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务礼仪 > 中小学加强青少年礼仪教育的价值和方法探析
西北师范大学毕业论文题目:中小学加强青少年礼仪教育的价值和方法探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毕业年限:三年学生姓名:杨黛君学号:指导教师:赏秘芳二0一六年六月二十六日1中小学加强青少年礼仪教育的价值和方法探析2014级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班杨黛君摘要: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自古就有重视青少年礼仪教育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博大精深的礼仪理论与礼仪规范,而且有丰富的礼仪教育实践。礼仪教育不仅有助于青少年的素质培养,有助于发挥政治稳定功能,而且还有助于发挥文化传承功能。但目前的礼仪教育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需采取必要方法以加强青少年的礼仪教育。关键词:礼仪教育;中小学;学生礼仪教育是指根据社会交往活动中的礼仪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以全面系统的影响,使之掌握礼貌、礼节、交往程序等,学会表达尊重和敬意的活动。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自古拥有重视青少年礼仪教育的优良传统。但由于多种原因,在近现代以来,礼仪却在礼仪曾在一段时期里被迫与教育隔离,这不能不说是中华传统礼仪文化传承的一大损失,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大缺憾。目前,我国教育一再强调重视礼仪教育,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本文的志趣在于首先解析加强青少年礼仪教育的时代价值,即必要性,接着探讨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礼仪教育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加强青少年礼仪教育的改进措施。一、加强青少年礼仪教育的价值礼仪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培养提高受教育者的礼仪素质。通过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养成得体的言谈举止,掌握各种社交礼仪规范,进而培养受教育者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道德感,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形成完善的人际交往能力,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一)礼仪教育有助于青少年的素质培养2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首要的功能在于育人,即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对受教育者施加深刻、持久而全面的影响,使其形成社会所需要的素质。青少年礼仪教育作为教育活动的一个方面,其直接目的就是培养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礼仪素质。从礼仪素质的形成过程来看,个体的礼仪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初生的婴儿仅具有简单的心理和动作,规范得体的礼仪行为习惯和礼仪意识、礼仪精神等复杂的心理特征,只能依靠在后天的环境、教育的影响下,借助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形成与发展起来。没有青少年礼仪教育活动,青少年礼仪素质的形成必然处于盲目、处于自发状态,从而导致学生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和引导进难免出现礼仪行为失范。因此,加强礼仪教育的素质培养,要重视礼仪教育的内化和外化的作用。内化即是指人们经过一定形式的学习,将某些社会意识、道德规范等精神文化转化为个体稳定的心理因素的过程。外化即是内部的主体的东西转化为外部的客体的东西。礼仪素质的培养提高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既需要不断的内化,同时更离不开外化;既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门培养训练,又需要对各种素质进行综合培养,以利于内在素质的整体提高。因此,无论是从教育目的作用来看,还是从个人礼仪素质的形成过程来看,青少年礼仪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的素质培养。(二)礼仪教育有助于发挥政治稳定功能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说明礼仪教育具有政治稳定功能,而且历来受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在我国古代,儒家的伦理道德通过礼节和仪式表现出来,将3道德规范具体化为日常生活中的举止应对。儒家礼仪将高尚道德与世俗道德接轨,通过仪式活动达到道德的教化作用,并沿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轨迹发展,其道德影响力和渗透力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封建统治者大力推行儒家礼仪,通过对礼仪行为的控制实现社会道德控制,进而提升社会控制力。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弊端之一是泛政治化,由于政治色彩过于浓厚,在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往往容易造成青少年学生的排斥情绪,其结果可能是口服心不服。礼仪教育则不然。礼仪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从具体的礼仪行为培养做起,通过升国旗、奏国歌仪式中的行为教育,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行为教育,使青少年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做一个守规矩文明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三)礼仪教育有助于发挥文化传承功能青少年礼仪教育之所以具有文化传承功能,首先是由教育的本质决定的。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传递文化是其基本职能之一。在教育活动中,施教者将人类积累起来的文化,经过选择、加工传递给青少年学生,实现文化在人类代际间的传递。青少年礼仪教育必须承担起文化传承的使命,也是由文化自身的属性决定的。文化只有时时更新才能源远流长,只有不断发展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作为人类创造的社会性信息,也是人类的独有的信息,文化只能通过“社会遗传”的方式实现。在传递文化的过程中,教育还具有创造文化的功能。文化一旦为人所掌握,就会成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法和手段,成为创造新文化的动力,推动社会文化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礼仪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优秀礼仪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4既是我们历经祖祖辈辈积淀下来的绚丽的文化瑰宝,又亟待在我们这个时代、经过我们的奋斗完成涅槃,获得新生。为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礼仪文化,应成为青少年礼仪教育的神圣使命。二、目前中小学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等部分阐述了与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相关的精神和要求,把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到了国家教育战略因素层面。但目前礼仪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一)学生对礼仪教育缺乏正确认识学生对礼仪教育缺乏正确认识,难以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学校礼仪教育的一个突出问就是形式化比较严重,通常是上级下达检查文件之后,学校才进行礼仪教育活动。