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专题未成年人犯罪,年龄为何越来越低2010
未成年人犯罪,年龄为何越来越低?最高法做出司法解释:不满16岁犯罪一般不判无期....................................................................2少年犯罪常见类型.........................................................................................................................11抢劫:“不给钱就扒光你的衣服!”.....................................................................................11盗窃:13岁少年偷走家中两万余元找“小姐”,扬言捅死母亲.........................................15强奸:30多起强奸案,罪犯竟是小学六年级学生............................................................19故意伤害:11岁女生被同学拔光头发,致九级伤残........................................................21寻衅滋事:17岁男孩殴打12岁女孩怕对方报案,将其杀死焚尸..................................25少年帮派:16岁“少帮主”率200帮众勒索乡民................................................................27少年犯罪,板子打在谁身上?.....................................................................................................35学校缺乏法制教育.................................................................................................................3560%少年犯来自问题家庭.....................................................................................................44社会救助不到位“放过”了流浪儿.........................................................................................46暴力文化侵蚀青少年.............................................................................................................53谁来堵截少年犯罪.........................................................................................................................57家长的责任:放纵和严管都是恶果之源,父母需要提高自身素质...........................58学校的责任:坚持义务教育,把孩子留在学校.................................................................58救助机构的责任:建立流浪儿救助机构,是为了将来少建监狱。.................................62司法机构的责任:教育惩戒并举,可设少年法院.............................................................62社会的责任:净化社会文化氛围,还孩子健康环境.........................................................65从1998年至2003年,未成年人犯罪年龄平均下降2岁?2005年青少年犯罪占全国刑事犯罪的74%。如何遏制未成年人犯罪?●“四多四少”和“两低”:近年青少年犯罪的趋势。四多四少:暴力犯罪居多,一般性犯罪少;以侵害财产、人身伤害为主要犯罪动机和目的的居多,其他复杂犯罪动机和目的的少;共同实施犯罪的居多,单独犯罪的少;突发性犯罪居多,预谋犯罪少。两低: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日趋低龄化;青少年犯罪者的文化素质低。7%-17%重新犯罪率20世纪80年代为7%,90年代上升到17%,现在还在继续上升●70%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显示,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14岁至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72%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青少年占72%●90%青少年罪犯文盲、半文盲占90%以上●15.7岁从1998年到2003年,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平均下降了2岁,由17.6岁降为15.7岁最高法做出司法解释:不满16岁犯罪一般不判无期新京报本报讯“未成年人犯罪只有罪行极其严重的,才可以适用无期徒刑。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一般不判处无期徒刑。”这是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出台的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作出的规定。司法解释规定,对未成年罪犯适用刑罚,应当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未成年罪犯的教育和矫正。对未成年罪犯量刑应当依照刑法第61条的规定,并充分考虑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次犯罪、犯罪后的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因素。对符合管制、缓刑、单处罚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适用条件的未成年罪犯,应当依法适用管制、缓刑、单处罚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我国现行刑法第61条的内容是:“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司法解释明确,行为人在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前后均实施了犯罪行为,只能依法追究其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后实施的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行为人在年满18周岁前后实施了不同种犯罪行为,对其年满18周岁以前实施的犯罪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行为人在年满18周岁前后实施了同种犯罪行为,在量刑时应当考虑对年满18周岁以前实施的犯罪,适当给予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剥夺政治权利,解释规定“除刑法规定‘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外,对未成年犯罪一般不判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这一司法解释已于2006年1月23日起施行。关键词1「年龄」年龄无法查明推定不负刑责司法解释明确,本解释所称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是指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案件。刑法第17条规定的“周岁”,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从周岁生日的第2天起算。司法解释要求,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查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的年龄。裁判文书中应当写明被告人出生的年、月、日。对于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经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确实无法查明的,应当推定其没有达到相应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证据足以证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经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但是无法准确查明被告人具体出生日期的,应当认定其达到相应法定刑事责任年龄。而过去的规定是:“年龄没有查清……应当退回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关键词2「性过错」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不算犯罪“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司法解释第六条界定了这一情形的“罪与非罪”,而过去只是规定“可以不认为是犯罪”。这一新规会否在无形中助长少年性行为蔓延的势头?一位基层法院法官这样表示:“控制性行为的低龄化趋势,给青少年以正确的引导,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各种社会力量配合。而法院作为司法审判机关,首要考虑的是司法公正,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尤其要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因此,这一新规并无不当。”关键词3「赔偿」赔偿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补齐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司法解释规定,对未成年罪犯实施刑法规定的“并处”没收财产或者罚金的犯罪,应当依法判处相应的财产刑;对未成年罪犯实施刑法规定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或者罚金的犯罪,一般不判处财产刑。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对未成年罪犯判处罚金刑时,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判处,并根据犯罪情节,综合考虑其缴纳罚金的能力,确定罚金数额。但罚金的最低数额不得少于500元人民币。对被判处罚金刑的未成年罪犯,其监护人或者其他人自愿代为垫付罚金的,人民法院应当允许。司法解释规定,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未成年被告人有个人财产的,应当由本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不足部分由监护人予以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被告人对被害人物质损失的赔偿情况,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关键词4「量刑」明确未成年人犯罪量刑标准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司法解释对“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盗窃、诈骗、抢夺罪”量刑标准予以明确。司法解释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物,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杀人的,应当分别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司法解释明确,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应当依照刑法第269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刑法第269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26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财物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关键词5「索取财物」索要其他少年少量钱物不算犯罪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司法解释明确,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使用轻微暴力或者威胁,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随身携带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者钱财数量不大,且未造成被害人轻微伤以上或者不敢正常到校学习、生活等危害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具有上述规定情形的,一般也不认为是犯罪。司法解释同时规定,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出于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或者寻求精神刺激,随意殴打其他未成年人、多次对其他未成年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公私财物,扰乱学校及其他公共场所秩序,情节严重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关键词6「盗窃」盗窃近亲属财物可不算犯罪“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盗窃自己家庭或者近亲属财物,或者盗窃其他亲属财物但其他亲属要求不予追究的,可不按犯罪处理。”这是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作出的规定。司法解释同时明确,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盗窃未遂或者中止的,可不认为是犯罪。根据这件司法解释,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盗窃行为未超过3次,盗窃数额虽已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但案发后能如实供述全部盗窃事实并积极退赃,且具有下列3种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这3种情形是: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在共同盗窃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或者被胁迫;具有其他轻微情节的。关键词7「缓刑」具备监护帮教条件应宣告缓刑司法解释对未成年犯罪宣告缓刑的具体情形予以明确,规定对未成年罪犯符合刑法第72条第1款规定的,可以宣告缓刑。刑法第72条第1款规定了人民法院量刑时“可以”宣告缓刑的条件,“对于
本文标题:专题未成年人犯罪,年龄为何越来越低201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94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