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犯罪学复习试卷(一)一、填空题(10%)1、__犯罪预测___是搞好犯罪预防的前提条件,是制定犯罪预防战略,对策和措施的基础.2、依据犯罪预防切入犯罪发展阶段早晚的不同,可以将犯罪预防分为_犯罪前预防___________,_犯罪中预防_______和__犯罪后预防___________.3、在激情性的暴力犯罪者中,_胆汁质_______气质类型的居多,而在意志型的暴力报复犯罪者中,__粘液质___________气质类型的居多.4、精神病患者在___心理_______及___情感_______方面都有缺陷,因而可能实施各种危险行为,其中就包括犯罪行为.5、犯罪条件主要包括__时空条件_,__工具条件__和侵害对象等.6、犯罪的时空条件包括__犯罪机会___________和__空间环境__________两个方面。7、犯罪的属性主要有:__阶级性_____________,__社会性____________和___相对性_____________.8、依据犯罪手段的不同,可以将犯罪分为___传统手段犯罪_____________与__现代手段犯罪_____________.9、犯罪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___犯罪现象________,____犯罪原因__________和__犯罪预防__________三个部分.二、选择题(14%)1、贝卡利亚提出了刑罚的:(BCD)A、强制性B、确定性C、均衡性D、即时性2、芝加哥学派对犯罪学的研究形成的理论被称为:(AC)A、社会解组论B、犯罪生态学C、犯罪同心圆论D、不同接触论3、依据犯罪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将犯罪分为:(ABC)A、个体犯罪B、团伙犯罪C、集团犯罪D、有组织犯罪4、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犯罪主体的特点有:(ABCD)A、青少年犯罪增多B、女性犯罪上升C、流动人口犯罪突出D、职业犯罪比重上升5、智能障碍是指在认知方面出现的障碍,其具体表现主要有:(AB)A、遗忘B、虚构C、怪癖D、精神分裂6、犯罪的相关因素是指与犯罪的发生存在某种间接关系的因素,主要包括:(ACD)A、天气B、工具C、季节D、昼夜7、犯罪预测的方法主要有:(ABD)A、趋势外推法B、比较研究法C、心理分析法D、专家评估法三、名词解释(24%)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犯罪预防3、犯罪原因4、犯罪条件5、犯罪学6、被害预防四、简答题(32%)1、犯罪被害人研究的意义是什么?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原则有哪些?3、举例说明犯罪现象的相对性.4、犯罪学与刑法学的联系和区别有哪些?五、论述题(20%)请分析文化因素对犯罪的影响.犯罪学复习试卷(一)答案一、填空题:1、犯罪预测2、犯罪前预防、犯罪中预防、犯罪后预防3、胆汁质型粘液质型4、心理情感5、时空条件工具条件6、犯罪机会空间环境7、阶级性社会性相对性8、传统手段犯罪现代手段犯罪9、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预防二、选择题:1、BCD2、AC3、ABC4、ABCD5、AB6、ACD7、ABD三、名词解释: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靠国家政权、社会团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各部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整治社会治安,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保障社会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犯罪预防是指是指综合多种社会力量,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通过消除或减少诱发犯罪的因素和原因的途径,有效地防止、遏制和减少犯罪的行为体系。3、广义的犯罪原因包括犯罪的直接原因、犯罪条件及与犯罪相关的因素。狭义的犯罪原因只指直接引起犯罪产生的现象。4、犯罪条件是指在犯罪情境中那些有利于犯罪产生和发展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犯罪工具和侵害对象(人、财、物)等诸要素。5、犯罪学是指在研究犯罪现象的基础上,探求犯罪发生的原因及预防犯罪的对策的科学。6、被害预防,又称之为被害防范,主要指从潜在被害人与既然被害人整体被害现象、被害趋势及各类被害的具体情况出发,为避免各种被害性原因和条件的产生、存在,防止、减少潜在被害人初次受害或既然被害人的再度被害,而在一定时空内由各方采取综合性措施、方法、手段,从而形成的对被害人保护和被害人自身保护相结合的有机过程。