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专题十一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根本原因;1825年英国爆发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英国是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50年代,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专题十一: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经济大危机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具体原因:生产相对过剩(生产与销售的不平衡)政策原因: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直接原因:股市的暴跌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对策——放任自由(胡佛)影响生产受到极大破坏,大批人失业社会矛盾加深,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统治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罗斯福新政内容整顿金融:成立联邦储备银行,恢复银行信用;美元贬值,刺激出口复兴工业:《全国工业复兴法》,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管之下,防止盲目生产,并调整劳资关系调整农业:调整农产品结构,稳定并提高农产品价格社会救济:加强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措施;以工代赈,增加就业和消费,稳定社会秩序特点——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宏观调控)性质——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为摆脱经济危机而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的调整。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福利国家制度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一战后,美国成为债权国,出现虚假繁荣局面(柯立芝繁荣);隐忧:分期付款导致盲目生产,股市泡沫粉饰虚假繁荣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助长了生产的盲目许多分期付款的人无力还债,银行倒闭,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倒闭,工人失业,人们无力购买商品,导致更加多的企业倒闭,更加多的工人失业从美国传播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从金融业波及到所有行业如九一八事变、罗斯福迫使中国调整经济政策以利于美国产品的进口等。全国银行停业整顿,令小银行破产;鼓励大银行吸收存款,银行每吸收多少存款,政府就额外补贴多少。德国希特勒也大力发展公共事业,修建高速公路、飞机场、兵工厂、扩充军队,以解决就业问题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经济危机受战争破坏,加强宏观调控原因:必要性——战后需要稳定社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可行性——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手段:财政支出、立法、征税。影响:积极——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资本主义统治的巩固。消极——造成巨大的财政开支;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不利于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关于福利制度的例子:1.艾森豪威尔说:“如果一个国家只要求人民能够温饱,那么不如要他们坐牢就行了……要实现公正、平等、自由……”的言论。2.北欧国家通过对高收入者征收重税,使得人们的实际收入差距不超过6倍。3.2011年,希腊爆发债务危机,政府因削减福利开支而导致大规模示威,希腊很多示威者有幸的原因竟是政府的政策打乱了他们的休假和旅游计划;勤劳的德国人抗议政府,他们不愿意政府用自己纳税的钱资助那些懒惰的希腊人。特征:知识经济条件:1.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90年代,克林顿总统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2.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第一阶段:罗斯福新政~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是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力度,促成了50~70年代经济发展“黄金时期”的来临。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70年代的经济危机暴露了国家过分干预经济的弊端,为克服危机,西方国家普遍减少了对经济干预的力度,缩减财政开支,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到9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繁荣的局面。第三阶段:金融海啸以来,西方国家纷纷出现了市场调节失灵、国家经济陷入衰退的局面。各国纷纷推出经济刺激计划,加大了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力度。以上说明了:1.西方国家既注意运用市场规律,又不放弃国家的干预;2.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在不断的进行调整与完善。题组十一1.图7改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7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C.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D.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2.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结果是A.国家开支显著上升B.农产品数量明显增加C.银行数量不断增多D.美元逐渐升值3.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牛奶面包的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难”C.“整个西方世界向一潭死水般平静”D.“为共度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4.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A.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5.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6.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到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A.罗斯福始终都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D.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7.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包括①扩大生产资料市场②增加就业机会③刺激消费需求④抑制物价上涨A.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8.某历史课外学习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使用了以下参考资料:①亚当·斯密的《国富论》②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沦》③《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险法》。据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问题应该是A.工业革命和自由主义经济B.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C.欧共体和欧洲的联合发展D.区域经济和经济全球化9.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说:“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如果此说能够成立,美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A.大力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B.最早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C.确立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D.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10.右图所示的曲线反映了罗斯福新政前后的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来源:Z*xx*k.Com]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11.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A.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B.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2.右图为反映罗斯福新政的一幅漫画,画中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生,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旁边站着一名护士。根据美国的政治体制和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判断,漫画中的“护士”应是A.国会B.州政府C.大法官D.副总统13.《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最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挽救了罗斯福和他的新政,……从而结束了大萧条的噩梦。下列不能作为作者观点依据的是A.战争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B.战争需求的刺激下,美国开设了大量工厂C.战争直接刺激了国民的消费水平D.政府从限制农业转向鼓励增产,农业产量增长14.1939年6月,美国一次盖洛普民意调查,请公众指出罗斯福新政以来的“最大成就”以及“最差表现”,28%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大成就”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23%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差表现”也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下列对新政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主要指实施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②新政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争议③争议源于不同阶层自身的利益和认知水平④新政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使美国彻底摆脱了危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5.1933年,罗斯福总统为挽救严重的经济危机,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政”措施。1935年和1936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许多“立法”违宪,但罗斯福辖下的行政机关依然我行我素,“新政”措施照行不误。这一事件表明A.罗斯福个人魅力的光芒超越了法律B.罗斯福新政得到了全美人民的热烈支持C.新政的措施全面解决了美国面临的问题D.三权分立原则在特殊时期遭遇一定的冲击16.罗斯福在1933年3月4日就职美国总统时,这个绝望的国家给与了罗斯福一个独裁者的权力。这里的“独裁者”,要按它在罗马共和国宪法中的本意来解释,是指为了帮助国家渡过灾难性的危机而被赋予临时性的绝对权力的人。罗斯福“独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有效根除危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违宪和隐患B.突出了政治地位,危害了三权分立的体制C.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新模式D.提高了经济活力,刺激了对外贸易的发展17.2011年11月30日,英国逾200万公务员举行“世纪大罢工”,以抗议政府进一步提高养老金保障门槛的计划,由此引发了人们对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再思考。下列有关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增加了企业和国家的负担B.福利范围仅是社会低收人人群C.实施前提是全面实行国有化政策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18.右图所示现象出现的做可能的原因是A.德国汽车出现了质量问题B.燃料不够,用马拉作动力C.兴起了一种新的旅游形式D.提倡低碳生活,保护环境1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体现在A.西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西方国家废除了垄断组织C.经济危机在西方国家已经消失D.西方国家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0.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涉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21.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22.凤凰卫视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这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结果C.福利制度可消除贫富差距D.福利制度可缓和社会矛盾23.1981年里根总统上台后,提出美国“经济复兴计划”,执行少政府、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这表明里根总统A.放弃建设福利国家B.倡导自由放任政策C.减少国家干预经济D.大力发展“新经济”24.“我们代表99%”、“华尔街是贪恋和腐败的象征,但是他们之所以这样,是政府允许他们这样”、“现在就革命”、“要工作,不要战争”,这些是今年美国“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中的口号。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美国贫富差距非常严重B.质疑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C.主张推翻美国资本主义制度D.出现较为严重的金融危机25.在罗斯福新政过程中及美国经济逐渐走出困境后,很多美国人开始担忧“自由的危机”,假如你是美国总统罗斯福,你将从哪些方面向美国民众进行解释以消除民众的这种担忧?(6分)解释:可从新政的目的、性质、结果考虑。①新政是在不改变美国资本主义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进行的调整;(2分)②新政的目的是要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而不是改变改变自由民主的制度;(2分)③新政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使美国社会走向稳定,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2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由主义是一种真正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是一种深刻的认识——若要维护政治自由,是决不能牺牲经济自由的。即使政府掌握经济能带来更高的而不是更低的效率,对它的反对也不能有丝毫的更改。它将摧毁政治平等,它只会增加而不是减低滥用权力和腐败,它将窒息主动精神和创造性。材料二罗斯福提出美国自由
本文标题:专题十一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88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