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专题二十四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A组单选题【1】(2010广东深圳3月)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已知类推A将Fe加入CuSO4溶液中Fe+Cu2+=Cu+Fe2+将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2Na+Cu2+=Cu+2Na+B稀硫酸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NaHSO4溶液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H++SO42-+Ba2++OH-=BaSO4↓+H2OC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Al3++4OH-=AlO2-+2H2O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Al3++4NH3·H2O=AlO2-+2H2O+4NH4+D向Ca(OH)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O2+OH-=HCO3-向Ca(OH)2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O2+OH-=HSO3-【答案】:D【解析】A项将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钠会先和水反应,B项类推方程式应为2H++SO42-+Ba2++2OH-=BaSO4↓+2H2O,C项氨水的碱性比氢氧化铝弱,不能转化成偏铝酸根离子D正确。【评析】有些反应是可以类推的,但是类推时考生要明白二者之间的共性和异性,结合【2】(2010广东深圳3月)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根据微粒大小进行分离的是()A.萃取B.重结晶C.聚沉D.渗析【答案】:D【解析】渗析是分离胶体常用的方法,即根据微粒大小进行分离【评析】了解萃取、重结晶、聚沉、渗析的使用范围和具体操作。【3】(2010广东深圳3月)某同学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并实现与水层的分离。其实验进行到如图所示一步,用字母对应进行的操作排序()A待下层液体流尽后,更换烧杯;B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C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使下层液体沿烧杯壁流下;E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答案】:DAEBFC【解析】略【评析】考察萃取的实验操作。双选题【1】(2010广东深圳3月)下列除去杂质(试样中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时,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ABCD试样Na2CO3(NaHCO3)FeCl2(FeCl3)Fe(Al)CO2(SO2)除杂试剂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NaOH溶液饱和NaHCO3【答案】:CD【解析】A项会同时和Na2CO3和NaHCO3反应,且会引进新的杂质,B项NaOH溶液FeCl2和FeCl3反应。【评析】除杂时要保证所选物质只与杂质反应,且不能引进新的杂质。B组单选题【1】(2010广东天河3月)下列实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B.向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分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C.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2/3,液体也不能蒸干D.将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制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答案】:D【解析】D项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的固体物质应该先在烧杯中溶解。【评析】考察配置一定量浓度的物质的量。双选题【1】(2010广东深圳3月)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_。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在久置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久置氯水中有无Cl-存在B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比较氯与溴的氧化性强弱C在某稀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在试管口用玻璃棒沾着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证明没有NH4+存在D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证明SO2具有氧化性E将Cu片分别加入浓硫酸和稀硫酸中,均加热浓硫酸与稀硫酸氧化性强弱的比较【答案】:ABE【解析】C项石蕊试纸不应预先浸湿,浸湿会导致溶液稀释,D项SO2会和酸性KMnO4反应【评析】PH试纸和石蕊试纸使用时均不需要浸湿;体现物质的漂白性时要避免两物质反应的假象。【3】(2010广东深圳3月)右图是某同学欲验证NaHCO3和Na2CO3热稳定性而设计的实验装置(加持装置省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进行时甲变浑浊;B实验进行时乙变浑浊;C该实验装置设计有缺陷,不能达到其实验目的。D为避免烫伤,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待冷却后再将甲乙移开。【答案】:AC【解析】略【评析】正确读题很关键【4】(2010广东深圳4月)【答案】:【解析】【评析】略【评析】考察考生根据每一步的操作的实验现象,是否能正确分析出每一种物质(存在的和不存在的)。
本文标题:专题二十四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80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