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专题限时集训(十二)[生物通用][2012全品二轮作业手册]
全品高考网邮箱:canpoint@188.com第1页共5页全品高考网gk.canpoint.cn专题限时集训(十二)[专题十二种群与群落的区别和联系](时间:40分钟)1.沙丘逐渐演变为森林的过程中()A.发生了次生演替B.气温是影响演替方向的主要环境因素C.该地区年降雨量较丰富D.群落中所有种群数量都呈“S”型增长A.物种丙表示小鱼,该种群营养级最高,所含能量最少B.物种甲在不同水深处,个体数量不同,主要受食物的影响C.物种乙的数量突增,短时间内物种丙的数量会增加D.物种甲、乙、丙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3.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是()A.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B.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C.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D.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4.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5.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图T12-2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图T12-2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6.生态系统如图T12-3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全品高考网邮箱:canpoint@188.com第2页共5页全品高考网gk.canpoint.cn图T12-3A.若图中A、B、C依次表示同一个种群中的老,中,幼年龄段个体数量,则此种群为衰退型种群B.若A、B、C为某生态系统的三个营养级,则B、C可以是同一个生物种群C.若A、B、C为某生态系统的三个种群,并且形成了A→B→C的食物链那么A、B、C不一定符合能量金字塔D.若A、B、C为某生态系统的三个营养级,则A、B、C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7.某地实施退耕还林若干年后,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系列跟踪研究。(1)实施退耕还林后,耕地逐渐过度为灌木丛和林地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研究该地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____。研究发现,该地段不同区域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区域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且呈镶嵌分布,这种差异称为____________。(2)对于退耕年份不同的林地进行研究得到如下数据:群落类型树种数量平均胸径(cm)平均高(m)Ⅰ:撂荒7年的次生林228.76.3Ⅱ:25年的次生林8110.48.4Ⅲ:50年的次生林9611.89.2Ⅳ:150年以上的近天然林12813.710.5分析上表可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调查面积能代表森林群落类型最小面积的前提下,科研人员采用____________法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在取样的过程中要注意________。同时发现植物间存在激烈的种间竞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____________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趋势。(2)根据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曲线____________,若出现____________段则表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3)曲线Ⅰ和曲线Ⅱ代表的种群进化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____,其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____________(一定/不一定)会发生改变。(4)太湖蓝藻事件使太湖美的形象大打折扣,若曲线Ⅱ表示太湖中蓝藻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__________点后,增长率为0。(5)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____________点后进行,原因是全品高考网邮箱:canpoint@188.com第3页共5页全品高考网gk.canpoint.c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林业部门对某地区稳定生态系统中乔木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获得了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据图回答。(1)调查图1中植物F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植物F的种群数量处于图2中的________段。(2)植物D的数量增长符合图2中的曲线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植物D是当地木材的主要来源,选择在______________时间对应的种群数量砍伐植物D,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最小。(3)图1中树木B与树木C之间的差异属于________多样性,主要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引起的。树木B与树木D、E、G之间的差异属于________多样性。10.图T12-6为某一森林生态系统中红松的种群密度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全品高考网邮箱:canpoint@188.com第4页共5页全品高考网gk.canpoint.cn(1)图甲中A→B的种群密度变化率为________株/(100m2·年)(以“+”代表增强,以“-”代表减少)。从图甲中B→C的变化可以看出,在该年份中红松种群的年龄组成的特点可以用图乙________曲线表示。(2)该森林生态系统曾在R时(丙图中)发生了一次严重的自然灾害,破坏了原有生态系统。从图丙曲线分析,S时以后该生态系统一定经历了________过程。该过程中,生产者单位时间内固定太阳能的变化为________。专题限时集训(十二)1.C【解析】森林生态系统的形成表明该地区的雨水相对较丰富,故C正确。2.B【解析】本题考查群落的垂直分布和种间关系,属于分析推理层次的考查。甲在浅水处分布较多,说明其对光的需求较大,应是硅藻。乙的数量随甲的数量变化而变化,乙是虾,丙是小鱼。从能量金字塔来看,丙所含能量最少,A正确;物种甲在不同水深个体数量不同是受光照影响,B错误;丙以乙为食,乙的数量突增,短期内丙的数量会增加,后来减少,维持在一定的水平,C正确;三种生物不是同一个物种,彼此间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3.C【解析】考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层次。C项错,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时,应先盖上盖玻片,再将酵母菌溶液滴于盖玻片边缘,待其慢慢渗入,当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4.C【解析】本题考查生物与环境中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会使计算所得数值偏大;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也会使发病率偏高;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全品高考网邮箱:canpoint@188.com第5页共5页全品高考网gk.canpoint.cn上的菌体,会使种群密度变大;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5.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群落的演替,属于考纲理解层次。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说明群落演替过程中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增加;群落演替过程中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中丙为优势种,个体数量多,乙、丙极少,此时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会造成其他优势个体数量减少,不至于消亡;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6.D【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属于考纲的理解、应用能力层次。生物群落是指自然环境中所有生物体的总和,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A、B、C为三个营养级,不能构成生物群落。7.(1)群落的演替物种丰富度群落的水平结构(2)①随着次生演替的进行,次生林的恢复是向着物种数量的增加、林木的不断生长的方向进行的②在次生演替的前50年内,群落内树种种类增长比较快,而50年~150年之间次生林群落植物增长的速率放缓(3)样方随机取样争夺资源和空间8.(1)Ⅰ(2)Ⅱcd(3)曲线Ⅱ一定(4)f(5)ee点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综合运用、获取信息等能力层次。(1)马缨丹引种到夏威夷后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说明是“J”型增长,图中曲线Ⅰ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趋势。(2)根据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S”型增长,图中曲线Ⅱ符合,若出现曲线下降,如cd段,则表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3)曲线Ⅰ和曲线Ⅱ代表的种群进化速率较快的是曲线Ⅱ,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会发生改变。(4)当种群数量达到f点后,增长率为0。(5)由于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所以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e后进行。9.(1)样方法d~e(2)Ⅱ影响植物D增长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b(3)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物种【解析】此题考查生物群落中与种群数量有关的内容以及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层次的理解,属于考纲理解层次。(1)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该生态系统为稳定生态系统,所以各种乔木数量都在K值附近波动,处于de段。(2)该生态系统为稳定生态系统,所以各种乔木数量增长符合“S”型增长曲线,原因是资源、空间的限制;砍伐,使其数量保持在K/2最有利于其更新。(3)树木B与树木C属于同一物种,它们之间的差异属于基因多样性,可遗传的变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它们的差异主要是由突变和基因重组引起的;树木B与树木D、E、G属于不同的物种,它们之间的差异属于物种多样性。10.(1)-12(2)次生演替(答演替不得分)先增多后趋于稳定【解析】本题以坐标图和表格为信息载体,综合考查演替和能量流动的效率,属于考纲综合运用层次。(1)图甲中A→B的种群密度变化率为(5-10)/(1990-1985)=-1株/(100m2·年)。(2)此生态系统的演替是自然灾害后又引起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次生演替过程中生产者的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趋于稳定,因此生产者单位时间内固定太阳能的变化为先增多后趋于稳定。
本文标题:专题限时集训(十二)[生物通用][2012全品二轮作业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01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