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中专语文第一册综合卷(苏版)
第一册综合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Ⅰ卷(48分)一、选择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每组加点字的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踱.步/忖度.船棹./泥淖.频.段/濒.临作.坊/作.揖B、阡.陌/纤.维脑髓./遂.愿啁啾./揪.住拗.开/拗.口C、竹篙./艾蒿.稽.首/缉.查樊.笼/梵.语旋.涡/旋.风D、戏谑./噱.头轻佻./挑.唆烜.赫/炫.耀翘.盼/连翘.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存在书写错误的是()A、树色一列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B、两个人都悚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翅膀,一锉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C、这一切初听起来过于神奇怪诞,却正反映了人民对屈原的无限怀念之情。D、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3、下列对加点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是()A、云蒸霞蔚.(弥漫)游目骋.怀(放开)永垂.不朽(流传)危.言危行(危险)B、森然耸.立(高高)推.陈出新(推出)望洋兴.叹(发起)引吭.高歌(喉咙)C、不伦.不类(一类)峨.冠博带(高的)满脸横.肉(凶恶相)冠冕.堂皇(礼帽)D、沽.名钓誉(买取)格物致.知(获得)迁延顾.步(回头看)巧言令.色(美好)4、下列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地毯生活。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B、“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C、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D、想当初,慈禧太后的陵寝造得多么坚固,曾几何时,还是禁不住军阀孙殿英的火药爆破,落了个一片狼藉。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将于2013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B、这次外出比赛,我―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C、“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由传统的“满堂灌”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转变。D、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6、下列各句标点使用有误的是()A、人们在一天辛劳后,躺在用溪水冲洗过的石板上,享受习习的晚风,漫无边际地讲“三国”、说“水浒”,从远近奇闻谈到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B、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C、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D、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了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7、下列各句修辞不同类的是()A、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B、当我们驶下崆岭滩时,只见一片乱石林立,我们简直不像在浩荡的长江上,而是在苍莽的丛林中寻找小径跋涉前进了。C、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D、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8、下列各组词语运用最正确的一组是()(1)第二步工作叫掐丝,就是拿扁铜丝(横断面是长方形的)粘在铜胎表面上。这是一种非常的工作。(2)且不说自在画怎么生动美妙,图案画怎么工整,单想想那么多密密麻麻的铜丝……(3)咱们的手工艺品往往费大工夫,刺绣,刻丝,象牙雕刻,全都在上显能耐。(4)椴木炭磨过,看来晶莹灿烂,没有一点儿缺憾,成一件品了,可是全部工作还没完,还得镀金。A、精细精制细密细致B、精细细密细致精制C、精细细致细密精制D、细密精制精细细致9、下列有关作品、体裁、作者及国籍身份的相互对应无误的一项是()A、《再别康桥》抒情诗徐志摩现代诗人B、《我的空中楼阁》散文李乐薇香港作家C、《现代自然科学中基础学科》议论文钱学森中国科学家D、《警察与赞美诗》中篇小说欧·亨利美国作家10、下列有关作品或课文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A、《沁园春•长沙》是一首古诗词,作品鲜明表现了毛泽东诗词的壮美风格与伟大气魄,写于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已确立,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之际。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创作的一首赠诗,全诗没有任何寄托情感的形象,而是在直白的说理与叮咛嘱咐中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C、《长江三峡》是一篇日记体的游记名篇,本文既写了三峡水陡、流急、滩险的共同特征,又巧妙地运用了相同的表现手法去展现三峡各自不同的特点。D、《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标准的悼词,正文以记叙为主,按照一般到特殊的顺序概括介绍了马克思的伟大一生,言简意赅地对马克思一生作出全面而正确的评价。二、现代文阅读(9小题,每题2分,共18分)(一)(1)简单地说,人类是在非洲演化出来的,大约是在几百万年前。但等到学会制作衣服和帐篷之后进入寒冷地区,大概只是几万年以前的事。而进入西伯利亚北极,大约是在两三万年以前,进入阿拉斯加北极,最早的证据是在一万两千年前。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伯格曼法则是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的。尽管如此,如果仔细观察一下,伯格曼法则在人类身上似乎还是留下了某些痕迹。例如,白人是在欧洲比较靠北的地方演化出来的,所以个子比较大。而黄种人是在亚洲温带地区演化出来的,所以个子比白人要小一些。同样的,在中国,北方人比南方人个子就要大一些,也许这也是伯格曼法则发挥作用的结果吧。