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上海概况和新八景张毓滇撰稿地理位置:北纬31度,东经121°。东临大海,南接杭州湾,西与苏、浙两省接壤,北界长江入海口,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长江与东海在这里交汇,上海正当我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地形特点:除西南有少数丘陵外,境内大都是坦荡低平的平原,平均海拔高度为4米,大金山为上海境内最高点,海拔高度103.4米。(北京香山“鬼见愁”高557米、海南五指山主峰高1867米、四川峨眉山最高峰万佛顶高3099米),所以论高度上海是小巫见大巫了。气候: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降水丰沛,四季分明。面积和人口:6340.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近1400万,外来的常住人口近600万,加上出差和旅游观光者,就超过2000万了。(举加拿大例)行政区划:现有17个区和1个县。与世博园区相关的是浦东新区和黄浦区(浦江两岸最繁华的地区,陆家嘴地区是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外滩则兴起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市花:白玉兰在上海的气候条件下,开花特别早,一般在清明前就繁花盛开。白玉兰花朵大而洁白,盛开时朵朵向上,香气芬芳扑鼻。选择白玉兰为上海市花,是因为白玉兰象征着一种开路先锋,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市标:是以市花白玉兰、沙船和螺旋桨三者组成的三角形图案。三角图形似轮船的螺旋桨,象征着上海是一座不断前进的城市;图案中心扬帆出海的沙船,是上海港最古老的船舶,它象征着上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沙船的背景是迎着早春盛开的白玉兰,展示了灿烂辉煌的明天。上海的历史沿革:1.春秋时吴王因狩猎而建华亭、作为馆舍。2.战国时楚孝王封相国黄歇为春申君,上海为其辖地,故简称“申”。(附讲“沪”的来历)3.唐设华亭县(县址在今松江区,如今的世博园区,当时还是个小渔村)4.宋设上海镇。5.元设上海县。所以上海建城历史仅700年。【若以城市的繁华程度而言,旅游界有个说法:“2000年看西安,1000年看北京,100年看上海。”】要记住上海的三个历史年代:1.1291年上海建城。2.1843年上海开埠。3.1990年改革开放。革命圣地:1.1920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在上海卢湾区淮海路渔阳里六号(今淮海中路567弄)成立。2.1921年7月23日,各地代表13人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召开中共一大,后移址嘉兴南湖,中国共产党由此诞生。以后,中共二大和四大都在上海举行。3.1921年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在上海成立,以后领导了1925年著名的“五卅运动”以及1926年的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上海解放:1949年5月28日。当时上海积聚的财富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蒋政权劫运中央银行在上海金库中的黄金和美钞去台湾/对上海实行轰炸、派遣敌特进行破坏/上海人民坚持革命生产,支援抗美援朝,并以人才、资金和技术支援全国各地的经济建设。与此同时,外省市也以各自的资源支持了上海的建设。改革开放后的上海:继小平南巡之后,1990年中央决定开放开发浦东,上海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如今-2-的上海正以“长三角”的开发为龙头、朝着四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奋勇前进!2010上海世博前评选出的上海新八景外滩晨钟(外滩区域):上世纪三十年代是旧上海的“黄金时代”,一部《上海滩》捧红了周润发、吕良伟和赵雅芝,也为旧上海这个“冒险家的乐园”留下了一笔浓墨重彩。那时候的上海与纽约、伦敦、巴黎齐名,是第一流的国际大都市,是名副其实的“东方明珠”,东京、香港和新加坡远不能望其项背。当时的上海外滩是我国近代建筑最集中、金融业最发达、最早集聚的滨江大道,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美誉。