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专题四中国近代化的沉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人教版兼岳麓版)专题四中国近代化的沉浮政治民主化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工业化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思想科学化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生活西方化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标考纲考点】1.政治民主化(1)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义和团反帝运动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共敌后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胜利(2)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的失败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和局限性)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五四运动(导火线、经过、意义)国民大革命简况土地革命简况(工农武装起义简况红军长征简况西安事变)抗日战争(国共合作抗日简况)解放战争(内战爆发和粉碎国民党的进攻三大战役简况七届二中全会渡江战役和国民政府的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开国大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文化大革命”对民主和法制的践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2.经济工业化(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与初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短暂春天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特点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八字方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国有企业改革市场经济体制3.思想科学化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4.生活西方化2服饰、饮食及习俗风尚的变化交通运输业的变化通讯技术进步报刊电影、电视、互联网大众传媒的发展【专题知识梳理】1.中国近代化包含的具体层面(涉及的领域)具体层面(领域)发展阶段发展进程(主要事件)经济(工业化)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①19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近代化艰难起步。②19世纪末由于外国资本输出和清政府放宽限制,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③民国初年,由于辛亥革命的推动和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④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末,日益萎缩。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的发展①1953年~1956年对民族工商业的改造。②1953~1957年以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一五计划。③50年代末至70年代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等使工业化建设受挫。④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建成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政治(民主化)资产阶级戊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伟大尝试。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伟大成就。1912年春,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中华临时约法》。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无产阶级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思想(科学化)19世纪中后期器物变革:中国思想界探索西学的热点在“师夷长技”的“西技”上,即学习西方制造坚船利炮的工艺技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制度变革:向西方学习开始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层次。先是维新派思想家日益认识到西学体系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还包括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主张既要学习“西艺”也要学习“西政”.20世纪20年代以后文化变革:激进民主主义者则更进一步深入到思想文化的层次。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并最终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社会生活(西方化)衣食住从“衣”来说,由清末的旗人服装转变为西装;从“食”来说,引进了西餐;从“住”来说,以传统的平房为主转变为整洁宽敞的楼房为主;从社会风俗来说,传统的陈规陋俗转变为简约文明的习俗。交通运输与大众传媒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主要包括轮船、铁路、汽车、飞机在中国的出现,电报、电话的发展;近现代报刊、电影、电视、互联网等逐渐普及。32.近代前期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侵华战争签订条约主要内容(罪行)影响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口通商;割让香港岛;关税协定;此外,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外国公使驻北京,两船长江口岸行,洋人深入到内地,鸦片合法兼赔银。火烧圆明园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一部分官绅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外国资本的涌入,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赔款本息9.8亿两;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派兵保护;惩办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镇压了义和团,巨额赔款加深人民苦难;使馆区成为侵华大本营,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抗日战争南京大屠杀从1840年开始,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入侵中国,由于清政府腐败软弱,最后都以割地赔款而告终。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3.近代前期中国的民主革命革命斗争主要过程及主要事件历史作用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爆发:1851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发动金田起义,1853年占南京改天京全盛:1856年通过北伐和西征达到军事上的全盛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转衰:1856年天京事变后,进入军事防御,1864年天京陷落失败;洪仁玕提出中国最早、最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资政新篇》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资政新篇》成为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义和团运动(1900)兴起:19世纪末,由反洋教斗争发展而来;进程:抗击八国联军侵华,遭中外军队联合镇压。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改革。4辛亥革命(1911)同盟会成立:1905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为宗旨,《民报》为刊物;革命风潮:和改良派展开论战;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建立民国: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颁布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帝制终结:1912年2月清宣统帝退位;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五四运动(1919)导火线: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爆发:5月4日北京学生掀起;上海“三罢”斗争,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初步胜利:罢免了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反帝反封建,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传播民主和科学,体现了民主和科学的精神;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3.近代后期中国的民主革命民主主义分期1919年至1949年发展过程及主要事件1919至1924年中共成立及国共合作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共诞生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教训:1922~1923年京汉罢工高潮失败,必须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胜利1919至1924年国民大革命时期开始:1924年国民党“一大”重新阐释三民主义,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高潮:1926年7月国民政府北伐,北伐战争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失败:国民党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国共合作破裂1927至1936年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时期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南昌起义:标志中共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井冈山道路:秋收起义后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夺取政权道路红军长征:遵义会议后才开始转危为安,1936年10月红军到达陕北。西安事变:在民族危机加剧的形势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实现逼蒋抗日,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打下重要基础1937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两个战场: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持阶段: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掀起反高潮;共产党斗争中求团结维护统一战线抗战胜利: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近代第一次反侵略战争完全胜利51945至1949年争取和平民主解放战争时期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在重庆召开政协会议战略防御: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战略反攻:1947年夏三路大军跃进大别山(中原)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取得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胜利战争胜利:1949年4月解放南京,国民党大陆统治被推翻。【重点知识点拨】1.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随之发生变化。社会政治导致清政局的开始变化,出现洋务派。社会经济开始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阶级关系农民负担加重,清政府的腐败进一步暴露,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爆发。社会思想“闭目塞听”局面有所改变。一批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觉醒,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近代前期)的中国社会经济(1)社会经济三个阶段的概况①十九世纪中晚期鸦片战争前,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从鸦片战争开始,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出现了一个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它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大批破产,加深了中国人民的灾难;另一方面,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造成了商品市场,客观上又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外国人在中国开办企业,是中国大地上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虽然其主观目的是经济侵略,但客观上又给中国带来了近代化的技术、设备以及企业的管理制度,同时也造就了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随着清政府洋务运动的开展,出现了中国自己的近代企业。这些洋务企业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些进步人士探索富国强兵之路的产物,军用工业基本上是封建性近代企业,民用工业则基本上是以利润、市场和价值规律为基础的资本主义企业,但也保留有不同程度的封建性。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出现和发展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所以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产生了进步的生产方式——民族资本主义。上述情况明显反映了鸦片战争后20年间我国经济的发展,它主要体现出我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特征。另外,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打败清政府,以不平等条约为保护加紧商品输出和非法的资本输出,中国逐步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伴随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在封建社会的母体内产生了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而又使中国的经济明显地表现出半封建的特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的自然经济被瓦解,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了产6生的条件;洋务派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中国经济近代化是从洋务运动开始的,不过没有成功。②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列强的对华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通过资本输出的种种方式(贷款、开矿、修路、办厂等),列强基本上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铁路干线,霸占了中国的许多矿山资源、土地资源,加
本文标题:专题四中国近代化的沉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90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