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世界史下册第46章近几年高考题集锦(阅读版)
世界史下册第4——6章近几年高考题集锦(阅读版)转自历史课程网(hist.cersp.com)“唐风宋雨”老师的历史博客(3)78.(04全国三37)(38分)葡萄牙、西班牙的早期殖民扩张与英国在工业革命后的殖民扩张之间存在很大不同。(1)指出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的葡萄牙、西班牙与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分别处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什么阶段?(6分)(2)两种殖民扩张的主要掠夺方式有何不同?(14分)(3)两种殖民扩张对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10分)(4)摆脱殖民统治的国家到20世纪90年代大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概括经济全球化对它们的影响。(8分)答案:37.(1)手工业(或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阶段;机器大生产阶段。(2)凭借武力劫掠以贵重金属为主的财富,贩卖黑人劳动力、垄断贸易;向殖民地大量输出商品,掠夺廉价原料。(3)掠夺的财富用于享乐,没有在国内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为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提供了廉价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掠夺的财富大多转化为资本。(4)一方面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提出了挑战,给他们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制约。79.(04上海历史35)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西方学者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沃勒斯坦认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和扩展。”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问题:(13分)(1)两位学者争论的焦点是什么?(2分)(2)你持什么观点?请结合史实扼要阐述。(11分)35.(1)经济全球化是否以欧洲为中心形成,或欧洲创造了世界,还是世界创造了欧洲。(2分)(2)见下列要素与要点。持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均可给分,但本问不超过11分。要素新航路开辟后(1分)工业革命后(3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3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3分)两极格局结束后(1分)“欧洲说”要点开始了世界范围的联系发达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资本输出加强经济一体化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全球化进程持续加速“世弊说”要点加速了欧洲原始资本积累为欧洲提供了市场和原料促进了欧洲经济不断繁荣第三世界兴起与经济差异经济改革与区域经济合作80.(05上海32)版图中的德意志“我们德意志人是一个民族,因为我们经历了共同的历史,所以我们感到休戚与共。”这段话反映了德意志民族对统一的渴望。下图是德意志四个不同时期的版图。问题:(6分)(1)以上图片反映德意志政治版图经历了怎样的变迁?(2分)(2)B图和D图的状况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2分)(1)C图状况产生的原因是什么?(1分)(1)四张图片给你哪些启示?(1分)答案(1)由分裂到统一;由统一到分裂、再由分裂到统一。(2)王朝战争或铁血政策;和平方式或非战争方式。(3)二战后德国被分区占领或美苏冷战。(4)德意志民族对统一的渴望;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平统一胜于武力统一等。81.(05天津40)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材料一:国际商品的流动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推动国际经济规则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决定了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材料二: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1)材料二反映了世界历史进程中经济全球化的哪些特点?(6分)答: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相互依存,贫富差距加大;发展中国家工业落后,缺乏竞争力。(2)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发达国家主导国际经济规则的原因。(4分)答:近代以来资本主义长期发展,发达国家在贸易、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拥有优势。83(2006年上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1)为什么说阿登纳说“欧洲的联合是绝对有必要的”,结合二战后的国际形势,谈谈你的理解。(2分)答案: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或欧洲传统优势地位的消失;两极格局形成或美苏冷战局面出现。材料二:战后欧洲主要国家GDP增长情况图(单位:亿美元)(2)根据上图,指出欧洲在走向联合的过程中,相关国家经济变化的概况。(2分)答案:战后欧洲主要国家经济恢复并迅速发展,德国经济位居前列;70年代加入欧共体后英国经济发展的情况;经济发展迅速。(3)目前,欧洲在经济一体化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正朝着“努力是欧洲成为一种政治力量,一种社会,经济,文化力量”的方向发展。欧洲的联合给当今世界带来什么启迪?(2分)答案:从对抗走向联合,开辟了区域和平发展的模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范,促进经济的发展;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进程,使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促进欧洲文化认同。83.(2006年江苏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盼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问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舒曼计划》(1950年5月9日)材料二第三条……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1)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2)建立对待第三方圆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幕;(3)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1957年3月5日)材料三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材料四请回答:①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主要指哪些冲突?