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中职幼儿心理学期末试题(答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12(20)班《幼儿心理学》期末测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写在下表内。二、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各题对错,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题目123456789101112答案√×√×××√√√××√三、填空题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14分)1.粘合2.抽象逻辑3.外界情境4.自我监控5.模仿性强6.广泛性7.自我实现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幼儿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的思维。2.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3.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的行为或倾向。4.移情,是指儿童在察觉他人情绪反应体验到他人共同的情绪反应。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如何促进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答:1)提供语言刺激,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2)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有话可说。3)抓住生活中的各种表达机会,使幼儿有话愿说。4)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5)耐心倾听幼儿的表达。题目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ABCBACACABDCAD2.幼儿情绪、情感发展具有什么特点?答: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各种情绪体验逐渐丰富和深刻,情感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具体特点如下:1)情绪的易冲动性;2)情绪的不稳定性;3)情绪的外露性;4)情感不断丰富;5)情绪日益深刻。3.简述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答:1)创设易产生愉快情绪、成功体验的活动环境。2)在日常活动中,正确引导幼儿的自我意识。3)家园配合,指导家长实施正确的教育。4.如何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答:1)家长要正视幼儿的同伴关系。家长要认识到同伴关系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尽可能低帮助幼儿创造同伴交往的机会,鼓励幼儿多与同伴交往。2)家长应规范自己的言行。家长是幼儿效仿的榜样,因此,家长在人际交往中要注意热情待人。乐于助人,同情他人,尊重他人。3)培养幼儿优良的品质。良好品行是幼儿建立良好同伴关系的基石,因此家长要抓好幼儿品德的培养,教育幼儿忠于友谊。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六)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西方儿童心理学的鼻祖是()。A.巴甫洛夫B.皮亚杰C.普菜尔D.马斯洛2.儿童开始认生的年龄是()。A.1~3个月B.5~6个月C.1岁左右D.3岁以上3.皮亚杰认为儿童表征发生的年龄段是()。A.1.5~2岁B.2~4岁C.4~5岁D.5~6岁4.下列关于婴儿注意选择的偏好描述中正确的是()。A.偏好细密图像B.偏好直线多于曲线C.喜欢单色的图像D.偏好中等复杂程度的刺激5.从记忆内容看,幼儿阶段占主要地位的记忆类型是()。A.运动记忆B.形象记忆C.情绪记忆D.语词记忆6.幼儿阶段开始出现书面言语的发展,其书面言语发展的重点是()。A.识字B.写字C.阅读D.写作7.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是()。A.动作概括的形成B.直观概括的形成C.语词概括的形成D.形象概括的形成8.我国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对儿童数概念的形成研究表明,儿童数概念形成经历四个明显阶段,下列描述儿童数概念形成次序正确的是()。A.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B.给物说数→按数取物→口头数数→掌握数概念C.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口头数数→给物说数D.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给物说数→口头数数9.学前儿童掌握的概念主要是()。A.科学概念B.抽象概念C.日常生活概念D.辩证概念10.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主动对内疚”阶段所对应的年龄段是()。A.1~3岁B.3、4~5、6岁C.6、7~11、12岁D.11、12~17、18岁11.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关于恒河猴行为发展的实验,即所谓早期隔离或剥夺实验,此实验证明了对心理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o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努力12.幼儿掌握的词汇中,所掌握的最多的是()。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连词13.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是()。A.匀速均衡发展B.高速不均衡发展C.年龄越小发展越慢D.年龄越小发展越快14.在下列描述中,对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年龄特征是绝对稳定的B.年龄特征可以随意改变C.稳定性和可变性是辩证统一的D.年龄特征可跳跃发展15.儿童思维发展中,从发展过程看,形成最晚的是()。A.直观概括B.功能概括C.语词概括D.动作概括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6.问卷法17.形象记忆18.个性三、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9.通过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学习,可望获得哪些收获?20.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有哪些?21.幼儿无意想象发展有何特点?22.幼儿自制力的表现方面及影响因素有哪些?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23.试述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石.塞倒分析颢(太大题其2小题,每小题l2分。共24分)24.中班和大班孩子在进行“夏景”和“雪景”进行想象时有如下描述:关于“夏景”:男孩说:在夏天就是“小姐姐坐在河边,天热,她想洗澡,她还想洗脸,因为脸上淌汗”。另一个孩子马上接着说:“有个小女孩在小河边玩水,手里拿手帕当小船玩,又不敢放手,怕被水冲走。”关于“雪景”:一个大班男孩观察“雪景”后想象说:“她走在大路上正在想,她想上学,想当个学生;她还想上班,当个老师。”