外滩是上海近代史的见证,洋行之设、银行之建、海关之迁入、领馆之建立、外报之始创、公园之开辟,皆始于外滩。近代上海,从外滩开始走向繁荣,走向世界。随着上海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外滩的地域概念也在不断变化。现在的外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或称老外滩或新外滩)。新外滩包括老外滩、南外滩北外滩和外滩源。南外滩位于老外滩与世博会浦西会址之间,被称为“金色港湾生态住宅区”。南外滩毗邻老城厢,根据规划将建成一个集滨水旅游、餐饮、娱乐、宾馆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区。北外滩的定位是建成以知识经济和国际服务为特色的服务贸易区。按照规划将分为现代商务区、航运商贸区、提篮桥历史风貌及现代商业街区、高档住宅区和滨江休闲区。外滩源位于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这里是“万国建筑博览”的源头。根据规划将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前提下,进行旧区改造,使办公楼、高档商场、博物馆、大型娱乐设施交织在一起。老外滩则是整个外滩的核心区域,最具有历史价值的是万国建筑博览群。现存的建筑大都建于上世纪初至三十年代,在全场1500米的中山东一路上排立着哥德式、文艺复兴式、新希腊式、法国古典主义式、美国芝加哥学派式、折中主义式和中国民族式等多种风格的建筑。它们凝聚着各国著名设计师和中外能工巧匠的心血,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下面介绍几栋外滩的经典之作:外滩3号:外滩早期建筑,1910年建成,今年正好100岁。这是一座带英国风格的欧洲文艺复兴式建筑。屋顶上建有两座巴洛克式的凉亭,大楼外立面中央竖有六根希腊爱奥尼克式立柱,因此也可以称为折中主义风格。内部装饰非常豪华典雅,仿英国宫廷格调。初名ShanghaiClub(上海总会,亦称皇家总会)。原有长达34米、用意大利高级大理石铺面的酒吧台,号称“远东第一吧”。解放后初为海员俱乐部,后改为东风饭店。近年来开设了好几家国际一流品牌的专卖店,如GeorgeAmarni等,这里还有上海顶级的中西餐饮。法国烹饪大师让·乔治开设的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餐厅被世界知名的美食家《纽约时报》美食专栏作家阿普尔评为“全球最值得去的十家餐厅”中排行第五。阿普尔夫妇自称,在这里品尝了“近乎完美无缺的一餐”,他在文章中说:“这里的菜式,东西结合,完美搭配,无论在视觉和味觉上都是一种无法抵挡的诱惑。”当然,价格也是特别高昂的(一只烤番薯,表面上涂了一层黄油、外面包了一层锡纸,便卖到人民币100元,甚至一小块油炸臭豆腐也要10元人民币)。外滩18号:外滩中期建筑,1923年竣工,风格同外滩3号,原是英国标准渣打银行(解放前名麦加利银行)在中国的总部。解放后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上海市机电设备总公司、中波轮船公司均在此办公。该楼大量使用高档的意大利大理石。近年来黄浦区不惜花费上千万美元(可新建一座大楼)聘请二十多位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建筑学院的古建筑修复专家来精心翻修。专家们用意大利传统工艺一寸寸地清洗大理石墙面,用秘方将石内的盐分透析出来,使恢复原有色彩,再精心打磨。整修中他们惊喜地发现,门厅的四根大理石巨柱的年龄要远远超过这座大楼。这种石材早在18世纪就已绝迹,为何会出现在1923年的上海?查阅历史文献后才知道,原来巨柱来自200多年前意大利著名的托斯卡尼大教堂。后来教堂荒废了,英国重金购得,再花巨资,万里迢迢地从海上运来。这所华贵的建筑现已置换成世界顶级服装、和珠宝的专卖店,也有顶级的中式和法式餐厅。它与外滩3号并立为老外滩的双子星座。汇丰银行大楼:外滩11-12号,1923年建成。解放后上海市人民政府长期在此办公,改革开放后置换为浦东发展银行。英国人曾自诩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间最为壮丽的建筑”。大厦是新古典主义的风格,外立面中央有六根希腊科林斯式的立柱,并拥有一个罗马万神殿式的穹顶和大量罗马-3-式拱券。汇丰银行大楼有三宝:首先是驻守在大门前的一对巨型铜狮。它们是汇丰银行的重要象征物,有银行吐纳资金的寓意。张嘴吼叫的是斯提芬(A.G.Stephen是当时香港分行的经理);闭嘴沉思的是施迪(G.H.Stitt是当时上海分行的经理)。据说在英国铸成之后就毁掉模型,使其成为绝版。