(2)但是,以此类推到黑人,似乎就有点矛盾了。按理说,黑人一直生活在热带,个子应该最小。然而,现在的黑人不仅比黄种人个子大,有的甚至比白人还高大,美国的篮球运动员,大部分都是黑人。不过,如果到非洲去看看,还是可以找出伯格曼法则的蛛丝马迹来。在非洲中部的热带雨林地区,生活着一种黑人,叫做俾格米人,过着狩猎收集型的群体生活,他们与其他黑人的差别是:个子明显的矮小,平均只有1.3米左右,偶而也有长到1.5米的,就算是“巨人”了。他们的皮肤颜色浅而发红,不像一般的黑人那么黑,面部长而体毛多,额部、眼睛和牙齿都比较往前突出,更接近于人类的原始面貌,所以被称之为“矮黑人”。按照伯格曼法则来推断,也许这种黑人才真正代表着原始的黑人,其他的黑人可能都是后来的变种。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伯格曼法则在人类身上的表现还是非常明显的。(3)在北极,还有一个证据,就在现代的爱斯基摩人之前,美洲的北极地区曾经生活着一种更加古老的爱斯基摩人,叫做“多塞特”,是现代的爱斯基摩人的祖先。据说,多塞特人个子很大,一个人能把几乎一吨重的海象扛起来,还可以走很长的路。而现在的爱斯基摩人,一个人恐怕连一只海豹也搬不起来。由此可见,多塞特人可能就是伯格曼法则在人类演化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的结果。可惜的是,因为种种原因,多塞特人后来都被新发展起来的现代爱斯基摩人所代替。11、伯格曼法则在人类身上的表现到底是怎样的?下列不属于作者认识结论的是()A、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伯格曼法则是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的。B、如果仔细观察一下,伯格曼法则在人类身上似乎还是留下了某些痕迹。C、如果到非洲去看看,还是可以找出伯格曼法则的蛛丝马迹来。D、因为种种原因,多塞特人后来都被新发展起来的现代爱斯基摩人所代替。12、对选段中句子理解完全正确的是()A、“几百万年前”“几万年以前”“两三万年以前”“一万两千年前”都是意在说明“伯格曼法则是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的”。B、“也许这也是伯格曼法则发挥作用的结果吧”中“也许”表示结论不能完全确定,是一种可能性,表明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C、“如果到非洲去看看”中“如果”一词,表明前往非洲看看根本是不可能的。D、“据说”是一个插入语,表明这个材料来源的不可靠性。13、对选文文本的有关分析完全正确的是()A、课文是一篇介绍科普知识的事物说明文,篇幅不长,思路清晰。B、课文重点讲解了“艾伦推论”,也分析了“艾伦推论”的补充“伯格曼法则”。C、作者最终说明了“艾伦推论”在人类身上找不出明显的证据。D、课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幽默,主要表现在故事开头,善用譬喻,对比鲜明,语言诙谐,以及对法则和推论精确而细密的下定义。(二)每一年,我们都看见成千上万的儿童走进学校,开始学写字母,拼读音节。我们总发现多数儿童很快就把会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只有少数儿童才年复一年,十年又十年地对学校给予自己的这把金钥匙感到惊讶和痴迷,并不断加以使用。他们为新学会的字母而骄傲,继而又克服困难,读懂一句诗或一句格言,又读懂第一则故事,第一篇童话。当多数缺少天赋的人将自己的阅读能力很快就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商业版时,少数人仍然迷恋于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因为它们古时候都曾经是富有魔力的符箓和咒语)。这少数人就将成为读书家。他们儿时便在课本里发现了诗和故事,但在学会阅读技巧之后并不背弃它们,而是继续深入书的世界,一步一步地去发现这个世界是何等广大恢宏,何等气象万千和令人幸福神往!最初,他们把这个世界当成一所小小的美丽幼儿园,园内有种着郁金香的花坛和金鱼池;后来,幼儿园变成了城里的大公园,变成了城市和国家。变成了一个洲乃至全世界,变成了天上的乐园和地上的象牙海岸,永远以新的魅力吸引着他们,永远放射着异彩。昨天的花园、公园或原始密林,今天或明天将变为一座庙堂,一座有着无数的殿宇和院落的庙堂;一切民族和时代的精神都聚集其中,都等待着新的召唤和复苏。对于每一位真正的阅读者来说,这无尽的书籍世界都会是不同的样子,每一个人还将在其中寻觅并且体验到他自己。这个从童话和印地安人故事出发,继续摸索着走向莎士比亚和但丁;那个从课本里第一篇描写星空的短文开始,走向开普勒或者爱因斯坦……通过原始密林的路有成千上万条,要达到的目的也有成千上万个,可没有一个是最后的终点,在眼前的终点后面,又将展现出一片片新的广阔的原野……14、对选文内容概括正确的是()A、简述什么是“真正的修养”。B、论述阅读杰作的重要作用。C、阐述通过阅读经典获得教养的必要性。D、论述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15、对选文有关理解有误的是()A、选文以儿童阅读的不同发展趋向为例,形象介绍了层次不同的两类阅读。B、选文展开了比喻论证,形象论说为获得教养而展开的阅读就是心智成长的过程。C、选文运用富有哲理和诗意的语言来阐述人的精神追求会不断地进入新境界的过程。D、选文以自己的阅读体验为例,认为精读经典作品可以有不断的感悟,从而获得教养。16、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怎样的阅读是不符合作者的认识的()A、在不断加以使用中阅读B、要迷恋于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C、学会阅读技巧之后可以背弃它们D、在阅读中寻觅并且体验到他自己(三)(1)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2)微风早已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17、对选文(1)的分析有误的是()A、介绍了墓地的结构和墓地的特点,在简练的笔墨中传达出尽量多的内容来。B、在描写中暗示着革命并未改变现状,社会现状依旧黑暗,矛盾对立依旧尖锐。C、文字形象至极,在以乐写哀中直接传达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悲愤和无奈。D、比喻新奇,是悲悯也是反讽,同时又和前文的“人血馒头”这味“奇药”隐然呼应。18、对选文(2)的有关句子赏析正确的是()A、“微风早经停息了”一笔直接描写了墓地之“静”之“悲哀”。B、枯草“有如铜丝”比出了枯草的状态和质地,达到了绘形绘色的效果。C、“一丝发抖的声音”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是在非常静的情况下夏瑜母亲的一种恍惚感。D、“静”其实就是夏瑜母亲的一种失望心情,她越是希望乌鸦动,越会感到周围的静。19、对最后“乌鸦”的意象安排,相关认识非常
本文标题:中专语文第一册综合卷(苏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34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