四、简答题:1、答:(一)有助于客观地揭示犯罪现象(二)有助于全面地认识犯罪原因(三)有助于完善预防犯罪的对策体系2、答:(一)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三)属地管理原则3、答:所谓犯罪的相对性,是指对某一行为的犯罪标定具有可变性。此时此地是犯罪行为,彼时彼地则可能不是犯罪行为;反之亦然。(1)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社会区域对同一行为可以有不同的认定。(2)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一行为可以有不同的认定。由于社会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变化、发展,作为社会现象的犯罪也随之不断发展变化。4、答:(一)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区别刑法学是一门规范性的法律科学,它以成文法为依据,对犯罪现象进行规范性研究,侧重揭示犯罪的法律特征以及犯罪与刑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准确地惩治犯罪。犯罪学则不同,它从犯罪发生的过程入手,通过揭示犯罪原因,寻求预防犯罪的方法,以制定预防犯罪的对策体系。例如,这两门学科都研究盗窃犯罪,但研究的着眼点不同。刑法学注意的是盗窃罪的构成、盗窃数额等犯罪情节、应判处的刑种和量刑幅度等;犯罪学注意的重点则是盗窃犯罪发生的一般规律、盗窃犯罪产生的原因及怎样预防这类犯罪的发生。(二)犯罪学与刑法学的联系两门学科虽然互有区别,但又因研究对象互有重叠而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刑法学的研究成果,如它对犯罪行为法律特征的确定、所确定的犯罪种类,为犯罪学研究方向及范围的界定提供了条件。同时,刑法学中所研究的刑罚的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功能,也是犯罪学中犯罪预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犯罪学的研究成果也为刑法学的研究—诸如在犯罪的心理态度、量刑原则、刑罚种类、量刑制度等方面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服务。五、答:(一)文化冲突与犯罪文化冲突,是指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规范不同的异质文化接触、碰撞而产生的对抗现象。1.文化冲突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主文化和亚文化、宗教中的正教与邪教等的冲突。2.文化冲突严重地障碍着人的正常社会化过程。3.社会化过程中的缺陷,将导致一些社会成员出现越轨行为,甚至实施犯罪行为。(二)亚文化与犯罪1、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与主文化相对应的组成部分,是局部文化2、青少年亚文化形成的起因与过程3、个人与犯罪亚文化群接触,就可能由此习染、同化而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三)文化垃圾对犯罪的诱发作用1、不健康的书刊报纸、影视对于个体,尤其是青少年的灵魂具有极大的腐蚀作用,使一些人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2、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腐蚀也会使一些个体蜕化为犯罪者犯罪学复习试卷(二)一、填空(14%)1、广义犯罪学是指在研究_犯罪现象_________的基础上,探求_犯罪原因_________及____犯罪预防______的科学。2、收集犯罪资料的具体的方法主要有_____访谈法_____,____问卷法___________,__观察法_________,文献法及临床诊断法等.3、犯罪学的创始人是__龙勃罗索__________,他在1876年出版了自己的专著____《犯罪人论》___________.4、犯罪现象的属性主要有:___阶级性____________,____社会性__________和___相对性_____________.5、阿莎棼堡将犯罪人分为七种类型:过失犯罪人,__激情犯罪人_________,机会犯罪人,___预谋犯罪人_______,累犯犯罪人,常习犯罪人,和_____职业犯罪人______________.6、我国犯罪现象的规律主要有__起伏律___________,____消长律___________和__辐射律_________.7、在犯罪的社会原因中,___经济因素__________是起决定性作用和占主导地位的.8、_残缺家庭______、_问题家庭___________和_贫困家庭_________等类型的家庭,家庭功能实现的条件较差,矛盾较多,所以一般容易受不良因素影响,较易发生犯罪。