学校的普遍做法是全校下发上级文件,然后选择代表性的班级、优秀的学生作为榜样,举办表彰会议,鼓励大家学习。然后,等上级领导视察时,将活动“成果”展示出来,看似工作到位,其实都是表面功夫。检查结束,礼仪教育随即结束,等到再次检查,这些形式化的礼仪教育活动又开始重演。学校的这种礼仪教育以短期的实践活动形式孤立的进行,没有衔接性,时间短难以取得良好效果。(二)学生的礼仪知行脱节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实践环节,没有安排足够的礼仪教育活动时间,同时学校的礼仪教育主要以理论教育为主,缺乏实践指导,方法比较单一。小学的礼仪教育存在重课堂教学,轻课外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作用;重外部灌输,轻学生内部5自我构建的过程等现象,即仅仅停留于知识的讲授,采用灌输式方法教学,忽视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只谈空泛的文明礼仪大道理,忽视可操作性的礼仪训练,导致学生无法用礼仪知识来指导自己的礼仪行为。缺乏有效的实践,就缺乏礼仪养成所需的起码条件,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也只是空泛大道理,也就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未做到正真地知行合一。(三)学生的礼仪教育评价不到位学生的礼仪教育评价不到位,教育效果得不得及时反馈,不能及时有效地提升学生礼仪素养。学校缺乏完整的礼仪教育评价方法。一方面缺少对学生礼仪教育的评价环节,既无法掌握学生学习的过程,又不能把握学生的效果,同时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没能有效检验;良好的评价方法体系既能测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过程,又能评价分析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缺乏对教师礼仪教育监督的评价方法,使得无从考察教师的教学效果。只有形成有效的小学礼仪教育的评价方法,才能实现对学生行为有效地跟踪和测评,才能实现对教师本身礼仪素养的有效监督,形成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三、中小学加强青少年礼仪教育的方法青少年在中小学接受教育的时期是其一生成长过程中最关键、最重要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小学礼仪教育的效果决定着个人的文明程度,是个体礼仪素质形成的重要基地。(一)发挥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首先,开设专门的礼仪教育课程。在所有各种类型的课程中,专门的学科课程是一种科学化、理论化和系统化程度最高的课程形态。为此,6开设相对独立的礼仪教育专门课程,有助于发挥课堂教学对礼仪教育活动的主导作用。容易唤起人们对礼仪教育问题的关注,有助于形成对其他教育因素的控制力。实践证明,专门的课程模式能够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礼仪知识的传授和礼仪规范训练,教育效果非常好,也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其次,通过间接的学科课程开展礼仪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途径,甚至可以说,这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把我们的要求有机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成为各个学科教学的灵魂,取得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但是,使用这种方式的重要前提是必须进行精心设计和准备,否则礼仪教育就会像碎片一样,学生无法学到较为系统的内容,礼仪教育也难以实现。此外,这种教育方式还有一个潜在危险,那就是可能陷入“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尴尬境地,或者说,每个教师都有可能期待由别的教师来完成礼仪教育。因此,这就需要学校统筹安排,通过全校范围的协调、组织和管理,这种教育方式是能够成功实施的。(二)发挥中小学礼仪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中小学礼仪文化环境是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校园景观、校园规章制度、校园文化氛围、教师人格形象、校园人际关系等因素。在礼仪教育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发和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唤醒隐藏在教育过程中的影响学生礼仪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隐性因素,使之更加富于教育性。对青少年进行礼仪教育,要注意开发学校物质环境的礼仪教育功能,加强物质层面的隐性礼仪教育课程建设。应充分考虑学校物质环境对学生影响的多样性,将其作为学校礼仪教育课程的有机7组成部分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在他辛勤耕耘了几十个春秋的帕夫雷什中学,校园里到处都是树木花草,环境美丽又整洁;每个教室里都具备某种独有的特色。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所经常看到的一切都不是偶然出现的,它们都体现着教育者的意志和学校对学生期望。如在一块色彩鲜艳的标语牌上,天蓝的底色显著地衬托着致学生的一段话:“你在咱们学校应该探索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生活的目的。请你认真思考这些杰出人物的卓越见解。”标语下面悬挂着一些杰出人物的画像,像旁边是他们的语录。各种各样的橱窗中陈列着爱人类、爱祖国、爱和平、爱科学、爱父母的宣传图片和文章,也有学生的学习体会和推荐书目等。孩子所看到的每幅画、读到的每句话都是同该年龄段的儿童的精神生活和情趣相适应的。(三)做好中小学礼仪教育的保障工作礼仪教育课程的实施离不开一定的条件,最主要的是师资、课时、教材以及物质和制度保障等。凡在礼仪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承担教育责任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可称为礼仪教育的师资。礼仪教育既需要有专门的学科师资,又因学校全体教职工都参与了学校隐性课程的建设或教学,因此,每一个教职员工都是广义上的礼仪教育师资。为保障礼仪教育课程顺利实施并取得应有成效,应合理配备礼仪教育师资。一是有必要配备适量的专职教师,以满足开设单科礼仪教育课程的需要;二是切实调动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的积极性,使之担当起开发及实施礼仪教育活动课程的重要责任;三是加强其他学科专任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及8教辅人员的礼仪培训,使之具备实施间接的礼仪教育学科课程和隐形礼仪教育课程的意识和能力。课时是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之一。礼仪教育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必要的课时。课时安排要服从和服务于教学需要,并根据具体的课程类型来确定。开设单科的礼仪教育课程,需要有独立的课时,一般每1-2周安排1课时为宜。任何课程都离不开教材支持。对于礼仪教育课程而言,无论是显性课程还是隐性课程或者活动课程,都需要有教材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这里的教材可以是教科书等文字材料,也可以是录音、视频等视听材料。礼仪教育的实施还需要教学研究指导、经费、设施等方面的保障。要按照培养、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礼仪教育师资的理论水平、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要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教研队伍建设,有专(兼)职的礼仪教育教研员对礼仪教育课程进行理论研究和业务指导。要建立和完善礼仪教育课程实施的保障体系,提供经费支持、设施保障等必要的物质基础。四、
本文标题:中小学加强青少年礼仪教育的价值和方法探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46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