另一个女孩子观察“雪景”后想象说:“小女孩看见了雪人,雪人在看小女孩,两只手一动一动的,脚在跳舞,嘴巴在唱歌。”根据以上案例分析孩子的想象内容具有哪些特点。25.张颖是一个六岁的男孩。他妈妈是个有心人,把张颖在四岁半至五岁半一年中的提问做了详细的记录,共得4000多个问题,而且涉及面非常广泛。他妈妈也是个兴趣爱好广泛的人,对孩子的提问总是很认真对待,并鼓励孩子提问。老师评价说,张颖知识面广,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这些都是根据案例分析张颖的心理发展的突出年龄特点是什么;并提出正确的教育措施。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一般以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的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2.B【解析】婴儿的认生从5~6个月开始,8~12个月达到高峰。3.A【解析】皮亚杰认为表征发生于1.5~2岁之间。4.D【解析】婴儿偏好人的正常面孔;喜欢曲线图胜于喜欢直线图;偏好中度复杂程度的图形,而不喜欢报纸字体的细密图像;偏好颜色对比鲜明的图案,不喜欢空白的、无条纹的、单色的或者没有明暗对比的图像。5.B【解析】在幼儿阶段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言记忆逐渐发展。6.A【解析】儿童书面语言的产生,如同口头语言一样,是从接受性的语言开始,即先会认字,后会写字。7.C【解析】最初语词概括的形成标志着儿童思维发生。8.A【解析】略。9.C【解析】学前儿童掌握的概念主要是日常生活概念。10.B【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学前期(3、4~5、6岁)是主动对内疚阶段时间。11.B【解析】略。12.A【解析】幼儿掌握的词汇中名词最多。13.B【解析】儿童的心理发展是高速不均衡的过程。14.C【解析】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是辩证统一的。15.C【解析】从发展过程看,语词概括发展得较晚。二、名词解释16.问卷法:是把调查问题标准化,制作书面问卷对被调查者进行书面调查的方法。17.形象记忆:指根据事物具体形象来记忆各种材料。18.个性: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三、简答题19.【答案要点】(1)掌握有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本知识;(2)培养对学前儿童的情感和为学前教育事业献身的专业思想;(3)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4)促进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和巩固。20.【答案要点】(1)从整体动作到局部、准确、专门化的动作;(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3)从中央部分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4)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21.【答案要点】(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2)想象主题不稳定;(3)想象内容零散、无系统;‘(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22.【答案要点】幼儿自制力的表现方面:(1)抗拒诱惑能力,即抑制自己,不去利用机会从事能够得到满足但是社会禁止的行动;(2)延迟满足,即自己愿意延缓目前的满足享受。幼儿自制力的影响因素:(1)分心因素;(2)活动的特点;(3)同伴间比较;(4)成人的强化;(5)儿童自身的态度。四、论述题23.【答案要点】(1)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具有动机作用。情绪直接指导着儿童的行为,愉快的情绪往往使他们愿意采取行动。(2)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3)伊扎德等人提出,意识的产生、发展及其复杂组织的形成是情绪的功能。儿童最初的情绪体验就是最初的意识。(4)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日渐稳定,逐渐形成情绪品质。情绪的品质特征是个性特征的组成部分。当情绪与认知相互作用而形成一定的倾向时,就形成了基本的个性(人格)结构。(5)情绪的外部表现是信息交流的工具之一,其作用不亚于语言。五、案例分析题24.【答案要点】本案例说明幼儿的想象内容具有下列几个方面的特点:(1)经验性想象:幼儿凭借个人生活经验和个人经历展开想象;(2)情境性想象:幼儿想象由相应情境引发;(3)愿望性想象:在想象过程中表露出个人愿望;(4)拟人化想象:把客观物体想象成人,用人的生活、思想、语言等去描述。25.【答案要点】案例中张颖具有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这是儿童理智感发展的重要表现。正确的教育措施是:要为儿童多提供能产生提问的情境和条件。并对儿童的提问高度关注,尽可能做出科学的解答,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为今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讨厌孩子提问或对孩子提问加以指责,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布卢姆把认知学习从低到高依次排列为()。A.认知、领会、分析、综合、运用、评价B.认知、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C.领会、认知、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领会、认知、分析、综合、运用、评价2.下列哪种说法,是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A.接受学习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导致意义学习B.接受学习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导致机械学习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导致意义学习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3?6?1心理学上是用哪个术语来说明儿童学习某种知识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的?()A.发展快速期B.发展高峰期C.发展敏感期D.发展潜力期4.游戏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两种成分?()A.认知与情感B.认知与行为C.情感与意志D.意志与行为5.根据游戏规则的内隐或外显,可把游戏分为哪两大类?()A.创造性游戏与规则性游戏B.智力游戏与非智力游戏C.无意游戏与有意游戏D.角色游戏与音乐游戏6.游戏准备包括哪四个方面?()A.游戏时间、游戏地点、游戏材料与经验准备B.教师、小朋友、游戏材料与游戏场所C.游戏主题、游戏材料、游戏场所与心理准备D.游戏内容、游戏材料、游戏时间与游戏地点7.蒙台梭利认为,动作教育主要训练幼儿的()。A.跳的动作、跑的动作与抓握动作B.坐的动作、走的动作与跑的动作C.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D.走的
本文标题:中职幼儿心理学期末试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75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