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姜月红
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法课例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科学放大镜》----14课时的教学目标与流程江西省横峰县第一小学姜月红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科学放大镜单元概述:本单元围绕“爱科学”这一专题,安排了21篇文章,其中人教版教材课文6篇,《新语文主题阅读》文章8篇,《主题式·经典诵读》诗文7篇。青蛙皮肤能喝水,植物也能吃害虫,乘着飞船可以访问月球,运用科学可以计算地球的年龄……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本组教材就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有生动形象的科学童话,有深入浅出的科学说明文,有图文并茂的科学连环画,介绍了气象、航天、动植物以及农业科技等丰富的科学知识,篇篇课文都引人入胜。在识字、读书的同时,吸引学生关注科学,爱科学,学科学,引发孩子们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动口,又动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扩展自己的视野。教学本组教材,教师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同时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设计理念:教师在整体把握这单元教材的前提下,以“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法”策略为指导,以“单元主题”为线,系统地、科学地串起21篇文章。1、在教学过程中秉承以读带讲、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原则,创新读法求高效----减词加词对比读、提示关键承接读、突出重点反复读、提炼主题填空读……在读中感受科学的奥妙与神奇,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2、以批注式阅读为主要学法,完成21篇文章的阅读。在分享阅读的基础上,唤起学生对“爱科学”这一主题的领悟与理解。在批注式的阅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教学内容: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课文:《识字8》《我是什么》《回声》《太空生活趣事多》《活化石》《农业的变化真大》2.《新语文主题阅读》:《形形色色的力》《奇妙的植物》《一滴水的旅行》《奇妙的桥》《漫游月宫》《小青蛙喝水》《我多大了》《我的太空机器人——“E先生”》3.《主题式·经典诵读》:《瓜儿谣》《风》《睡觉》《风》《地球圆圆》《银河系》《松树》教学目标:“一主”目标1.认识65个生字。会写46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主动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读懂课文,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两翼”目标1.阅读《新语文主题阅读》文章8篇,《主题式·经典诵读》诗歌7篇,背诵喜爱的经典诗文。2.在批注式阅读中感受科学的奥妙与神奇,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65个生字。会写46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科学知识,感受科学的奥妙与神奇,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第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识字8》、《新语文主题阅读》中的《漫游月宫》。基本课型:单元导读教学目标:“一主”目标:1、读单元导读,感受科学的魅力。2、精读《识字8》一文,认识9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4、有主动阅读中国神话故事、了解当今科技成果的愿望。“两翼”目标:阅读《新语文主题阅读》中的《漫游月宫》,使学生了解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这一创举。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书籍或音像资料让学生观赏。2、布置学生向人打听“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并搜集一些其它的神话故事。3、发动学生搜集有关人造卫星等高科技方面的图片,以备交流。4、制作相关生字卡片。教学流程:一、单元导入:1、师:青蛙皮肤能喝水,植物也能吃害虫,乘着飞船可以访问月球,运用科学可以计算地球的年龄……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放大镜”这一主题单元,首先我们来读一段优美的导读语。出示《新语文主题阅读》中的单元导读:青蛙皮肤能喝水,植物也能吃害虫,自然界里充满了神奇;唐僧取经不用跋山涉水,网络信息把真经传递;乘着飞船可以访问月球,运用科学可以计算地球的年纪。哦,科学的世界里藏着无数的小秘密……2、全班读、男女生读、师引读。3、背诵单元导读。4、出示人教版教材上的单元导读:师:在我们的头脑中,有问不完的为什么。要弄懂这些为什么,就要——(生:爱科学,学科学)二、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识字8》。(一)创设情境,引趣导入1、古时候,人们向往神秘的太空,并产生了无限的遐想,于是就流传了许许多多令人心驰神往的神话故事。大家看图猜猜这是什么神话故事(要求说出题目)出示四幅神话故事的图画,让学生猜猜,并相机出示书中的词语。2、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人们对太空的美好向往都成为现实,当今人们又研制了什么呢?(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并相机出示书中的后四个词语。)(二)合作探究,自主学习1、同桌读读词语,不会读的,请互相帮助,也可以请教“枫叶伯伯”。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的字形。(1)用加一加的方法,如:射、填、嫦、娥、宇、宙(2)换一换的方法,如:“栽”字“木”换成“车”成为“载”(3)编故事的方法,如:我们两人都是女的,常常在一起看月亮,不约而同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4)编儿歌的方法,如:小于小由真可爱,一年四季草帽戴。——宇宙3、把生字放在语境中巩固(1)读句子:嫦娥奔月是神话故事,女娲补天也是神话故事。人造卫星能飞上太空,宇宙飞船也能飞上太空。(2)用“也”造句子:要求分别运用书上的两组词语造句子。(三)小组合作,研究词意1、小组内互相讲述这四个神话故事,每组推选一个故事大王上台讲述,并领着大家读所讲的词语。2、小组内交流自己找到的“航空母舰”、“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运载火箭”等图片(边欣赏,边讲解)3、集体交流:要求每组选择一种自己觉得最了解的现代科技向同学们讲解。(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谈谈)4、教师补充宇宙的意思:宇宙指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小行星,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个很小的星系,银河系又是宇宙中若干个星系中的一个。