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抽样推断的精确度和极限误差的关系是(A)。A.前者高说明后者小B.前者高说明后者大C.前者变化而后者不变D.两者没有关系2.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下,欲使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则样本容量应(A)。A.增加8倍B.增加9倍C.增加倍D.增加2.25倍3.当总体单位数较大时,若抽样比为51%,则对于简单随机抽样,不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约为重复抽样的(C)。A.51%B.49%C.70%D.30%4.在500个抽样产品中,有95%的一级品,则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下一级品率的抽样平均误差为(D)。A.0.6827%B.0.9545%C.0.2128%D.0.9747%5.统计误差按产生的来源分类,有(C)。A.随机误差和抽样误差B.调查误差和随机误差C.登记误差和代表性误差D.工作误差和抽样误差6.假设从4个生产零件的工人总体抽取2人进行抽样调查,来推断4个工人的平均日产量。4个工人的实际日产量分别为A:40件,B:45件,C:55件,D.60件。则重复抽样条件下的抽样平均误差为(D)。A.4.56B.3.96C.7.90D.5.597.若想对某地区某年已成熟的12000亩某种作物进行抽样调查(根据以往资料,平均每亩收获量的标准差为120千克),要求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达到95%,该种作物平均每亩收获量的抽样极限误差不超过12千克。则重复抽样时,应抽取的样本单位数为(C)A.条件不充分,无法计算B.400亩C.385亩D.372亩8.某冷库对贮藏一批禽蛋的变质率进行抽样调查,根据以前的资料,禽蛋贮藏期变质率为53%,49%,48%。现在允许误差不超过5%,推断的概率保证度为95%,问至少要抽取的禽蛋数(D)。A.400B.384C.383D.3859.客观现象之间的数量联系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类型,这就是(A)。A.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B.因果关系和非因果关系C.随机关系和非随机关系D.简单关系和复杂关系10.相关关系是指变量间的(D)。A.不确定性的数量关系B.函数关系C.确定性的数量关系D.不确定性的数量依存关系11.施肥量和农作物亩产量之间的关系是(B)。A.函数关系B.相关关系C.随机关系D.简单关系12.相关关系按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方向分为(D)。A.单相关、复相关和偏相关B.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C.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D.正相关和负相关13.相关关系按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式分为(C)。A.单相关、复相关和偏相关B.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C.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D.正相关和负相关14.相关关系按变量之间相关的程度分为(B)。A.单相关、复相关和偏相关B.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C.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D.正相关和负相关15.相关关系按变量多少分为(A)。A.单相关、复相关和偏相关B.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C.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D.正相关和负相关16.假设某彩电的市场需求只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彩电的价格水平有关。则在假定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某彩电的市场需求与其价格水平的相关关系就是一种(C)。A.单相关B.复相关C.偏相关D.函数关系17.单相关也叫简单相关,所涉及变量的个数为(B)。A.一个B.两个C.三个D.多个18.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D)。A.(0,1)B.[0,1]C.(-1,1)D.[-1,1]19.相关系数为零时,表明两个变量间(B)。A.无相关关系B.无直线相干关系C.无曲线相关关系D.中度相关关系20.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为1时,表明两个变量间存在着(C)。A.正相关关系B.负相关关系C.完全线性相关关系D.不完全线性相关关系二、多选题1.下列各项中,体现谨慎性原则要求的有()A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B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C计提资产减值准备D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E存货按后进先出法计价答案:ACDE解析:谨慎原则又称稳健原则或审慎性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对应收款项计提坏帐准备、在物价持续上涨时对发出存货采用后进先出法计价、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均体现了谨慎性原则2.会计确认的主要标准有()A可归属性B可计量性C可计划性D可靠性E可估计性答案:ABD解析:会计确认的主要标准有可归属性、可计量性、可靠性3.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下列项目中应作为本期收入的有()A本期销售商品本期收到货款B上期销售商品本期收到货款C本期预收货款下期发货D本期销售商品本期未收到货款E本期预付购货款答案:AD解析: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期间来确认企业的收入和费用。即收入归属期是创造收入的会计期间;费用的归属期应是费用所服务的会计期间,本期销售商品不管款项是否收到,均应确认为本期的收入4.下列支出中,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有()A支付本月职工工资B支付银行借款利息C购置固定资产支出D购置无形资产支出E购买原材料答案:CD解析: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如购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支出.ABE均属于收益性支出三、判断题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在任何一个时点上都是平衡的。()答案:√。解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了任何一个时点资产的分布状况及其形成来源,无论在什么时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应保持上述恒等关系。2.某公司用银行存款归还短期借款20000元,将导致资产减少20000元,负债增加20000元。()答案:×。解析:归还短期借款,“银行存款”减少20000元,即资产减少20000元;“短期借款”同时减少20000元,即负债减少20000元。3.法律主体必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也必定是法律主体。