《舒曼计划》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什么?(6分)②根据材料二,从内外两个方面归纳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主要目标。(2分)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材料兰说美国遇到了“竞争”和“挑战”?(2分)④说出材料四展示的会旗和货币所代表的国际组织名称,上述四则材料体现了欧洲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3分)答案:①普法战争,一战、二战中的法德冲突。建立欧洲煤钢联营,防止法德之间再次爆发战争,逐步使欧洲走向统一。②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③70年代以来欧共体在许多经济领域已经赶上或超过美国,对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构成挑战。④欧洲联盟,体现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84.(03春季39)(32分)20世纪40.50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方兴未艾。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点任是,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经济格局和所涉及的社会经济结构造成了什么影响?(6分)(2)从思维方式的角度说明“创新”对于认识事物的意义。(9分)(3)从政治学常识的角度说明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就是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9分)(4)运用经济学常识说明科学技术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应发挥的作用。(9分)答案:(1)世界经济相互依存、联系日益紧密;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加大。第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①创新思维可以使人的认识能力进一步发挥。②创新思维针对实际情况,运用综合分析等方法,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③现时代中国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创新思维。(3)①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总和。②综合国力竞争将最终决定本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③历史和现实都说明,综合国力的低下将会受制于人,甚至被动挨打。(4)①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企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②把科学技术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根本力量。③采用现代科学管理办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85.(04上海历史36)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内悬挂着一幅清末民初一位诗人写的对联:“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对联赞叹了人类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与交融。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科学家、文学家……各有评论。假如你是历史学家,对这副对联作何评论?请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选题2分,观点12分,史实12分,文字4分)注意:1.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要泛泛而谈。2.联系中外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3.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合乎逻辑。答案:本题实施专家团体按评分规则整体阅卷,至少由三人独立评判。然后,对三位专家给出的总分作两两比较,得出三个比较值,如有一个比较值等于或大于5分,由中心组重阅;如都小于5分,则对三位专家给分的平均数进行4舍5入的处理作为最终得分。注意:本题旨在了解考生高级思维能力和个性倾向,可以从一个方面深入论述,略述其他,也可以对物质、精神等文明作全面论述。对特别有个性的论述,应交阅卷组长,提出特别讨论。(1)选题(共2分):题论相符,确切明了(2分);题论基本相符,不够确切(1分)。(2)观点(共12分):如体现以下基本观点人类文明是全世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以其体现的明确程度按0、2、4给分)人类文明是前后继承、创造、发展的;(以其体现的明确程度按0、2、4给分)人类文明是互相补充、交融、促进的。(以其体现的明确程度按0、2、4给分)如从其他视角论述,体现人类文明发展的道路、方式是多样的;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经验,也有教训……,应按上述规则给分,但本部分最高不超过12分。(3)史实(共12分):符合所论主题的史实,充分10-12分,较充分6—8分,尚可4分,较差2分;(4)逻辑与文字(共4分):史论结合,文字通顺(4分);逻辑尚合理、文字较通顺(2分);论述散乱,尚可读通(1分)。86.(2006年上海)时下有一种新的媒体形式“手机报”,就是通过手机阅读新闻。右图是一幅颇富创意的“手机报”广告。观察图片,回答问题。(7分)(1)图片A侧的符号是什么文字,有什么特点?(1分)答案:甲骨文或象形文字;象形或刻在龟甲上。(2)图片A、B两侧分别象征什么时代?(2分)答案:A:农业时代或商代;B:信息时代或现代。(3)从最初创造的书写符号,到现在使用的电子媒介,在漫长的时代变迁中,信息传播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请以历史上某重大发明为例,说明他是如何推动信息传播的变革。(2分)答案:例如,造纸术改变了信息的载体;印刷术加快了信息传播,扩大了传播的范围;电子媒介改变了人类信息存储和加工的方式,使信息传播加快,信息获得更为便捷;或符合题意的其他列项。(4)广告设计者把两者联系起来,你认为传递了怎样的历史内涵?(2分)答案:切合主题并有历史内涵的回答。
本文标题:世界史下册第46章近几年高考题集锦(阅读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00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