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中考物理适应性训练15
第1页共9页2016年初三中考物理适应性训练15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1.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测木块长度B.测木块质量C.仅点燃镜子后面蜡烛D.测液体温度2.下列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支普通2B铅笔的质量为500gB.普通绿叶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40℃C.中学生正常行走时一步的长度约为0.5mD.播放一遍中学生眼保健操音乐的时间约为20min3.如图所示是当今流行的环保驱蚊用品——电热液体蚊香器.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可见其顶部有“白气”飘出,房间里弥漫着驱蚊液的清香,起到驱蚊和灭蚊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气”是驱蚊液先汽化后液化产生的B.“白气”是驱蚊液先液化后汽化产生的C.蚊香器工作时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D.清香四溢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4.如图所示甲乙两人都穿了轮滑站在水平地面上,甲用力推了一下乙,结果两人都向相反方向滑出了较远距离。这可以说明()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③物体都有惯性④甲对乙的作用力和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5.用相同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滑轮组,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不计绳重及摩擦,两装置匀速提升物体的重力最大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提重物的最大重力不相等,η甲>η乙第2页共9页A.食品夹B.瓶盖起子D.核桃夹C.钢丝钳B.提重物的最大重力不相等,η甲<η乙C.提起重物的最大重力相等,η甲=η乙D.提重物的最大重力不相等,η甲=η乙6.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实验时,将木块A放置水平木板B上,加一个钩码,把一支测力计系在A上,如图所示当向左拉动B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此装置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B.A受B的摩擦力与测力计拉力是平衡力C.A受到B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左D.若增大B的速度,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7.下面是小明同学物理课后自己整理的笔记,其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不带电B.光导纤维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C.核电站反应堆中发生的是可以控制的核聚变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太阳能的产物8.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一组是()9.下图是在家庭电路中的四种操作行为,其中符合安全用电规范的是()A.如甲图有人触电却无法切断电源时,立即用干木棍挑开电线B.如乙图用手握住测电笔的金属杆判断插座是否有电C.如丙图熔丝熔断后,用铜丝代替熔丝接人电路D.如丁图直接用湿手去拔插头10.下列实验现象所揭示的物理原理与对应的实用技术的原理、规律相符的是()第3页共9页A.照相机B.电磁起重机C.发电机D.电动机第13题第15题第16题11.如图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盛水容器放在磅秤上,用细线悬挂质量相同的实心铅球和铝球,将其全部没入水中,此时两容器中水面高度相同,设绳对铅和铝的拉力分别为T1和T2,磅秤的示数分别为F1和F2,则()A.F1=F2T1=T2B.F1>F2T1<T2C.F1=F2T1>T2D.F1<F2T1>T212.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滑片P由b移到a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2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阻R1的阻值为20ΩB.滑片P移到b端时,R2两端的电压为6VC.滑片P移到a端时,R1消耗的功率为0.2WD.当滑片P移到中点时,通过R1的电流为0.3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3.架子鼓(又名爵士鼓)是一种打击乐器,雏形起源于中国,最早可追溯明朝时期。如图所示,架子鼓发出声音是由于鼓皮的引起的。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可以使音调升高(选填“加快敲击频率”或“绷紧鼓皮”)。14.阳春三月,油菜花开,游客漫步在油菜花海中,穿行于万湾河道间,小河边“鱼翔浅底竞自由”,这是光的而形成的虚像,高楼下“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因为太阳铅球铝球第4页共9页第13题第17题第18题光照射在油菜花上发生了光的。15.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某同学用两个弹簧测力计A、B拉一个轻质木板C,如图所示这是为了探究当物体(选填“A”、“B”或“C”)只受两个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时,这两个力的大小、方向和的关系(选填“作用点”或“作用线”)。16.如图所示用托盘天平测得苹果质量为g,若苹果的密度与水差不多,则该苹果的体积为m3。17.在“探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小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毛皮摩擦过橡胶棒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观察到如图箭头所示的现象.(1)不用金属棒做实验是因为金属是(选填“导体”或“绝缘体”),摩擦带的电会通过人体传入大地;(2)通过(a)(b)(c)实验得出的结论是。18.如图所示,是内燃机工作时的冲程;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总共消耗了10g汽油(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这些汽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是J;如果这台汽油机的效率为30%,则使用过程中汽油的热值为J/kg。19.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同时将水加热16min。(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明应按照顺序进行(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如图乙所示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根据图像分析,若不计热量损失,小明、小红从给水加热到水沸腾所需热量为Q1、Q2,则Q1:Q2为,若小明、小红所选水的质量为m1、m2,则m1m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用同一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情景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橡皮膜底部受到液体压强更大(选填:“甲”或“乙”);(2)若两烧杯中分别装的是盐水和水,根据实验现象,可以确定(选填“A”或“B”)杯中装的水(ρ盐水>ρ水)。