是前人在观察思考及反复试验的基础上获得的,其中有不少经典实例,在这些知识的教学中不妨用精练的语言、简明的图表及一个精彩的小故事“探本溯源”,简述知识的获得过程,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家的研究历程,循着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去接受、理解和掌握知识。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如在学习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和人类进化发展内容时,可先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录相资料、参观动植物园,了解自然界生物间的有趣联系,之后简要介绍达尔文的环球旅行及其通过旅途的所见所闻产生生物进化思想的过程。这样通过“活动—体验—评价”的教学模式,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判断能力,使学生掌握了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科学方法。2、加强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生物实验课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实验课,尽量多开实验课或演示实验。在实验课中,除必要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外,尽量减少束缚性条件,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和尝试,并对自己的实验结果作出推测和解释。如在脊蛙反射实验中,在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后,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继续试验。刺激蛙背部右侧和左侧反应有什么不同?刺激一侧时对侧肢体有什么反应?刺激的强弱与反应的关系?等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动脑去想,然后发表自己的认识或看法。最后教师在充分肯定每位学生实验成绩,包括探索精神的基础上,对其实验结果做出正确的分析总结。33、优化习题和试题,培养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因为考试是衡量和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手段,科学调整命题方式和考试形式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对许多知识只知其皮毛,而其中包含的“道”和“理”却知之甚少。因此在教学中,要从习题和试题入手,大胆改革题型,并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以扩展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知识。如在学习遗传与变异、生物与环境等内容时,都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生活(子女与父母的长像、性格的异同)、对自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的观察、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求得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4、组建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培养兴趣,发展特长。积极的思维活动始于对问题的探究,并在问题的解决中得以发展和提高,而问题的提出又离不开社会实践。如何根据学科特点,指导学生组建栽培、动物养殖小组;充分利用校园和家庭,开辟实验基地,让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获得劳动技能;另一方面可发现和培养特长生,拓宽他们的基础知识,培养其自学能力,为未来生物高科技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排头兵。只有在教学中认真思考、研究,大胆探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才能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才能培养出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四.推动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还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从书本上获得知识,对自己来说,毕竟是间接经验,要把它变成自己的知识,还必须通过实践,所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一定要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巩固消化知识。学生只有书本知识而没有实践知识,就不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不参加社会实践,就不知道工人、农民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就不知道社会需要什么,因而也就失去学习的动力,迷失学习的方向。组织学生到实践中去学习,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动手能力,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增长了知识,又为学生走向社会增加了就业的本领。总结以上可说,用“培养现代公民”来完善(超越)“培养接班人”教育目的,可以厘定“素质教育”应有的时代内涵与价值理念(同时也有利于纠正“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错位对举,防止“素质教育”研究本身陷人异化与窘境)。总之,实现中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接轨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全方位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可以完成素质教育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4五.素质教育需协力共推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是学校的事,也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而是涉及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只有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才能营造有利于素质教育落实的良好育人环境,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政府是主导。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基础性事业,让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各级政府应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强对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指导。按照4%的目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教育行政部门不应用升学率对学校进行排名和奖惩,不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创造宽松条件。学校是关键。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各级各类学校都应树立正确办学理念,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强化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真正把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关爱每个学生的进步,为他们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内蒙古呼和浩特从2012年起,在3年内新建、改扩建56所公办幼儿园,解决“入园难”;明确规定中小学班额的标准,解决“超编班”问题;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划片、免试、就近”入学,逐步消除“择校热”现象。家庭是基础。父母是儿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成长的第一站。不少家长怀着望子成龙的期待,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不顾子女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学“奥数”、考证书、上“占坑班”……成为应试教育的“推手”。其实,这是对教育规律的扭曲,而很多家长或浑然不觉,或无可奈何。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5念,以子女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为根本,不能盲目地揠苗助长,甚至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到子女身上。应该配合学校安排好学生的课余生活,避免“学校减负、家长加压”,把家庭变成“第二战场”。此外,社会对人的评价机制、用人机制,对教育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应该倡导正确的人才观,改变单纯追求学历、追求文凭的倾向,形成使用人才重素质、重实际能力的观念。大力营造“身份无高低、职业无贵贱”的社会风气,消除行业歧视,缩小行业间收入差距,使人们不再仅仅靠拼升学、拼职业赢得社会尊重。努力消除社会浮躁之气、功利之风对教育的侵蚀,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真。
本文标题:中学生物素质教育推进机制与有效途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45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