9、犯罪的时空条件包括___犯罪机会__________和__空间环境__________两个方面。10、依据被害人是否承担责任及其享有什么权利,可以将被害人分为_有责任_______被害人与__无责任____被害人.11、___犯罪预测__________是搞好犯罪预防的前提条件,是制定犯罪预防战略,对策和措施的基础.12、犯罪预测的复杂性是由___犯罪现象____________的复杂性所决定的.二、判断题(10%)1、趋势外推法是指将预测对象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趋势外推到未来的方法,又称时间数量预测法或时序分析法.(错)2、犯罪预防是治理犯罪的最根本途径.(对)3、文化冲突对人的社会化进程不会产生影响.(错)4、犯罪行为与犯罪动机之间是必然对应的.(错)5、犯罪动机与犯罪行为的类型与方式上存在着固定的模式.(错)6、人的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有可能发生改变.(对)7、犯罪学的研究表明,被害人中的男性要远多于女性.(错)8、无论犯罪发展的总体趋势如何,在特定时期内都必将会出现时起时伏,波浪式的变化.(对)9、犯罪学是从刑法学当中分离出来的.(对)10、犯罪被害人对自己的被害都至少应当承担部分责任.(错)三、名词解释(24%)1、犯罪2、犯罪学3、犯罪原因系统4、犯罪被害人5、犯罪预测6、犯罪预防四、简答题(32%)1、当前国外犯罪预防理论的新动向有哪些?2、家庭对犯罪的影响有哪些?3、简单说明被害预防与犯罪预防的关系.4、举例说明犯罪现象的相对性.五、论述题(20%)请阐述被害预防体系的构建.犯罪学复习试卷(二)答案一、填空题:1、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预防2、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3、龙勃罗梭《犯罪人论》4、阶级性社会性相对性5、激情犯罪人预谋犯罪人职业犯罪人6、起伏律消长律辐射律7、经济因素8、残缺家庭问题家庭贫困家庭9、犯罪机会空间环境10、有责任无责任11、犯罪预测二、判断题1、错,趋势外推法,也称时间数列预测法或时序分析法。这种预测法,是根据连续性原理,通过统计分析或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外推定量的预测方法。2、对3、错,文化冲突对人的社会化进程会产生影响4、错,犯罪行为与犯罪动机之间不是必然对应的5、错,犯罪动机与犯罪行为的类型与方式上不存在着固定的模式6、对7、错,女性要远多于男性8、对9、对10、错,有责任被害人对自己的被害都至少应当承担部分责任.三、名词解释1、犯罪是指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犯罪人的主观罪过触犯了刑事法律规范而应受到处理的行为。2、犯罪学是指在研究犯罪现象的基础上,探求犯罪发生的原因及预防犯罪的对策的科学。3、犯罪原因系统,又称犯罪原因结构,是指引起犯罪发生的多种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因素有序动态的构成体系。4、犯罪被害人是指因他人犯罪行为的侵害,直接或间接使身心、经济或其他基本权利受到严重损害或侵犯的人。5、犯罪预测是指在正确认识犯罪现象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对犯罪现象及其他有关现象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从而对未来一定时空范围内犯罪现象的数量增减、种类变化等一系列客观项目和微观项目所做的推断与预见。6、犯罪预防是指是指综合多种社会力量,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通过消除或减少诱发犯罪的因素和原因的途径,有效地防止、遏制和减少犯罪的行为体系。四、简答题1、答:(一)综合治理已经成为治理犯罪对策中的全球性共识(二)环境预防被提到了突出的位置(三)公众参与、社区预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四)犯罪防治问题上的国际合作日益深入2、答:(一)残缺家庭对犯罪的影响(二)问题家庭对犯罪的影响(三)贫困家庭对犯罪的影响3、答:1、被害预防与犯罪预防相互联系。(1)被害预防与犯罪预防的总体目标和根本目的是一致的。(2)以往广义的犯罪预防包括了被
本文标题:犯罪学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09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