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二○一四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模拟试题
2011年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试卷第1页共8页二○一四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模拟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时不允许使用计算器。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r(H)=1Ar(C)=12Ar(N)=14Ar(O)=16Ar(Na)=23Ar(Fe)=56Ar(Cu)=64Ar(Zn)=65Ar(Cl)=35.5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在题后的表格内。)1.下列语句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穿石B.釜底抽薪C.百炼成钢D.铁杵磨成针2.某含铁化合物的溶液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功能,其化学式为Na2FeO3,该化合物的物质类别属于A.酸B.碱C.盐D.氧化物3.学习了化学使我们对商品的标签和标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以下四枚标识使用不恰当的是ABCD4.吸顶灯灯罩常用有机玻璃(压克力)材料,有机玻璃属于A.合成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金属材料D.复合材料5.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不完全一致的是A.氢氧化钠烧碱NaOHB.碱式碳酸铜铜绿Cu2(OH)2CO3C.二氧化碳干冰CO2D.碳酸钠小苏打Na2CO36.“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下跟低碳生活没有紧密联系的是A.双面使用纸张B.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C.少乘电梯D.补充维生素2011年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试卷第2页共8页7.某地温泉经监测分析属硅酸盐矿泉,对血管有软化的作用,对心脏病、高血压病等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已知硅酸盐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硅酸的化学式为A.H2SiO4B.H2SiO3C.H4SiO3D.Na2SiO38.石棉网可以使仪器受热均匀,而且散热快,又具有隔热效果,所以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下列哪一项中的石棉网跟其它三项中的用途不一样ABCD9.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实验方法、现象与结论不正确的是A.羊毛和涤纶(灼烧,有羽毛烧焦臭味的是羊毛)B.淀粉与蛋白粉(滴加碘水,会变蓝的是淀粉)C.食盐溶液和纯碱溶液(滴加酚酞试液,变红的是纯碱溶液)D.二氧化锰与氧化铜(加水,不能溶解的是二氧化锰,另一种是氧化铜)10.在化学学习中,概念的深刻理解对进一步的能力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下是对几个概念的理解:①碱和盐中均一定含有金属元素;②氧化反应一定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③原子团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不为零;④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其中不正确的是A.只有②④B.只有①②④C.只有②③④D.全部11.在家中,取少量皮炎平药膏、牙膏、白醋和洗面奶分别放入适量水中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A.皮炎平药膏B.牙膏C.白醋D.洗面奶1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打开酒坛子封盖,酒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液体冷凝成固体,意味着分子的运动停止了C.点燃天然气时,分子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新的分子D.气体可以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13.长期超标食用亚硝酸钠(NaNO2)会使人致癌,该物质的外观跟食盐极其相似,且也有咸味,区别的办法是分别将它们隔绝空气加热,能释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是亚硝酸钠。下面对亚硝酸钠的理解正确的是A.含有氧分子B.钠、氮、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1︰2C.食盐中若掺有亚硝酸钠可导致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偏小D.隔绝空气加热释放出的气体是NH314.向牛奶或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C3N6H6)虽然增加了氮元素含量,但是对人体是有害的。三聚氰胺的制法如下:6CO(NH2)2一定条件C3N6H6+6X+3CO2,则x的化学式为2011年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试卷第3页共8页A.CO2B.NH3C.NO2D.H2O15.掌握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健康地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装修的房屋中甲醛含量太高,不宜马上进入居住B.不管何种材质的塑料袋,都可以盛放食品C.少量补充硒元素可预防癌症D.可用适量硫酸铜固体对泳池里的水进行消毒16.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CuSO4→Cu(OH)2B.CO2→O2C.CuO→Cu(OH)2D.CH4→CO17.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SASBSCB.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AC.M点表示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80gD.N点表示在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18.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有单质参加反应的是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9.欲除去括号内的少量杂质,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A.FeCl2(CuCl2)过量铁粉B.CO(CO2)通过浓碱溶液C.NaOH溶液(Na2CO3)选用适量的稀盐酸溶液D.N2(H2O)通过浓硫酸20.把Cu、Zn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锌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锌和硝酸银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2011年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试卷第4页共8页九年级()班姓名得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20分)21.(7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根据下列用途,从①~⑦中选择合适的物质用化学式或者化学方程式填空:①熟石灰②生石灰③活性炭④食盐⑤火碱⑥高锰酸钾⑦稀盐酸⑴可用于除去冰箱异味的是;⑵可用作消毒剂的是;⑶可广泛用于茶叶、食品、服装、皮革等行业的干燥剂是;⑷家庭可用作肉类防腐剂的是;⑸可用作建筑材料,还可改良酸性土壤的是;⑹中和反应举例:。22.(4分)请将下列物质按照一定的要求(从大到小、由高到低、由多到少)排列(填序号):⑴相对分子质量:①二氧化碳②氢气③氮气;⑵溶解性:①CuO②Ca(OH)2③KNO3;⑶地壳中元素含量:①Ca②A1③Si;⑷溶液的pH:①NaCl溶液②Na2CO3溶液③CH3COOH溶液。