后来心有不甘,重铸模型又仿造了两对铜狮分别安置在汇丰银行的伦敦总行、以及香港分行门前;其次是八角形门厅中由彩色马赛克镶拼的世纪壁画,总面积有200平方米(穹顶图案是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赫利俄斯驾驶着金色马车从东至西驶过天空,在追赶孪生姐妹月亮神阿尔忒弥斯;彩云簇拥着的谷物女神色列斯手捧丰收之角,里面盛满着谷穗和水果,是丰硕的象征。整幅穹顶画象征的是苍穹大地和日月星辰的生生不息。穹顶外围是黄道十二宫星座图像。这组壁画当年特请意大利工匠制作,气势宏大而构图精妙。穹顶下方有八个极为壮观的马赛克镶拼画面,代表着汇丰银行在伦敦、纽约、巴黎、香港、上海、东京、曼谷和加尔各答的八家分行。每幅壁画的主体人物是不同装束和寓意的女神,脚下是当地的母亲河以及标志性建筑。最后一宝是大堂内有28根高达13米的意大利天然大理石柱,特别要指出的是,其中有四根乃世界罕见的整块意大利大理石巨柱(据说全世界一共才六根,另两根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里,上海就占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二)。上海海关大楼:外滩13号,建于1927年。它与汇丰银行同为英国著名建筑师威尔逊所设计。它那高大挺拔的雄姿(Vertically)与汇丰银行的雍容华贵(honrizontly)相得益彰,被称为“外滩的一对姐妹楼”。建筑造型属新古典派希腊式,但顶端的钟楼则是哥特式的。门口有四根粗壮的多列克式巨柱支撑门楣(外滩3号的爱奥尼克式柱子和汇丰银行的科林斯柱子的苗条体现了女性的阴柔之美美、多列克式柱子则体现男性的阳刚之美)。大厦以高耸的钟楼为轴线,大楼顶部的四面大钟名大清钟(theBigQing)与英国伦敦国会大厦的大本钟(theBigBen)为同一家工厂制造,是亚洲第一大钟,也是世界名钟之一。钟面为圆形,直径达5.4米。钟的指针以紫铜铸造,较长的分针长3.7米,较短的时针长2.3米,比小巨人姚明还长一点。钟内有三个钟摆,大的重2吨,其余两个也有1吨左右。中的发条长达15.65米,每上一次发条,要四个人操作一个小时。铜种声音洪亮,可传数里之遥。1928年1月1日凌晨1点海关大钟敲响了第一声,它一直以英国皇家名曲《威斯敏斯特》报时。1966年5月,改为《东方红》。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上海,经批准,恢复《威斯敏斯特》乐曲。1997年6月30日零时起钟声仍准点响起,但无乐曲伴奏。2003年5月1日起,海关大钟恢复播放《东方红》报时音乐。汇中饭店:外滩19号,1908年建成,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解放前称为中央饭店(英文名PalaceHotel),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顶上凉亭则为巴洛克式。大楼底层有可容1000人的大礼堂,1909年2月第一届万国禁烟会在上海召开,落成不久的汇中饭店被选为主会场。1996年联合国禁毒署在上海举行会议期间,在旧址树立纪念会牌。1911年11月29日中国17省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当天下午中国同盟会本部就借汇中饭店召开欢迎大会,孙中山亲临会场,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沙逊大厦:外滩20号,1928年建成,美国芝加哥学派风格,开创了上海建筑的摩登时代。楼高77米,钢架结构、花岗石立面,塔楼上冠以19米高的墨绿色瓦楞紫铜皮方椎体,看上去外形挺拔俊朗,当时被誉为“远东第一楼”。底下二层出租为高档商场,3层为沙逊洋行办公处,4-9层为华懋饭店(与国际饭店同为上海顶级宾馆)。10层以上沙逊家族自用。饭店内部装饰极尽富丽堂皇之能事,并设有印度、中国、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日本9个国家不同风格的套房。解放后改名为和平饭店的南楼(北楼即上述之汇中饭店。现在底层酒吧有深受海内外游客欢迎的上海老年爵士乐队,在此演奏世界各国、各地的名曲。9楼的和平厅美轮美奂,犹如欧洲皇宫,1998年欢迎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上海的晚宴在此举行。海峡两岸的“汪辜会谈”也在和平饭店举行。中国银行大楼:外滩23号。1937年建造,原计划建造34层的远东第一高楼,因遭毗邻的沙逊大厦业主的阻挠,结果只能造17层,比沙逊大厦低30多公分,但由于它的顶部比较开阔,相比沙逊大厦的金字塔尖,视觉效果更好。而且,不甘受辱的上海人民在顶层竖起了一根高高的旗杆,总高度就超出沙逊大厦,气得沙逊哇哇大叫。这是外滩唯一一座带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大厦,楼顶为平缓的四角攒尖顶,上覆蓝色
本文标题:上海概况和新八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3899 .html