第5页共9页第20题第21题第23题第22题甲乙21.小丽用如图装置探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使1N的重物以0.3m/s的速度匀速上升,所用拉力为0.2N,此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拉力的功率是W.22.如图所示用两种不同金属片插入柠檬,制成“水果电池”,用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电压,如图所示,则金属片B是水果电池的极,水果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能.23.如图所示的图象分别是家庭电路中的两个白炽灯泡L1、L2的U—I图象。由这两条曲线可知,当灯泡两端电压增大时,灯丝的电阻也随着增大,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压、电流无关.对此你如何解释?。在确保电路安全的前提下,将灯泡L1、L2串联在电路中,则电源电压最大为V。三.解答题(第24、26题4分,第25题5分,第27题7分,第28、29题6分共32分)24.(1)如图甲中袋鼠的质量为100kg,请画出袋鼠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如图乙是用螺丝刀撬起图钉的示意图,O为支点,A为动力作用点,F2为阻力。请在图中画出阻力F2的力臂l2及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第19题甲乙第6页共9页ABC25.小强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烛焰的像,其原因可能是.(2)探究时,小强改变蜡烛位置,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记录了下表所示的数据.(3)由上表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cm.第3次实验中,在光屏上可得到(选填“放大”或“缩小”)像.实验进行后蜡烛变短了,要使蜡烛的像仍在光屏中心,应将光屏向(选填“上”或“下”)移动.(4)如右图所示,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去掉光屏,眼睛在A处(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像。26.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每次都要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使小车每次进入水平部分时大小相等.(2)实验过程中,应将毛巾、棉布、木板平整地铺在(选填“AB”或“BC”)段,并填入表格中①处所铺材料:。(3)根据实验和推理,请判断投掷实心球运动项目中,如果到实心球到达最高点时,突然撤去所有力,实心球将(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27.小彬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2A”字样,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50Ω定值电阻各一个。(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补充完整。(2)小彬将5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所铺材料小车运动路程/m①0.28棉布0.44②0.85第7页共9页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写出一种);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路中电流为A。(3)将5Ω定值电阻换成10Ω定值电阻,闭合开关,为了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选填“A”或“B”)移动,记录此时各表的示数。(4)将10Ω定值电阻换成20Ω定值电阻,重复步骤(3)。(5)实验记录的多组数据如上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比。(6)实验结束后,小彬问老师在此实验中能否换用50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老师指导小彬分析了不能更换的原因。你认为其原因是。28.让一摞整齐的纸从斜面滑下,发现纸张变得不齐了,这是由于纸张之间有摩擦造成的.同样,让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液体也可以看作是由许多片液层组成的,各片层之间也存在着摩擦,产生液体内部的阻力,这就是液体的粘滞性.实验次数定值电阻(Ω)电流表示数(A)152100.183200.09实验次数液体种类细管半径/mm细管两端压强差通过细管的液体体积/mm31水1P1002油1P23水2P16004油2P325水3P6水12P200第8页共9页(1)晓丽用长度相同的细管来研究液体的粘滞性,做了如下实验.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测得1s内通过细管的液体体积如下:○1可见,在相同条件下,通过细管的水的体积(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细管的油的体积,这说明不同液体的粘滞性不同.我们用液体的粘滞系数η表示,η水<η油。○2分析上表1、3两组数据可以得到结论:同种液体,当一定时,细管半径越大通过细管液体的体积越大。○3请在表格的空格处填入正确值。○4在晓丽用油做的实验中,若细管半径是3mm,1s内通过细管的油的体积是40.5mm3,则细管两端的压强差是P。(2)下面是几种流体的粘滞系数表: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流体的粘滞系数与和有关。29.如图是某电器设备内的一部分电路.其中R0的阻值为20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现进行以下测试,请根据测试数据回答问题:(1)闭合S、断开S1,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中点,电压表示数为4V,电流表示数为0.2A.求电源电压。(2)当S、S1都闭合时,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最左端,电流表示数为0.5A,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求此时小灯泡的电阻及额定功率.温度/℃蓖麻籽油的η/Pa·s水的η/×10-3Pa·s空气的η/×10-6Pa·s05.31.79217.1200.9861.00518.1400.2310.65619.0600.0800.46920.0第9页共9页中考物理适应性训练参考答案15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13.振动绷紧鼓皮14.折射反射15.C作用线16.1621.62×10-417.(1)导体(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18.做功4.6×5104.6×71019.(1)自下而上(2)1:2等于20.乙B21.83.3%0.3622.负电23.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关30024.图略25.(1)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uf成虚像或u=f不成像)(3)10缩小上(4)能26.(1)速度(2)BC毛巾(3)匀速直线运动27.(1)图略(2)定值电阻R1短路0.36(3)A(5)反(6)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28.(1)大于细管两端的压强差81000.25(2)温
本文标题:中考物理适应性训练1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73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