宇宙很大很大,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大得多。(四)情感朗读,感受韵律美朗读时,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适当引导学生读出韵律美。读神话故事的词语时,要读出神秘,有一种美好的向往。读现代科技的词语时,要读出自豪、兴奋,可以个别读、赛读,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五)拓展延伸,丰富知识1、学习了《识字8》,你还搜集了哪些神话故事和现代科技?与同学们分享。2、向同学们推荐两本书:《中国神话故事》、《高科技现代技术》(六)指导写字,巩固字形1、观察要写的字,读一读要写的字,仔细看字形。2、重点指导“宇”、“宙”、“卫”三个字。特别注意宝盖儿和舟字旁的写法:宝盖儿的写法:上点大、左点重,横钩先顿再向右;舟字旁的横是提,且右边不出头。3、学生描字临写。三、以文带文,运用批注式阅读法自主阅读《新语文主题阅读》中的《漫游月宫》。1、出示阅读要求:(1)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是谁?是什么时候?(2)在月球上有哪些奇特的景象?请用笔画出来。(3)你知道人类第一次登月成功的意义是什么吗?(实现了人类千百年来的飞天梦;说明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进步;深刻的了解到月球的情况,为下一步探月打下坚实的基础。)2、阅读分享3、积累、背诵名言:我在月球迈出一小步,人类在地球迈出一大步。四、作业:预习课文《我是什么》,自读《新语文主题阅读》的文章《一滴水的旅行》,读诵《主题式·经典诵读》中的前一首《风》。第2---3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我是什么》、《新语文主题阅读》中的《一滴水的旅行》,《主题式·经典诵读》中的前一首《风》。基本课型:以文带文课型教学目标:“一主”目标:1、认识11个字。会写8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两翼”目标:1、阅读同一主题文章《一滴水的旅行》,进一步了解水的其他形式和人类的关系。2、吟诵积累经典诗文。教学流程:一、猜谜导入出示谜面:此物不稀奇,生命不能离,用刀切不断,用网捞不起。(谜底:水)想不想去好好认识一下这个调皮可爱的朋友?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学习30课《我是什么》。(板书课题)二、认读生字词1、出示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进行检测:飘浮灌溉灾害机器电器乐器冲毁毁坏毁灭暴躁风暴暴风雪雹子淹没庄稼2、分组比赛读,随机正音、表扬。三、批注式阅读1、水是怎样变化的?可以变成什么?勾画出来,多读几遍。并用图示表现水的变化过程。2、水娃娃还是位旅行家呢,他走过哪些地方?分别在干什么?3、水娃娃的脾气也是变化无常的。你了解他的脾气吗?4、你除了知道水会变化以外,你还知道水对人类有哪些作用和危害吗?四、阅读分享1、分享时的语言: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面,看第×段,我的理解是……(生交流,师随机用图示表现水的变化过程)2、学生交流第二个问题时,相机出示第三自然段,突出重点朗读,把“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这些词读得富有变化。(由此可迁移到第四自然段的朗读)3、用第一人称的形式介绍水在人类生活中的利弊。(可以简单复述课文中的有关内容,也可介绍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五、归纳课文,填空朗读1、出示:我是____,我会变成____,变成_____,变成_____,还会变成______。2、出示:飘落打我在空中飘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___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___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___下来,人们又管我叫雪。(1)按照原文填空读(2)采用换词读、配上动作表演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章用词的形象准确)六、小结。小朋友想一想,这位小魔术师还会变什么呢?(露珠、冰、霜、雾、彩虹、……)水真有趣,它真会变,会变成汽、变成云、变成雨、雹子、雪,还会变成露、霜、冰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新语文主题阅读》中的《一滴水的旅行》这篇文章吧。七、自主阅读《新语文主题阅读》中的《一滴水的旅行》。1、在《一滴水的旅行》中又讲了水的哪些变化?读一读,画一画。2、师生共读。3、背诵名句:水滴以不同的模样走过四季,这是最完美的旅行。八、读背积累《主题式·经典诵读》中的前一首《风》导语:水滴以不同的模样走过四季,进行着最完美的旅行。那风又是以怎样的模样走过四季的?让我们一起去读读《风》这首诗吧!1、自由诵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2、范读引领(榜样效应)3、熟读成诵(最终结果即预设目标)九、写字1、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如:“晒”的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害”中间的一竖上下都要出头;写“灾”和“黑”时注意复习笔顺。2、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3、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教师巡视,师生共同评议。十、作业1、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水的变化,分别画出水不同的样子,并配上一句话。2、预习课文《回声》,自读《新语文主题阅读》文章《小青蛙喝水》,读诵《主题式·经典诵读》诗文《睡觉》。第4---5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回声》,《新语文主题阅读》中的《小青蛙喝水》,《主题式·经典诵读》中的《睡觉》基本课型:以文带文课型教学目标:“一主”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两翼”目标:1、批注式阅读《小青蛙喝水》,了解动物们不同的喝水方式,感受自然界的奇妙。2、诵读诗歌《睡觉》,了解有关动物睡觉的有趣知识。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教师:小时侯,老师很喜欢钻到空房子里或是到空旷的山谷中,拉长嗓音不停地大叫:“你是谁?谁在学我说话?”然后总能听到令人兴奋而又好奇的回答。课前老师也让同学们到生活中去寻找这个感觉,现在就请你们谈谈自己的体会吧!(学生谈感受)2、教师(板书“声”):你们看这是什么字?平时你们听过什么样的声音?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回声》,看到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课文。二、识字1、字卡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呱、哩、圈、纹、碰、返”。2、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把识字与读文联系起来。如:呱:读什么?“呱呱呱”是谁的叫声?课文里的小青蛙是怎么叫的?(指名读句子、指导朗读);圈、纹:课文中“圈”和“纹”
本文标题: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姜月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61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