23.(4分)学习了初中化学后,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四点结论:①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②反应的条件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③反应物的状态不同,反应速率可能不同④反应的条件不同,反应速率可能不同。请为下列生活现实,寻找合适的原因,并将相应的序号填入空格内(选项不能重复):⑴煤粉比煤块燃烧更旺;⑵将燃气热水器装于卫生间内,紧闭门窗洗澡容易引起中毒,说明了;⑶将常温下不易分解的双氧水滴入二氧化锰中,迅速产生气泡,说明了;⑷碳酸水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叶绿素条件下可以生成葡萄糖和水。24.(5分)下图展示了A—G七种物质间的部分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与生成物可能已经省略)和D物质的收集方法。已知A是气体,在农村焚烧G物质产生大量的浓烟会导致大气污染,引导农民进行绿色销毁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请根据信息回答以下问题:⑴请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⑵请另写一个绿色销毁的例子:;⑶写出鉴定物质B的方法:;⑷写出反应B和C转化成E和F的化学方程式:。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2011年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试卷第5页共8页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25.(7分)乙炔(C2H2)俗称“电石气”,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块状的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②;(2)实验室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较易判断收集已满的收集装置是;(3)工业上制取的乙炔常带有特殊臭味,可能生成了下列哪种气体;A.氢气B.甲烷C.一氧化碳D.硫化氢(4)在焊接或切割时,乙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6.(7分)右图为浓盐酸的试剂瓶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以下问题:⑴盐酸不能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其原因是;⑵用5mL该浓盐酸可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是10%的盐酸g(答案保留一位小数);⑶若在量取浓盐酸时,采取俯视的方法观察,则配制的稀盐酸浓度(填“偏大”或“偏小”);⑷现用刚配好的20g10%的盐酸与足量的锌粒完全反应,制得标准状况下的氢气0.54L,通过计算判断实验室中浓盐酸是否有部分氯化氢挥发(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是0.09g/L)。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20分)27.(8分)自制一个不使用电力的四轮小车(如图),往试管中加入化学试剂,塞紧塞子,让小车在摩擦力很小的水平道路上运动。⑴在试管中无论发生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都可能使小车向前推进,问小车的推进原理是什么?;⑵若在试管中放入足量10%的盐酸溶液,理论上,要使小车跑的较远,应放入下列哪种试剂(可供选择的试剂有①铁粉②锌粉③铜粉,填写序号),原因是,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⑶若在试管中放入一定质量10%的盐酸溶液,理论上,要使小车的初速度较快,应放入下列哪种试剂(可供选择的试剂有①铁粉②锌粉③铜粉,填写序号),原因是;⑷选定试剂后,在不改变试剂质量及道路和动力的条件下,如何使张明的小车跑得更盐酸体积:500mL化学式:HCl密度:1.19g/cm3质量分数:37%2011年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试卷第6页共8页远?请提出一种改进的方法。28.(5分)某兴趣小组在做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时,惊讶的发现不但有金属铜生成,还有较多的气体产生,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该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资料卡】⑴氧气可以和碘化钾及盐酸的混合液发生反应,其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O2+4KI+4HCl=2I2+4KCl+2H2O,其中I2为碘单质;⑵在加热条件下,氢气可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提出问题】气体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从物质组成元素角度分析,气体可能是SO2、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反思提高】⑴在加热氧化铜之前,为确保安全,应对气体进行操作;⑵由上述实验可知,硫酸铜溶液显性(填“酸”或“碱”)。29.(7分)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兴趣小组成员小明和小红对其进行下列探究:⑴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得NaNH2,再将NaNH2与N2O反应可生成NaN3、NaOH和气体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H2+N2O=NaN3+NaOH+X,实验室检验X气体使用的试纸是_______;⑵Na2CO3质量分数测定:工业级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为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明设计如图装置(已知H2SO4溶液与NaN3反应不生成气体)及实验步骤:①精确称量样品质量m1为7.12g,检查装置气密性②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称量装置C的质量为m2③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④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装置C为m3小红看了小明的实验设计后,认为小明的实验可能会存在误差,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在小红的提醒下,小明在实验步骤③的后面加了一步操作,该操作是序号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解释①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颜色未发生变化②将气体通入装置A无O2③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将气体通入装置B中一会儿再点燃酒精灯证明该气体是H22011年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试卷第7页共8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在正确的实验操作下,测得装置C增重为0.22g,则工业级NaN3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⑸工业级NaN3中含有Na2CO3的可能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⑹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本题包括2小
本文标题:二○一四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模拟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54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