[答案]:错【解析】: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如,有自然人所创办的独资与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这类企业的财产和债务在法律上被视为业主或合伙人的财产和债务,但在会计核算上必须将其作为会计主体。4、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属于管理费用()答案:错解析: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利息支出、汇兑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其他5、如果资产已经发生了减值,其账面价值已经不能反映未来可收回金额,企业就应减少资产的历史成本()答案:错解析:如果资产已经发生了减值,其账面价值已经不能反映未来可收回金额,企业就应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而不是要减少历史成本6、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本月收到上月销货款时,应增加本月的商品销售收入()答案:错解析:按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均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7、企业将应收未收的货款转为投资时,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所有者权益的增加()答案:×解析:应收账款减少,对其他企业的投资增加。对外投资属于资产。即资产项目此增彼减。8.判断某一会计事项是否重要,只要看其数额大小即可()答案:×解析:判断重要与否,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判断:从性质来说,当某一会计事项有可能对决策产生一定影响时,就属于重要事项;从量来说,当某一会计事项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可能对决策产生影响,则该事项就是重要事项。9.企业将当期发生的收益性支出误记为资本性支出,则会高估资产和当期收益()答案:对解析:将资本性支出误计入收益性支出,就会低估资产和当期收益;将收益性支出误计入资本性支出,则会高估资产和当期收益10.凡效益涉及几个会计年度的支出,应作为资本性支出()答案:对解析:凡支出的效益仅涉及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2011年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单选习题1.一个统计总体()。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某高校1995年全部大学生平均年龄为22岁,这是()。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3.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A.是一致的B.是毫无区别的C.一般是有区别的.但有时又是一致的D.是无关联的两个概念4.在次数分布中,频率是指()。A.各组的频率相互之比B.各组分布次数的相互之比C.各组分布次数与频率之比D.各组分布频数与频数总之比5.下列组距数列组中值的计算中,错误的计算公式是()。A.组中值=(上限+下限)/2B.组中值=上限+组距/2C.组中值=下限+组距/2D.首组是开口组组中值=首组上限-邻组组距/26.把人口现象按照民族划分.各组间的差异属于()。A.数量差异B.属性差异C.数值差异D.变量值差异7.在相对指标中,主要用有名数来表现指标数值的是()。A.结构相对数B.强度相对教C.比较相对教D.动态相对数8.《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自()起开始实施的。A.1983年12月8日B.1984年1月1日C.1987年1月19日D.1996年5月15日9.《山东省境计管理条例》是由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属于()。A.统计法律B.统计规章C.地方统计法规D.统计行敢法规10.我国的统计工作实行()管理体制。A.集中型B.分散型C.集中与分散型D.统一领导、分教负责1.D2.D3.C4.D5.B6.B7.B8.B9.C10.D单选题1.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答案:D2.增长量同作为比较基准的数列水平之比,就是()A.总速度B.平均速度C.发展速度D.增长速度答案:D3.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A.环比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D.定基增长速度答案:C4.平均发展速度是()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的几何平均数D.增长速度加上100%答案:C5.增长1%的绝对值是()A.水平指标B.速度指标C.速度与水平相结合的指标D.以上三种均可答案:C6.时间序列是()A.将一系列统计指标排列起来而形成B.将同类指标排列起来而形成C.将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统计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而形成D.将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统计指标数值排列起来而形成答案:C7.下列属于时点序列的是()。A.某地历年工业增加值B.某地历年工业劳动生产率C.某地历年年末城镇总人口数D.某地历年工业产品进出口总额答案:C8.时间序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A.绝对数时间序列B.时期序列C.时点序列D.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答案:B9.时间序列中的发展水平()。A.只能是绝对数B.只能是相对数C.只能是平均数D.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答案:D10.某企业2004年下半年各月的库存资料如下表所示,其平均库存量为()。A.10868.1B.10745.8C.9056.75D.12895答案:A单项选择题1.统计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除了大量观察法外还包括()。A.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预测方法B.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实验设计C.相对数分析法、平均数分析法、指数分析法、汇总分析法D.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推断法、统计模型法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A.调查单位B.总体单位C.调查对象D.填报单位3.统计总体形成的客观条件是()。A.客观性、同质性、差异性B.数量性、大量性、差异性C.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D.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4.下列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5.调查大庆、胜利等几个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普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
本文标题: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68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